脑洞丨我妈骂了我的班主任,请问我还能活吗

03-16 生活常识 投稿:想和星星遨游
脑洞丨我妈骂了我的班主任,请问我还能活吗



 

前不久的某个凌晨

有一位网友在豆瓣小组发了一个帖子

上传了几张高三家长微信群里

家长和班主任发生冲突的聊天记录

问大家支持谁


这位网友应该是知情人士

给出了充足的背景信息:



文字版:高三家长群

周日晚上夜自习查出16部智能手机

开学前就反复强调过不能带

(可以带老人机,有事可以打电话联系)

其中一个被没收的家长提出自己的看法

觉得学校不注意孩子的隐私

班主任就炸了~!!

 

网上沟通有这么几个特点:

双方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临场的氛围

文字只有标点符号没有语气

回应有延时

叠加起来就会让人觉得:

在微信群里面,我好像还挺了不起的嘛


很多微信群里的冲突

就是这种错觉引发的



 

一开始,班主任在家长群中发了一句

「再次强调智能手机的问题」

同时公布了一张带智能手机学生的名单


这是个高三家长群

群里有72名成员,班级人数不会少

班主任很忙,没有敲名字或者是@家长

只发了一张图片


高三班主任都追求高效率


根据楼主的说法

学校开学前就已经交代过不许带智能手机

有家长马上回复「收得好」

说明「发现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后没收」

应该也是学校有言在先的规定


 


通知发出将近1小时后

一位学生家长在群里@班主任提出质疑

这里我们称他为李家长


这段话分了3个带编号的小段落

应该是李家长在word里精心编辑的

想必也是字斟句酌过


但这些话看起来唬人,其实一句都不对


▽ 


我们来一条一条看:


老师,首先先谢谢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学习的关心!

带手机确实是个问题

但是呢,在此,我希望说几句!


「首先」「在此」「1,2,3」「我讲两句」

这是各种领导发言的常用表达

李家长一上来就把自己拱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

「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但位置这个事情

自己说了不算,得大家都认的才有效


家长群第一错觉:群内成员人人平等


别被「家长群」这个名字骗了


这个群是个通知群,主角有且只有老师

建群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老师向家长传达消息

单方面想用领导的口气增强自己说话的分量

完全是盲目自信



孩子若是在上课或者晚自习期间玩手机被收

做家长的无话可说

但是,今晚听说

并不是孩子把手机拿起来玩被收的!

而是老师私自收查

这侵犯到了孩子的隐私权!


这段话有两个意思:


第一, 我孩子上课没玩手机

所以他没错,没错就不该挨罚


李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由自己来评价的


家长群第二错觉:家里的规则可以延伸到学校


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天踏进学校大门开始

家庭规则就宣告失效

只要孩子人在校园中

就要遵守校园规则

「对错」要看学校如何规定

不是家长怎么觉得


如果家长不赞同学校的规则

应该在第一时间、私下、正式与老师沟通

而不是在孩子已经犯错之后

在微信群这样一个场合公开叫板


孩子都高三了

李家长还不懂这个理

过去11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幸存下来的


第二,老师没收手机,侵犯隐私权


我国《宪法》中有两处与个人隐私相关

分别是「住宅不受侵犯」

和「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单纯没收手机在这里显然不适用

如果非要主张老师侵犯学生通信自由

李家长至少要举出老师解锁学生手机

查看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的证据

显然也不太可能


《刑法》、《民法通则》等其他法律中

也有关于侵犯个人隐私的条款

如果查阅一下就会发现

隐私权的范围主要是

公民的「私生活、家庭、住宅、通信、荣誉和名誉」


总之,李家长关于「隐私权」的指控

完全不成立


一个真相是

真正会用「隐私权」和「知情权」的人

根本就不会把这两个词挂在嘴上


如果你没有法学学位

那在引用术语之前

最好咨询一下身边的相关专业人士

不然你吓唬停车场保安可能能成功

中学班主任,还兼语文老师

趴窗户损人都是一流

两大杀手角色二合一,想想看!



孩子带手机,我们也跟孩子说了不许拿出来玩

只有下课或者放学才允许拿出来

再者,带手机也是为了方便我们跟孩子沟通

要是孩子寄宿生,周末回家

怎么跟家里人联系

要是孩子出现了什么意外

请问谁负责!


根据后面的聊天记录

学校禁止的只是智能手机,允许学生带老人机

所以这一条也不成立

李家长不怎么了解学校规定

平时可能根本不跟老师沟通


他还想把别的家长也拉进来:


「要是孩子寄宿生,周末回家

怎么跟家里人联系

要是孩子出现了什么意外,请问谁负责!」

(正处级以下的同志注意

各种聊天工具上不要用感叹号)


家长群第三错觉:联合寄宿生家长向老师施压效果更好


别犯傻了

有脑子的家长一定不会在群里公开怼老师

你咒人家孩子「出了意外」

人家还能被你当枪使?



手机被收,高考后还

那要是孩子的手机都坏了

请问学校负责赔偿吗?@班主任


这条纯粹就是为怼而怼

其实没有哪个老师真的愿意保管学生的智能手机

损坏还在其次

放在办公室被盗的风险非常大

现实中大部分老师的做法是

没收学生手机后与家长私下沟通

约定时间还回去

 


从内容到语气,李家长句句都不对

但是他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里


家长群第四错觉:可以在家长群里直接向老师提出质疑


这是家长群中最常见的取死之道


熊师傅在《关系攻略》的《家长群攻略》

一文中详细解释过这个问题:



在孩子求学阶段

家长的利益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大部分老师的绩效也来自于此

两边有共同利益,本来可以坐下来谈


但在有着几十个围观者的微信群里挑衅老师

这位家长可能压根没想过后果

以及是否能解决问题





班主任的反应果然非常激烈




一开始是在讥讽李家长摆谱:

你有本事,你怎么不上天呢?




这一段还在就事论事

认真解释




到这儿之后

班主任的情绪已经失控了



《教育法》规定

学校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

学校和学生之间不是普通的民事关系

这位老师一开始没收手机的做法

本身没有太大毛病

最大的瑕疵是他没及时通知家长

关于没收手机的后续处理方法


十六部智能手机,总价好几万元

刚才我们说,放在办公室被盗的风险非常大

老师们不会选择自己承担这个风险

如果要带回家,又难免有瓜田李下的嫌疑

李家长提到的「高考后还」极可能只是纸面上的规定

现实中根本无法完全按规定操作


在通知手机被没收的时候

班主任就应该同时私下小窗各位家长

请他们抽空把手机拿回去

叮嘱一句「以后不要再给孩子」


如果及时私下沟通

李家长可能也不会公开挑衅




这位愤怒的班主任聊天时用的是「你们」

很可能李家长的挑衅让他回忆起了过去

和家长沟通的种种不愉快经历

他原本在这场交锋中有很大优势

有很多办法来解决李家长的挑衅

最终却选择了对自己最不利的一种:


亲身上阵吵

还把自己心里积攒地怨念都倒了出来


这多半是一位年轻教师

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知道

面对这类家长的低阶挑衅

「引而不发」远比直接的情绪宣泄好得多



真正的厉害角色都是私下和老师沟通

绝对没有在群里公开叫板的

班主任只要什么也不说

规则问题自然会有热心家长帮忙在群里解释

剩下的就让李家长自己去琢磨

他什么时候琢磨到自己孩子正在高三这个关键时期

正需要班主任的督促和管理

什么时候就能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


说句不好听的

如果班主任放手不管孩子玩手机

将来他们考不上大学

变成一个满口「隐私权」的妄人

又算谁的责任呢?



班主任在操作上原本没什么大瑕疵

但因为几段言辞激烈的话

最终给自己招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旁观者对对错并不关心

很多时候

他们只是看你的姿态美不美」


只要这位老师还在这所学校工作

恐怕就很难得到发展了





还有一个群体也被网友DISS得很多

就是借机抱班主任大腿、表忠心的家长




李家长刚开始打的如意算盘是

煽动住宿生家长和他一起质疑

恐怕他万万没想到

最终出现的是一大群自发支持老师的人


这些家长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滑稽好笑

但他们的想法本身是没问题的:

高三了,希望老师多分一点精力在自家孩子身上

尽量跟老师搞好关系

替他分忧


但是在群里搞这一套,太露骨了


家长群第五错觉:刷屏表忠心能增加老师和我的亲密度


其实老师在气头上

根本看不清你们谁是谁



真正密切的私人关系

一定是靠私下沟通建立的

好好编辑一段话,小窗发给班主任

告诉他你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比在大群里助拳姿态要好看得多


毕竟,说不定就有那么一个无聊的群成员

把未经打码的聊天截图发到公共论坛上

问网友们支持谁呢?




原帖是10月16日发的

18日楼主已经把图片删掉了



从原始发言来看

楼主应该是认为这场冲突当中

家长和老师都有不妥之处

所以把聊天记录发到了豆瓣最大的小组

让热爱八卦的姑娘们来品评


帖子热度非常高

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

持各种观点的人都有



但是别忘了,家长群不是一般的微信群

聊天内容和姓名备注都包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

而楼主发帖时完全没做任何处理


这件事的热度发酵之后

老师,李家长,群里其他家长的信息都暴露无遗

几个孩子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老师的职业生涯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图片的原始出处多半是群里潜水的家长

现在恐怕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

在憋着劲把TA找出来



楼主现在删掉了原始图片

但图已经被转得全网都是


就连原始的帖子也不好删:

豆瓣小组的规则是,楼主自己如果想删帖

需要先把所有回复一条条全部删完

才能删主贴

而这帖子现在已经有超过2000个回复了


你找一大群人来看好戏的时候

心里怎么就没点数呢?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


我们觉得我们是一个懂关系的民族

现实中大多数人对关系的理解相当肤浅


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懂礼貌的国家

然而现实中不懂礼貌的人很多很多


对关系自诩精通、其实粗陋的我们

现在能够尽快改善的一件事就是

遇见事多想想:


到底怎么回事

我是准备讲道理,还是为了触怒对手?

我的行为,谁会受益,谁会看笑话?

我不采取任何行动,会不会给自己造成严重的损失?


如果不会说话

那家长群里只说四句话就好了:


收到

好的

谢谢

好棒


—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标签: # 家长 # 老师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