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01-09 生活常识 投稿:望风雨满楼
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导读: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其“根如连珠而色黄”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其“根黄、花黄、实黄,皆土黄色”,所以称之为黄连。

■编辑:常山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个歇后语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让我们自打小时候起,就把黄连与“苦”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过幸好,这个“苦”字,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那个“苦”。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其“根如连珠而色黄”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其“根黄、花黄、实黄,皆土黄色”,所以称之为黄连。它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六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症。外用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连是治泻痢之上药,这是因为黄连可以祛除中焦湿热,并有解毒作用,对肠胃湿热导致的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等症有很好的疗效。黄连的有效成分是黄连素,又叫小檗碱,有一种治腹泻的盐酸小檗碱片就是用从黄连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可以免除我们苦口苦面喝黄连汤剂了。有趣的是,黄连中主要的苦味物质恰恰就是黄连素,据试验,用1份黄连素加上25万份的水,稀释后的溶液依然是苦的,可见黄连苦味之霸道,真是一味地地道道的“苦口良药”。

黄连入药很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黄连:“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金元时期的名医张元素也对黄连推崇备至,他的《珍珠囊》中记载黄连:“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味苦,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六:泻心热,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酒炒则上行。”由这些名医大家的评价可以看出,黄连的功效的确有目共睹。

在南方的乡村,婴儿出生后,有用消毒纱布蘸黄连水在婴儿口腔里擦一遍的习俗,以达到消炎、清热解毒和减少疾病的目的,这一习俗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黄连开口水”。民间还有很多黄连的食疗经验方,比如黄连白头翁粥:将川黄连10克、白头翁50克放入沙锅,用水熬煮一段时间,去渣取汁,另取一锅加清水400毫升、粳米30克,煮至米开花,加入药汁,再煮成粥就好了。每天趁热吃三次,有清热、解毒、凉血的疗效,专治中毒性痢疾。还有一道强心镇静药膳叫黄连阿胶汤,先把5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白芍加水熬煮,去掉药渣,再把15克阿胶溶化在药汁内,每天两次,每次加一个鸡蛋黄煮熟后服用。需要注意的是,黄连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容易伤脾胃,凡是有胃寒呕吐、脾虚泄泻症状的人均忌用。

清代的《听雨轩笔记》中记载过一则苏州名医叶天士不敢用黄连的故事,颇为有趣。一天,叶天士愁眉不展,独自在房内徘徊,口中自言自语,全是“黄连”二字。原来,叶天士的老母亲近日患病,发烧不退,胃纳不佳,胃脘作痛,烦躁不安。他想用清热药剂,又害怕母亲年老体弱,受不住寒凉药的攻伐,一时间没了主意。叶天士问仆人:“此时医士尚有学问深而名未著者乎?”仆人答:“江尾有一章医生,言其医术超过主人,但找他看病者却寥寥无几。”叶天士沉吟一会儿后说:“口出大言,当有实学。”立即亲笔修书一封,命仆人请章医生前来诊视母亲的病症。信中写道:“君住江之尾,我住江之头;未识尊颜,诚惶诚恐,家母失健,恳望赐医。弟天士叩首。”章医生给叶母诊病后,书方一帖,独用黄连。叶天士看此独方后兴奋地叫了起来:“吾早欲用此药,奈家母年高,恐灭真火,故不敢耳。”即命仆人速去取药。章医生说:“太夫人之病是湿热郁于心胃之间,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用之无害。黄芩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黄连燥湿清热,无热去湿重,湿除热重之弊。”叶天士连连称是。叶母服了一方后热退入眠,渐有食欲。服第二方后,病即痊愈。叶天士赞道:“章兄医术过于我矣!”于是广为宣扬,盛赞章医生的妙手回春。从此,章医生名声大震,而叶天士求医、不耻下问的美谈,一直流传至今。

黄连因苦而闻名,却是一剂良药。而事实上,良药苦口,是所有草药共同的特质。只有当我们带着一颗虔诚而安静的心,走进山野,去与它们亲密接触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丝丝清风,从大地上缓缓掠过,夹杂着山草野花的苦寒清香,直吹进我们的心灵深处。


【感谢阅读,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给您的朋友】


采编自:陈菲《何处药香不医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标签: # 黄连 # 湿热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