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用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哮喘案评析
于2006年11月14日初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黄煌教授处。
患者自述有哮喘病史三十余年,3周前出现心慌,胸闷不适,以中午和晚上为甚,有脓痰,量多成块,痰色微黄,鼻涕色黄。自己服用平胃散,痰量并未减少,后又服用血府逐瘀汤,胸闷有所缓解,然而近日受凉后复甚。另患者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欲吐,腹部肌肉坚紧,稍按即感疼痛难忍。下肢偶尔有抽动感,大便正常,舌淡紫,苔白有水线,脉弦。
黄师处以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方:
柴胡12g 黄芩10g 姜半夏10g
枳壳20g 白芍20g 制大黄5g
黄连3g 干姜5g 红枣20g
栝楼皮12g
一周后复诊,患者胸闷明显好转,心慌消失,上腹部疼痛不适感消失,脓痰明显减少,下肢偶尔抽动未作。虽纳食不香,但是尚能吃得下。胸部时有隐痛,咳少量白脓痰,肋下仍有疼痛。黄师以原方去黄连、栝楼皮,加桔梗10g,嘱患者继续服用。
按:平胃散主要针对于那些腹胀、恶心、呕吐的胃炎,暑湿天的胃肠型感冒,及头部及关节的沉重不适等,患者自己服用血府逐瘀汤,难能可贵,能解挛活血,对于缓解心慌、胸闷不适疼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急性发作期肺部炎症不清,黄脓痰不化,疾病很难向愈,故患者又因受凉后症状加重。
当今中外的经方家用大柴胡汤治疗哮喘都颇为拿手:如著名经方大家胡希恕治疗36岁康某因食青辣椒而哮喘三年,久治不效,冬夏皆作,始终不离氨茶碱。就诊于胡老时哮喘昼轻夜重,倚息不得卧,胸闷腹满,口干便秘,心悸眠差,苔薄白,脉沉缓。服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三剂后大便畅通,哮喘未作,停用氨茶碱,再进三剂而痊愈,经两年半随访未复发。日本著名汉方医家大冢敬节先生治疗一64岁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多于夜间喘息发作,身体健壮,血色佳,脉沉实,从心下部至季肋下有抵抗压痛,咽干,与大柴胡汤后疼痛感减轻,身体轻松,服药4个月后哮喘未发而停药。
胡希恕先生将瘀血视为支气管哮喘的主因之一,胡老认为:原有瘀血潜伏于体内,一旦外感或伤食或七情变化,诱导瘀血上犯肝肺而发哮喘。若不驱瘀,则哮喘将经久不愈,常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或合桃核承气汤加减。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为国内知名的学者,擅长于经方的运用。黄煌教授将“心下按之满痛”视为大柴胡汤方证的必见的客观指征。此患者虽形体中等,脸色偏暗,从体质上来说并非体格壮实的大柴胡汤体质,但是患者“上腹部疼痛不适”感明显,且腹部肌肉坚紧,稍按即感疼痛难忍,此正所谓“心下按之满痛”,可用大柴胡汤。从药证来讲:方中柴胡能治疗患者容易受凉、胸闷不适等属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症状;大剂量的枳壳、芍药解痉止痛,此不仅能解除支气管的痉挛,同时对于腹直肌的痉挛(上腹部疼痛、按之疼痛)、下肢腿的痉挛(下肢抽动感)等亦有缓解的功效;姜半夏有化痰止呕之功,配合栝楼、黄连名小陷胸汤,治疗上腹部、胸胁部的痞胀疼痛不适,咳嗽,咯黄脓痰等;另外,方中有小量的大黄不仅可配合黄连、黄芩以清热,且有活血之功。综上,大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具有解痉、止痛、消炎、化痰、活血等功效,黄煌老师临证常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有肺部感染而出现胸闷、发热、腹痛、咯黄脓痰者,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