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只会打骂这里有妙招!

01-09 生活常识 投稿:唱情歌
惩罚孩子只会打骂这里有妙招!



南方36度的夏天,邻居又让孩子在门口罚站,楼道里虽然晒不着太阳,外头的热风一阵一阵吹进来,还是很热,多站了一会的我就有蒸桑拿的感觉了。小朋友低着头,我问他犯什么错了,他靠着墙闷声不吭,也不敢抬头看我。

 

几乎没听说过哪个家长从来不会打骂孩子的,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即使是性格温和的父母亲,也总会有被孩子们惹怒到大发雷霆的时候。很多父母觉得,打孩子,骂孩子,都是为了他好为了让他长记性,所以相应的惩罚是必须的。

 

可是因为对方是孩子,让父母觉得,打他骂他只会让他长记性,至于其他感情,他还小不会有的,就算有,过会儿就忘了。

 

那所谓的其他感情是指,当大人自身受到了批评或者辱骂,亦或是不公平对的的时候,大人会产生的羞耻感,自卑感,愤怒感……

 

那么,如果是你是大人,是父母自身,会长记性了吗?还是会因为羞耻感而想要放弃,因愤怒感而产生逆反心理。还是因为自卑而不断道歉讨好?

 

这些听起来都不对,不是吗?那为何还要执着于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

四个错误

“观念行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容易形成四个错误的观念和行为目的:

1.寻求过渡的关注:被关注的才有归属;

2.寻求权利:不能由你对我随便打骂发号施令,我要做说了算的那个;

3.报复:我得不到,我要让你也得不到;

4.自暴自弃:自己不可能有归属,不如放弃。

这四个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在被惩罚时会更加恶化。

 

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对孩子的惩罚会造成四个R:

愤恨(resentment)

报复(revenge)

反叛(rebellion)

退缩(retreat)

 

惩罚孩子的四个R对应着孩子的心理活动是什么呢?


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会再相信大人了;

报复(revenge):这回算我倒霉,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

反叛(rebellion):我偏对着干,谁说非得按他们说的做了;

退缩(retreat):

1.偷偷摸摸,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了;

2.自卑,我是坏孩子,父母对我失望了。


在孩子受到惩罚时候所产生的感觉和潜意识,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因为恐惧而顺从,这两者都不能让孩子形成积极的人格。

 

那他们长记性了吗?或许长了或许没长,但都成了次要的事情。在大人责骂中,孩子体验到的远不止原本做错事情的后果,还有大人的责难。这一点,仔细想一想,只要是做过被父母责骂的孩子,都应该有体会。


他不好好吃饭,就出去罚站不要吃了,下次吃饭的时候就长记性了?


他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玩,抽他几下就长记性了?


他不好好睡觉,吵着要看电视,骂他几句锁进房间里就长记性了?


诸如此类的惩罚,孩子留下的眼泪里不止悔过,还有委屈,还有感受到的伤害。


惩罚孩子

正确做法

“正面管教”

但是孩子做错了事情,总不能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吧?除了被惯用的惩罚,尼尔森提出了正面管教的办法:

1.承担起(不责备)你在孩子不良行为中的责任;

2.理解四种错误目的产生的行为,并以鼓励来回应;

3.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传统的管教方式都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要做什么,孩子只能充当一个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

 

在犯错了之后,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解决的是孩子的问题,他们能够理解又是最重要的。


惩罚孩子

正确方法

“提问启发”

如何用责备以外的方式去启发孩子呢?

 

典型的启发式问题有:

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

你对发生这件事情有什么感觉和看法?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

你现在对解决这件事有什么想法吗?

你从这件事中有没有学到点什么?


这些问题,没有责备,但是能够充分的引导孩子反思,比给他们惩罚来的更长记性。

 

提出启发式问题也应该遵循一些原则:一是不要预设答案,更不要自作聪明,把自己和孩子放到平等的地位上;二是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不要提问。要等到你们两个都平静下来;三是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

 

他们在这一发问的过程里,能够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关心,也能够心平气和的去回答问题而不是被恐惧或者叛逆支配。


惩罚孩子

正确方法

“共情鼓励”

所有的大人都是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所以大家应该都懂犯错的紧张,被骂的难过与无助。多跟孩子说说:我爱你,对不起;这两句话能给他们很大的正能量。


此外,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出弥补。给他们机会也是一种鼓励,弥补还能教给孩子社会责任感。鼓励孩子弥补,比给他们赞扬更加重要。

 

小时候经常听我父亲说一句话:做错事情在先,做对了现在还敢骄傲?

 

为什么不在弥补后给他们过分赞扬呢?赞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但是,孩子可能会因此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概念。即使赞扬可能看上去挺管用,但父母必须考虑其长期后果。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有正能量去继续努力。

 

如果你对赞扬还是鼓励感到困惑,尼尔森也给出了辨别的方法:你可以思考你说的话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自己的观点?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鲁道夫·德雷克斯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各位爸爸妈妈请记得:帮助孩子,胜过主宰孩子!


标签: # 孩子 # 记性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