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之前,应该如何培养自己

01-09 生活常识 投稿:懵智
30岁之前,应该如何培养自己



很多朋友询问,那30岁以前应该怎么培养自己?今天的文章,Boy 想换个方式,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 进入正文的分割线 ..........


为了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得从我大学时候说起。


我在大学读的是商科,可我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好好上过课。一来是因为学校里的教材实在太陈旧,再就是我天性不喜欢静下来读书。所以从大二开始我就基本不怎么去上课了。除了应付点名和考试以外,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吧和图书馆里。


在网吧是因为打游戏。我过去的文章里也多次提到过,这个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玩物丧志的事情后来却带给我很多思维技能上的提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翻Boy 以前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而在图书馆里,我最喜欢看商业故事类的书籍。印象很深的两本是吴晓波写的《激荡三十年》和《大败局》。


当时作为学生的我,是完全把这两本书当武侠小说来看的。


书里列举的企业像德隆,中科,顺驰(顺便一提,当时执掌这家公司的孙宏斌就是现在乐视的新掌门)可能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但它们却书写了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沉浮录。


而那时驱动我去阅读这一切的动力,是兴趣。


后来我又陆续买了《第一财经周刊》和《中国经营报》,每天吃晚饭时雷打不动地要把每一篇文章读完。


我像女孩子看明星八卦一样兴致盎然地读着这些文章,和别人谈起商业案例和人物时就跟现在粉丝谈起自家爱豆一样如数家珍。


久而久之,我也学会了一些商业分析的方法和手段,这可比学校里老师教的要生动多了。


再然后,学校里举办了营销比赛和创业大赛,我都积极和同学报名参加。之前学会的一星半点的商业分析技巧没想到派上了用场,拿了些名次,这也在后来我找实习的时候帮了大忙。


直到现在,我依然保持着对各类商业新闻的关注。这并不是因为工作原因使然,依然是因为兴趣。而与之伴随的是解构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让我看待事物时不再局限在一个点,而是拓展成一个面,甚至一个体。


因为偶然发现的兴趣,让我养成了长期的习惯,久了之后就变成行为自然,最后成为植根在我基因里的一种本能。


所以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点:把好的习惯培养成自然。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面临的择业机会其实不多。


那年赶上经济危机,很多企业都缩减甚至关闭了校招名额。我当时实习的广告公司也因为伦敦总部突然一纸令下,冻结了本以为水到渠成的转正机会。


于是我在大多数人准备上班的时候,重新开始投简历。


因为之前做的是广告营销类的工作,所以找工作时我也瞄准了这个领域。但应届毕业生的可选择余地并不多,要么是文员类的岗位,要么是销售。


最要命的是,这种岗位在网上一抓一大把。


很多人会不解,一大把那说明机会很多啊,为什么不去试试?但我总觉得不对劲,因为这些岗位的职位描述基本一样,门槛也很低,而且一招就是十几二十个地批量招。


和这么多人竞争我无法体现自己的优势,还不如另辟蹊径。


最后我选择了一家品牌咨询公司,公司在静安寺。刚去的时候只有一个总经理,一个财物兼行政,一个品牌总监,我是第4名员工。那时公司连个前台都没有。


我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最后离开的时候这里已经有20多个人。


在这一年里,我系统地学习了逻辑思维的方法,接触到那本改变我至深的《金字塔原理》。虽然一开始拿着接近低保线的工资,但我却带走了受益终身的技能。


记得在那家公司做的最后一个案子,花了我一个多月时间。期间因为老板在苏州,我每周还得苏州上海两头跑去跟她过方案。


最后的结果也没有让人失望,我们打败了其他各家国际品牌咨询公司,成功拿到客户。后来老板还特地打电话祝贺我。


而那一年适逢社交媒体大爆发,以校内网和微博(那时还没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我隐隐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自愿降薪(从第一家公司离职前我已经涨了4次工资)跳槽去了一家做数字营销的广告公司。


在第二家公司呆了一年半,又学到了数字营销领域的新技能。等到去第三家公司的时候我的薪资比前一家翻了3倍多(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以后有时间再分享)。


现在回过头看这一小段经历,除了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我还庆幸当时的直觉没有骗我。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只是觉得不要去做大多数人都能做的工作,因为那样会很难突围;而选择第二份工作,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好时机,赶上了一波风口浪潮。短期来看可能吃亏,但长期来看却是受益。


所以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二点:不要在红海里竞争,在大多数人还没嗅到机会的领域去抢占先机。





等到工作五年左右的时候,我觉得一个固定岗位的工作已经有些乏味了。恰好这时有一些做广告的朋友找我一起合作项目,于是我开始尝试去做一些全新的事情。


比如客户沟通,我学着以前公司里同事的样子去和新客户打电话,确认工作细节,准备简报材料;


比如视觉设计,我跟着设计师们一起头脑风暴,去理解他们作品背后的思路和亮点,然后自己去给客户讲解设计方案;


比如创意发想,我曾在北海道打了1个小时电话去指导文案和美术,为的是做一副好玩的广告漫画;


比如程序开发,我这个完全不懂技术的人,耐心听完技术组的同事给我讲了一下午的开发原理和可实现功能,接着再去和客户协商手机页面应该如何开发;


比如公关软文,我自己去和微博微信大号们沟通写作角度,帮他们修改标题措辞,甚至后来自己上去写;


比如活动搭建,我和朋友通宵盯着工人们把一个展台从无到有搭建起来,期间遇到各种状况不断,依然坚持顺利完工;


比如财物申报,我都不记得往税务局跑过多少次,一个开发票的问题就折磨了我两天;


可以说,在广告公关这个行业,除了不会用设计软件作图,其他所有种类的工作我都做过。以至于后来跟朋友开玩笑说,再复制3个我出来,就能开个广告公司了。


这期间当然有过无数痛苦的时刻,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兴奋却代替了短暂的痛苦。就像拼图一样,这些经历慢慢补完了我知识体系里的各个缺口,最后成就了我自己,谁也拿不走。


而这些经历,也让我看待这个行业的角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从一个过去只关注方案PPT好不好看的人,变成开始关注商业模式,效果回报,利润率,现金流成本等这些触及到行业底层逻辑的规则。


所以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把一个行业里能做的事情都去了解一遍,你自然会站在大局的高度去看问题。





其实以上三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在30岁之前,我们要对自己定型。


这个定型,是对个人能力的定型。把好的习惯变成技能,最后变成“天赋”;


这个定型,是对发展方向的定型。看准一个趋势,然后一个猛子扎进去深耕;


这个定型,是对行业规则的定型。拓展相关的知识边界,把你的触手伸到每一个角落;


以上就是Boy 的体会和心得。但心得归心得,经历归经历,大家千万不要弄混淆。这只是一些思路上的拓展,并不是技能上的干货。


还是那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条条大路通罗马。




标签: # 公司 # 的是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