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浪子背包客)
简略介绍:古代七品及以上官员为朝廷任命节制,八品九品及以下正式官吏一般由地方上选拔节制,但朝廷有登记和最终解释权。事实上官员管理分“朝廷直管”和“上官管理”两部分。
朝廷管理官员(对照)
七品:典型对应官职为(中等县)知县或县令,比拟现在的县处级,县长和一部分处长。海瑞在浙江淳安作过县令。
六品:典型对应官职为(重要县)知县或县令,通判(知府助手有监督权)。比拟现在的副厅司级,省里的副厅长和监委主任、部里的副司长、地级市副市长、重要的县级市长和一部分副局。
举例:宋朝柳永晚年得赐官正六品“屯田员外郎”,较为清闲的京官。
五品:典型对应官职为(中等州)知州,同知(知府副手)。比拟现在的厅司级,部里司长,省里厅长,地级市市长。苏轼曾作过多地的知州。
四品:典型对应官职为知府,比拟现在的副省部级,副省长,副部长,特大城市长。
三品:典型对应官员为京城“小部”的负责人和“六部”侍郎(副职),“小号”总督(清朝)。比拟现在省部级,省长、部长。包拯曾出任的最高职务“枢密副使”是这个级别。
二品:典型对应官员为“六部”的尚书,内阁成员(明朝),部分总督(清朝)。接近比拟现代副国级。《水浒》中的高俅曾官至太尉,是这个级别,而且很接近一品。
一品:典型对应官员为军机大臣(清朝)、大学士、太师、太保、太尉等,级别比拟称“准国级”。
例子为和珅,曾任军机大臣,可以说权力很大。
有关说明:1、古今官制有所改动,依朝代不同也有变化,不可能完全对应,如上只是比拟,仅供参考。
2、古代帝王是老大,就是说正一品上有还皇帝做主。现在权力体制有所区别,所以古代正一品(官)等级比拟接近现在的正国级,并不等同。
3、古代官职“正品”之外还有“从品”,比如“正一品、从一品”,更为复杂些,两者中“正”比“从”高一点点;另同样的品级,仍有高下之分。现代这方面有所简化,但同样的级别,仍存在事实差别。
4、当时的“六部”负责范围和权力更大,往往一个部相当于现在好几个,所以级别也高。
5、古代官职和品级之间存在挂钩关系,包括一些闲职,具体可能有少量的变化,根据官员个人或任务的重要性。现代官职和级别有关系,却不是一回事。
6、六部尚书虽然管理范围大,但在国家的角度,政治地位不及现代副国职。
7、古代只有县令,几乎没有“副县令”的设置。知州这级设置了通判等,知府这级设置了同知、通判,可视为副职或助手。
8、古代实行的是皇权体系专制,官员的权力很大。为了防止官员专权,朝廷在州、府设置了负有掣肘监督地方官的官员,比如同知、通判。
9、现代中国的局职、处职命名较乱,与公务员级别不能完全对应,所以只能部分比拟。
——————
地方管理官吏(对照)
八品:典型对照官职为县丞,相当于如今的科级干部。因为没有副县令,所以县丞的实际权责不小,却又不是县令的副手,而是县令的从属,一般由县令选拔节制。
九品:比如中等城市的城门官,一般县的主簿,大衙门的办事员,巡检(官)。类似于如今的股级和一般干部。(公务员法中未确定“股级”地位)
低于九品的为“吏”,古代公务系统中最低层的办事人员,比如县衙的文书、办事员、衙役、仓库保管员等等,由县令做主雇佣,多为临时职位。
另有一些,为县令个人雇请临时帮忙的,不在公务系统名册中,比如一些幕僚、师爷、私人侍从。
——————
浪子背包客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