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永远 forever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他是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是北大唯一一位终身教授,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自认“非常平凡”,唯一的优点是勤奋。他的思想像一本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他的品格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2009年的今天,季羡林先生离世,享年98岁。季老虽已远去,但他的人生智慧对我们的影响却愈久弥深。

选自中国音乐大全 演奏者/姚丙炎

《不完满才是人生》

作者/季羡林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例子能举出成百上千来。

每个人

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作为普通百姓,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更多不如意的事情;作为知识分子,一个“考”字就让你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

至于

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人人有本难念的经,不完满才是人生。

现在

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季羡林说

论人生

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论勤奋

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论孤独

父母也好,爱人也罢,朋友同事,所有人,他们在时,都是恩赐,是上苍给你的礼物,所以要加倍珍惜和感激;而一旦离开,也别太伤感。你要明白,离开是正常的,孤独才是生命之常态。

论心态

世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论真、忍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论朋友

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论恐惧

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是英雄;不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孱头。我们都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

论爱情

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至结婚。这是“人间正道”。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这过程不必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

一介布衣,一个中国知识分子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10岁开始学英文,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930年,季羡林进京考学。他不像其他考生那样报了七八所大学,而是只报了最受垂青、门槛最高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虽然清华的数学考试他只考了4分,但他还是凭借扎实的中文功底和写作能力被北大和清华同时录取,一时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因为认为清华大学的出国留学机会更多,他最终选择了去清华就读。

进入清华后,季羡林首选的专业居然是数学系。在这里,季羡林又一次表现出绝不服输的犟劲,但清华大学数学系却没法录取他,因为学校有一条无情的规定,你数学差,读文史类可以;但是读数学,数学、物理、化学均要求不得低于60分。他读数学系的愿望只能放弃。就这样,季羡林于1930年入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德语专业。

1935年9月,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即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回国后,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以及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进入晚年的季羡林,由于学术上丰富且突出的成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可谓名满天下,但他的生活却依然保持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简单,三餐至简,素食为主;起居至简,家用老旧,花销至简,慷慨捐赠,此真可谓,大道至简。

2009年7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因突发心脏病病逝,骨灰被送回家乡安葬。

季老书单

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读书也算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这份他列出的书单,你读过几本?

文综合新华网等 及网络

标签: # 季羡林 # 完满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