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贯在做的学习方式多错,特别是关于复习多少次的判断基准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幻城
学校一贯在做的学习方式多错,特别是关于复习多少次的判断基准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初中低年级时期完成。

至于为什么不说在小学阶段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原因很简单,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初中的学习内容有大不同,小学时候的学习方法大都不适合升了初中以后的学习。

学习习惯则可以,父母从孩子入小学开始就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很值得期待的事。

但是如果这步没做好,那么到了初中前期必须要完成,否则会严重影响到孩子此后的学习,甚至影响到终身。


1、只顾向前的学习,其实是效率最坏的学习方法

这个世上,有正确的学习法和错误的学习法。

错误的学习法,也就是效率不好的学习法的意思,常见的有,“只顾往下学,学过的内容只复习1~2次了事”,“1册的问题·习题集完成后,不复习,直接开始下一册的问题·习题集”等等。

学校或者辅导班大都采用的上述的学习法,于是连带学生也自然形成了这样的学习作风——但这是效率很不好的学习方法。

为什么?

因为人本来就是易忘动物,只复习1、2次,1~2个月过后,解不了的问题还是一样不会解,已经记住的知识和理解的内容则会遗忘大半,曾经能读解的英文文章还是不能阅读。

比如,英语教科书的学习,大考小考结束后,不太会有学生进行考试后的复习,考试一结束的瞬间,为了考试记住的内容差不多都会忘得一干二净。

一个月后,遗忘一半以上,教科书上的内容一半以上不能理解的学生实在很多—教科书中,塞满了这个学年学习的语法、单词、短语词组等知识,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同样,辅导学校辅导班的教授的内容,一半的学生最多也只是在当天看一下,无数次再重复这些内容进行复习的,也很少很少。


2、把学过的内容变成长期记忆的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内容,为了能应对考试,必须进行复习,然后让这些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的时效只有(几小时~数天),从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之后,轻者会保持数个月,重者则会跟随自己到老死。

为了能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通常,

夹杂着睡眠后的复习次数,至少也要保证在7次以上。

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必须的学习目标之一,“不管什么学习内容,至少都要复习7遍以上,包括教科的复习,包括习题问题的复习。”


3、用正确的学习法,学完后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流利、顺畅!

那么,学习的内容,复习的内容是否变成了长期记忆,很难忘的记忆的判断基准是什么?

那就是“流利、顺畅”的状态。

如果达到了“流利、顺畅”状态的学习内容,长时间,至少数月之内都不会被忘记。

然后,“流利,顺畅状态”到底是什么种状态和感觉?

* 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问题集中的全部习题,“看到题目就能马上想到解法”,“看到题目能流畅地解答”的状态。

#

* 英语单词,“看到单词时,马上能说出中文意思;看到中文意思,马上能拼出英语单词和发音”,和中文一样,变成“常识(知道是当然)”的状态。

#

* 英语语法问题的话,“看到问题,马上能回答”的状态。

#

* 读了英语文章·例文后,“马上能明白意识”的状态。

#

* 作为英语作文的前提的例文暗记,“看了中文,瞬间能说出英文”的状态。

#

* 英语长文阅读练习时,无数次的音读后,直到“能流利地朗读英文文章,能顺畅地理解文章意思”的状态,当然,长文后的问题也要,“有根有据、顺畅地正确回答出”的状态。

#

* 语文的问题集,能理解并解释得通文章,并“根据理解逻辑性地阅读,能顺畅地说出论点根据,高度要约”的状态。

#

* 语文或者古文的字词等,要能“看到词语,马上读出发音,说出意思”的状态。

#

* 古文·诗词,甚至语文文章等,必须做到数十次的音读朗读,直到能“非常流畅快速音读内容,看文看词能马上明白意思,能活用”的状态。

#

* 地理、社会等科目,“看到问题就能舒畅想到解法,马上说出答案”的状态。

这就需要做到,

在所学知识变成如常识一样的条件反射为止,要不停地复习复习再复习。

复习的次数,1次2次肯定是不行的,最低也要5次以上—这里关系到的是科学上的“记忆墙壁”的问题,只要越过这个壁,记忆就能变得分外快速和牢固,下文我会重点介绍”。

要牢固掌握学习知识,你一定要把学习内容学成“常识”,到条件反射般能脱口而出,急速想起为止,要不停地重复地复习......

总之,“流利+顺畅”是一切学习内容掌握与否,是不是已经成为长期记忆的判断基准,而让内容如反射般地自动化,是复习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这是针对所有所学科目的一概论。

我在说英语的时候,或者你在说英语的时候......我们不会考虑英语语法,想说什么就脱口而出,因为不会有意识地去星期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说话看书,听后理解都只是条件反射的过程而已。

所以,不管学什么,重要的是如何把在桌前、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即所谓的“动的记忆”让它们“自动化”再现。

这个变换过程,还有练习,才是我们的学校的英语教育上极其欠缺的地方。

然后,这个自动化训练才是习得第二语言时最重要的过程。

能让英语产生加速度的东西,就是这个复习的判断基准的“流利、顺畅”。

一文一文,一词一词地,通过反复读背写看,达到能流利和顺畅程度—这其实是学习英语,还有其他学习都必须到达的目标。

为了获得“流利、顺畅”的感觉,踏踏实实地反复音读的复习是绝对不能少的。

大部分的学生都在不自觉地逃避这个行为,其实很大成分上是因为他们都不明白音读和复习的重要性。

一般,学校的老师也不会认真地告诉学生学习上做这些事的重要性,老师只教授知识,不教授可取可行的方法。


4、彻底的复习还能节约时间

过了1~3个月后在复习,等同于从头开始学,是效率非常坏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复习法,要把1册的问题集完成3~5次的复习,会变得很困难,而且这么做不太容易完全掌握学习内容,对于复习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淡薄。

但是,如果能把当天所学内容,在2周内复习,那么因为还能记住的缘故,只要第一次学的60%的时间就能再次复习完,第3次复习时也只要第2次复习的60%的时间,就能达到复习效果。

这样一来,第5次复习时,只要第一次复习的十分之一的时间,第10次复习时,只要第一次的百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事,这就是说已经达到了“流利,顺畅”学的状态了。

比如,1册的问题集,第一次做完学完需要30小时,那么接下去的复习情况基本如下,

第一次30小时,第二次18小时,第三次11小时,第四次7小时,第五次4小时,第七次1.4小时,第十次18分钟,合计约75小时

也就说,第一次的2~3倍的时间就能完成10次的复习,而这本问题集已经成为了你的“囊中之物”了。

如果能做到如此复习并达到“流利,顺畅”的程度时,那么如果开始第2册问题集,因为其中很多问题会相像相似,自然学起来记起来会非常高效。

相反,只进行了1~2次复习的学习,即使很快开始第2册的问题集,因为记忆和理解都是“暧昧”的状态,会和第一册问题集开始时一样花时间,效率绝对不会搞。

大部分的学生,甚至老师都只知道“要复习”,没错,但是要复习到什么程度可以歇手,其实连很多老师都不清楚这个判定基准,而学生自己也不理解这种“流利,顺畅”地解答解题的感觉,因为基本上大家都不会这么去做到“条件反射”程度。

但是,如果你这么复习了,这么学了那么你就能体会到这种任何学习上的“流利,顺畅”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欲罢不能的,而且能让你真正一点一滴滴掌握到牢不可破的知识。


【一句话】

“到这里可以不复习了”的判断基准是各种“流利、顺畅”,条件反射般自然,这才是是不是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唯一标准。


标签: # 顺畅 # 内容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