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头晕,有不同的病因,用不同的治法!
小编导读
小编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觉得头晕是一种特别柔美的病,因为电视剧里都是一些娇弱的美人儿才动辄头晕呢!不过,长大了以后,小编才知道,小小的头晕背后的病因可真的不简单!而且,头晕症状不可忽视,它反映出的是脏腑的问题呢!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看看不同的眩晕该怎么治!
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阴虚阳亢型眩晕头痛,心悸乏力、失眠健忘、耳鸣、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弦细而数者,是偏于阴虚。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肝阳化火,宜清肝泻火;阴虚,宜滋阴潜阳,养肝肾之精为主。
[处方] 阴虚阳亢常用天麻钩藤饮或石决明钩藤饮。石决明15克,生牡蛎12克,钩藤15克,白芍25克,菊花20克,云苓15克,川牛膝15克。
若头痛加剧者,加蔓荆子12克,菊花30克;失眠,加炒酸枣仁15克,柏子仁20克。
偏于阳亢者,可在上方中增加石决明15克,生龙骨12克。
若肝阳化火,肝火偏虚者,可用龙胆泻汗汤去柴胡、当归,加石决明15克,生牡蛎12克,川牛膝25克。
偏于阴虚者,可用镇肝熄风汤。手颤者加地龙9克,钩藤15克;手足麻木者加豨莶草12克;胆固醇高者加槐花9克或何首乌12克,桑寄生9克,杜仲12克,川牛膝15克,茯苓15克,黑芝麻20克,墨旱莲9克,豨莶草12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9克;失眠者,加炒酸枣仁15克,首乌藤15克;心悸者,加柏子仁20克,生地黄15克,瓜蒌25克。
眩晕头痛,耳鸣、心悸,腰痛、腿软,失眠多梦,夜间多尿,阳痿遗精,舌质淡嫩,苔薄或无苔,脉弦细或沉细。症见足心热,烦躁,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无力,是偏阴虚;畏寒肢冷,乏力,便溏,尿清长,舌淡,脉沉细,是偏阳虚。
[处方]
方1: 一味独参汤治疗。人参35克,水煎服,每天2次。夜尿多者,加黄芪25克,覆盆子9克,补骨脂15克,桑螵蛸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主治阴阳俱虚者。
方2:党参25克,茯苓9克,桑螵蛸9克,淫羊藿9克,白术15克,山茱萸2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治偏于阳虚者。
患者食欲缺乏、口苦、失眠、苔黄。
[治法]和胃清热,消食安神。
[处方]
可服温胆汤,酌加黄连和平肝息风潜阳药,往往收效较好。
患者伴有心慌、胸憋闷、劳累后气短、多尿、高血压性心脏病,治宜补心安神,方用枣仁汤或炙甘草汤。炙甘草15克,阿胶15克,生地黄9克,桂枝9克,麦冬25克,磁石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胸前憋闷者加瓜蒌15克,薤白9克,桔梗9克,红花9克,桃仁9克,牡丹皮12克,枳壳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心悸气短(急),头重脚轻,肢体麻木、抽搐,烦躁不安,胸闷,舌多白苔,脉弦细,为肝阳上亢较甚,引动肝风,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克,钩藤9克,石决明25克,栀子9克,杜仲9克,黄芩9克,益母草12克,川牛膝15克,合欢花15克,桑寄生12克,茯神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平肝息风、潜阳并重,用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生赭石等重镇药,以及羚羊角(代)等息风药。
高血压伴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白带多,胸闷烦躁,日晡潮热,少腹里急,唇干口燥,脉弦细或沉细,此是冲任不调,治以养血解郁调经为主,方用逍遥散,或当归9克,白芍12克,川芎9克,云苓9克,白术12克,泽泻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另外,芹菜根、大枣各10~15个捣烂,连渣及汁加水煎,每天2次,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鲜芹菜根疗效高。眩晕证属肝郁不畅、肾阴亏损,元气不能上达,肝气上冲,肝风内动,治宜疏肝理气、平肝潜阳息风、滋补肾阴、清热祛痰即可。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