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中,最可怕的永远是这一点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白色衬衫
孩子教育中,最可怕的永远是这一点

南怀瑾国学智慧

早上六点半,品读国学智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夫妻关系如此,亲子关系更是如此。

 

 

开学季,北京火车南站,一个小女孩狂拽着父亲的腿,大声哭喊着:“爸爸,我不想回去,我要跟你在一起,我不读书了行不行……”

 

爷爷、爸爸都红了眼眶,爷爷甚至忍不住用手捂住了双眼,低声呜咽。



原来这位父亲一直在北京打工,住在流动工地宿舍,女儿一直在老家让爷爷照顾,一年只见一次面。这次女儿马上读一年级,父亲特意把老人和孩子接来北京玩,让孩子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然而即将开学,父亲没法满足孩子在北京上学的条件,不得不送孩子返乡。爷爷告诉记者:孩子自小和父母聚少离多,每次知道他们要回来,都会提前好几天就去村口等父母。

 

这样的现象,是中国很多家庭的缩影。

 

为了赚钱,为了工作,父母把孩子丢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在家里忍受没有父母陪伴之苦,父母则在大城市忍受思念孩子之苦……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尤为重要。父母陪伴的缺席,会成为孩子内心一种难言的、无法弥补的痛。

 

 


爸爸去哪儿让很多人认识了吴尊,还有他两个可爱的孩子。大家都惊叹于吴尊爸爸的超能力,却不知,吴尊这些年为了照顾孩子几乎没有拍戏,放弃了很多好的机会。

 

直到现在孩子长大一些了,吴尊才又慢慢出现在公众视野。他说:我永远会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因为有一个好的家,才可以把其他事情做好。为了孩子,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突然想起我的一个朋友,多年前的一次聊天中他居然和我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我的爸爸可以陪我打一场篮球,像其他同学的爸爸那样。

 

我突然很受触动。朋友的爸妈一直在大城市打工,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在照顾他。朋友的爸妈每年都会买很多很高级的玩具回来给他,我们都很羡慕,但他却觉得很“孤独”,渴望父母的陪伴。

 

所以每当有读者问我,要不要把孩子带回老家给老人带时,我都会坚决的说“不”。其实不是怕老人带不好,而是孩子的成长阶段太宝贵,不能没有父母的陪伴。

 

缺席孩子的成长,短期看利大于弊,长期看其实会让双方都失去很多。

 

 

在一次与哈弗大学心理系教授吉尔博特聊天时,杨澜问他:“手头事情太多,常分不清主次怎么办?”吉尔博特给了杨澜这样的答复:“十几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小时而后悔。”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竞选总统中有一件事他很自豪,那就是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米歇尔也曾在演说中谈到她的总统丈夫,至今仍每晚和女儿一起吃晚餐,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为她们在学校交朋友的事出谋划策。

 


那么,那些天天嚷嚷着没时间陪孩子的父亲,难道比奥巴马还忙吗?肯定不是。

 

当今的社会环境,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都很大,很多父母不得不拼了命地工作、赚钱,有些工资甚至直接和工作时长挂钩,于是为了多赚钱,父母通常早出晚归,没日没夜地工作,就算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很少真的和孩子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吃顿饭。

 

古人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果想让孩子学好,就要从小慢慢引导,一旦孩子学坏了,等他长大后再想扭过来就难了。

 

 

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父母从小培养他们读书学习的兴趣,教他们做人的方法,那么孩子长大后一定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如果父母从小缺席孩子的成长,那么哪怕父母再努力工作赚钱,孩子长大以后也可能让你失望。

 

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女子失败的遗憾!”

 

那么万全之策便是,让孩子从小在自己身边,给他们多一点的陪伴,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不缺席孩子的成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标签: # 孩子 # 父母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