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振兴乡村,美、日、德等国有何成功经验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想和月亮私奔
中国要振兴乡村,美、日、德等国有何成功经验


首发:3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周刊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将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和体制机制支撑。

 

保障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是巩固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所在,世界各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各具特色、各出奇招。例如,日本乡村也曾经历过人口减少、产业萎缩、文化失传等危机,这一点和我国农村发展目前遭遇的难题很相似;以色列身处干旱地区,却依靠滴灌技术、废水利用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跻身世界农业最发达国家之列;美国借助覆盖面广、赔付率高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保驾护航;德国、意大利的农民协会,在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保障农民权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63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邀请新华社驻外记者撰文,介绍美国、日本等国在乡村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期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镜鉴。

                                                                            本期策划:易艳刚



日本重振乡村,注重发自民心植根乡土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胡俊凯、沈红辉、杨汀


记者在日本一些乡村调研时感到,自经济高速增长结束后,日本乡村一方面经历了人口减少、产业萎缩、文化失传等危机,另一方面也经历了国家为拯救萧条的地方经济而进行的数次“振兴计划”。

 

在兴与衰、成与败的博弈过程中,日本乡村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做法,如超越了原先单纯发展经济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以为主体的地方建设和乡村治理架构等,使乡村建设更加发自于民心,植根于乡土。这些对中国乡村建设不无启示。


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日本乡村建设经历了致力于缩小都市与乡村发展严重失衡、推进乡村环境整治、提升村民生活水准、营造乡村景观、恢复生态系统等长期的过程。

 

近些年,让乡村重新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日本乡村建设新的内容。记者在一些乡村调研时了解到,目前日本乡村建设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夯实农业的基础,使农作物生产更有效率,农产品销售得到强化。如为保护耕地和促进生产,采取耕地集约化管理和共同管理;强化本地土特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加工;进行销售改革,如开设直销店,提倡本地土特产本地销,推广高速路服务区销售、会员制和邮购等。

 

二是招揽区外人士来本地旅游、体验生活和定居。如整合本地自然环境、历史遗产、文化遗存、特色饮食和风土人情资源,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灵活开展旅游事业,引导初高中学生来乡村进行修学旅行、合宿,学习和体验农村、农业生活;开展小初中学生到山村和离岛学校“留学”活动;促请从乡村去都市和境外的本地老年退休人士回村养老,招请热爱农业的年轻人和具有农业技能的农业支援者来村定居。

 

在高知县大川村小初一贯制学校,一位小学六年级女生告诉记者,她是来这所学校寄宿“留学”的。她家住在50多公里外的高知市,因为觉得山村学校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便主动跟父母提出来大川村“留学”。


学校老师告诉记者,这所村办学校全校学生共29人,其中11人是学校从外地招来的“留学生”。这种招揽外地学生到山村学校“留学”或到农村修学旅行的做法,在日本各地都很普遍,是增加乡村人气的举措之一。

 

三是加强与医疗、福利、教育等非农事业的合作。在日本农村,“增强乡村活力”等于“增强地区活力”,因此农业与医疗、福利、青少年教育、人才培养的联系得到加强,与这些领域展开合作的、在“农”以外发挥作用的农业组织和企业在增加。如农户女性教育;面向青少年的饮食教育;面向年轻父母的烹饪学习;食材和膳食的送货上门;老年人护理服务;地方农协、渔协与消费合作社(生活协同组合)的合作等。

 

四是引进和灵活运用先进农业科技。如蔬菜等工厂化生产,建立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管理和销售终端管理;引进机器人、无人机;灵活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等。

 

德岛县一个叫上胜村的山村,村职员牵头成立了一个五彩公司,动员村里老人们学习上网、使用电脑和传真机等,同时策划用山上采摘的树叶为工艺材料进行商品化,成功打开了市场,有的农家因此一年有上千万日元的收入。


这个村虽然高龄化率为德岛县最高,但老年人人均医药费却为全县最少。如今上胜村人气大增,吸引了不少希望移居此地的年轻人,从海外来考察的人也络绎不绝。

 

五是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女性的力量。近年日本农村出现了一个新词“农业女子”,与以往相比,在农村和农业领域活跃的女性增加了(农协等社员仍以男性为主)。


如女性办企业和获得“农业士”等专业资格的都有增加;启动了“女子农业开发项目”“女性农业经营者培养事业”等。



美国农场高效,农业保险与科技功劳大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徐静


从芝加哥出发,向西南方向行驶约50英里,就到了斯图尔德农场。鲍勃·斯图尔特和布拉德·斯图尔特兄弟两人经营着这所祖辈在19世纪建立的家庭农场。农场一半种植玉米,一半种植大豆,每年在两种作物之间轮换。农场还有一片树林养殖马匹。

 

斯图尔特兄弟都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有农业经济学学位。在几家知名企业和大公司从事与经济和营销有关的工作之后,兄弟俩选择回到家乡,帮助父亲经营管理农场。

 

平日8000英亩农场的播种、作物管理都由自己家人完成,鲍勃·斯图尔特的妻子负责农场记账;布拉德·斯图尔特的妻子是一名执业兽医,也帮助做一些农场工作。只有在作物收割时节,兄弟俩才会雇佣六七个帮手。

 

斯图尔特兄弟所代表的农业人口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8%,但是他们养活了美国3亿多人口,同时提供了一半的世界粮食出口。

 

斯图尔特兄弟在离开农场、接受了高等教育、有了大公司工作经验后,又选择回到故乡农场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这与美国宜农惠民的农业政策密不可分。


在2014年农业法案的框架下,美国国会预算局的预算计划是,80%的农业支出用于食物补贴;8%用于农作物保险;6%用于环境保护;5%用于农产品生产;剩下的1%用于其他,包括贸易、信贷、农村发展、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林业、能源、园艺和其他计划。去掉食物补贴,美国农业支出中占最大头的是农作物保险。

 

美国农业的高度发展与推行的覆盖面广泛的农业保险密不可分。


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中,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农业灾害损失具有面积广、数额巨大的特点,私营公司难以单独承担农业保险的巨大风险。美国农业保险产品主要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设计和管理,委托私人保险公司进行销售。

 

截至2013年,美国农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100种,参与各种农业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占全部农业用地面积的比率为89%。在保费方面,联邦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

 

200年前,美国90%的人口务农;现在,1.8%的美国人口务农。1940年,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19个人;2010年,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155个人。这表明,美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效率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稳定的水平。

 

美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密不可分。

 

斯图尔特农场有50多种现代化农业作业设备和粮食装卸设备。农场田野中还均匀安装了几个气象设施,预测记录农场的降雨和气温。气象设施同互联网、全球卫星气象系统连接,斯图尔特兄弟的手机安装了应用软件,一个按键可以随时检测农场的气候状况,然后决定一天的工作是在田间,还是在室内整理机械。

 

美国乳品创新中心是一家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部主任王莹给记者做了一个比较:同样从欧洲进口的黑白花奶牛,在美国的年产奶量为9000公斤,在中国的产奶量却仅为4000至5000公斤,这同美国科学的奶牛喂养方法有关。

 

对于处于产奶期的奶牛,每天接受多长时间日光照射,喂食饲料的营养搭配,美国的农业科技人员都有精确的计算。


同时,美国农场的每头奶牛都带有测控器,供工作人员随时检查奶牛的健康情况,一旦有测控指标不正常,奶牛当天的奶就不能用,这保证了农场牛奶的质量。

 

美国大学的农学教授一直在给农户、牧民提供帮助。他们每年定期到农户、牧民中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供咨询,推广新的研究成果。联邦依据贡献大小、实际工作价值给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研究项目拨款。

 

同时,美国有许多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强,许多拥有博士学位。他们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方面给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培训,教农民如何科学种田。例如,为保护农田和环境,美国对单位面积农田的化肥用量有严格的科学计算和规定,这是农民培训内容之一。

 

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对农业生产质量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既保证了美国农业生产安全、高效地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美国农民的利益。



德意农业发达,农协服务农民作用亮眼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朱晟、王星桥


德国职业农民在德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高,却肩负着德国粮食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1948年以来,为保障德国农民权益、便利对外联络协调,德国农民协会(DBV)应运而生。

 

在德国,职业农民的准入非常严格。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德国农民,要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和理论学习过程。

 

作为农民自己的最重要组织——德国农民协会是德国农业、林业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团体组织,是各地农民协会以及跨地区的农业和林业专业协会在联邦层面的代表。同时它还是欧盟农民协会成员,代表德国农民参与和欧洲邻国农业组织机构的协调。

 

现阶段,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不同于德国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他们都是自愿加入,农民们通过各个地区性的农民协会注册入会。全德范围内,德国18个联邦州有超过300个德国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

 

协会新闻发言人米歇埃尔·洛泽说,德国农民协会主要负责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的服务等。该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在决策层制定、修改经济政策时,尤其当政策涉及农民或农业,我们会被作为专家受邀提供相关的建议……我们也将作为农民统一对外交往的代表,对外统一公布一些行业相关的数据等,让德国农业更具透明度。”洛泽说。

 

二战后意大利农业发展迅速,农村日益现代化,目前农民的生活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基本没有差别。作为发达的欧洲农业大国,在意大利农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农业企业协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托斯卡纳农业企业协会主席弗兰切斯科·福尔齐斯在佛罗伦萨的办公室中对记者表示,农企协会为非官方会员组织,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把农民聚在一起,帮助他们做事情。他说,有了组织就具备了集体的力量,个体农户有事都找协会办,减少了的负担。

 

意大利有农业企业联合会和工业企业联合会,在20个大区(意大利最大的行政区划,相当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都有分会,通常称为协会。农企协会收取会费,提供各类服务,其中包括政治事务、税收事务、雇佣事务、技术培训、设备购置、法律援助、价格协调等。他说,农企协会也发挥着类似工会的作用,为农民争取合法权益。

 

福尔齐斯表示,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农企协会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其中包括了解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使当地的“土政策”与欧盟的政策协调起来,提供财政和法律方面的援助,特别是与欧盟政策冲突后的法律纠纷解决方案。

 

意大利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在欧洲也处于领先地位,能够在农业方面与意大利竞争的欧洲国家只有法国和德国。从意大利农业发展的历史看,农企协会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布鲁诺里说,意大利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阳光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成为欧洲的粮食、蔬菜、水果、葡萄酒、奶、肉等农产品的主要供应来源。此外,欧盟和意大利对农业都给予了高度的支持保护,使意大利成为世界农业保护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布鲁诺里说,自己多次去中国,看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变化。他说,中国农村的“硬件”越来越好了,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现在需要的是进一步改善“软件”,如果能通过的政策扶持和协会的援助服务,为农户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务农的积极性,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科技兴农经典案例


以色列:滴灌后又研发出“废水灌”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学


以色列是农业大国,其农业技术处在全球领先地位,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魏慈曼研究院等在农业科技领域成果卓著。比如,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废水利用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等,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以色列地处干旱地带,南部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十分缺水。因此通过高科技手段节约水资源,势在必行。一位从事创新产业的工作人员指出,以色列农业灌溉技术经历了大水漫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等几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喷灌技术代替了长期使用的漫灌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水利工程师首次提出滴水灌溉的设想,并研制出了实用的滴灌装置;现在,以色列超过80%的灌溉土地使用滴灌方法,使单位面积耕地的耗水量大幅下降,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相比于传统农业的漫灌方式,滴灌技术可节水35%~50%,水和肥的利用率高达90%。

 

以色列推广滴灌技术以后,耕地面积从16.5亿平方米增加到44亿平方米,全国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每年13亿立方米左右,农业产出却惊人地增加了5倍,当之无愧地跻身世界农业最发达国家之列。

 

目前,以色列每年都在推出新的滴灌技术与设备,并从滴灌技术中派生出埋藏式灌溉、喷洒式灌溉、散布式灌溉等,这些技术有的已经进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

 

在农业用水方面,以色列还引领了另一项技术革命——废水循环利用。在以色列,85%的污水经过高度净化可以农业再利用,以色列位列世界水资源循环利用第一位。

 

对于用污水浇灌作物,农民起初确实感到不适应,而且还要计算如何保持作物和农田地下含水层(淡水的来源)不受毒素污染,工作量巨大。直到20世纪70年代,特拉维夫展开实验:将废水泵入城市以南8英里的数座沙丘之中。沙子作为一种天然的过滤器,可以逐渐将水引入附近的含水层。

 

结果成功了。待处理的水继续向南引流过滤,供农业使用。这个自然过程需持续6个月到一年左右,另一端过滤的水除了不能饮用,与淡水几无二致。

 

以色列建立了一系列的废水处理设施和水库基础设施,从污水处理、储存到运送再生水,几乎能够覆盖国内每个城市。再生水改变了以色列的水面轮廓,与滴灌和特殊培育的抗旱种子的作用一样,全面处理的污水改变了农业景观。无论雨水丰沛还是稀少,以色列都能够养活自己,并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出口国。今天,以色列农业使用的水源当中,约一半是来自高度处理的废水。



当陆地淡水资源短缺的时候,人们就把目光对准了海水。历经50年的研发,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在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自1999年起,在的大力鼓励下,以色列相关企业开始通过海水淡化彻底改变国家缺水的状态。目前以色列大约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按计划,2020年计划整个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水源将完全替代水库水源,海水淡化将100%覆盖全国用水要求。


标签: # 农业 # 以色列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