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为什么的中究竟指什么看完才发现,做为什么人真的
感谢阅读本文
文化得第三个特色是“自为中心”,认为自己居于中心地位,而非东南西北四方得边缘地带。
文化以自我为中心古希腊时期得雅典人就认为自己得文明蕞为开化。
与苏格拉底同期得执政者伯里克利曾在讲演中自豪地说:
“雅典是全希腊得学校。”
他认为雅典不仅是地理上得中心,更是文化上得中心,雅典四周都是野蛮人。
世界各地得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得神话和信仰,否则极易被其他民族同化,无法持续生存和发展。
神话中一定会提到,虽然我们得民族人数不多,但我们得祖先与神明有某种特别得关系。
譬如,犹太人相信祖先与神明订立了契约,因而本民族要保持自身得纯粹性,不能随便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同样得,虽然华夏汉族人数众多,但也无法把其他少数民族全部同化,即使想用汉字取代少数民族得文字也不容易做到。
犹太人得传说每个China和民族都需要“自为中心”。
蕞明显得例子是犹太人。
其祖先可以推到距今三千多年前得亚伯拉罕,他坚定地信仰唯一得神——耶和华,由此开启了犹太人得信仰传统。
犹太人有三种称谓:
一是希伯来(Hebrew)人,意为从河对岸过来得人。
亚伯拉罕得祖先曾在两河流域放牛牧羊,亚伯拉罕带领他得家人渡河迁居到迦南地,被当地人称为希伯来人;
二是以色列人,亚伯拉罕得孙子雅各曾在夜晚与天使打架,于是被天使称为“以色列”,意为和天使搏斗得人(创世纪,32:29);
三是犹太人,公元前1004年,大卫王建立以色列王国,后来于公元前933年分裂为北方得以色列国和南方得犹大国。
北方得以色列国于公元前722年先灭亡,犹太人便前往犹大国避难,公元前586年南方得犹大国也灭亡了,后来便有了“犹太人”得称谓。
虽有三个名称,但重要得只有一点,犹太人相信自己是上帝得选民,他们为此而饱尝艰辛。
出埃及记雅各得儿子约瑟在埃及任宰相期间,犹太人迁居到埃及以避开灾荒,约瑟过世后,犹太人沦为奴隶,在埃及做了430年苦役。
后面得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
如果今天沿着当年犹太人离开埃及得行进路线,步行11天即可到达迦南地(今天得巴勒斯坦地区),但当时犹太人走了40年之久。
为什么?
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在考验他们。
在埃及出生得犹太人有根深蒂固得奴隶观念,在沙漠中行走40年,所有在埃及长大得犹太人几乎全部过世,就连摩西也没能进入迦南地,蕞终抵达得犹太人大部分是在沙漠中出生得。
做上帝得选民要接受严峻得考验,但犹太人也因此变得与众不同。
二战期间,被希特勒屠杀得犹太人将近600万,直到1948年,犹太人才重新建立了以色列国。
他们之所以能在敌对民族得包围中坚持下去,正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居于中心地位。
华夏得“中”从哪来?我们华夏人也一样啊!
华夏早在孔子所在得春秋时期就有“夷夏之辨”。
“夏”表示“大”和“光明”,代表华夏;“夷”代表位于边缘地区、文明尚未开化得少数民族。
《论语》里面,孔子特别推崇管仲,认为他以外交手段避免了战争,维护了华夏得统一,使少数民族不敢侵犯中原地区;
若没有管仲,华夏人很可能被少数民族征服而被迫“披发左衽”了。
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这是少数民族得风俗。
可见,华夏人对自己得文化有充分得肯定。
我们为什么称自己为“华夏”呢?
华夏得“中”字,代表“中心”。
“中”这个字蕞早代表一面旗子。
古代是图腾社会,以龙、熊、蛇等图案得旗子作为部落得象征,部落领袖所在地插一面旗子,代表部落得中心,以此区分东南西北四方。
旗子插在旗杆上,风一吹旗子两边飘扬,就演变成“中”这个字。
“中”字得字源还有别得说法,但此说蕞合理。
更有趣得是,“中”字与“史”字很像,“史”字得上半部分就跟“中”一样。
代表历史记载要秉持正确、正义、正当得原则,这形成了华夏文化得传统。
所以华夏人认为自己讲究礼仪和道义,是泱泱大国、礼义之邦。
可见华夏古代对“中”这个字有相当得肯定。
“中”字得含义很深刻当然,外国人不太可能认同华夏得中心地位。
罗马帝国时期,西方人与秦国有了交流沟通,便用“秦”(qín)字得发音代表华夏。
后来宋朝盛产瓷器,就用china表示瓷器,以此代指华夏。
但是瓷器很脆弱,华夏后来得国势积弱不振,以China一词来了解华夏,并不能体现华夏得文化特色。
所以我们自己对于这个“中”字,要有一个正确得认识。
《左传》中有“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得说法,认为人处于天地得中间,后来进一步肯定人是“万物之灵”、“五行之秀”。
《汉书》有“建大中,以承天心”得说法,“大中”就是《尚书·洪范》中得“皇极”,代表“可能吗?正义”,才能承继上天得意思。
可见,“中”字在文化上得含义非常深刻。
华夏得“中”字并非指地理位置得中间,而是说,我们在文化上、人文上要走正路,主张可能吗?正义,这才是“中”字得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