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无限温暖记妻子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鸟巢。家庭离不开严父慈母和爱女孝子的最佳组合。女人不如嫁的好,男人不如娶的好。我娶了个好老婆,再加上儿女双全,那就是好上加好。这样的家庭细胞充满活力,这样的家庭鸟巢无比温馨。因而,当我古稀之年回忆起家庭给我带来的无限温暖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上面的标题。我感叹妻子的贤惠、长女的爱戴、长子的孝顺;我切身体会到:家有贤妻夫无忧、家有爱女幸福来、家有孝子万事足。本期我先推出妻子篇:
我和老伴李志杰相濡以沫,结婚后己走过了45个春秋。1961年岳父到龙镇农场场部烧锅炉,举家迁住到龙镇农场修配厂前那个老五栋房,当时我家住3号、她家住10号。作为老邻居我们共同渡过了10年的快乐时光。作为小时候的玩伴,一起躲猫猫、捉迷藏,一起唱歌、跳田字格,“文化大革命”中每天集合在画像前,“三敬三祝”、跳忠字舞。说我与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毫不为过。
我岳父李贵出生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农村,抗战期间举家乔迁到龙镇开发屯渡过了年少时光。他是家里的独子,上有大姐李桂荣,下有三个妹妹。大姐在北安铁路当话务员,大姐夫是车辆段的工程师,在他(她)俩的引荐下,岳父于1946年初参加革命,成了一名铁路员工,为支援辽沈战役做过贡献。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岳父的姐姐姐夫赶赴朝鲜铁路运输线,经历了战火纷飞的生死考验,此时岳父也调到了绥化铁路分局当列检员。1960挨饿那年,岳父回到龙镇老家,看到北大荒收割后的大地上,仍可拾到散落的黄豆苞米等粮食,回到绥化立即要求退职,无论单位怎么规劝都不听,硬是拿了2千余元退职金,回了龙镇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难题去了。我岳父身材高大健壮、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到龙镇农场场部烧锅炉以后,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业余时间常帮场部供销社杀猪宰牛,所以每当我家杀过年猪时,都请他来主刀,少不了灌血肠大碗吃肉大口喝酒……一来二去岳父很看重我这个“小秀才”,写家信填政审材料,都让我执笔,使我对岳父家的情况了如指掌。
我岳母沈桂珍,生育了6个孩子,长子李志远是我小学同班同学,长女李志杰身下有4个妹妹,依次为:李志菇、李志娟、李志清、李志红。李志杰比我小两岁,因母亲身体不好,小小年纪己经承担起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一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家八口仅靠岳父38.6块钱养活,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加上几个妹妹都还小,她总是里里外外忙不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冬天,她提着沉重的猪食桶在家门前那个猪圈喂猪时的情景,瘦弱的身材,穿着单薄的衬衫,在寒风中往猪槽里添食……也时常看见她扎着两根长辫子,背着自己缝制的书包去上学,并在我家门前飘然而过。二是缝补浆洗不停手。那时邻居都夸奖老李家的姑娘穿戴干净整洁,虽然有我岳母爱卫生的好传统,但背后也有李志杰付出的辛勤劳动。我常到她家找李志远同学玩,常看到她坐着小凳子在大洗衣盆里的搓衣板用力地搓动,大人和小孩的脏衣服被洗得干干净净;我常看到她在灯光下为妹妹们的衣裤缝补丁、钉扣子,一丝不苟;我常看到她为不愿吃粗粮的妹妹作小灶,以至这位妹妹至今都念念不忘,时常提起;我常看见她身背着1964年出生的小妹妹烧火做饭,当年她也才只有12岁呀。说大姐犹如“妈妈”,在她身上体现无余……三是彬彬有礼苗条女。我刚上初中读书时,李志杰小学三年级。她礼貌有加,每次与我照面时,都会说“王哥,您好!”我轻轻点头回应“您好!”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她到辽宁本溪大姑家读书去了,没想到两年半回到农场时,己长成为楚楚动人的大姑娘了,身材苗条,眉目清晰、双眸炯炯有神,黑黑的秀髮编成了两条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在那个疯狂的年月里,早前破“四旧”时,女孩子的辫子大都被剪掉,她却能留下长辫子,着实让我惊叹不已。
1969年初龙镇农场革委会成立, “彻查深挖,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开始了,我父亲因参加过旧军队被编入学习班接受审查。此前有位女同学送过我照片和红宝书,表达过爱之情感,此时却有意地避开了我,我尝到了那种苦涩的滋味……父亲看出了我当时的心思,在一个难忘的傍晚,他直率地问我“老李家的大姑娘你觉得咋样?若合适我去提亲!”我沉思片刻,点点头说“挺好的!”就这样,双方父母撺掇这件好事。之后,我们俩单独见面有了第一次长谈。我开门见山地说“你出身贫农家庭,我出身旧军官家庭,在政治上要受牵连,还会耽误儿女们的前程,你可要掂量清楚啊!”她回应说“我们平平安安过日子,只要家庭和好,与世无争,不用想什么政治,干啥都能吃碗饭!”我忍住眼泪,心想能这么理解我落魄的心境,实在难得啊!就这样,我俩确定继续交往。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海誓山盟,只有相互信任和理解。
1969年夏,我所在的总场文艺队代表黑河地革委军分区赴大兴安岭反修前线慰问演出,她来我家送我,惜惜小别。这一小别有两个多月,回家时第一次给心爱的姑娘买了条围巾和翻毛皮鞋,就这么简单,相谈甚欢,聊些家常而已。不久,她父亲调到巨盛栈工作,相距18里路,各自忙自己的工作,相互牵挂,却没有情书往来。1970年初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她在场部中学初一班,被熊佐民老师称为“标准的中学生,让同学们向她学习,没想到她却毅然地选择了辍学,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继续支持妹妹们读书,她被分配到蔡家岗水利连,推独轮车修水库。劳动强度大,伙食差油水少,然而她舍不得买炒菜,以节约出钱帮父亲养家糊口,长期喝碗放了点酱油和几根卜留克的高汤,能把馒头咽下去了事,结果患上了夜盲症……她每当领到32元钱工资时,都会留20元钱送回家,留7元伙食费和买牙膏等,5元钱给患病的妈妈买两瓶水果罐头、给爸爸买两瓶老酒,连夜步行30华里路回巨盛栈送钱,月月如此从不耽搁。
1972年12月,为了就近照顾病母和妹妹们,她调回家庭所在地工作,结束了从蔡家岗奔走于巨盛栈之间,连续两年送工资的辛苦日子,此时起将全部工资上交父母养家。她被安排在巨盛栈十队猪舍当饲养员,夏天在山坡野地放猪,喂猪时赶回猪圈再往猪槽里添食,她还挑得动猪食桶,一到冬天猪食桶结满了冰块格外沉重,累得那些女饲养员大喘粗气……1973年5月9日,她应我电话之邀,赶到总场一起到场办公室结婚登记,刘喜芝阿姨见证了我们那幸福的时刻。结婚登记这个举动,完全是我所在糖厂连长杨洪志的建议,他说“以后登记结婚需年满28岁,你们先登记想什么时候结婚就结婚!”我们俩议定再多为她娘家做几年贡献,待妹妹们都念完高中再结婚;我们俩相互鼓励,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她吃苦耐劳,工作出众,被推选为龙镇农场劳动模范,首先担任了知青女排班长、排长,后来又提拔为妇女干事。时任四分场陈大主任对她赞不绝口,称她“太能干了、家里家外都是把好手!”1975年11月21日傍晚6时,我岳母沈桂珍49岁时终因肝腹水支撑不住在北安医院去世……李志杰协助父亲全程处理好了后事,继续支撑着娘家,很快还清了家庭的全部债务,她重重地舒出了口气。到1978年1月她调去黑河工作止,她扎扎实实地为娘家做了8年贡献。
安家那个“安”字,就是房子里有了主事的女人!当时黑河为了給我们夫妻等新婚者安家,新建了一栋家宿宿舍,把东头那个院落分配给了我们家。拿到新房钥匙后,我在东面靠墙那面,盖了仓房儲煤和放杂物,仓房门前挖了个大菜窖,儲藏过冬的大白莱萝卜等,一进板杖子围起的大门,就是一大块菜地,夏天种植辣椒茄子豆角等。屋内全部由媳妇布置,南屋大窗户采光极好,窗帘漂亮大方,炕边装饰矮柜上摆着整洁的被褥;北屋一铺长火炕被我扒掉了半截,空出的地方摆放圆茶几和两条椅子,她缝制的那茶几上的白色绣花桌布和椅子上白色镶红条的椅套格外醒目,背景那扇窗户挂着别致的窗帘,凡迎客至此都称赞有佳,靠东墙摆了个黄玻璃面大衣柜镶有拼音“shanghai”的雕刻字,挨柜架高层上摆了一对大箱子,架子下布帘内几个纸箱分别放着鞋和其他物品;进正门便看到厨房的火炉及照顾到两居室的火墙,厨房地板下挖了个土豆窖,墙角摆了个酸菜缸及切菜用的案板,“两屋一厨”都由枣红色地板相镶……我和媳妇及不满三个月的女儿搬进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
妻子带娃着实不易。当时我们请了个保姆带娃,但每天早上要送娃到她家去。每天上下午,妻子骑车从工作单位回来送两次奶,早晚都要背着娃在家灶台做饭,到了晚上也难得休息,因女儿时常又哭又闹,生病了又要上医院打针回家喂药……特别是那时青霉素紧缺,只好写信让公婆帮忙解决,婆婆立即带着药品来到黑河,当帮着把娃带到半岁时,婆婆固执地带娃一起回龙镇去了。娃被带到龙镇以后,妻子经常买些桔汁乳白魚肝油奶粉饼干等带回家,冬天则买鲜牛奶冻成坨,成面袋成面袋往回捎,每次回家看女儿都把刚积攒下来的钱交给婆婆……女儿满周岁时,我们俩口子曾专程去接女儿回黑河,我父母说啥都舍不得,说你们再生一个吧,只好作罢。直到女儿三岁半,我们调回湖南老家工作时,有了新“窝”后才聚在一块儿。
妻子生子敢于担当。说起我儿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还真有点曲折经历。1979年春节过后,我们夫妻俩决定:既然接不回女儿,那就再怀孕一个吧,但不管是女孩男孩,生了这个就不再考虑生育问题了。这时怀孕即使是第三胎,也不会受到任何处罚。不巧,妻子被地区教育局从教学仪器站抽调参加了省里的教育调研组,一干就是二个多月,到4月份时政策己经收紧。当6月份怀孕时政策己不允许生第二胎了。我无奈地对妻子说“打胎吧!”妻子回应“以后还想不想生老二了”,我说“不说相隔三五年吗?过两年再怀吧!”妻子问我“想要生个儿子吗?”我说“女儿是妈的小棉袄,儿子是爸的心肝宝”,妻子说“那你可想好了,这次妊娠反应是儿子,过两年就不一定了,想要儿子就别怕这儿怕那儿”,我沉思片刻回答说“那就冒点风险吧!”那年秋天,妻子早早就穿上了厚罩衣,一入冬就穿上了棉猴,以防“显怀”遭计生专干质疑。恰巧战备疏散,妻子就躲到龙镇农场场部生老二去了。难为她敢做敢当,为老王家生下了传宗接代的胖小子(九斤半)。儿子满月那天,借着到哈尔滨接黑大教授到黑河讲学之机,吉普车把我在龙镇的妻子和儿子带回了黑河。妻子的同事们纷纷来看望母子俩,都说“生了这么好的胖小子,挨罚也值!”就这样,当月起我俩的工资各扣6元钱,这12元钱要罚14年。还是同情者多,当我接到老家邵阳的调档函时,时任地区教育局局长王学思说“挨罚的材料就不要转过去了,这事儿到此为止!” 每当想起妻子为我保住了儿子,我就感叹不己。妻子敢于担当,不怕事硬骨头,让我油然而生敬意。1981年6月中旬,妻子带着公婆儿女一行5人回湖南,儿子在火车上度过了自己第一个生日……我老婆可真棒!
妻子劝我勿再回调。按理说,妻子远离了黑龙江龙镇农场父亲家,完全是为了公婆能落叶归根,让我俩能够零距离孝敬父母,我非常领受这份深情厚意。然而,我少小离湘壮年回,一下子就碰到高达40度的热天气,为解暑每天都洗几个冷水澡……实在受不了啦,开始联系调回哈尔滨,对方也发来了商调函。我妻子却不同意,说公公因肺气肿提前退休回湘,我和儿子的气管都不好,那边的天气寒冷届时会留下后患。我很受感动,她能忍受远离亲人的痛苦,我就不能忍受炎热的天气吗?有人说大公无私根本就不存在,但在李志杰身上至少体现了小公无私吧。当时家境困难,上有两老下有两小,每当开工资她先买蛋糕罐头等孝敬公婆,给两个孩子留下买奶粉果汁乳白魚肝油钱,再困难也要包饺子让孩子吃小灶……她唯独不考虑自己,她瘦得皮包骨,从不提回家探亲!1985年我发表了几篇论文,稿费加上单位奖励,有了800多元额外收入,就再也忍不住了,我主动说“5年没回龙镇探亲了,该回去看看岳父等家人了”。于是,我带着老婆孩子回了趟龙镇!
从1981年6月起到1994年7月止,我老婆在邵阳地(市)委党校当图书管理员13年期间,她还有个身份是武冈老家乡亲们的编外服务员,她辛辛苦苦毫无怨言地无偿接待和留宿了一拨又一拨登门者……我家那二室一厅住房天然地成了武冈老家乡亲们的“驻邵办事处”! 因为妻子随我调到邵阳工作以后,武冈老家乡下来客不断,她总是热情接待,也就有了如此称呼和赞誉。
妻子善举不求回报。妻子是东北人,她的豪爽性情、真诚待客,赢得了乡里人和左邻右舍的交口称赞。她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善举连连,只讲付出、不求回报,一般人是无法做得到的,即使能够做得到一两件这类善举,但常年如此直至到今却做不到。例如:有的做大手术和剖腹产的患者,她亲力为其精心调理饮食、做饭送饭和床前护理,有的肺气肿和神经病患者是她给长期代购邮寄药物和解决了住院医疗费,有两位患不孕症的男女是她安排求医看病、在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位亲戚在东北当兵回家探亲无回程路费,她慷慨解囊予以帮助,该亲戚退伍到邵阳待分配工作时又在家里住了半年……。对病人和亲戚热心帮助,对其他人也十分“大度”, 她每年为救济贫弱者捐款捐物,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她送给远房乡亲的衣物不计其数,她资助有困难亲戚的现金每次从50元到100元、300元不等……即使调到长沙工作以后,这种善举仍未间断,她为贫困村修路先捐款2000元,后又捐1000元,为献爱心资助某户6000元,连续六年为来省城读书的两位亲戚的孩子来家度周末提供食宿等无偿服务……她对接济别人这样“大度”,对待自己却十分“抠门”,能走路去办的事,决不坐车,给老人、丈夫、儿女添衣加餐毫不吝啬,对自己则衣物节俭、粗茶淡饭……。
妻子孝行感天动地。我找到了个孝敬公婆的好老婆,我父母更找到了个好儿媳妇。我父母从未生育过,是带我长大的养父母。但我老婆对待这两位老人却比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还要亲。1991年初夏,我父亲患结肠癌手术住院时,妻子床前陪护,接屎接尿,公公感到十分不好意思,她坦然地劝说,使同室病友无不感慨,说:“这样好的儿媳妇真是少见”。婆婆没有工作,公公单位效益又不好,每年只领取半年的退休金,她在经上每年则补齐另半年工资。老人因怕死在外面,坚决要求回到乡下居住,她予以理解,不仅自己经常回乡探望公婆,互相交谈,还安排丈夫、儿女回乡探望,以使老人精神愉快、享天伦之乐。1995年春节过后,我和妻子从长沙回老家看望父母,当时父亲病重卧床,妻子协助我背着老父亲坐班车到新宁经邵阳回长沙治病,给他服用了大量的青霉素等药品,每天炖鸡汤、买奶粉麦乳精等营养品,精心调养四个多月后,我父亲终于能够下地行走了,说“你娘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我想回去陪伴!”我于7月中旬他送回老家,因家中条件明显不如长沙,每况愈下,当年10月2日19时许去世,享年72岁。当时我儿女刚看望爷爷奶奶到新宁打算回长沙,闻讯立即折回,我和妻子坐单位车连夜赶回家奔丧,守灵三天摆流水席,花费了2万多元,土葬在祖坟山上。1997年5月,我们家被授予长沙市“五好文明家庭”,当时湖南卫视打电话给李志杰说“你孝敬公婆的事迹很感人,我们安排了现场采访,请你予以配合!”我老婆平静地说“我伺奉自己的公婆,也没去照顾别人,这是应该做的家务事,不值得去宣传!”在她看来,做人的底线不能当成道德的高地,她婉言谢绝了这次专访。同年底,她被芙蓉区委、区授予计生“先进工作者”。我父亲去世以后,妻子想方设法接婆婆来长沙颐养天年,在婆婆不肯的情况下,出资5万元专为老人盖了个新住房,内装修全部按城里模式、购置全套新家具,水泵用电力自动取水,让乡亲们羡慕不已。2010年初夏,我母亲终因患直肠癌接到了长沙,我老婆及时送医确诊,根据医生不宜手术的意见,每天喝中成药治疗,并在省中医院副院长的直接关怀下,曲马多敞开提供,以减轻疼痛……我老婆每天为老娘洗澡,及时换洗衣服垫褥,每天精心安排伙食,床头各类水果和罐头不断,蛋白粉牛奶等及时端送到手里……2012年5月8日6时许,我老娘心满意足安详地在家里去世、享年88岁,火葬后我们把骨灰送回老家坟山厚葬,那天办流水席花费了2万多元,孙子孙女也专程从上海赶回送奶奶最后一程……。
妻子助夫专注学术。妻子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承担了全部家务劳动,全力支持我的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使我能够脱颖而出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例如:当我研究“三分法”而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她一方面鼓励我说“认准的事就要全心去做,越是压制越要坚持!”另一方面则仗义执言、挺身而出,在大会上驳斥那些说三道四者;当我出版第一部学术专著时,因要包销部分书而不敢与出版社签合同时,她果断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你出这本书!”每当想起这些事儿,我都会激动不已,我找到了个贤内助。我在邵阳那些年,虽然被看重也比较得志,但我行事低调、夹着尾巴做人,虽然行政职务从科长到副处长得以提升,但从未提过个人要求、或头脑发热,当市委组织部干部科征求我的意见“可否到下面任县委副书记?”我沉思片刻后说“考虑好了再答复”。面对从政前途看好之际,我对所从事专业仍有些不舍……这时,妻子给我泼了盆冷水,她说“既然立志著书立说,就不要三心二意,何况你在本地当官,三亲六故找你办出格的事你咋办?”她还告诫我“搞政治宣传难免会站错队,但贪污受贿这类错误自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因而,我始终洁身自好、不受嗟来之食,清清白白地做好人,老老实实地钻学问。
妻子教育子女成才。我老婆在教育子女上竭尽心血、也比较成功。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邵阳一中,读完高一后即转学到长沙实验中学继续学习,1996年高考被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系录取,毕业后被分配到南通市委党校任法学助教、讲师等,后到上海某律师事务所任职。儿子在邵阳读初二下半期时,直接到长沙长郡中学考试,以优异成绩转学该校,初中和高中都在这所名校就读,1998年高考以628分的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专业录取,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从某银行浦东支行业务员做起,现任某银行上海分行风险部主管。我老婆为儿女能够考上好大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调到省供销社人事处报到时,拟分配到省供销学校(后升格为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继续从事图书专业工作,因该校离家庭驻地较远,每天需坐校车早去晚归,我说“这不利于照顾子女生活,还是就近选择省供销社大院办吧!”这是个由各个公司抽调人员组成的大院管理机构,只能落脚到某公司。就这样,妻子阴差阳错从事业单位调进了企业单位,儿子高考那年在全国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大背景下,内退休养,工资也从当初与我相差不大到现在只有很低的退休金……这是我在家庭决策问题上的重大失误,追悔末及、留下了怨言。有所安慰的是:儿女成才了却心愿,妻子也因相夫教子得到社会承认,我这个普通家庭于2008年5月再次被授予长沙市“五好文明家庭”。
完稿于上海浦东梅园
2018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