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移动电源产业如何监管
2022户外移动电源产业如何监管
随着自驾游、户外露营的热度不断攀升,移动户外电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消费者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户外移动电源产业如何监管,我们一起看看吧!
生产商和贴牌厂非同一家?
时先生的女儿时女士表示,她的父母8月初在天猫平台品晟旗舰店购买该户外移动电源产品,在使用不足2周时就已发现电池存在质量问题,在与店铺售后沟通后,按照售后说明操作再次充电时,电池发生连续爆燃。
事发第二天,时女士就联系到联系到品晟旗舰店经营者,但对方表示自己只是“代发”产品,并非生产厂家。此外,品晟还告知时女士,产品的铭牌贴错了,商品铭牌上的厂家和实际厂家并不一致,爆炸的电源生产厂家和贴牌厂家并非同一家。
时女士在和实际生产厂商中山市鹏之欣科技有限公司沟通时,对方员工表示,公司从去年开始生产户外移动电源,涉事产品由他们组装生产,但他们只负责生产“白机”,产品标识由卖家自己贴上,再进行售卖。
目前我国关于贴牌代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太完善,一旦发生纠纷,引发的法律责任应当如何界定?对此,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贴牌代工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侵权责任的承担,可以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第三人(消费者或被侵权人)可以任意选择委托人或受托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事后我多次与天猫平台、品晟旗舰店和生产厂家协商联系爆炸善后救治赔偿伤者事宜,但厂商和买家多次以无力赔偿为理由推诿,目前其垫付的医疗费不到1/10,天猫平台也表示只能负责协调商家积极协商赔偿工作。”时女士说。
自驾游推热市场
时女士表示,时先生夫妻俩本来打算趁着刚退休自驾游玩,购买移动户外电源是为了给车载冰箱供电。近两年,随着自驾游、露营游的持续火热,消费者对户外电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变得火热。
北京商报记者从第三方电商平台了解到,移动户外电源产品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部分超大功率的产品价格甚至上万。月销量最高的单品能达到2000件以上,累积产品评价上万条。而时先生的购买记录显示,他购买的移动电源单价为2999元,属于中等价位。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便携式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显示,2016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出货量仅为5.2万台,而2021年已经达到了483.8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8%。此外,全球便携式的工厂主要分布在中国,占据了90%以上的生产量和出货量。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便携式储能电源最近几年非常火爆,尤其受到了热爱户外活动和深度游群体的喜爱。小型户用储能产品非常实用,既能省钱还能应急使用,具有“市电互补”的功能的,既可以居家使用也可以携带出行。
“我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市场虽然也有所爆发,但还没有被大范围地激发出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业余时间的充足,越来越多的人涉足房车游、深度游、野炊、室外亲子活动之后,便携式储能产品会受到更多的欢迎,未来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祁海珅说。
产品监管仍在路上
不过,随着移动户外电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产品监管难等问题,时先生夫妻俩被移动电源爆炸烧伤这一事故就暴露出这些问题。
“移动电源的安全问题应该要得到重视。”祁海珅表示,移动电源就像“大号充电宝”,但其存储的电量甚至会超过电动自行车。许多的移动电源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其特点是能量密度高,重量轻,与普通的胶体电池或者铅酸蓄电池相比,安全性会相对较低。锂电池充放电过热可能会引起火灾的问题,确实需要得到重视。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移动电源等设备因为质量问题或外界其他原因,会出现爆炸的可能,需要有关的机构部门对具体的事故进行调查,厘清责任归属,找出具体是技术本身存在问题还是厂商存在问题。
“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重视移动电源的安全性、安全使用、存储存放等问题,并根据新技术的产生,制定和完善针对性的执行标准,监管应永远在路上。”林伯强说。
9月2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22〕31号))》,该意见的发布涵盖了多个行业关键点,其中就提出,将电子电器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纳入到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在业界尚属首次,而大多数移动电源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
据了解,我国唯一一部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户外电源(PES)行业标准《便携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源技术规范》也即将由工信部发布。移动电源国家标准起草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主任何鹏林表示,该标准已提交有关部门审核,新标准会对户外电源的范围、容量、应用场景、产品质量等做出进一步明确界定。他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户外电源造成的伤害事故,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