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喂饭,怎么就成了孩子的噩梦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溺于你心海
给孩子喂饭,怎么就成了孩子的噩梦



几个月前,我和朋友分享了一段儿子吃饭的小视频。视频里,刚满一岁的儿子左右手都很灵活,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可以精准地夹起想吃的食物,并快速地送入嘴中。视频之外,有时候,儿子还会拿起食物放在空中停顿一会儿,然后看着我们,露出他并不整齐的乳牙,再快速地放进嘴里,咯咯笑个不停。


我的这位朋友算得上是儿子的“老粉丝”,儿子刚出生没几天,她就借出差之机远道而来,看望尚在老家医院里待着的儿子。所以,伴随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偶尔会发一些照片、视频给她,共享孩子的近况。看完视频,朋友对儿子吃饭的状态很满意,并忍不住感慨:“孩子吃饭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在朋友的记忆中,自己幼时的吃饭过程算得上是一场噩梦。因为朋友的妈妈觉得用手抓不干净,所以在她学会使用勺子和筷子之前会喂她,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她已经学会用勺子,但妈妈也还是习惯性喂她。妈妈没有时间喂,那就保姆喂;保姆没有时间喂,幼儿园的阿姨喂。总之,妈妈、保姆和幼儿园阿姨轮番上阵,谁有空就谁喂,在吃饭这一点上,她毫无自主权可言。


由于自己在吃饭上没有自主权,所以朋友小时候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总喜欢把饭含在嘴里却不下咽。朋友的妈妈、保姆和阿姨,对此当然是深恶痛绝,一直责怪孩子吃饭不乖。反过来也可以想见,妈妈或保姆为孩子做饭肯定费了不少精力,到头来孩子却不愿意吃,动辄口含食物一个小时,喂饭的人怎能不崩溃?



在微信上看朋友的描述,我试图安慰她:“你看你现在也是吃货一枚,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嘛!”结果,朋友却认为自己之所以养成爱吃东西的习惯,恰恰就是因为她小时候被限制了,形成了一种反向效果。换言之,这是一种叛逆之举。在她看来,自己小时候缺乏吃饭的自主权,所以她在长大之后,有钱有权(吃饭)了,就变成了一枚妥妥的吃货。深夜里,她的朋友圈偶尔会出现一盘高热量的食物,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在社交媒体的语境里,吃货是一个较为正面的标签,给人随和、有趣的感觉。但就像有人喜欢称自己是强迫症,而伪强迫症并不知道真正的强迫症患者有多么痛苦,一般意义上自称“吃货”的人,也不能体验那些暴饮暴食者的绝望和痛楚。


医学意义上的“吃货”,被称之为为“暴食症患者”。他们常常在深夜、独处、无聊的时候暴饮暴食,摄入远远高于正常的食物总量。比暴食症患者更糟糕的是“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这些患者在暴饮暴食之后,随即又会陷入深深自责、焦虑和罪恶感情绪之中。于是,催吐、服用泻药、疯狂锻炼的行为又会出现在他们身上。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发病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在中国的发病率是2%。


当然,在跟朋友分享视频的那会儿,我并不清楚这个疾病和这类患者的存在。但通过朋友的描述,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孩子吃饭,我们可能都太关注他吃饱了没,或者进一步吃得好不好,营养够不够,却忽略了他的吃饭方式上对其日后心理成长的影响。


在今天的城市家庭里,一到吃饭,几乎必然有一个成年人舍弃自己上桌吃饭的权利,单独对付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有的家庭,更是出现了全家人轮流上阵喂孩子的情况。可以说,三十年前我的朋友所遭遇的喂饭情形,今天的大部分孩子也在经历。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外边的餐厅,如果餐桌上有一个1-5岁的孩子,全家人使出浑身解数喂饭的场景可以频繁见到。


和朋友的聊天结束后,我开始留意这方面的研究性文章,试图找到不同进食方式对婴幼儿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大部分婴幼儿的饮食书籍都是在介绍各类食谱,讨论如何给孩子加强营养。当然,也会有一些文章提到“让孩子自己吃”的必要性,不少育儿公号文章也指出,追着喂饭对大人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成人的固执有时候非常隐性,我们自己都很难觉察到。比如我们在看待孩子吃饭能力这一点上,很容易一直保持固化的观点:孩子太小,还不能很好地将食物送入口中,需要大人帮忙。孩子6个月后加辅食时是这种观点,孩子1岁了也持这种观点,孩子上了幼儿园必须要自己吃饭了,但只要父母在身边,父母还是没有改变观念。父母打心眼里认为,相比孩子自己吃,自己喂可以更加快速、精准和卫生。


很显然,孩子在学习自己吃饭的阶段,一定会造成灾难性的场景。但是如果不给他们机会,而是依靠孩子自己足够大了才学会用勺子、用筷子这一技能,所造成不仅仅是早期喂饭时大人与孩子的极度痛苦。更糟糕的一点在于,这会剥夺孩子对吃饭的兴趣,乃至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导致他们的社交障碍。


这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的确,一个人的成长路径、发展轨迹并不容易预测,我很难说一直被父母喂饭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会出现社交障碍。不过,这一判断也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建立在规范的精神医学研究之上。



德国格吕能巴赫心身医学诊所的贝贝尔·瓦德茨基博士,曾专门针对患有饮食障碍的成年男女做了大量访谈和研究,结论是这些人的饮食障碍(包括减肥癖、暴饮暴食和催吐癖)都源于自我评价和对外交往的障碍。简单来说,是社交障碍导致了一个人暴饮暴食或厌倦食物,以及暴饮暴食之后疯狂催吐、减肥,而不是反过来。


这个结论跟我们的主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在具体论述中,在瓦德茨基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著作(中译本为《女人自恋 渴望承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里,描述了孩子吃饭方式对日后心理状况的影响。


瓦德茨基发现,食物实际上是一种社交媒介。新生儿呱呱落地,通过母亲的乳房与母亲形成亲密互动,所以母乳喂养除了提供孩子必要的营养,也是在建立孩子与母亲的交往方式。等到孩子逐渐成长,食物继续充当社交媒介的功能,在吃饭的过程中,孩子其实是在与父母进行互动,父母与孩子通过吃饭进行情感交流。


所以,父母的喂养方式将会非常关键。前面我已经说过,成年的父母在看待孩子拙劣的吃饭能力时,会有进行干预和代劳的冲动。孩子可能一开始没办法精准抓取食物,可能会弄得满桌满地都是,可能会把食物倒在自己脑袋上。但是,假如父母一直进行喂饭,这种代劳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会认为吃饭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是为了取悦父母。



如果父母认为“我给你的你都要吃”,这就会大大伤害孩子吃饭的热情;如果父母用“你不吃,爸爸或妈妈就会生气”的语言或表情,那么孩子将会逐渐放弃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我就是一个替父母吃饭的工具,我的身体并不属于我自己。当然,像我的这位朋友那样,很多孩子面对父母的“强硬态度”,他们会选择用“含着却不下咽”来抵抗,这是他们捍卫自己吃与不吃的自主权的一种体现。


不过,在父母看来,这就是“不乖”。一日三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孩子根本没有能力对抗父母的评价。逐渐的,孩子就会从抵抗变成愤怒,从愤怒变成绝望,再从绝望变成冷漠。吃饭变成一种负担,一种潜移默化塑造孩子心智模式的负面因素。有必要提一句,许多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其实因为早期的抵抗失败,转而变成擅长取悦父母的类型。这些孩子可能成绩很好,才艺很多,很容易收割外界的称赞。但是,他们往往缺乏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即使有,也缺乏追求的勇气,他们更精通如何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和事物上让父母满意,而不是追求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孩子,有部分会遭遇严重自我认同的危机。因为长期处于“工具化”状态,所以这些人很容易找不到自己的生活意义,也无法与他人建立起持久的亲密关系。这种社交障碍导致他们无法独处,无法度过无聊的深夜。也许是“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的定律在作祟,他们开始出现报复性的心理,在曾经不能自主控制的饮食上,开始暴饮暴食。


但是,社会审美对人的身体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女性,客观上面临的形象压力更大。暴饮暴食之后带来的身材变形让他们痛不欲生,所以暴食之后的催吐、疯狂锻炼、深夜跑马拉松等等,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根据统计,暴食症患者中95%都是女性,其中有以青少年女性为主。


当然,按照瓦德茨基的研究,导致人们社交障碍的原因绝不仅仅是早期的进食方式问题,而是存在非常多因素,诸如家庭暴力、父母频繁吵架、遭遇性侵、经历重大变故等等因素,都可能会引发个体的社交障碍,继而诱发暴饮暴食的行为。不过,作为一种不断重复的日常行为,父母对待孩子的喂养方式所起的影响不能被忽视,更何况赋予孩子吃饭的自主权,其实是让父母学习尊重孩子、平视孩子的绝佳契机。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问到底什么是最好的喂养方式?什么样的方式才算尊重孩子?难道是放任孩子的任何要求吗?对此,我可能并没有足够的底气来回答这些问题,我只能说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我们也许可以减少一些对孩子营养摄入的关注,转而更注重餐桌上的“资格平等”。


孩子天生会乐意模仿父母吃饭的方式,他们模仿对背后,其实是一种对平等加入吃饭的渴望。孩子们希望自己可以和大人一样,占据餐桌的一个位置,然而津津有味地吃东西,偶尔还可以加入八卦聊天之中。所以,尽可能在吃饭的时候给予他上桌的权利,他会更乐意练习吃饭的技巧。如此一来,全家人都可以一起在饭点吃饭,一起加入闲聊,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其次,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宽松的吃饭环境。比如孩子刚开始学习自己吃饭,不要大声催他,父母可以陪他慢慢吃,对他每一次食物成功放进嘴巴进行鼓励;同时,父母也应该准备更多食物,以防他打翻餐盘。在学习育儿的过程中,我发现西方很多家庭主妇在婴儿学习吃饭前,会帮他脱得只剩尿不湿。一旦吃完,孩子肯定是满身都是食物,母亲则直接把孩子抱去浴室洗个澡。在这一的流程下,孩子吃饭不会有太多压力,反而会很乐意模仿、练习和参与。


最后,如果孩子厌恶某些食物,或者没有胃口,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大可不必担心孩子饿着。作为成年人,我们也会偶尔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孩子也一样,我们应该给他们调整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只有经历了饥饿,人才能体验食物的美好。让孩子饿一顿,未必是什么坏事,他可能因此会在下一顿好好吃饭,也会逐渐懂的如果这一顿没有好好吃饭,那么接下来几个小时就会挨饿的道理。


必须要说明的是,距离给朋友分享儿子吃饭的视频又过去了几个月,已经16个月多的儿子变得越来越有自主性。已经不满足于用手抓取食物的他,不但想用勺子吃饭,甚至还不断试图争夺我们手中的筷子。此外,最近几天,他还会故意捣蛋,把脚放上餐桌。面对这些新的“挑衅”,妻子的做法是不抱期待,允许倒退,同时跟他“谈判”,鼓励、引诱他模仿我们,但不强迫他吃;在他伸脚之后,我们将他的餐椅搬离餐桌,剥夺他围餐的资格,等他平静了才上桌。


这些做法目前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少他已经不会再把脚伸到餐桌上了,用勺子吃饭的技能也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不过,不管是吃饭、睡眠还是其他事物,我越来越意识到一点,即养育孩子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充分尊重并理解孩子。孩子的变化一定是惊人的,他们除了睡眠时进入充电状态,醒来的时间,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新东西。所以,父母要真正理解孩子,必须经常观察孩子的状态,不断修正自己对孩子能力的低估。


从这一点出发,如果父母能够学会充分尊重孩子吃饭的方式,能够学会理解他真正的需求,这样亲子关系的模式是可以保留和移植到其他事情的处理上的。例如伴随孩子的成长,他会更敢于探索外部世界,因为他知道父母会理解、尊重和支持他。反过来,能够密切关注孩子、平等看待孩子的父母,更明白孩子的兴趣所在,更容易获得孩子的信任。



因此,餐桌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绝佳的养育场景。在这个场景里,父母可以不断学习如何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规范孩子的技能。由于吃饭每天都在进行,所以父母和孩子都有较大的试错空间,彼此都可以更好地原谅、鼓励和宽容对方。


长远来看,父母在餐桌上可以埋下孩子自信、自主和自立的种子,也容易收获和谐的亲子关系。尽管孩子自信、自主、自立以及彼此和谐的亲子关系本身,并不能确保孩子获得马云式的成功。


原标题:《在餐桌上,埋下孩子自立的种子》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标签: # 孩子 # 父母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