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探索与追求何以殊途同归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你与清晨阳光
大师的探索与追求何以殊途同归


1905年5月,在瑞士伯尔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完成了他的旷世宏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1907年6月,在法国巴黎,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绘就其惊世名作《亚威农少女》。由于他们都是在寻找表象之外的实在,或者说都是在表象之下发现真相,他们各自都完成了某种共有更深层联系的全新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也分别成为了现代科学与现代艺术的象征。


毕加索作品:《亚威农少女》。这幅作品里的视觉形象,是通过几何语言来表现的。毕加索为其新艺术形式构想出了一种新的美学观点:将一切还原成几何图形。即同时表现完全不同的视点,这些视点不同的总合构成被描绘的物体


然而,一开始他们的创新性成就并不为人们所理解,甚至受到了非常严重的误解。相对论对于自牛顿经典力学出现后所形成的时空观的根本性变革,及其大大超越于日常生活体验与感知的“玄妙”,一时间很难为人们所明白和认同;而革新了用单一视角表现空间的模式、有异于具象写实的抽象画《亚威农少女》,因为其中所呈现的少女形象被扭曲变形到难以辨识、几无美感的程度,一度也备受冷落——最初反应是令人尴尬的沉默,随之竟被评论家斥为“粗鄙”和“令人作呕”。


好在,没过太长的时间,两位大师的天才洞见与创新成就即为人们所认识,乃至膜拜。


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几乎同时出现,或者说,艺术与科学在20世纪之初几乎平行发展、呈现出走向抽象和新的视觉想象之共同趋势,这只是纯粹的巧合吗?近些年来,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授阿瑟·I·米勒 的相关研究,尤为引人瞩目。其集大成之作,系2001年出版的《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一书。


《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


这部跨学科研究的杰作,以丰富的史料和细腻的笔触,详实考察了爱因斯坦与毕加索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岁月,即20世纪头15年的情形。作者发现,这两位大师的个人工作风格并无不同,他们在其事业发展的早期,都得忍受创造性工作的孤独无援。


作者坦言,他这本书是为那些正在最根本和激动人心的层次上进行实践的艺术与科学的热爱者而写,亦为跨越学科进行思考的狂热爱好者而写,总之,是为那些对高度创造性有兴趣的读者写的。当所有的事情碰在一起,产生不可思议的洞见之时,我们会感到惊讶:这是如何发生的?思想是如何超越手头的信息而涌现出来的?


在米勒看来,艺术与科学的古典标志就是一种视觉形象,它从我们在日常世界里经历的现象和物体中抽象出来。而艺术与科学的古老追求,又可看作是超越表象寻找一种新的再现现象的方法,在创造性的萌芽时刻,当学科的界限开始消失、美学概念变得非常重要时,这种努力就变得十分清晰。要想了解这种现象,就要求钻研创造性思维的本性。因此,回答上述问题就要求一种多学科的思考和分析模式。他希望本书能够进一步激发这一21世纪的思维方法——正是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的高度创造力,戏剧般地展示了这种思维方法并为之奠定了基础。


毕加索作品:《三个乐师》


爱因斯坦与毕加索都强调,尽管他们取得了表面上看来是革命性的进步,但他们实际上只是把过去大师们的工作扩展了而已。米勒断言:就如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对时间和同时性的洞察力启发了爱因斯坦、帮助他发现相对论一样,庞加莱的“多维”概念同样激发了毕加索,后者由此将几何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亚威农少女》里的视觉形象虽然十分复杂,但它是通过几何语言来表现的。


让我们回到1904年。这一年4月,期盼能在艺术上有更大发展的毕加索离开巴塞罗那,定居在他梦寐以求的巴黎。此时的他还不到23岁,个子矮小,其貌不扬,心高气傲,贫穷而又落魄。他住进了蒙马特尔区一处怪异而破旧的居所——“洗衣舫”。这幢破楼因外形特别像塞纳河上洗衣服的船而得名,当年,它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场所,也是孕育画坛各种新思想和新风格的“作坊”。


毕加索作品:《镜前的少女》


同一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于美国发表的演讲,已经预见到一个“变化即将到来”的世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由于技术上的新进展,比如飞机、汽车、X射线、无线电报和电影艺术的出现及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此时在洗衣舫这个小地方,庞加莱的见解一度成为画家们的热议话题。按照庞加莱的解释,既然二维面的一个景象是从三维面而来的投影,那么,三维面上的一个形象也可以看成是从四维面而来的一个投影。庞加莱提出,可以将第四维描述成画布上接连出现的不同的透视图。


画家们对此很感兴趣,因为他们都尝试通过同时展示许多不同的透视点去表现物体。他们也隐约感觉到,那些奇妙的数学和空间新观念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来说,似乎包含着一种新美学或新技法的种子。这艺术中的科学层面自然没有逃过毕加索的眼睛。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同的透视图应该在时间“同时性”里展示出来。可这又该怎样去表现呢?


毕加索像


毕加索的一位朋友回忆,直到1910年,“毕加索经常会提到第四维,并拿着庞加莱的数学著作到处闲逛。”米勒评说:毕加索为其新艺术构想出了一种新的美学观点:将一切还原成几何图形。毕加索的空间同时性概念可谓是艺术中极端新颖的东西:同时表现完全不同的视点,这些视点不同的总合构成被描绘的物体。


毕加索开创的立体画派,扬弃了古典绘画中的单点透视与明暗烘托之技法,革新了用单一视角表现空间的模式。抽象画《亚威农少女》里的视觉形象,就是通过几何语言来表现的。毕加索为其新艺术形式构想出了一种新的美学观点:将一切还原成几何图形。即同时表现完全不同的视点,这些视点不同的总合构成被描绘的物体。


爱因斯坦的时间同时性与毕加索的概念共同之点在于:任何时间都没有一个优先视点。他们两个人的顿悟都源于一种感觉,即人们当时理解科学与艺术的方式中欠缺的某种东西。这也是庞加莱阐述同时性观点时所激发的那种与常识性直觉相违背、超越了感官知觉的新思维:在艺术上,空间同时性是不同的视点被同时全部表现出来,而不是众多连接的透视图。


毕加索作品:《舞女 》


为了达成把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的传记并列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米勒在《爱因斯坦·毕加索》一书中把他们的故事分成6章,每个人3章。第2章和第3章讨论了他们的性格形成年代,包括他的教育、他们生活在其中而又试图突破的社会环境、科学氛围和智力环境,还包括他们作为年轻人的生活——涉及他们的女性密友和情人,以及密切地围绕着他们的男性朋友。后面几章,则探讨了他们的工作习惯、文化品位,以及导致他们创造性工作动力和张力。


在科学与艺术领域,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探索,可谓殊途同归,人们看待事物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由此得以改变。


《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英]阿瑟·I·米勒 著,方在庆、武梅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本文内容选自尹传红著《该死的粒子:理趣阅读司南》一书,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