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
脐针疗法的方位补泻法的原理。方法:从脐针方位的分类、特点入手,分析其与补泻的关系。结论:脐针的方位补泻法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阴阳术数构系,建立在疾病相关学和分方归类上,熟练掌握脐针方位补泻法,可对虚实夹杂疾病产生明显疗效。
定位治疗和方位补泻是脐针疗法的灵魂。传统针刺技术多采用定点治疗(即一穴一针,以直刺为主),脐针疗法则采用定位治疗,这个定位的“位”就是指方位。有了方位就有了阴阳,有了升降沉浮,有了五行生克制化,也就有了补泻。
因为脐在人体解剖中的特殊位置,生理、病理中的特殊功能,故临床上在脐针治疗时少用手法补泻,大都采用方位补泻。
1 方位
方位是一种空间概念,它包含了方与位的两种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阴阳术数构系中的一个重要要素之一。方与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是对天言,位是对地而言。方指的是天体(主要是指日月)运行的特定区域,位指的是大地的不同位置。随着天体的不断运行,方发生了改变,大地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故称其关系为方位。最原始的方位是指天有十方,地有十二位,故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区别。
1. 1 方的特点
第1个特点:方有什么特点呢?《周易 ·系辞》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可见方的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聚类,每一个方就有每一大类,这个方与类的关系是不可以随便分的,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方的不同类也就不同了。如果将事物的各类随便归方,就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第2个特点:方是可变的。设定的方可因数量的不同,所归的类也就不同,比如东南西北以二方分,则东南为一方,西北为一方。如果以四方分则变为东南西北各属一方。
第3个特点:有参照物才能成方。方的归类是有一个参照物作为对照,失去了参照物方也就不存在了。比如以阴阳分二方,有阴才有阳。这个阴是阳的参照物,反之这个阳也就是阴的参照物。
第4个特点:方能定吉凶。方是一把双刃剑,善用者能趋吉避凶,不善者却雪上加霜,特别在中医临床更是如此。中医的处方叫“开方”,其实质就是将病人有关疾病不利类的方开出去,利用药物和针刺模拟出一个利于疾病向愈的时间和空间,来治疗疾病。一个病人是热证,我们可以用药物和针刺模拟出一个寒的时段,模拟出一个冬天的季节来进行治疗,就像炎热的夏天使用空调一样,我们不可能拿掉夏天,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空调模拟出一个春天,乃至冬天的时空。
如果在临证时用错了方,不仅不能治病,完全有可能加重病情,延误治疗直至影响生命。
1. 2 方的分类
方有许多分类,但与中医学关系比较密切的方有下述几种。
二方:最著名的二方是中医的阴阳学说,仅阴阳二项就将世界的万事万物一分为二,在天分日月,在日分昼夜,在人分男女,在季分春夏与秋冬。其他有静与动、上与下、黑与白、刚与柔、正与负、外与内、左与右、仰与俯、开与关、进与退、亢奋与空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四方:最常见的四方分类是四象,即易经中的老阴、少阳、少阴、老阳,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四方将世界的万事万物一分为四,如空间的上下左右,季节的春夏秋冬,方位的东南西北,人类的男女老少,生命的生老病死等等。如果阴阳是将万事万物一分为二,那么四象就是将事物一分为四。与阴阳相比四象更加详细,更加具体。
五方:常用的五方就是五行,五行是中医的基
础,阴阳为体,五行为用。其实五行的实质就是阴阳的不同阶段表现,五行的木、火、土、金、水虽然是五种不同的物质,但分别代表阴阳的不同阶段,如阳在生的阶段就是木,在长的阶段就是火,在收的阶段就是金,在藏的阶段就是水,在生长收藏的转换过程就是土。
五行除了代表阴阳的不同阶段,还表示五方即东、南、西、北、中,五时即春、夏、长夏、秋、冬,五气即寒、热、温、凉、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音即角、微、宫、商、羽,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胧等等。
八方:最常见的八方分类就是依照《易经》里的八卦来分,分别是乾、兑、离、震、翼、坎、良、坤。八卦分类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与上述几种分类相比其更加细致,更加一目了然。
在脐针疗法里,这个八方的分类是依后天八卦来分,而后天八卦的顺序排列其实质也是反映了阳的不同阶段,所谓后天八卦,实际上就按《说卦》中“帝出乎震,齐乎巺,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在《说卦》里的帝即是指太阳,整个后天八卦就是一个太阳的升降过程。太阳的上升代表阳的释放,太阳的下降代表阳的收藏,这就是《内经》里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过程。
八卦除了代表阳的不同阶段,还表示八方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节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象即天、地、雷、风、日、月、山、泽,八体即头、口、目、足、手、股、耳、腹,八性即健、顺、悦、动、丽、险、止、人,八个人体相应的脏腑即心、肝、脾、肺、肾、胆、大肠、胃等等。此外,临床上也还有十方、十二方、二十四方等等,但其核心就是阴阳,古人教导我们“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
1. 3 位
位就是指位置,其字义已清楚地告诉我们是人站立的地方。单人部做一个立字,有停留的含义。所以方位联在一起就是人停留的那个方向和位置,
方是方向,位是位置。原始的位,指的是十二地支,而十二地支的实质也是阴阳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十二地支也是阴阳的一个循环图,所以说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即阴阳为本。
2 脐针疗法中的方位补泻应用
定位治疗和方位补泻是脐针疗法的灵魂,知道了方,知道了位,掌握了各种分方归类,在脐针治疗中就可以得心应手。
2. 1 脐针疗法中的方位
方是方向,位是位置。脐针疗法的方位就是进针的方向和留针的位置,因为脐针的治疗是定位治疗,它的进针都是以脐蕊为中心,放射性的斜刺和横刺,故进针的方向和留针的位置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这种进针的方向和留针的位置并非是随意的,是根据病人的阴阳盛衰和疾病的分方归类来决定的。
2.2 脐针治疗中的分方原则
脐针治疗采用的是五方与八方相参的方法,五方是采用五行的归类,八方则是采用后天八卦的分方归类。在前面笔者已经介绍了五方和八方的基本归类,它们都与人体的脏腑有相应的关系,临床就是利用这种关系来进行治疗的。再则五行与后天八卦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比如后天八卦中的乾与兑都是五行属金,震与巺都是五行属木,艮与坤都是五行属土,离属火,坎属水,知道了八卦与五行的关系,也就知道乾兑是反映阳在收的阶段,震巺是阳在生的阶段,离是阳在长的阶段,坎是阳在藏的阶段,而艮和坤则是阳在生长收藏的阶段的转换过程,了解了这种关系我们就可以将五行和八卦结合起来,进行治疗。
2. 3 脐针疗法方位补泻的应用
(1)“下针必有方向,进针需含补泻”这是脐针进针的原则,其临床的补泻原则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来确定的,在临床治疗中采用“虚者补其母,实者合,为什么有些病人在临床上不取大比合反而取小比合之法呢?就上述这个病例,关键就是该病人不但有咳喘,且又有便秘或动脉硬化及神经系统部位的疾病,所以在取针方位上考虑到这些因素取小比合之法,可以兼顾其他病种。
(2)我生之法:我生之法就是利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则,采用我生来减弱病势的一种方法。临床多用于实证,其作用为泻。中医说“生我者母,我生者子”“生我则我强,我生则我泻”。意思就是采用我生之法,那么我就虚了、泻了、弱了。同样举上面这个例子,肺实热证引起的咳喘可针刺脐八卦坎位,因为坎属水,而脐右兑位属金,金生水,金为水之母,为金之子,针刺坎水,让该区活跃起来,以减弱其母兑金的病势,兑金自然虚弱。同样,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这要求首先知道该病的八卦方位,其次知道方位的五行所属,再根据所属生克关系,选择具体的进针方位。
(3)克我之法:克我之法方简意赅,用克法制邪,临床作用为泻。肺实热咳喘者也可采用脐八卦离区进针来克制肺邪,离为火,以离火克兑金,常也收到很好的效果。离火为目,为心;兑为气管,为肺。在现代医学里很注重心与肺之间的关系,心脏为人体之动力,只有一个健康的心脏,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才能完成大小循环。如果一个人的心脏健康,一般来讲他的肺部疾病也较容易治愈,反之。所以在治肺金之病时,先强其心火来克制肺金,克我则我弱。
(4)生我之法:生我之法为补,用于虚证,病久体虚等致该病的脏腑虚弱,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虚者补之。如肺虚久咳病人不仅可用针刺脐蕊(五土居中),也可取艮位、坤位,这两个位也属土,培土生金,都可起到补母壮子的作用,也叫补脾胃之气壮肺气。
3 小结
综上所述,五行生克制化补泻法有比合法、我生法、克我法与生我法。比合法中又有大比合与小比合之分,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之一,对初学者来讲比较容易定位。如果对该病的虚实寒热一时难以辨证,也可暂不理会,在方位上进针并留针 10分钟左右也可达到治病效果。如果水平提高了,就要掌握其他的几种方法,这样在治疗上采用一穴数针,扩大治病的范围,其可谓一穴可治百病。在方位补泻法的使用中,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生克关系,才能对证治疗,对那些虚实夹杂的疾病才可起到明显作用。
附录:2002年8月1日《中国针灸》相关文章
脐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脐部实施针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为了便于学习,我们暂且将脐的几个部位进行命名。脐朝外凸出的瘢痕状组织称为脐蕊,脐孔的周缘壁称为脐壁,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称为脐谷。这三个地方都是脐针疗法的进针区,而以脐壁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常见。现就脐针的进针定位原则叙述如下。
1 压痛点定位进针法
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病人可以在脐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部位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压痛点,一针即可见效。而寻找压痛点则是按照洛书定位,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在临床治疗中实为股),五居于中。"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用针灸毫针以脐蕊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刺入压痛点,留针数分钟。进针深度为0.5~1寸。
2 寻找皮下结节法
有许多慢性病人可以在脐壁上找到皮下结节,按之有疼痛,颜色与皮肤相同,结节硬,一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当发现结节后,只需用手指按压,让病人感到疼痛就可以了,每日数次,数周后结节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3 八卦定位进针法
这种方法是笔者利用易学中的后天八卦图的五行生克制化创立的,也是脐针治疗应用最多的方法。笔者将人体脐部看作一个后天八卦图,将脐蕊为中心向四周八方扩散形成八卦的方位。就此方位将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按后天八卦定下离、坎、震、兑、坤、乾、巽、艮八个方位,并通过八卦方位找出相应的疾病对应关系,然后进行治疗。比如呼吸系统的疾病,我们一般取兑位(即右位),就是将针在脐部的右壁刺入,方向朝外,呈放射状,留针数分钟。如肝病则取震位(即左位),就是这样简单。
但这里必须强调两点:其一,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正好与地图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后天八卦图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其二,在行脐针疗法时,上下左右方位是医生看病人,绝非是病人本身的方位。比如肝病在左(震)位,这是医生看病人时的方位,而在病人身上,肝则在右位,这一点千万不可搞错。
4 五行生克制化法
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同种疾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病人,我们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法,分清阴阳、虚实、表里、寒热,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法,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相生相克方法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其中又分比合之法、我生之法、克我之法、生我之法等四种,因篇幅关系,不再详述。针往下垂直一扎,平补平泻,五土居中,归了脾胃了;若针往上斜就着重治心脏或眼睛的病症;针向下斜着重治肾治膀胱;向右斜着重治肺的病症,依次类推。因此脐针仅神阙一穴可以治百病。
后天八卦在脐针的应用乾卦:头部疾病、胸部疾病、脊椎疾病、骨疾病、右足疾病、硬化性疾病、慢性病、旧病、伤寒病、变化异常的疾病、急性暴病、结肠疾病、大肠疾病、便闭壅结、神经系统。
坤卦:腹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饮食停滞、浮肿湿重、皮肤病(湿疹) 晕症、劳累疲乏、慢性病、中气虚、癌症、肌肉无力、鼓胀症,危重病等
震卦:筋、爪、足、胁肋疾病、左肩臂疾病、精神疾病、狂燥症、神经衰弱、歇斯底里、癫痫、神经过敏、惊吓症、舞蹈病、妇科病疼痛性症状、腿肿病、多动症、外伤(碰撞伤)、突发症状、剧烈症状、咳嗽、声带咽喉病症、贫血、肝肿、肝火旺、各种肝
巽卦:肝胆疾病、伤风感冒、中风、受风、神经症状(洁癖)、传染病、坐骨神经痛、淋巴系统疾病、抽筋、强直强硬症、病情不稳定、喘息,哮喘。左肩背痛、神经炎、胯骨病、胫骨病、气管、胸部疾病、胸胀气、宿酒痞满、忧郁症、血管病、胆囊炎、胆石症等各种胆道疾病
坎卦:肾膀胱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性病、遗精、肾冷水泻、糖尿病、血液病、出血症、免疫系统疾病、中毒症(食物、药物中毒)、病毒性疾病、耳病、腰、脊、背疾病、心脏病、过度疲劳症、渴冷病、病情较重、水肿病、肛门下窍疾病
离卦:眼病、心脏疾病、小肠三焦疾病、幻觉幻视病、火烫伤、日照病、放射性疾病、充血性炎症、热性病、发烧、小便黄、血液病、妇科囊肿、扩散性疾病、肥大症(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心脏肥大)等
艮卦:胃病、不食症、虚胀、鼻、手、脚、腰、背之症、麻木症、指关节病、淤血症(血液循环不畅)、多种痘症、皮肤过敏、肿症(较硬)、凸起的炎症、疑难症、营养不良症、肿瘤、结石症、血症、气血不通症、男性生殖器疾病、女性乳房疾病等
兑卦:各种口腔内疾病(口、齿、舌、咽喉、口腔粘膜等)、咳嗽痰喘、胸肺气管疾病、胸痞(痞为满、胀之意)、食欲不振、膀胱、尿道口、肛门疾病、性病、低血压、气短、
贫血、外伤(手术等金属刃具致伤)轻微小病、皮肤病、头部伤等
脐针处方歌诀
结肠坎艮乾
时间二十分
水湿坤运化
其母离相助
喉痛水火济
艮坎盆腔液
震位运肾邪
坤离宫颈炎
兑治关节坤四肢
艮坤肉瘤皮痘痘
减肥坎兑坤
兑走气来坤饱肚
坎位来调内分泌
女加巽震苗条身
山泽通气一减胖
一周两次型化气
水土合德二减肥
水火阳向坤去湿
山泽加乾疗打嗝
坎离消炎土泻火
山泽通气离白血
四正十全大补汤
起死回生一时整
六天一次为生水
天地通督先天神
升阳四针左边起
滋阴四针右边行
消化四角离小肠
泌尿坎加山泽通
肺主气结兑癌瘤
补肾男子乾坎震
女子用巽不需问
乾金治肝降肠火
血压坤乾地天泰
升阳三针坎震离
健脾三针震离坤
女子震为转化巽
调肺三针离坤兑
女子兑位转换乾
补肾三针坤兑坎
面肿离坤咳山泽
脐八卦诊法,是将脐按八卦分布,配属人体各部及脏腑,根据其不同的变化来诊察人体各部位及脏腑的疾病。
一、脐八卦分属
脐八卦居于腹之正中,可以遍观胸腹全身疾病,其八卦图有两种,一为先天八卦图,一为后天八卦图。其脐的划分,首先以脐为中心划一条垂直线和一条横线,再从其两线交点处划两条斜线,以呈米字型。根据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不同分属,配以相应卦位和脏腑。
1.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主要配属人体外在的各部。如垂直线的上点为乾属头,下点为坤属足;其横线左点为离属耳,右点为坎属目;其左耳之上点为兑属口,下点为震属腹;其右目之上点为巽属额,下点为艮属手(见图10-1)。
图10—1先天八卦全息图
2.后天八卦后天八卦主要配属五脏六腑。如:垂直线的上点为离属心,下点为坎属肾;其横线的左点为震属肝,右点为兑属肺;其横线左点肝之上点为巽属胆,下点为艮属胃;其横线右点肺之上点为坤属脾,下点为乾属大肠(见图l0-2)。
二、脐八卦诊法法
因为脐八卦分属不同,所以在诊断疾病上也有所区别。先天八卦多用于诊测各种疼痛、肿瘤病症,后天八卦多用于诊测各种脏腑杂病。
图10—2后天八卦全息图
临床诊病中,脐八卦诊主要用于触诊,根据各区域出现的疼痛来诊测相应部位及脏腑的疾病。其触诊步骤为:依顺时针方向按压,由轻渐重下压,按有疼痛不适者为疾病。脐诊范围不宜过大,不得超过直径为五寸的范围。
对于小儿进行脐诊时,可采用视诊法,视其颜色、凸凹、形态、血络、斑点等,对照上列定位可诊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