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工作重点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良人未归
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工作重点

秦中春

习近平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内容之一。这项战略的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具有重大意义,内容非常丰富,工作很有挑战性。理解和实施这一战略,要有历史维度、理论高度和实践广度。实施这项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还与深入推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有重要关联。各地各部门要在的统一领导下,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目标、重要任务和重要抓手,深刻领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位推动,切实解决这项战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支撑和作出贡献。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意义重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历史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意义。从历史角度看,它是在新的起点上总结过去,谋划未来,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了乡村发展的新要求新蓝图。从理论角度看,它是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系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重要抓手。从实践角度看,它是呼应老百姓新期待,以人民为中心,把农业产业搞好,把农村保护建设好,把农民发展进步服务好,提高人的社会流动性,扎实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发展进步遇到的现实问题的重要内容。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迫切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它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出现分化,农村发展也出现分化,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发展的不充分,包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充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充分,农民群体提高教科文卫发展水平和共享现代社会发展成果的不充分等。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决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与国家对外实行开放经济战略进行组合配套系统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运行深层次矛盾的既重要又可控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社会稀缺配置效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深越来越细。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需要考虑市场体制运行所内含的生产过剩矛盾以及经济危机等问题,需要不断扩大稀缺资源配置的空间和范围。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实行国际国内两手抓,除了把对外实行开放经济战略、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包括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作为重要抓手外,也需要把对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抓手,形成各有侧重和相互补充的长期经济稳定发展战略格局。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相比之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加安全可控、更有可能做好和更有福利效果。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呼应新时期全国城乡居民发展新期待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教育科技文化进步的重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农村各项建设全面推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的教育科技文化发展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面向未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广大市民和农民都对新时期农村的建设发展存在很多期待。把乡村振兴作为党和国家战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完善体制,搞好建设,加强领导和服务,不仅呼应了新时期全国城乡居民发展新期待,而且也将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教育科技文化进步。

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有深度和宽度

新时期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总结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五年的“三农”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系统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农业领域、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中的具体体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按照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进行考虑设计,引入新思想、新手段和新平台。从国家宏观上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参加者是全体国民,振兴目标要服务于全体国民的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讲求粮食安全、产业效益、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三位一体。从各地区各部门看,要结合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实际和部门工作资源实际,着眼全局和长远,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深入谋划、扎实推进,把这项战略贯彻落实。重点是要转变发展观念、搞好目标定位,突出区域特色、实行错位竞争。要创新实施手段、突破瓶颈要素制约,抓好组合配套、提高发展水平。要强化组织管理、形成有效机制,建立合作平台、促进分工深化。

(一)在战略目标上,重视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的差异性,在粮食安全、产业效益、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上进行合理选择,讲求因地制宜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地点在乡村,全国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乡村在振兴的内容上是有很大差异的,各地必须实行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在追求粮食安全、产业效益、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上进行理性选择。我国乡村的地域辽阔,乡村类型多样复杂,乡村与乡村之间差异很大。比如,有的乡村距离城镇很近或者就在城镇规划范围之内,区域人口属于净流入趋势,未来的发展趋势要融入城镇,而有的乡村距离城镇很远,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规模转移,区域人口属于净流出趋势,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少耕休耕、退耕还林还草或者纳入生态风景旅游区建设等。要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推进乡村多功能性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对乡村进行分类,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实行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退则退、宜居则居。第一类是在粮食主产区和核心产区,要重点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第二类是在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地方特色农业做强做亮,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在农业产业的发展选择上,要面向世界,有竞争优势;面向未来,立“工匠精神”;面向现代化,提平台高度。第三类是在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和不适宜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农业商品化生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性开发农业多能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把绿水青山建设成为金山银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不管哪一类地区,在现阶段都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二)在战略手段上,重视打破历史形成的乡村发展低水平均衡状态,把握人力、地权、资本和技术四个重点,引入先进要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各部门要有大手笔、抓细节、立高端和转方式,解决目前“三农”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和一些地区历史形成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一要做好人力的文章。大力促进乡村地区、涉农部门和涉农产业人的全面发展,配好用好干部,加快弥补人才、知识和技能短板。进一步扶持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积极引导和支持城镇市民下乡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高乡村人口的社会流动能力和社会流动性。加强农村教科文卫事业发展,大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二要做地权的文章。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公路、水利、电力、电信、燃气和社区建设水平。借鉴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及国际经验,探索建立农地收储和整治机构,提供“土地银行”中介服务。大规模推进土地整理,提高土地质量等级。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稳定长期投资预期,激发农业劳动者积极性。三要做好资本的文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改革创新金融体制,探索设立乡村开发基金等,服务乡村振兴。四要做好技术的文章。既要推进物的现代化,更要推进人的现代化,还要推进生态建设的现代化。促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分工分业,有所创新,错位发展,促进区域内联合与合作,拓展区外乃至全国和世界市场,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探索跨行业融合产业,推进严格管理,打造品牌效应。探索组建专业化运作的商会协会,发挥商会作用;成立投资管理服务公司,发挥企业运作作用;开行运输班列,发挥交通物流支撑作用;健全监督管理法规制度,发挥标准规范作用。

(三)在战略保障上,重视拓宽乡村建设发展主体,推进、市场和社会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既有乡村力量,也有城镇力量;既有党政力量,也有市场力量,还有社会力量;既有国内各界的力量,也有国外支持的力量;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分工合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要搭建有形之手。在、统一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要成立党政领导协调小组,精心组织、高位推动,协调解决各种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统一领导组织管理服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要用好无形之手,发挥企业在投资管理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行谋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作用。三要拓展社会之手,探索购买服务和促进行业联合的新机制。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从生存条件、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条件角度,共建美丽中国。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路要有跨度和实度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站高望远,能深谋远虑,也要脚踏实地,直面现实难题,实行问题导向,把合理提出问题、准确界定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作为考核标准,重视防范风险,有计划有组织有项目地推进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总体部署和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协调机构、工作台账、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机制,保障资源配备和工作投入,扎扎实实做成几件大事,一件事接一件事地做好,力争在“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8年有重要突破和开局。

(一)做好跨时期工作,把乡村建设发展的规划布局做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时期的。要组织“三农”大调研,对乡村实际情况、可能发展方向和可用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深入研究振兴什么、谁来振兴、用什么振兴、如何振兴、何时振兴和谁做决策等问题,研究制定系统规划、大规划和长远规划,同时也要制定中短期规划尤其是“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8年工作规划,实行面向长远的粗线条轮廓边界和面向近中期的具体项目、工程、工作安排部署相结合,发挥规划引领和服务作用。

(二)做好跨城乡工作,把乡村建设发展的市场机制做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城乡的。要建设城乡统一大市场,既要调动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广大城市居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各取所需,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扩大和增加全国乡村建设发展可能可用的社会资源。

(三)做好跨村庄工作,把乡村建设发展的服务中心做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村庄的。要对现有的村庄进行分类,在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和行政管理上进行优化,需要撤并整合的要进行适当调整,需要重点建设的要进行加强,需要修路架桥的要夯基,转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简单重复的发展方式,着力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形成有点有面、有中心有圈层、有重点有拓展的新格局。

(四)做好跨部门工作,把乡村建设发展的领导协调做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部门的。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改进管理,增加服务,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有效协调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公共问题、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形成有牵头、有参与、有跟踪和有监管的责任体系。

(五)做好跨个人工作,把乡村建设发展的组织创新做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个人的。要推进组织发展创新,建设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因势利导推进小农转型发展,推动在人力、地权、资本和技术等重要领域有所突破,引入先进生产力要素,发挥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克服个人或私人在生产经营和投资融资以及可持续发展上的局限缺陷,打破历史形成的乡村发展低水平均衡状态,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载体,积极创造新的社会生产力。

(六)做好跨工作,把乡村建设发展的社会参与做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的。要拓宽党政工作视野,将乡村振兴的工作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和模块化的思路进行任务分解,在、市场和社会之间进行合作分工,引入条件、责权对等、全面规范、高效运行,组织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有个人参与、家庭参与、企业单位参与、事业单位参与、党政机关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体系,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能力范围内作出重要贡献,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作者为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巡视员、研究员)

标签: # 乡村 # 战略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