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不喝41.67年,才买北京一套房95后不再上套儿!
来源:CCTV致富经
北京4月19日消息,18日58英才招聘研究院发布《2018年一季度人才招聘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出,北上广,不再是年轻求职者首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去深圳、成都等地求职,其实对于这个报告结果,大家都没怎么惊讶,因为这个趋势,几乎是发展的必然。
为什么这么说?
1
北上广,人口下降?
一直以来,能在北上广打拼的人,在父老乡亲眼里,那都是精英,是人尖儿。年轻人都以自己能留在北上广为荣,好像只有这样,自己的人生才没白活。
据统计,2010年到2015年,这5年间,北京的常住人口增加了209.3万,上海增加了113.37万,深圳增加了102.1万,而英国苏格兰地区的著名城市,爱丁堡市的人口不过才47万左右,5年时间,光北京增加的人口,就可以构成4.5个英国城市,可以想象,对于北上广,大家是真爱。
可不管多么如胶似漆的真爱,也会有七年之痒,也会有吵架和冷战,在表面人口不断增长的数字下,其实藏着很多玄机。
光看数据,常住人口的确是在攀升,但深一步的数据分析告诉我们,人们正在“逃离北上广”,和本世纪第一个10年相比,一线城市的人口增幅明显放缓。
从2000年到2010年,北京人口的年均增量是60.4万,上海是62.8万,而在2010到2015这5年间,两地人口年均增量就分别降到了41.86万和22.74万,而且在2015年,上海市的人口总数比2014年少了10.41万人,而外来常住人口竟然下降了1.5%。
上海人口负增长,这还是本世纪以来第一次,不过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因为早就有学者研究出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几乎印证了所有国家的发展历程。
2
逃离,是必然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瑟姆在1979年的研究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大致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曲线上升的过程。
曲线揭示,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会有两个拐点。
第一个拐点是城市化率达到30%。在此之拐点后,人口将会大量融入,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房价飞涨,商品需求大于供给。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之际,很多人从农村迁到城镇,那时候的大学生毕业后也几乎都留在了城市。
我国二三线城市发展图
在城市化达到70%左右后,商品开始过剩,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开始放缓,“过来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懂,因为大家都这样。
据统计,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6%, 达到50%是在2010年,虽然我们还没出现逆城市化,不过“逃离北上广”这一话题,也是从那时开始出现,到现在越演越烈。
3
买房?你得花41.67年
人们逃离北上广,为什么呢?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说好的奋斗呢?说好的独自打拼,买房买车呢?
天真了,在大城市,可能大部分人努力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北京的房子,买车倒还可能,大前提——你摇得上号。开个玩笑,希望你没被真话扎心。
总之,让人惊呼“噫吁嚱,危乎高哉!”的房价,就是让毕业生逃离的一个原因,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许召元认为,一些人被迫“逃离北上广”,实际上是受城市的“挤出”效应影响。
要知道,北京平均月薪1万出头,海淀区房子一平5万多,想买一个100平的房子,小编给你大概算了一下,你得要花41.67年,从22岁开始工作,你差不多要干到64岁,这还是假设你所有挣得钱都用来买房子,里面没算上你吃喝拉撒。
这么一寻思,很多以买房子为目标的年轻人,不自觉地就退了一步,开始考虑,要不回家工作吧,因为虽然工资低一些,但是房价却低了很多。
4
大城市,有的是
人生的目标有很多,不少年轻人还就没把买房子放在眼里,他们看重的是生活质量,职业规划。
报告分析指出,深圳的“活力”标签得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认同。
提到北京,大多数人条件反射般想到雾霾,而深圳环境好,还是南大门,离香港近,国际化程度高,深圳进出口总额4400多亿美元,连续23年全国第一。截止2016年,深圳的绿化率达到45.08%。
此外,在一个以资本和科技主宰的社会,一个城市但凡想有话语权,就要在金融和高科技产业上有所突破。深圳的产业升级转型,堪称典范,城市不大,但让人耳熟能详的企业很多,本土名企包括华为,腾讯,富士康,比亚迪、万科、顺丰、赛格、创维等。
而成都是一个慢性格的城市,网络热点全是饮食推介,在成都,年轻人能干,能吃,能玩,报告中成都在95后的求职热度上超过北京和上海。
现在的年轻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看重的是什么?早就不仅仅是工资和生存了,还有理想和生活。有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还有可以让他们学习和拼搏的工作,深圳和成都能得到年轻人的认同,很正常。
5
买房?回家买吧
很多二三线城市比如南京、杭州、郑州、西安等地,为了留住年轻人,出台了众多政策,这些“吸力”让年轻人毕业了,想扎根这些没那么耀眼的城市。
以沈阳为例,它出台了零门槛落户,在读全日制博士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意向协议,每月可获得2000元资助,还有无住房技能人才享受房租补贴……等等9条政策。南京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高层次人才可申购不低于200平方米共有产权房等。这些政策补贴无一不打向了年轻人的痛点——户口,住房,工作,成为了“逃离北上广”最好的理由。
6
别用“打拼”骗自己
小编一直认为,不是只有在北上广打拼,才叫对得起自己的青春。你把自己放在全是优等生的班里学习,不代表自己就能成为优等生。
而且所谓打拼是什么? 很多人总是标榜自己在北京很努力,但努力的内容一般都是这样的,“刚来北京那会儿,我在地下室住了一年”,“我当初每个月生活费,就一千块不到”……,这些吃的苦仿佛成了人生的里程碑。
可是这些里程碑的意义何在呢?你住地下室、生活费不到一千,只能说你穷,而真正的努力是为了一个项目,早起贪黑地研究;为了让自己在业务上更精湛,坚持不懈读了多少书,考了多少证件,而这些,在小城市不也一样能做到么?为啥一定要来北上广,顶着个光环才能完成这些“打拼”呢?
7
回家,是梦想的开始
二三线城市早就不是曾经,也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机遇、挑战,“父母在,不远游”,能在父母身边工作生活,还能挣钱,追逐梦想,何乐不为?
曾经,的确很多让人眼红的机会只有在北京才有,可现在,资源不再仅局限在北上广,高大上的产业开始向周边辐射,很多大企业开始在二三线城市落地发展。
2012年,唯品会看中了资阳这个小城的位置优势,将它设为西部物流基地,随后京东、顺丰等电商物流企业陆续跑来扎堆,这为当地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也提供了在大城市没有的见证过程,他们能真正地体验让一个企业在当地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成就感。
比以往更发达的还有信息获取和交通上的便捷。快速发展的高铁和越来越多的新建机场,让沟通不再像以前那么麻烦。2000年的时候,从北京到上海,列车速度为60公里每小时,要坐20小时以上才能到,现在只需要5~6小时。信息的传达也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变得更迅速。
在生活上,中国大部分二三线城市正处于从业态丰富阶段到业态替代阶段升级的历史节点。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原本只有小卖部的村镇,开始出现了大型超市,还有购物中心,以前只有在北京才能买到的东西,在当地也能买到,实在买不到,就网购。这么一看,在二三线城市发展,根本就不是委曲求全,是在拼搏中享受。
北上广不再是95后年轻人毕业首选,这是时代的幸事,因为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有了更多的追求,成功也不再是北上广的一套房子,如此看来,“逃离北上广”的说法,未免有些消极,开心的离开,怎么能是逃离呢?
来源:| CCTV-7《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