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叫苦,是对另外几亿人的炫富
执笔:山刀
中产的焦虑又一次在网上集中爆发。
宁南山的一篇爆款网文,详尽阐述了年收入50万家庭的痛苦,引起广大中产的共鸣。
的确,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挣钱没那么容易了。中美打贸易战,前景看起来没那么乐观了。房价高企,股市下跌,P2P“爆雷”,受伤的又大多是中产。而中产大多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生活压力大的时候,这样的时候尤其经不起波折。
在宁南山的文章之前,网上已经有一轮“要做好准备过苦日子”的讨论。这同样是中产带起来的话题。最初是经济学家许小年用“苦日子”来形容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挑战,但中产最担心的只是他们未来的个人生活。
中国的互联网舆论场,基本被中产主导,也带着敏感而脆弱的特质。但还有一大半个中国,大多时候处于互联网舆论场的关注盲区。这也是为什么精英和中产会不理解拼多多为什么能快速壮大。中产更难意识到,自己叫苦,可能在另外几亿人看来,就是一种炫富。
家庭年收入50万痛苦!?这让年收入5万以下的家庭情何以堪?而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占相当大比例。你今天的“苦日子”,很可能正是另外亿万人追求的梦想。
这不是要谴责谁,只是说一个客观现实。
所谓中产,也要分一代中产、二代中产或三代中产,一代中产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大多过过穷日子,本来基础就比较薄弱,上升的空间小,下滑的可能性大,往往更为焦虑和患得患失。二代中产或三代中产,本身家庭条件不错。长期的安逸生活,让其中的一些人产生了依赖,因为没有过过穷日子,他们对“穷日子”的惧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矫情。
壹·穷日子
“穷日子”,我是过过的。
记得那一年,我在大别山深处的一所中学读高二。放寒假,我不记得为什么,晚回家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起床,鞋竟然被人偷走了,那是我唯一的一双鞋。更糟糕的是,外面下起了大雪。我只好赤着脚,到学校垃圾堆碰碰运气,居然真捡到别人丢弃的一双破得不成样子的黑色足球鞋。我搓了两条草绳,用绳子把鞋绑在脚上。
就靠这双鞋,走了60多里、积雪1尺多深的山路回家。回到家时,我完全成了一个冰雪人。但刚进家门就得知,母亲又生病了。我顾不得换衣服,就跑去房间看母亲。母亲躺在床上,人瘦得快脱形了。看到我回来,还挣扎着起身,拉着我的手。她心疼我,我更心疼她。
第二年,母亲就去世了,我没有见到她的最后一面。母亲的病本来并不是特别严重。但家里没有钱去大医院医治,只能偶尔到镇上的小医院打个点滴。拖着拖着,人就不行了。这是贫穷对我露出过的最狰狞面孔。直到今天,我每每想起,心里就痛得不行。
母亲在去世前一个月,去见过我一次,当时还安慰我说,“家里柴方水便,能娶到媳妇”。能娶上媳妇,这就是母亲对她最深爱独子的底线期待。
现实条件并不允许母亲有更高的期待。
记得上初一,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咔嚓一声,墙开了一个巨大的裂缝。老师马上让学生都出去,外面正下着大雨,教室随时可能坍塌。学校就让我们回家了,然后就放了大半年的假。后来学校租了只有三面墙的茶厂,作为我们的教室。中间是教室,两头就是学生的大通铺。大家轮流坐没有墙的那一边,一到下雨下雪,半个身子就是湿的。
中考那一天,又是暴雨。路不通,老师带着我们准备走100多里的路,赶到县城去考试。我们刚走了几里路,就接到紧急通知,中考推迟了,下个月再考,于是我们又放假了。
后来我才知道,城里孩子和山里孩子的条件,有着多么大的差距。当时我们听说,毛坦厂中学(就是今天著名的“高考工厂”)的学生,冬天没被子盖,只能盖草席。我们都很同情他们。
貳·苦日子
在大多语境下,“苦日子”等同于“穷日子”,实际它们属于不同范畴。
穷日子是什么滋味?即使曾经品尝过,反复咀嚼过,我也无法做一个准确描述。但可以肯定它不光是苦的,也是五味杂陈的。尤其在当时,我们对“苦”的感知并没有那么敏感。
首先,那时候的乡村,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村子里有比我家富的,也有比我家穷的,但总体差距不大。富的人照样要下地干活。穷的人,也不至于冻死饿死。每年村干部来收税赋的时候,一个村子能一次性交齐的没几家。
其次,乡村有乡村的朴素乐趣。我的老家在大别山腹地,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还有兰草花,很美。家门前还有一条小河,可以捉鱼、游泳。劳动不仅是辛苦,也有快乐。还有,平时吃不到肉,一旦逢年过节,那肉进嘴的香味,就会更悠久。偶尔添置新衣,那种开心也是倍增的。
第三,那时候,村里人对贫穷的意识不强。以为穷就是自己的命,只能接受,没有多大怨气。再者,对贫穷也没有很重的耻辱感。对城里人的生活,村里人了解不多,知道比自己好得多,向往但不嫉妒。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穷,但生活一直在改善,希望还是有的。用现在的话说,有获得感。父辈祖父辈,都经历过战争动荡和文革,他们的期望值都不高,觉得现在虽然也不富,但比以前好多了。这种心态也感染了年轻人。而对年轻人来说,还有读书考学改变命运的通道。
将上述这四点和现在的情况做一个比较,会看到,明显的变化发生了。
第一点,今天,乡村的整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绝对意义上的贫困很少见了。但也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分化。
第二点,乡村朴素的乐趣相应减少了很多。村里人除了老幼病残,基本都在外打工。故乡已经快没人了。
第三点,走出去的村里人,对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都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对贫穷的羞耻感要更重一些。尤其是二代农民工。
第四点,生活的改善速度在放缓,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减少。这是最令人担忧的。
如果乡镇青年知道,他们梦寐以求的,可望不可即的城市中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叁·好日子
家庭年收入50万左右的家庭,我认识不少。他们的确生活不轻松。
正如宁南山文章所言,这个群体基本是70后80后,主要受困于房子、孩子教育这两项。我知道,有的家庭买又小又破的学区房,元气大伤,生活水平下降一大截。
更多的家庭在学校附近租房,生活也被打乱了。他们大多名校毕业,都是家乡的佼佼者。有份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大多有房,本属于既得利益群体。但他们却活得很累,不开心。
那么,他们就没有别的选择吗?
我认为是有的。以孩子教育为例,花费巨大代价去买学区房,去择校,去上补习班,家庭生活却少了笑容和温暖,多了压抑和苦恼,实际生活质量也因此下降,这样对孩子的教育真的好吗?
中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各方面都应该是社会的中坚。这一代中国中产是迷失的一代,把人生的注意力差不多都放在俗事上,互相攀比挤压,强化彼此的压力。他们的短视与脆弱,也削弱了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张力。
无论是国家民族命运,还是个人人生,波折起伏及不确定性是绝对的,关键是要锻造应对各种环境的强大意志和能力。我们这一代不能奢望,也不要想为自己的孩子,打造一个一劳永逸的安乐窝。
从2007年开始,哪一年不说是“中国最难过的一年”“最复杂困难的一年”呢?但最后也这么过来了。
对中国的宏观形势,我有这几个判断:1,中国国情是复杂的。2,中国发展是粗糙的,有大量经不起细看的点和面。3,中产尤其精英层对这个复杂性和粗糙面认识不足。4,社会整体标准和现实存在脱节。5,还是那句话,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至今记得前些年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炮灰团团长龙文章有这样一番话:“中国人爱安逸,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
遗憾的是,越贪图安逸者,越不会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