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自己的人,只能过低配人生
作者:大鱼
来源:武志红(ID: wzhxlx)
做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你自己。
忽视自己的人,只能过低配人生 来自洞见 00:00 19:05
01
有一阵子,我特别想买一支某品牌的口红,可是迟迟没下单,总陷入莫名的纠结中。
我会找些借口让自己不要买,例如:“算了,我平时也不化妆,买了也只是落灰。”
或者默默说服自己:“那个有点贵,买个便宜点的算了。”
可是内心明明很渴望。
其实,一支口红也就几百块钱,我并非承担不起,可就是没去选择那个自己真正想要的。
就好像,在我的潜意识里,总有一个声音在阻止我:你不配拥有它。
读书时,有不少聊得来的异性朋友。
但是只要他们表达出任何一点对我的好感,我就反感这个人,见面绕得远远的。
哪怕其中有的人,就是我在心底默默喜欢的。
心里每天都在上演琼瑶剧:他为什么喜欢我?他喜欢的只是我的外在吧?嗯,我和他不合适,我们没有未来,与其以后分开还不如我先离开。
曾经有段时间,我常常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明明很想要,却又不敢要?
直到那天,我和惜惜的一次对话,让我搞清楚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02
惜惜是我发小的孩子,发小离婚后,和前夫各自都建立了新家庭,也有了孩子,而惜惜一个人被送到外婆家住。
因为心疼这孩子,我隔三岔五会去看看她,给她买点零食买点书。
有一年暑假,我又去看她,她听说我女儿已经开始学舞蹈了,特别羡慕。
我问她:“妈妈不给你报舞蹈班吗?”
她回答:“嗯。”
“你想吗?如果想学,我跟你妈妈说,让她给你报。”
她摇摇头。
“她都已经不要我了。”说完,她将头扭过去,不让我看见她脸上的泪。
倔强的惜惜,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也一下子让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小时候,我是家里那个被忽略的孩子,妈妈会给姐姐妹妹买新衣服,但是我穿的永远都是姐姐换出来的旧衣服。
每次看到她们穿上新衣服,我内心特别羡慕,可是从来不愿说出口。
我不敢为自己争取,亦不肯为自己争取,即便是寒冬的深夜,母亲将我身上的被子全部拉走盖到妹妹的身上。
我也故意往外边再挪一点,偷偷地为自己盖上衣服。
姐姐聪明漂亮,是父母的骄傲;妹妹天真可爱会撒娇,是父母最宠爱的对象。
唯独我,永远是那个被忽视的对象,我的需要从没被看见过,就像眼前的小女孩惜惜。
惜惜就是幼年时的我,我可能也是长大后的惜惜。
小时候的情感与需求得不到积极回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内化出一种行为模式:
习惯性自我压抑与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不敢拥有好东西。
03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要,是因为他对于积极回应的良好预期,这种预期来源于无数次的积极经历。
相反,每一次被拒绝的经历,都会唤起种种羞愧、窘迫、丢脸的体验,出于趋乐避苦的本性,人们就会害怕再去体验那些痛苦的感受。
于是,压抑需要、放弃需要就成为一种防御性的手段。
这种习惯防御的人,在依恋关系中通常是“回避型依恋”。
因为这些人在0-3岁的关键时期,种种情感与需求得不到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积极回应。
久而久之,他们慢慢学会了自我保护的回避性策略,把注意力从母亲身上转移,而投注于阅读、积木、花草、电视、游戏……之中。
在他们看来,这些一尘不变的事物比变动不局的人更为可靠,从这些物件身上,他们能够获取更强的掌控感。
而一旦必须从外界的他人之中得到满足,就会唤起他们强烈的焦虑,因为他们害怕再次体验到婴儿期那种被拒时的窘迫感受。
哪怕内心得渴望像一团火,也做出一副“我不需要”的冰冷态度。
这种依恋模式一旦形成,人就开始陷在其中,被其慢慢蚕食。
就像我,儿时需求屡屡得不到回应的成长经历,让我一步一步陷入无法挣脱的心理泥潭。
这么多年来,我有意压抑着自己的需求,时常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在对外关系中,也总表现出冷漠拒绝、谨小慎微,并说服自己:“我不需要它。”
04
累了自己撑,病了独自抗,不需要亲人和朋友抚慰的回避型依恋者,看似独立,但内心深处从未停止对爱和关注的渴望。貌似刚强,却柔弱得不堪一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做一个被抛弃和被忽视的孩子是什么体验?
有一个回答是:觉得这个世界上,自己不是任何人的“最重要的人”。
这里的“任何人”,包括自己。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一句经典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好像活着都是给人添麻烦。
短短八个字,蕴藏着深不见底的绝望。
就像一个在枯井中的人,每一声求救,却只能听见空洞的回声。
更可怕的是,这种绝望可能会伴随回避型依恋者的一生。
有一个女孩,童年常羡慕别人身上的花衣,可是母亲从不给她买。
长大后,为了满足自己,她给自己买了许多的衣服鞋子,可都是些地摊货,因此被朋友们戏称“地摊女王”。
有一天,因为一场宴会,女孩买了一双鞋。
其实不过几百块,对于收入可观的她来说,这个价格实在不值一提。可是,这是她人生中最贵的一双鞋。
她太喜欢那双鞋子了,担心鞋子放在外面会落灰。于是,将它放进鞋盒,又将鞋盒藏到床底下。
两年后的一天,她打扫卫生,发现了那双鞋。
当她打开鞋盒的那一霎那,看见鞋子上依旧落满了灰,她一下子哭了出来。
她突然意识到,原来在心底,她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那双鞋,所以那样珍惜地将它们收起来。
太久的压抑,让她在想满足自己时,已经不懂得如何真正地满足自己。
如今,不管自己能力多强,收入多高,她似乎只配拥有低配的人生。
什么都可以差一点,什么都能将就一下,只因为内心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事物。
05
不管怎样压抑和忽略,内心的需求仍然存在,时不时地蠢蠢欲动。
如不能好好地将这些需求进行表达和满足,不仅伤己,还会伤人,甚至成为世代流传的病。
武志红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对自己苛刻到节俭的妈妈带女儿去超市,说:“挑吧,你想吃什么咱们就买什么。”
女儿很高兴,挑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
接下来,妈妈又特意挑了一些更昂贵的。
回到家后,妈妈突然间觉得女儿吃零食的样子很贪婪,于是歇斯底里地爆发了:
“你知不知道我们家日子多难过,你为什么这么贪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网友讲了一个更恐怖的故事。
一次,她拒绝了妈妈给她买的衣服,结果妈妈爆炸了,大喊:“你还不如去吸毒,吸毒的话你还会知道需要我的钱。”
这两位母亲都一边想过度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以此释放自己潜意识中隐藏着的蠢蠢欲动的需要,一边又无端地生出许多的愤怒。
这是因为她们的需求从没有真正被满足过,愤怒和委屈积攒了一辈子,一不小心就会泄露。
可是孩子是无辜的啊,她没有义务承受这些。
06
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对家人朋友有求必应,甚至还给姐姐的孩子找工作,买房子。
但是对亲友越好,他就越不想见到他们,甚至会对他们有些厌烦。
当察觉到自己厌烦的情绪,他甚至有一点崩溃的感觉。
其实,这是因为他总是在满足别人的需要,但是从不滋养自己。
他正在干枯。
他问我怎么办?
我说,看看你的内心吧,看看你的内在想要什么。
问问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
当他试着说出一个隐藏很深、甚至完全都不知道的愿望时,他泪如雨下。
他说,他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了,接下来,他会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去滋养他自己。
我想,这个练习,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一做,问问自己的内心——
我需要什么,我想要什么,我想要怎么样。
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去满足自己,去滋养自己。
只有这样,我们心底那个小孩才会慢慢长大,我们才能活成一个敞亮的、坦荡的、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