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别来烦我,让我好好苟且
电影之于我是一蔬一饭 肌肤之亲 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下一次结婚,
嫁给车夫也好,石匠也好,怎也不会嫁给写作的男人。
让我静静地苟且吧
文 | 阿嬷
不知道你们对于气味是不是敏感?
夏天还未完全到来前的北方地铁车厢里的气味是最令人难熬的。羽绒的气味,皮革的气味,在拥挤的空间里无孔不入钻进你的鼻子,顺着腔道进入你的脑,你的心,产生的一系列晕眩乏力之感,配合着玻璃车窗上映出的疲倦眼袋和脸颊,生龙活虎地上演着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黄昏是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刻,从公司到家的这段路是人生和自我怀疑的高发路段。没什么建设性的工作暂时结束,身体还没找到可以托付的着力点,整个人处于悬浮的状态。你懒得去严肃思考什么,但脑子又还未完全罢工。周围是和你一样表情系统关闭内心思维活络的物种,你们互不相识,又惊人相似。这时候你的脑子很轻易就冒出一个词:苟且偷生。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什么样的人可以轻易说出这样的话呢?
从未真正苟且过,满脑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年轻人。房贷、菜价和人生还未进入他们的思考范围,一次不算远的集体出游,一间有着文艺情调的书店就可以满足他们关于诗和远方的浮浅想象。因为年轻,可以将一切严肃问题轻松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不过是他们喊起来毫不费力的流行口号中的一个,就像痴迷的偶像热衷的游戏中意的异性,迅速地被爱上,又轻而易举地被取代和遗忘。
而另一类则是远离苟且,为世俗大众制造诗和远方幻象的时代偶像。与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不同,他们是诗和远方的亲密朋友,他们深深懂得诗和远方的好,有实力可以毫不费力地扮演醒世主的角色。「去追寻梦想吧,去解放天性吧,去燃烧生命吧」这样的口号就像励志演讲,无论是演的人还是听的人,都会暂时性热血沸腾,肾上腺素激增,像嗑药一般。
真正在经历苟且的人,则是完全不明白诗和远方为何物的。他们浑然不觉又无比认真地苟且着,根本不会去理会今天又流行什么,明天谁又是头条。他们只关心今天会不会饿肚子,明天去哪座桥下过夜。
这是一个尴尬的境地,我不再那么年轻无畏了,但还没有制造幻象的能力,又没有沦落到苟且的地步,对未来还残存幻想。所以「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样的话既无力完全否定又没办法脱口而出。这种感觉就像你没有完全丧失爱的能力,又无法像初恋一样义无反顾地去爱,同时,又没法断定自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所以,当一夜之间「苟且,诗和远方」的字眼不断占据视线的时候,我不禁想起前不久看的那部成濑巳喜男的「放浪记」真是好不切题。
一生周旋于苟且、诗和远方的女人,渴望通过写作来摆脱困顿,渴望与吟诗写文的男人度过余生,颠沛流离大半生后才明了:下一次结婚,嫁给车夫也好,石匠也好,怎也不会嫁给写作的男人。
女人无比热爱诗歌与写作,却又懂得贴近地面式地存活。她有着少女特有的厌恶、乖戾与不畏,她对母亲说:我即使明天就去卖淫又怎样,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在写作与生活的权衡中,比起那些靠她过活的男人而言,她懂得如何保留尊严底线的同时,坚持自己的诗和远方。
而只有那些真正为诗和远方受过苟且之苦的人,才最懂得要脱口而出「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是多么难。
所以,诗和远方别来烦我,我想先好好苟且。
只有当你不再悬浮在云端的时候,才会发现在人间苟且好也是须费一番功夫的。你只有亲自去了市集才会发现,什么菜蔬正当季,什么成色的肉类最新鲜。你只有养了猫才会知道,它绝不只是陪伴解闷,还有必将面临的分别。当然,在这之前还有铲不完的猫砂和不断新增又愈合的抓痕。
当你真正身体力行的时候,口号才不再只是口号,它会带上你的个人印记,成为你的东西。
自己一直都很想做服装类的事情,但因各种缘由它不过是盘旋脑中好几年的念头而已。直到昨天第一次去服装市场,才真正切身体会到兴奋。当我闻到布料气味的那一刻,过去的念头才算真正开始浮现出一点形状,尽管它还极其模糊。
它可能只是苟且,但也可能是诗和远方。我热爱这种存在可能的未知状态。
我一直没有长大,但永远不停止生长,这就是我眼中关于「苟且,诗和远方」的所有理解。它不只一句流行口号,它是切实可感的,我闻得到它的气味。
不负春光 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