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该以哪种花姿在爱里行走
女人,该以哪种花姿在爱里行走
图文/网络 整理/大连人的图书馆 关于爱,红尘里的男女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不同的内涵。而女人,更是爱的天地里风情万种的花朵,就如梅艳芳的《女人花》一样,“女人花,摇曳在风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只盼有一双温柔的手,能抚慰我内心的寂寞。”
阡陌红尘,人潮滚滚,我们都在渴望被爱和爱,到底应该以哪一种花姿绽放在爱的花园里呢?能做到行云流水般地穿梭,游刃如鱼,狡猾如狐,可爱如精灵,美丽如蝶,圣洁如雪…… 若爱,大概我们应该学林徽因的收放自如,淡如白莲。林徽因是一个集千百恩宠于一身的女子。她的初恋是风流倜傥的浪漫多情一代才子--徐志摩。在康桥,正值花季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与已婚的徐志摩共撑一蒿,划向林子幽深处。
渐渐地,徐志摩成为她的梦,暖炉下相互的凝眸,一个心有灵犀的眼神,一个琴瑟和鸣的诗稿--《最美人间四月天》。就连大文豪泰戈尔都说:他俩是才子佳人。可是谁会想到,情到深处,戛然而止。林徽因选择转身离开徐志摩,是因为她怕承担被人唾弃的第三者的骂名?还是另有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女人都是梦幻的,尤其喜欢文字的女人。林徽因更是一个既有梦的浪漫,又渴望现实的平淡的女子。每个人的生活都要有梦来喂养才多彩,可沉湎于梦境,会让人痛苦不堪。这就是林徽因与众不同的地方吧?她是个聪慧的人,即使在爱的时候,也没有成为智商为零的愚者。
都说,恋爱的女人智商为零,可是林徽因是清醒的,她知道,徐志摩也许能给她一生的诗情画意,一生烟雨朦胧的康桥,还会为她毅然决然地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可是,她理智地懂得,自己不需要烟花的绚丽,而是更需要人间的烟火,她更需要一个安逸温馨的港湾共度一生。于是,她选择了梁思成--一个她父亲早就和他家父梁启超有了婚约的男人。把婚姻,把一辈子的交给了各方面看上去都要比徐志摩逊色很多的梁思成。 林徽因潇洒的转身,给徐志摩留下了一辈子的遥望,当他遇到陆小曼的时候,把对林徽因的爱转嫁到陆小曼的身上。对于某段如麻一般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林徽因爱的浪漫,放的洒脱,走的干脆呢?笑得淡然如山谷里的小花,清淡摇曳如池塘里的清荷,去的迅速,飘逸如云,不带走一丝云彩。关于林徽因的选则,不要说人们质疑,就连梁思成也问林徽因:为何是我?她答:这个答案要用一辈子去回答,你等吗?回答完美得天衣无缝。也就是林徽因能说出如此的答案来,不愧为一代才女。爱既要烟火的浪漫绚烂,又要茶的温馨适宜,更要如水的执着。 “你不来,我不肯走,从白发发等到骨骸,等到碑文都风化了,终于你来了。”“徽徽,我要你!”徐志摩深情地说出了心里的渴望。可终究没有留住徽徽转身的决绝。 爱到底谁对谁错?没人能有个固定的答案。就像运动还是静止,要看参照物怎么选择。你处在静止的位置,她是移动的。你是运动的,他可能就是静止的。横看成岭侧成风的感觉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关于爱,我简单的认为也是如此。比如,林徽因的作法于徐志摩可能有些不近人情,近乎残忍。可对于懂得梦只会丰腴茶余饭后的那盏茶,远远不会带给她人间烟火的现实,她是理智而又果断的,爱到峰头路转,放下纠缠投入下一个路程。她是对的吧?因为她不想给张幼仪带去伤害。 再说张幼仪,都说时事造英雄,我相信这句话很有道理。试想,现在的社会哪个女人会做张幼仪一样的女子呢?那样的女人也许是恐龙了。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刘巧珍的爱有些盲目和糊涂,也许我的话是片面之词,爱如果真的是一味地付出,没有自我的随从,那个被爱的人会把你的爱看成廉价的情感,任意挥霍随意践踏。
书上说在林徽因弥留之际,托人找到张幼仪,病榻前奄奄一息的她,含着热泪想要说出心里的话。也许林徽因在祈求张幼仪的谅解吧?据说,张幼仪心里厌恨林徽因,却不恨陆小曼。因为林徽因在她的婚姻里涉足,尽管没有林徽因徐志摩也可能会离婚,也会结束他们明存实亡的婚姻。可是林徽因没有给徐志摩一个完美的结局---和他走入婚姻的天堂。给了徐志摩爱的烈火,却转身用一盆水浇灭那正在燃烧的激情,林徽因是绝情的。 有人问张幼仪:你爱徐志摩吗?她的回答:如果对他的家人照顾也是爱,那么我就是爱它的吧!可怜的女子,爱就是这么简单的,无怨无悔地付出,不求回报地尊老爱幼,生养儿女,如关于张幼仪奋发图强的人生经历,她自己说过,“我一直把我这一生看成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两人的婚姻生活至此走到尽头,张幼仪觉得自己像是一把被遗弃的“秋天的扇子”。尤其是电视剧《人家四月天》里面,那个刘若英饰演的张幼仪看到徐志摩的冷酷无情,选择了忍耐和包容。 张幼仪既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同时又是徐志摩的父亲、徐氏家族大家长徐申如疼爱的儿媳兼养女。在她的身上,既有旧式女子三从四德的忍耐,又有新女性奋发图强的态度。她曾遭遇人生最沉重的怆痛,但她意念中那种执拗的力量,强大到最终助她华丽转身,成就了自己的商业辉煌。 如果说爱是伟大的,大概只有张幼仪有资格担当吧?因为只有她的爱不求回报。可是爱不是盲从,越是无限度地忍耐,越让被爱的人感到你爱得很卑微。 陆小曼,一个为了得到徐志摩的爱,不惜打下腹中胎儿,背负忘恩负义的罪名依然离婚的一代才女。 陆小曼也是多才多艺的,她的画作流传很多。徐志摩眼中的陆小曼是这样的: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小巧玲珑,秀气可爱,胡适一直喜欢陆小曼,他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她的美丽是惊鸿一瞥的那种。 当年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时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知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可能每个人在现实生活里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时候都会说:这就是命吧,我认了。
徐志摩与陆小曼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了。徐志摩在他的诗集中记述了他当时的感受:“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看不见;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爱是真诚的。爱林徽因,爱她的清纯可爱,才华横溢,爱陆小曼,爱她的热烈,爱她的执着,爱她的大胆和不可抗拒。
也不知道,用飞蛾扑火的精神来赞美陆小曼是否恰当。都知道,陆小曼吸毒,夜夜歌舞升平,日日纸醉金迷,她的奢华,让一代才子无法招架,可是,既然选择了她,就要为她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竟变成另一个人;她费了几年的力气帮他收集出了遗作,终身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迹匿影在这世上。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的讲演,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往北京。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爆炸,徐志摩身亡。这就是宿命吧?前世也许徐志摩就是林徽因这朵莲花旁的守护神,就像红楼里的宝玉,守护着黛玉那棵绛珠草,而黛玉回报宝玉的就是那滴不尽的相思血泪。 以爱的名义,爱一次吧!追求真爱的徐志摩,他一生苦苦追求真爱的价值,可是婚姻生活却以情感得不完美,生活的不幸而告终。也许正式这种遗憾的美丽,才给他诗歌注入了渴望的灵魂,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林徽因是一朵洁白的荷花,清新脱俗,前世丢失的莲子,写不尽三生的守望。 张幼仪是一朵优雅静好的幽兰,淡然但不俗气,不媚不俗,回味绵长。 陆小曼是一朵娇艳诱人的罂粟花,带着蛊惑的馨香,带着令人上瘾的疼痛。 女人都是花朵,可我们到底该以哪种花姿行走在爱的天堂呢?我想,那种姿势都是对的吧? 我们欣赏烟花刹那的光芒四射,喜欢她飞上天空的惊艳,就像生命里的某个遇见,令平静如水的日子翻起层层涟漪。我们喜欢焰火,承诺做个飞蛾也在所不惜,只要能触摸火焰沸腾的燃点,哪怕烫伤了手,伤到了筋骨。我们最要的应该是烟火,如林徽因那样,在人间烟火里把责任,把爱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