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大印像玉玺(长江奇石)
李军
从古到今,印的名称有很多,如:玺、宝、图书、图章、印章、花押、图记、戳记、印信、合同、关防、记、符、契、押等。名称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最容易搞乱现代人的神经,简言之,“印章”是它最标准、最普通的称谓。
印章分为私印和官印。私印是个人社会交往的身份和信用凭证,人人都熟悉。汉《说文解字》定义官印为“执政所持信也”,是权力、官位的凭证,是民间俗称的“印把子”,是人人想要的好东西。古代因军事行动而频繁调遣将领,或需要临时封官任命时,等不及范铸便匆忙凿印的官印,称之为“急就章”。
古代官印为四方形样式,象征严谨稳重方正,其四方形样式与方块形汉字印文遥相呼应,展现出和谐对称之美。 1955年以前,我国历代所有的官印都是方形印章。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用缅甸青玉篆刻了四方形国印“中华民国之玺”,于1929年(民国18年)10月10日启用,该印现存于台湾;成立后,新国印于1949年10月31日正式启用,印文为“之印”,该印为铜质印章,样式为传统四方形,文字形式区别于以前的篆书或隶书,采用繁体宋体字,该印在1954年《宪法》颁布后被停用封存,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日本国印为“大日本国玺”,南朝鲜国印为“大韩民国国玺”,日韩均属汉字文化圈内的国家,深受中华古典文化影响,两国国印至今依然沿用旧习,采用传统的四方形样式。印文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的印章,从1931年使用到1937年,行历了从苏区到延安的漫漫征途,是我国最早的圆形官印,该印中西合璧,形制采用西式印章的圆形样式,印文则使用汉字隶书刻制,现也珍藏于国家博物馆。1955年,国家出台国家机关印章管理规定,规定国家机关印章必须为圆形样式。
我国印章历史悠久,根据神话和传说,可上溯到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印章来源于神灵的赐予,处于文明初创时期的古人笃信不疑,但在今天是经不起质疑和考证的。根据《左传》和《后汉书》等史籍记载,印章最早分别出现在4000年前左右的夏禹时期或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的私印官印都可称之为“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玺则王言无以达四海,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秦国丞相李斯受命篆刻秦始皇玉玺,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由始皇帝亲自佩戴执掌,是皇权象征的国之重宝,是君权天授的信物,是治理天下,统治合法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玺”成为皇帝专用玉印,任何人不得染指。这枚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亦说是用天下第一名玉“和氏璧”制成。刘邦攻占咸阳,秦王子婴降汉,献出了传国玉玺。后世帝王和觊觎大统者视之为奇珍祥瑞宝玺,得之则认为受命于天,失之则恐气数将尽,登大位者如果没有传国玉玺,会被人私底下嘲笑为“白板皇帝”,执政合法性受到怀疑。围绕对传国玉玺的争夺,阴谋诡计肆行,血雨腥风飞扬,在血色淋漓的战乱中,它最后神秘消失于后唐皇宫,至今不知所踪。臆想万寿无疆,晚年的武则天忌讳“玺”与“死”或“息“谐音,便改“玺”为“宝”,此后,根据皇帝好恶,皇帝印章名称就在“玺”和“宝”之间往复。
诗书画印是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其完美结合是文人画成熟之标志,是明清和民国书画家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在那个印章艺术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金石铿锵响,巧夺天工绝,书画家们大显神通,在方寸之间篆刻出气象万千,方圆绝妙的书画印章成了文人显示风雅,抒发胸怀的雅玩和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成了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集诗书画印大成的大师备受尊崇,郑板桥诗书画印四绝,位列西泠印社仰贤亭第四尊位,海派大师吴昌诗书画印四绝,受邀担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以国画独步天下的齐白石也是诗书画印四绝的的大师,他对自己艺术作品的满意顺序却是出人意料的:诗印书画。石材、木材、金属、水晶、兽骨、玛瑙等都是印章材料,福州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和内蒙巴林鸡血石是传统的四大印章名石,“石后”鸡血石和寿山石中的“石帝”田黄石是印章石中的珍宝。
秦汉官印在印钮处开有圆孔,用于穿绶带系之于腰间,隋唐时,官方开始使用匣子保管官印,官印上部留有把子便于钤印(盖章)。这枚奇石“印章”的主要成分是白石英,印面平整洁白光滑,小麦色腰带在印钮(印鼻)和印底间缠绕一圈,平添出几分沧桑古朴,中部的曲弧过渡带正好便于用手把控钤印,在奇石正面和最窄处的顶部侧面,呈现出了有面部器官的动物或人物形象,非常贴合古玺形制,奇石另一面的形状则像一顶帽子,从小麦色带开始向上倾斜的印钮,使人联想到郑板桥的咏石诗句:“一卷柱石欲擎天,体自尊崇势自偏”。手握它作盖印状把玩时,沉甸甸厚重的感觉,可能会莫名生出皇帝手掌玉玺生杀予夺,九五之尊一统天下的虚幻。在现代社会,可以把它当成“玉玺”来欣赏把玩,也可以刻上印文使用,如果在古代,那可就是活得不耐烦的主,肩膀上吃饭说话的家伙肯定保不住,因为那可是专制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