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疆(八)达瓦齐的结局
上格登山侦查敌情的小分队队长,是一个叫阿玉锡的人。同时他还带了两个新近归降的准噶尔官员,作为副手。
阿玉锡这个人则投降满清要早的多。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对阿玉锡的记载都非常简单,对于阿玉锡早期的情况,基本上只能从乾隆后来在为阿玉锡的画像中题写的一首诗中知道个大概。在这首诗里,乾隆只是说阿玉锡“准噶尔属司牧臣”,就是说他原本是准噶尔中一个和放牧有关的人员,但到底是管理牧场的下级官员?或者是管理战马的下级军官?还就是一个放牧的一般工作人员?不清楚。至于阿玉锡逃到满清的原因,乾隆倒是也在诗中说了,是“其法获罪应锉臂”,因而“徒步万里来向化”,就是说他犯了罪,按法律要砍掉一个胳膊,于是就投了清。而且乾隆还特意注明了时间是“事在雍正十一年”,是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的时候就逃过来了。
那么阿玉锡在准噶尔的时候到底是犯了什么罪?这个也不知道,但是仅从要砍掉一个胳膊来看,这个罪不会小,因为按照《卫拉特法典》,通常犯罪之类都是处罚牛羊之类,基本没有砍头的——这主要是因为游牧民族人口数量少,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砍一条胳膊,也比较少见,因为也至少是丧失了百分之五十的劳动能力啊。
那么犯了罪要被卸掉一条胳膊的阿玉锡可不想当神雕大侠杨过,一看不妙,我擦,跑路,就逃到了喀尔喀,归降满清,归降之后也一直默默无闻,直到萨喇尔归降后,不知道是以前就认识他,还是发现他身手好,就推荐给了乾隆,说他能空手夺枪,这也是乾隆在诗中写的:“萨拉尔来述其事,云即彼中勇绝伦。持铳迎面未及发,直进手夺无逡巡。”看明白了,不是空手夺红缨枪,是铳,也就是火枪,说明他胆大、敏捷,稳准狠。于是乾隆就封阿玉锡为侍卫,随即在不久之后在进军新疆时,也派他随军作战,这时候,距离阿玉锡投奔满清已经22年了,而此时的阿玉锡,也已经被官封四品。
我们知道进军新疆的西路军统帅永常,出道的时候也才是五品,相当于师级干部,所以阿玉锡的职位属于级别很高的官员了。
因此在格登山下,阿睦尔撒纳、萨喇尔等人就决定派阿玉锡率领小分队,再配上两个副手,携带22名士兵,趁着夜色,混进了达瓦齐的营地。
阿玉锡带着这个小分队这一摸就摸到了达瓦齐的大帐附近。阿玉锡发现,达瓦齐的部队的确如先前的情报所说,军械不整,人心离散,因此决定,干脆直取达瓦齐的大帐得了,于是“出其不意,放枪呐喊”这一家伙,达瓦齐大营顿时大乱,“惊溃纷奔,自相蹂躏”,这根本不用打就崩溃了。达瓦齐一看情况不妙,赶紧逃命吧,带着两千余人逃出了格登山。那往哪儿逃呢?
离着格登山不远,就是如今被称为经典户外徒步线路的夏特古道,从昭苏方面进去,过木札特达坂,就到了南疆,进入阿克苏地区的拜城,达瓦齐也只能往这个方向逃了,所以达瓦齐就带着两千来人进入了夏特古道,一路上跟随的部众又纷纷逃散,最后只有百余人跟随。
而清军在阿玉锡大闹达瓦齐大营后,也立即响应,根据阿睦尔撒纳的战报,共收服准噶尔人四千余人,但也有资料说是6500人左右,之所以有两个数字,是因为阿睦尔撒纳的战报虽然说收服了四千余人,但是这个和数字和前面达瓦齐的万人军队数字对不上:你俘获了四千多,跟着达瓦齐跑了两千多,还有两千人去哪儿了?你战报上也没说砍杀达瓦齐的部队啊,而是明明白白说都是很利索的投降,放弃抵抗了啊。
不管怎么说吧,总之,达瓦齐在这一仗中彻底失败,再也不可能组织起有效防御或进攻。
这就是所谓的格登山大捷
事实上,格登山之战,标志着曾经威震中亚,雄霸欧亚大陆腹地120余年的准噶尔汗国,至此完结。也意味着,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游牧帝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对于格登山这一战,后世有不同看法,尤其是蒙古裔的同学,觉得阿玉锡25人大破万人这事儿太不靠谱,蒙古人也太不堪了,因而难以接受。
有人觉得就连阿玉锡能混进达瓦齐的大营这一条就难以信服等等。
但我们如果平心静气的来看,这一战并没有什么疑点。
因为达瓦齐当时的情况是不得人心的,所谓万人,大都是强拉过来的,没人愿意给他卖命。同时也是因为万人的队伍都是东拉西凑过来的,互相也不会熟悉,士气又底下,管理上也肯定混乱。而阿玉锡这25人本身就是准噶尔人,趁黑混入这样的一个大营,不会有多大难度。结合看阿玉锡不多的史料介绍:犯了罪不会乖乖受罚,而是选择逃亡,而且还能逃掉;能空手夺火枪等等,说明他本身就属于贼大胆类型的人物,所以在达瓦齐大营中敢于冒险,发动突袭。而军心涣散的准噶尔部队本身就不想为达瓦齐战斗,所以纷纷投降也不奇怪。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不是阿玉锡率领小分队奇袭取胜,而是清军和达瓦齐对战击溃的准噶尔军队,满清的史料也不可能不记载,阿睦尔撒纳给乾隆汇报战果的时候,也不可能不说自己的功劳,更不敢瞎编。
现在关于阿玉锡奇袭格登山的奏折、乾隆的批复、表彰奖励的文件也都一应俱全,其后乾隆还专门安排外籍画家郎世宁为阿玉锡画像,并亲自题诗,根本不可能,更没必要虚构出来这么一个事件。
如果说是达瓦齐自行崩溃败走,满清的史料更应该大书特书:我大清光吓就把达瓦齐吓崩溃了。所以这种情况也不可能。
因而今天无论你是什么族裔,感情归感情,但别因为感情而影响判断,从而对凡是自己感情上难以接受的事儿都不认可。
格登山大捷后,乾隆对阿玉锡和他的小分队都大加封赏,授阿玉锡散秩大臣,加封男爵,准其世袭,同时赏银三百两。其余的人均授予三等侍卫,赏银一百两。就连奇袭前投降过来的两个人,也指示阿睦尔撒纳酌情嘉奖。乾隆还明确指示,等阿玉锡回来后,要专门接见,“朕仍从重加恩”。
在格登山上,后来到乾隆二十五年的时候,清专门立了一块碑《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书写。到了1871年,当时的沙俄趁阿古柏之乱,出兵侵占伊犁,当然也占了昭苏,占了格登山。后来经清几经交涉,直到光绪八年(1882年)伊犁才要回来了一部分,包括格登山。
其实当时沙俄是打算吞并掉昭苏的,但是清死活不同意,哪怕别的地方我割让给你,这地方也不能给你,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格登山,山上有老祖宗立的碑啊。反正对清来说,只要有老祖宗的东西,就绝不能让步。因此,昭苏得以留在中国版图。
当然,昭苏归还后,格登山上的碑虽然还在,但是碑亭已全部毁坏了,所以光绪十年(1884年)六月,当时的伊犁将军就派人员修复,重新盖亭子,花了一千四百两银子,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竣工。到了1975年、1984年,咱们天朝又两次对碑亭进行修缮。
2003年12月1日,中哈边界发生6.1级地震,格登山碑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于是再重修,所以现在你要是去昭苏,看到的碑亭,是2006年6月修建竣工的。
那么,格登山之战后,达瓦齐逃到南疆又是怎么打算的呢?
达瓦齐的考虑是,到图尔璊,投奔图尔璊的阿奇木伯克霍集斯。关于什么是伯克,什么又是阿奇木伯克,这个我前面的文字中曾经有专门介绍,忘了的或者没看的可以查看历史消息《从乾隆嘴里夺食:新疆的一桩贪腐大案(上)》(点击蓝色字体即可直接跳转)。
那么图尔璊是什么地方呢?
其实,图尔璊(mén,不念man)就是吐鲁番的汉语不同译写,但是这个地方却不是吐鲁番,而是今天的乌什。也就是说,当时的新疆,有两个叫做Turpan(吐鲁番)的地方,只不过一个汉语写为吐鲁番,另一个写为图尔璊。
那为什么乌什当年也叫吐鲁番(图尔璊)呢?其实直到今天,乌什的完整地名还是叫乌什图尔璊(乌什吐鲁番Uqturpan)
这是因为准噶尔人当年统治南疆之后,大量将喀什噶尔、乌什等地的维吾尔人迁往伊犁,给准噶尔人种地。
那么乌什的维吾尔人迁往了伊犁,这边的地也不能空着啊,于是又将吐鲁番的维吾尔人迁徙至乌什。这也就是说,现在伊犁地区的维吾尔人,其实都是喀什噶尔地区以及乌什等地的维吾尔人,而现在的乌什维吾尔人,则大都是吐鲁番的维吾尔人。
因为这个原因,那些迁往乌什的维吾尔人怀念故土,所以便将乌什也称为吐鲁番(图尔璊),不仅如此,就连乌什下面的地名也有很多和吐鲁番的地名一样,如皮羌(辟展)、喀拉霍加(哈喇和卓)、托克逊、洋海等。
那么当时的达瓦齐是带着两千人进入夏特古道,120公里横穿天山,一路上不断有人逃散,等到了南疆,只剩下一百来号人了。
达瓦齐之所以选择投奔霍集斯,首先是因为南疆的这些大小伯克们,都是准噶尔任命的,而霍集斯一家兄弟数人,也都是被达瓦齐任命为各个地方的伯克,达瓦齐认为自己是有恩于霍集斯一家啊。所以就决定去找霍集斯。所以《西域闻见录》中记载,达瓦齐“阴计乌什回城之阿奇木伯克霍集斯,为己所立,必不辜恩,因率其子罗卜藏,并亲兵百余骑,由穆素尔达坂逃至回疆”。
这样,达瓦齐就来到了距离乌什(图尔璊)还有四十里的一个地方,一面通知霍集斯,一面就地修整。而霍集斯呢,却派人给达瓦齐带话,说是自己生病了,身体不适,不能亲自出城迎接。虽然自己不能来,但是却派了代表,赶着牛羊,带着酒来迎接。
达瓦齐的手下就有人觉得霍集斯可疑,对达瓦齐说,此地离乌什(图尔璊)只有四十里,这个霍集斯不亲自来迎接您,恐怕有诈啊。
达瓦齐则认为没问题:有什么可疑的?我对霍集斯一家那是一直厚待啊,他们家,兄弟四人,都是阿奇木伯克,还不都是我任命的?他霍集斯只要还稍有点良心,也得知恩图报吧?
于是达瓦齐叫大家杀牛宰羊炖肉,大吃二喝,这一家伙,估计大家也都是一路仓皇出逃,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可算是见着酒肉了,放开了整,这就醉成了一片。
那霍集斯真的是身体不适,不能出城吗?
霍集斯其实早就带着人,埋伏在旁边的树林里,等着达瓦齐一伙儿喝醉呢,这一看,差不多了,带着弟兄们就过来,三下五除二,就吧达瓦齐和其手下给绑了起来,大概也跑了几个,因为最终记载霍集斯是绑了70多个人,全都押解回乌什。
回到乌什后,霍集斯是准备迎接清军,将达瓦齐交与清军。
事实上,在达瓦齐逃来之前,清军已经给南疆地区的各个伯克们下了通知,只要是见了达瓦齐,就地抓捕,移交清军。同时,清军也已经开始进入南疆了,正式接管南疆。
霍集斯又不傻,这能抱着达瓦齐一起等着被清军团灭吗?
所以达瓦齐认为自己对霍集斯一家有恩,必定不会辜负自己什么的,完全是幼稚,仅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来,达瓦齐这个人是完全没有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
达瓦齐被俘,乾隆自然是十分高兴,准噶尔问题这算是终于解决了啊,下旨,将达瓦齐送到北京。同时,霍集斯还抓获了雍正时期,在青海发动变乱,后逃入准噶尔的罗卜藏丹津,也就是雍正问噶尔丹策零索要而被拒绝的那位。现在,也一并带到北京。
对于达瓦齐,乾隆并没有杀他,也没有关押他,因为也没这个必要,再说,这个达瓦齐反正也不成器,所以达瓦齐来了后乾隆一看,达瓦齐这个人“庸悫可悯”,悫,音 què,意思是老实谨慎,也就是说,达瓦齐这个人平庸无能,老实孩子一个,根本对满清构不成什么威胁,因此便“特赦之”,我把你养起来得了。
《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对达瓦齐是“封以亲王,赐第宝禅寺街,择诚隐郡王孙女配之。”
就是还封了爵——人家好歹也是当过汗王的。这一点跟当年司马懿封阿斗为安乐公道理是一样的——同时还赏给了府邸,挑选了一个诚隐郡王的孙女,许配给达瓦齐。诚隐郡王是谁呢?是乾隆的三叔,雍正的三哥允祉,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应该记得,这个三阿哥是一个文化人,搞了很多文化事业,比如主持编纂了两部大书《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但是等雍正上台后,还是遭到猜忌,不仅被降爵、圈禁,而且他主持编纂的两部大书,也被雍正算到了自己的账上,成了在雍正领导下发展的文化成果。
现在,乾隆继续让他三叔家发挥余热,将一个孙女嫁给了达瓦齐。
而达瓦齐呢,在北京也住不习惯,《啸亭杂录》记载,达瓦齐“然不耐中国风俗,日惟向大池驱鹅鸭浴其中,以为乐而已。”
就是整天泡在水池子里,而且达瓦齐是个大胖子,体味也比较重,“体极肥,面大于盘,腰腹十围,膻气不可近。”乾隆则将达瓦齐任命为御前侍卫,“终优容之。”一直对他不错。
对于霍集斯,那当然也大加封赏,其后在南疆地区是尊荣无比。但是后来因为霍集斯流露出想当南疆之主的意思,立刻让乾隆对他产生了警惕,而霍集斯也是很灵光的一个人,一见皇上对自己有了看法,立刻主动要求留在北京工作,不回新疆了,其后,霍集斯便留在了在北京,也是被乾隆加官进爵,乾隆凡是有外事活动,吃饭喝酒,都带着他。(详情见《从乾隆嘴里夺食:新疆的一桩贪腐大案(下)》点击蓝色字体即可直接跳转)只是不知道,霍集斯和同样留在北京的达瓦齐,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双方的心底是怎样的一个滋味。这都是后话了。
那么,对于南疆的管理,清是怎么考虑的呢?
早在清军进军新疆,前往博尔塔拉汇合的时候,西路的副帅,定边右副将军萨喇尔在一个叫额林哈毕尔噶的地方,遇到了一群来投降的准噶尔人。
额林哈毕尔噶是什么地方呢?就是今天天山山脉中的支脉依连哈比尔尕山,具体位置是从乌鲁木齐的南山一直延伸到伊犁,而萨喇尔遇到投降的人的具体地点,则是依连哈比尔尕山的乌苏这一段。在这里,萨喇尔发现,投降的准噶尔人中还夹杂着几十户维吾尔人,其中一个人自称是被准噶尔人拘禁在伊犁的白山派和卓:波罗尼都。
波罗尼都说,和他一同被拘禁的,还有他的一个弟弟:霍集占,现在博尔塔拉。此后不久,清军便也找到了这个霍集占。这兄弟两个,便是在新疆历史上很有名,后来掀起翻天巨浪的大小和卓。
而现在,乾隆决定,让大小和卓管理南疆的维吾尔人。
所以《圣武记》记载,“又释放故回酋大、小和卓兄弟在伊犁者,使归旧部,於是天山南北二路皆不血刃而定。”
但是让乾隆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新疆却正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这场风暴,不仅直接将准噶尔人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原本被准噶尔人囚禁、奴役,现在被他释放并重新赋予权力的大小和卓,竟然也参与了其中。
那么,已经被清军收服的准噶尔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直觊觎准噶尔总汗位置的阿睦尔撒纳又将会怎样实现他的个人图谋?按理说应该感激乾隆的大小和卓为何又要与满清为敌?还在享受胜利的乾隆,又将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