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人正处于思维“舒适圈”的陷阱中...
▽
美团CEO王兴说过一句话:
“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1
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吐槽说同事A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思维固化,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是真理,喜欢否定别人。
我开玩笑说:惹你了就直接揍他一顿呗。
他接下来的回复让我惊讶了。
他说:“我才不,我就要惯着他,让他自我膨胀!我要和他打架或者讲道理,他可能会反思,我才不要给这种人进步的机会。”
不知道你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思考一下,然后带着你的答案往下看。
我看到的是一种高段位的“报复”方式——
任由对方困在自身的思维“舒适圈”里,让个体停止成长,直到自我毁灭。
难怪陈奕迅会说:若无其事是最好的报复。
2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关于思维“舒适圈”陷阱的故事。
美国旧金山曾于1995年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名经济界、政治界精英的会议。
针对“如何消除世界贫富差距”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与规划。
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这场激烈的竞争将会使财富集中到20%的精英身上,另外80%的人则被''边缘化'',而这两类人之间产生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于是他们发明了tittytainment,
中文翻译为''奶头乐''策略。
(英文titts''奶头''与entertainment ''娱乐''的组合)
''奶头乐''的战略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
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通过消遣娱乐及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占据注意力,最终达到一个目的:
使80%的「边缘人」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能力,沉浸在“快乐”中安分守己,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
最后,世界一片和谐,边缘人对现状满足,精英们高枕无忧,简直完美!
这不也是另一种高段位的思维“舒适圈”陷阱吗?
——不断用高刺激低认知的“安眠药”注入边缘人的思维“舒适圈”,群体停止成长,娱乐至死。
想要破解思维“舒适圈”陷阱,得先了解它的由来:
人类的老祖宗,住在森林里,草原上,每天要面对比他们强壮太多的飞禽猛兽,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大脑就逐渐进化出一种“保护机制”,一旦遇到不熟悉、不安全的、实力悬殊的情况时,不需要思考,大脑会自动触发“保护机制”,产生恐惧感后第一时间开跑。
现在人类站在了食物链顶端,不再需要每天担心受怕,然而老祖宗留下的“保护机制”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安全区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舒适圈”。
一旦跨出“舒适圈”,大脑就会向身体发出命令,产生紧张、抗拒的不适感,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舒适圈”外的一切未知会让人不自觉地退缩。
久而久之变得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沦为80%的「边缘人」。
3
如何让自己持续成长,不断扩大思维“舒适圈”呢?以下几个思维锦囊或许可以帮助你。
1. 建立“绿灯思维”,打破习惯性防卫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里提到“红灯思维”和“绿灯思维”。
红灯思维: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绿灯思维: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
“思考这个观点能怎么用来帮助自己?”
以一种“开放性心态”,拥抱新认知,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舒适圈”。
2. 保持自我反省,观察自己的行为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敢于时刻指出你错误的朋友,那其实是一种幸福,如果没有这种朋友,那就自己成为这个“朋友”。
训练自己的“第三视角”,跳出本体来观察自己,这说得有点玄妙,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时刻进行自我反省。
3. 确定目标并拆解成几个小目标,直接行动
思维的“舒适圈”会局限你的行动力,常常浮现出“做不到吧”、“不可能”这些自我否定的想法。
试着确定一个自己觉得有意义的长期目标,把目标再拆解成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的进行打怪升级,最终完成大目标。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成长亦如是,唯有不断地自我突破,升级大脑,才能持续扩大自己的“舒适圈”,成长为更强大的自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