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有一种成长叫解决冲突

01-07 生活常识 投稿:柚花离海
在职场上,有一种成长叫解决冲突

我们常说,就事论事,生活中工作上,尽量不要把个人情绪带进来。总觉得聊感受太主观,不专业。


于是,我们不去想它,有情绪尽量压着。可是人总有情绪,不去管它,它还在这里。


“就事论事”通常不能解决问题,至少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一、我们为什么要注重感受?


1)  有冲突必有情绪。不解决情绪,冲突就无法彻底解决。

 

很少有人争得面红耳赤,内心却平静如水。

 

如果你管一个项目。有个其它部门的同事迟迟未完成他的工作,导致你整个项目延迟。


你一封邮件把状告到大老板那里。事情是暂时解决了,这个同事被迫连夜加班完成他的工作。但他对你心存不满,下次在你的项目上更加不合作。


只不过下次手法更高明,让你告不到老板那里去。

 

2)  不化解对方的情绪,对方很难倾听我们的辩解。

 

如果对方在“气”头上,他的接受、理解和判断能力都会被情绪占上风。他听不到我们的解释。即使听到,也会从自己的角度来臆想我们的意图。


3)    有时候情绪不仅是冲突造成的副产品,更是造成冲突的核心原因。

 

比如,夫妻两人平时很晚下班,独处时间不多。老婆周末想和老公多呆一会儿。可老公却经常出去和哥们看球赛,他认为看球赛可以解压。


老婆不让老公出去,夫妻两个吵架。


这里双方的不满不是因为吵架造成的,相反,吵架是因为对方不让自己满足情绪上的需求。



 

4)    有时候不解决心里的小情绪,情绪会在内心升级并以不可控的形式爆发。

 

说个我身边的故事吧。我有个朋友很爱自己的男友,但她被宠坏了,喜欢拿男友的小缺点当众开玩笑。


她认为小玩笑无伤大雅。男友虽然心里不爽,但也不好意思拿这点“小事“说事。

 

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出去喝酒,我朋友又拿她男友的缺点开玩笑,他男友可能还带着酒劲,“啪”的一下重重地把啤酒杯往桌上一放,大声说“TMD,不说你还来劲了是不是?”


我们惊若木鸡,我朋友哭着跑回家。


你瞧,其实这事只要两人早早地私下沟通一下就可以解决,何必闹成这样。




二、为什么大部分人回避讨论感受?


1)    谈感受的话,自己会无法控制情绪,变得太情绪化。

 

的确,有些情绪与我们深层次的需求有关。


挖深了,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和他人。有时候,不提则已,一提真的难保不会激动。

 

这种担心是合理的。但不深入解决情绪,问题就无法解决。如果是同事间或普通朋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等几小时或一两天,等到能控制情绪了再聊。


如果是亲密关系的家人或朋友,那偶尔剖开心灵聊一聊、哭一哭估计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吧。



 2)    没有做好倾听并回应他人感受的准备

 

a.    听别人说感受让我周身不舒服。

 

这种情况在直男中很多。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习惯所有的东西,我只能说如果你认识到聊感受的好处,那就多练习练习吧。

 

b.  如果对方聊了负面感受,我就有义务去帮助消除他的感受

 

其实不必有这种顾虑。你只要倾听并认同对方的感受,他就会觉得好受很多。不必为了让他好受而改变自己的决定。

 

比如你因为业绩问题没有给一个下属奖金。你不必回避他。如果你不想他马上跳槽,你就更应找他聊聊感受。


他可以说受伤、愤怒,你也可以说理解并解释原因并承诺会帮助他进步,但你不用给他加奖金。




3)    万一我说出了真实感受,伤了他的心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忠于内心地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值不值得解决。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益处比可能伤到别人带来的负面影响高吗?


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被解决,我们要有所选择。

 

如果决定不提自己的感受,就要做好这个问题可能无法解决的准备,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让它影响其它事情。

 

如果决定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那在阐述自己感受的时候要掌握技巧(下文有支招)。


不是所有负面情绪就一定会招致负面反应。我们要向沟通专家好好学习。


 

三、如何有技巧地讨论感受?


1)    了解自己真实的感受

 

人的心理是多面且复杂的。比如说,如果你大龄单身,父母催促你找朋友。你可能会觉得父母很烦,老古董。


于是,你减少和父母见面的次数。但你不愿意见父母可能还因为觉得有愧于父母。虽然你已打定主意非真命天子不假,但你可能觉得让父母担心不好。


又或者是连你都有些恐慌,不知道此生会不会遇到真命天子,父母的劝说时时提醒你的恐慌,所以你就只能避而不见。

 

只有深度剖析自己的多方面感受,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    不要指责对方,只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仍用上面的例子。好了,你现在了解了自己的感受。但对父母避而不见既不能满足父母对你的爱,也不能实现你的孝心。


你必须通过和父母聊自己的感受才能说服父母用一种你能接受的方法和频率来阐述他们的焦虑。

 

记住,这里只谈感受,不指责对方。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你们的话我都听进去了。


我只是想讨论一下方式方法。现在,我们每次见面都要聊找对象的事,我都有点害怕和你们见面了。


我其实还想和你们聊聊我的工作,听听你们旅游的轶闻呢。”

 

千万别说,“你们老说找对象的事烦不烦啊?你们现在变得很无聊。谈来谈去就是这些。”


这样,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加剧矛盾,因为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本能,有时还会用攻击来保护自己。



3)  把所有的感受都说出来,不要只挑一样说

 

前面说了,人的心理和情绪是多面的,如果只挑一样说,并不能帮助对方完全理解整个问题的根源,那他的应对可能并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如果你只说觉得父母唠叨,父母可能情愿你烦也要把重要的事说n遍。

 

但如果你还谈到他们的唠叨使你产生愧疚感,从而无法面对他们。他们可能会认识到适得其反了,应该调节方法了。


如果你谈到了自己的恐慌,那经验丰富的他们可能会和你分享一下他们的经验。

 

4)  如果对方不分享感受,我们可以帮他说出来,这样会让他觉得我们懂他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如果父母比较保守,不喜欢说爱啊关心啊。


那你帮他们说出来,比如:我知道你们是爱我为我好。


这样,父母就会明白你不是完全没良心,也是理解父母的苦口婆心。那以后他们可能催你就没那么紧了。



好了,现在总结一下本文重点。


我们为什么要注重感受?


1)    不解决情绪,冲突就无法彻底解决。


2) 不化解对方情绪,对方很难倾听我们的辩解。


3) 有时候情绪是造成冲突的核心原因。


4)    不解决心里的小情绪,情绪会在内心升级并以不可控的形式爆发。

 

那为什么大部分人回避讨论感受?


1)    太情绪化


2) 没有做好倾听并回应他人感受的准备


a.  听别人说感受让我周身不舒服


b.  如果对方聊了负面感受,我就有义务去帮助消除他的感受


3)    真实感受会伤对方的心


如何有技巧地讨论感受?


1) 了解自己真实的感受


2) 不要指责对方,只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把所有的感受都说出来,不要只挑一样说


4) 如果对方不分享感受,我们可以帮他说出来,这样会让他觉得我们懂他





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原作者、pixabay和giphy。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标签: # 自己的 # 情绪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