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间六书五运六气主病
凡六十年而周甲子,有岁运同司天曰天符,同岁支曰岁会。孟年同曰支德符。岁运同司地,刚为同天符,柔为同岁会。凡此二十九岁。太过司天剋之曰天刑。及年前大寒交气之日,反时程与运程为夫妇者,曰程德符。皆非太过不及,乃年运之气也。申子辰年寅初交,巳酉丑年巳初交,寅午戌年申初交,亥卯未年亥初交气也。
十二支应六气叁阴叁阳
六气为本,叁阴叁阳为标。
子午少阴君火【 暑】 丑未太阴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 主大热】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
六气有余不足
孟少,仲平,季多也。《内经》以寅申巳亥四孟,为一阴一阳也;子午卯酉四仲,为二阴二阳也;辰戌丑未四季,为叁阴叁阳也。
少阳为先,故主虚无,变化轻微;而少阴为后,故主形体安静,重浊而多也。故风火动乱,至阳为先,居孟未甚为少;寒湿肃静,至阴为后,居季已甚为多。燥热各得乎中,故居仲而平也。
註曰:气有多少,是言六气;形有旺衰,言五运也。
六步主位平脉
初之气,自大寒日至春分。厥阴风木之阳用事而气微,故曰冬至后日甲子少阳主。然冬至甲子,斯无常準,以大约分之。一月如在冬后,即大寒交初气之分也。一岁六周甲子,以应六气,下皆倣此。一气,正月二月也。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时物及风木之象也。
二之气,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之位。阳气清,正在两阳合明之间,故又云阳明主,脉弦也。
叁之气,小满日至大暑,少阳相火之位。阳气万物皆盛,故亦云太阳主,脉洪大而长。天气万物,人脉与造化同
四之气,大暑日至秋分。太阴湿土之位。天气尚盛,而夏后阴已用事,故云太阴主。此叁阴叁阳,与六气标本之阴阳异矣。脉缓大而长,或云紧大而长者,传写之误也。湿土主缓大而长,燥金主紧细而短濇,以万物乾湿,明可见焉。时湿土盛,肤腠开通,汗液时泄,故脉虽大长而力缓,不能紧也。至秋后气衰,寒冷乍闭,故虽微细而力紧也。
五之气,秋分日以至小雪,阳明燥金之位。气衰阴盛,故又云少阴主也,脉紧细而微。
终之气,一曰六之气,小雪日以至大寒,太阳寒水之位。阴极而终尽天气之所收隐,故曰厥阴主。厥者,尽也。脉沉短以敦。万物收藏在内,寒气闭塞,而肤腠气液,不能散越,故脉沉短而反有力,敦厚而如石也。
凡四时六位,平脉太过,则时气有余而为病,如春弦太过则风为病。
不及者,气衰而为病。盖四时脉微见为平,此言过微也。如秋脉微而夏脉洪之类也。
若反见他脉者,他气有余而来为病也。如迟为寒而数为热之类也。
五运主病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
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六气为病
诸暴强直,肢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
【 足厥阴风木,乃肝胆之气也。】
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浑浊,腹胀大,鼓之如鼓,痈疽疡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闭,身热恶寒,战慄惊惑,悲笑谵妄,衄衊血汗,皆属于热。
【 手少阴君火之热,乃真心小肠之气也。】
诸痉强直,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 足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
诸热瞀瘛,暴瘖,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肿疼痠,气逆衝上,禁慄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痺,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瞤瘛,暴病暴死,皆属于火。
【 手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叁焦之气也。】
诸濇枯涸,乾劲皴揭,皆属于燥。
【 手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疒颓)疝,坚痞腹满,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
【足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
气宜论
治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主,五臟所宜,五行之运行数,六气之临御化,然后明阴阳叁才之数。故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之数可得见也。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万,故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经曰:丹天之气,总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鬼柳;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元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是以将前叁数与大象俱明,始终之六气,所司之高下,在泉浅深之胜復,左右之间气同与不同,叁纪太过不及之理,故可分天地之化产,民病之气宜矣。
经所谓太阳司天之政,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阳明司天之政,故岁宜以辛宜苦,汗之清之散之;又宜以咸。少阳司天之政,故岁宜以咸,宜辛宜酸,渗之泄之,溃之发之。观气寒温,以调其气。太阳司天之政,故宜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温气外溢,肉溃皮拆,而水血交流。少阴岁宜以辛调之,以咸润之,又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是以迎而夺之,王气之法也。故云:六气有余,用热司天之政,故岁宜咸以软之而调其上,甚则以苦发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则以苦泄之。厥阴司天之政,故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故王注曰:夏寒甚则可以热犯热,寒不甚则不可以犯也。若有表证,若有里证,故法云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使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故无者生之,有者甚之。所以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其寒至则坚痞、腹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昧昏郁注下,瞤瘛肿胀吐呕鼽血衄血,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闭之病生矣。王注曰:食已不飢,吐利腥秽,亦寒之疾也。暴瘖冒昧,目不识人,躁扰狂越,谵语骂詈,惊癎,亦热之病也。故经所谓无失天和,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復,是谓至也。倘不知斯,寒热内贼,失气之宜,因不知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术不通经,为粗工之戒。是以六气上司九宫,中司九元,下司九宜,叁数俱明,各分主客,胜復淫治,剋伐主病,岁物气味之厚薄,故经所谓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太阳在泉,热毒不生。故其气专,其味正。少阴在泉,寒毒不生;太阴在泉,燥毒不生。此所谓天化地产,故天地气合,气合则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经所谓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病机者,寒暑燥湿风,金木水火土,万病悉自此而生矣。故谨察病机之本,得治之要者,乃能愈疾。亦常有不明六气五行之所宜,气味之厚薄,所用人身为病之所由,而能必获其效者,尠矣哉。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