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白居易3 铮铮铁骨

01-07 生活常识 投稿:眉温如初
【百家讲坛】白居易3 铮铮铁骨

演讲人:莫砺锋 

讲师简介:新中国首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学术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白居易在担任盩庢县尉期间,创作了以《长恨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品,一时间明文天下,但中国古代的文人他们博取功名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要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而是要在政坛上建功立业,“出将入相”,所以小小的九品县令显然无法满足白居易的政治理想,此时唐宪宗李纯刚刚执政不久,急切盼望纳天下贤才,辅佐他的新政。那么,文才出众的白居易会因此得到升迁的机会吗?耿直率性的诗人白居易能否适应复杂的官场斗争呢?

全文:

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到了今天我们一般都说他们是伟大的诗人,他们平生写了什么什么好的作品,但是就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当时的自我设计,就是自己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希望都不要当诗人,他首先要当政治家,要当一个好的官员,要当宰相,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李白如此,杜甫如此,白居易也如此。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白居易这个人物他在政治上面如何。

白居易在写《长恨歌》的时候他是做盩庢县的县尉,这当然是一个比较低的职务,这个官的品级是正九品上,九品,最低了,他在盩庢县做县尉应该说白居易本人对这个职务是很不满意,幸亏白居易很快他的学识和他的文才就受到了朝廷的重视,所以,他在做盩庢做县尉的时间很短,一年多就被朝廷注意了,首先是被朝廷借调,就是他盩庢县县尉这个职务还没解除的时候他就被借调到朝廷去做其他的事。那么借调的职务中间有一个职务非常重要,是翰林学士。唐代的翰林学士不是一个正式的职务,它一般都是借调性的职务,当时的话叫做差遣,就是他这个时候做差遣。然后过了不久第二年具体地说就是白居易37岁那一年,就正式的调到长安城,盩庢县县尉的职务就解除了。调到长安以后一个是做左拾遗,他的本职的官叫左拾遗,他的职务同时还继续当翰林学士的差遣。

解说:此时的白居易虽然没有出将入相,但毕竟已经回到京城,可以为大唐帝国建言献策。那么白居易的这两个官职到底是干什么的,白居易会在这样的新岗位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吗?

那我们看一看这两个职务,这两个官到底是干什么的?唐代的左拾遗属于门下省,跟左拾遗相对的另外有一个官位叫右拾遗,右拾遗属于中书省,门下省也好,中书省也好都是当时最高的公务机关之一,那么拾遗这个官具体是干什么的呢?拾遗就是拾遗补缺的意思,它的大致上的职务规定就是只要朝廷的政治,朝廷的措施具体的方针政策有什么不得当的地方,朝廷考虑问题有什么遗漏考虑得不够周密的地方,那么这个左拾遗也好,右拾遗也好你应该要指出来,因为你的职务就是拾遗,拾遗补缺。左拾遗的官的品级并不高,仅仅是从八品下,就是比起白居易原来的盩庢县尉那个职位官位是高了一点,但还不是很高,但是这个职务非常重要,就是官位不高你起的作用是非常高的。白居易就去当这个拾遗了,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说朝廷任命我为左拾遗了,我心中有什么什么感想,它里面如实地说到了这个官位还不是很高的,还是一个比较卑下的官位,但是他说很重要,而且在我以前在我以前的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曾经做过右拾遗,大诗人杜甫曾经做过左拾遗,就是他们这么大的诗人他们名盖天下他们都做拾遗的官,而且做得很好,确实帮朝廷拾遗补缺了,我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也要在拾遗的座位上面好好的干。他此时的另外一个一个差遣就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因为它是一个差遣,它不是一个正式的职务所以充当翰林学士的人他的品级是不一样的,白居易只有八品,但是跟他同时当翰林学士的人最高的高到正三品都有的,就是朝廷正三品的官也可以当翰林学士,白居易这个从八品以下也可以当翰林学士。

那么翰林学士具体做什么呢?翰林学士的职务,就是起草朝廷最重要的诰命,比如说要任命将帅就是出征打仗了,任命一个统帅,或者说朝廷任命一个宰相这样的诏命叫翰林学士起草,要册立太子地决定立哪一个王子为太子了,就确定接班人了,也由翰林学士来起草,其他的宣布征讨,对哪里发动战争或者宣布大赦令等等,凡是朝廷最主要最重要的诏令都是由翰林学士来起草的。当然,所谓的起草实际上还包含着跟皇帝跟宰相他们一起商量的过程。因此,在中唐的时候从唐德宗开始起于,翰林学士实际上就是皇帝最亲密的高级顾问和机要秘书,既是高级顾问,又是机要秘书,所以在举行内宴的时候,就是宫廷里举行宴会的时候翰林学士坐在哪里呢?坐在宰相的下面,坐在一品大员的下面,就是他的座位比其他的一品的大官还要坐得高,因此中唐的人都称翰林学士叫做内相,就是宫内的宰相,他虽然官位并不太高,白居易这个时候才从八品下,但是他是内相作用非常重大。

跟白居易同时做翰林学士的包括他在内一共有六个人,除了他以外那五个人后来都升到宰相的地位了,所以白居易是没有做到,诗人做官一般不行,白居易到70岁的时候非常感慨地回顾这一段,说是“同时六学士”,我们当时同时有六个学士,“五相一渔翁”他们五个人都做了宰相了,只有一个人做了渔翁,渔翁就是在江湖上实际上他也没有在江湖上了,就是我没有做到大官,没有做到宰相。尽管如此,尽管白居易并没有像其他翰林学士那样做到宰相,但是他当时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的时候,他当然是非常自豪的。

解说:白居易调任长安的时候时年37岁,正是他人生中意气风发的阶段,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可是,白居易这个从八品下的小官却生生把唐宪宗李纯气个半死,那白居易到底是如何得罪了皇帝呢?面对着皇帝和各位权臣人微言轻的白居易真的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吗?

白居易自从他37岁那一年调进长安以后,他在政治上面就处于一种意气风发的一个阶段,他考虑到我现在正是的官职是左拾遗,拾遗这个官我的职责就是帮朝廷拾遗补缺,所以他就觉得一定要勇于献言献策,朝廷有什么不对的,有什么遗漏的我一定要指出来,使他非常有责任感。同时他又是翰林学士,地位那么高,要起草国家最重要的文件,所以他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这两者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所以白居易在这一段时间,他在政治上面就非常地积极有为,总想为国家多献言献策,多做事情,多出主意。应该说他也是表现得确实很好,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在白居易的传记中间都说到了这件事情,说白居易是非常勇敢地向朝廷提意见,甚至有的时候意见一直提到皇帝跟前当面指出来皇帝的错误,唐宪宗他说你皇上什么什么不对,这个应该怎么怎么做,有的时候唐宪宗都非常生气,因为他当面批评我,《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了唐宪宗曾经对别人说过,说白居易这个小子是我亲自提拔他的,把他提到这么高,他居然当面批评我,给我下不了台,我以后一定要惩罚他的。可见,白居易提意见确实是非常勇敢的,不顾自己的地位升迁,甚至不顾自己的安慰向皇帝提意见他都提了。

那么我们现在来具体的看一看,白居易在朝廷里做官的时候,他到底说了些什么,他到底了提了些什么意见。首先,白居易对于朝廷里那些骄横不法的那些权臣,就是那些大臣地位很高,权力很大但是做的事情不好他提出批评。非常勇敢,他批评的矛头首先是对准中唐很多的节度使,在中唐时候虽然安史之乱早就平定了,但是地方上有很多节度使他实际上处于一种半独立状态,特别是那些统治的地方比较大,又是兵强马壮的那些节度使,基本上不听朝廷号令,就是他统治那个地方差不多就像独立王国一样朝廷的号令他不听的,他向地方上的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搜刮来的那些租税收入也不上交给朝廷,不交给国库,我这个地方上我自己用了,朝廷有什么政令也到不了这个地方上,很多节度使处于这种状态。那么白居易在做谏官的时候他就针对这些节度使提出了很多批评,他上疏给朝廷要求严厉地约束他们,管好他们,至少现在有姓名可查的受到白居易严厉批评的节度使至少在五个以上,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叫裴均,裴均这个人不是一般的节度使,他原来在荆南,在现在的湖北那一带,但是他这个节度使不同于常人,因为他在唐宪宗这个皇帝当上皇帝这个过程中间他是有大功劳的,所以,唐宪宗登位以后就觉得裴均这个人是我的功臣,我所以这么快登基做皇帝他起了一个大功,所以就非常信任他。尽管裴均在其人在荆南节度使任上骄横不法,做了很多无法无天的事情,但是唐宪宗还是把他召到长安来,还准备要任命他为宰相,这个时候白居易就坚决不同意,白居易就接连上疏朝廷坚决反对,说这个人人品这么不好,怎么能做宰相,在舆论的逼迫之下唐宪宗没有让裴均做宰相,货币把他放出去放另外一个地方山南东道去做节度使了。裴均还不死心,到了那个地方以后经常项朝廷里面献财宝,贿赂皇帝,有一次一下子就献给唐宪宗一千五百两银器,就是银做的杯盘等等献给皇帝。白居易又知道了,又上疏说他是怀有野心的,说皇帝你不应该接受他的财宝,可惜是唐宪宗不听。所以在这些骄横不法的节度使,在中唐时候当时是经常被白居易严厉地批评。

解说:在前面的讲述中莫砺峰教授认为唐宪宗李纯之所以能够最终成为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除了有像裴均这样的权臣鼎力相助之外,宦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唐宪宗在上台之后对那些帮助过他的宦官不断的提拔重用,本来宦官乱政对中唐的存在就是一个极大的危害,而唐宪宗的这种纵容更加助长了宦官的势力,那么白居易对宦官乱政敢于提出抨击吗?宦官如此受宠,他就不怕会打击报复穿小鞋吗?

白居易批评的第二类对象就是当时的宦官,也就是太监头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宦官乱政非常厉害,因为宦官是最接近皇帝的人,他要一旦掌握权力就不可收拾。中唐就是如此,中唐时候的宦官势力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很多皇帝的废立,就是把这个皇帝废立,立新的一个皇帝这个事情都掌控在宦官手里,所以到了北宋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间,就这样评价评论中唐的宦官,他说中唐宦官是这样子的,宦官对于皇帝掌控皇帝就像掌控一个婴儿一样,掌控于手掌之间当一个小孩子随意地玩弄。反过来,皇帝对于太监是非常地害怕,怕到什么程度?“如乘虎狼,而挟蛇虺”乘虎狼就是骑在老虎或是狼的身上,“挟蛇虺”就是胳膊肘上夹着两条毒蛇,皇帝对太监就怕成这样,表面上太监是他的奴仆,是他的臣下,但实际上我好像骑在老虎背上,好像这里夹着毒蛇一不小心它就咬你,就吃你,所以皇帝非常害怕他。皇帝尚且这么害怕宦官头子,那么一般的朝臣就更不用说了,更怕,所以朝廷的权力经常是掌握在宦官手里。但是白居易不怕他们,白居易说我是国家的左拾遗,朝廷有不好的地方我应该进谏,所以他经常上疏批评抨击这些宦官头子。比如说倶文珍,唐宪宗登基以后尽管他对倶文珍非常地信任,非常地宠爱,把他地位提得很高,白居易不怕他,白居易接连地上疏抨击,他说这样的一个品术不端的人朝廷不应该纵容他。白居易抨击得更厉害的,在史书上留下更加详细记录的是对另外一个宦官头子,这个宦官头子叫做吐突承催,他姓吐突,是一个鲜卑人的姓,不是汉姓。吐突承催是整个唐宪宗朝的最受宠爱的宦官头子,唐宪宗把御林军的军权都交给他了,就是御林军由你来指挥,就是皇帝的卫队来指挥。不但如此,吐突承催还被唐宪宗任命为对外作战的统帅,就是有一次朝廷要用兵真州,河北的真州,那个地方的节度使不听朝廷号令,朝廷要派军队去攻打他,那就任命这个吐突承催做统帅,叫做招讨处置使,就是统帅的意思。白居易非常愤怒,上疏说我们国家大唐帝国一支军队怎么叫一个宦官,叫一个太监做统帅,这个名不正言不顺,但是反对没用,他反对了唐宪宗表面上看有很多人反对,就把他的名号改了一下不叫处置使,改为宣慰使,但是还是叫它统帅这支军队。这个吐突承催虽然统帅了军队,他又没有权谋,不会打仗,结果这支军队出去了好长时间根本一点在军事上没有任何进展,白居易就接连三次上疏要求罢免他。所以在唐宪宗时代敢于尖锐地抨击像吐突承催的宦官头子的人那是不多的,白居易是其中的一个,这说明他为了国家的政治,为了上朝廷的行政更好一些他是进言献策的时候是不计个人安危的。

解说:莫砺峰教授认为对于骄横不法的权臣和宦官白居易敢于直言上述,进行抨击。而对于深受经济压迫和战乱苦难的普通民众白居易的态度则是仗义执言,为民请命。那么白居易为什么会这样做,莫砺峰教授又将会如何分析和评价白居易的这种做法呢?

那么与此同时白居易献言献策的眼光不仅仅是盯着上层,看到上层很多大臣怎么怎么不好他抨击他们,同时他的眼光也盯着下层,他也看到了社会上民间有什么疾苦,而这些疾苦就是由于朝廷措施不当才引起的,他在这方面也上了大量的谏书。比如说当时关于农民交租有一条规定,就是从隋代以来进行了很长的时间,有一个法叫做和籴法,籴就是收购粮食,粜就是出卖粮食,朝廷有一个叫和籴法,和籴法它本来设计的时候是这样子的,它本来还是比较好的一条法令,大致上就是说假如碰到丰收年成粮食很多,粮价下降了,这个时候朝廷就收购粮食,以稍微高一点的价格收购粮食。假如碰到凶年,灾年粮食减产了,粮价飞涨这个时候朝廷就平价出售一些粮食,就是来平抑粮价,因为粮价波动得厉害,最吃亏的是农民,所以,平抑粮价免得农民的利益受太大的冲击,本来这条法令还是比较好的。可是很多法令它执行的过程中间就慢慢变样了,到了中唐的时候和籴法就完全变样了,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朝廷不问今年是丰年还是灾年,按照户口规定强迫农民一定要以低价交售粮食,不管今年收成怎么样反正你要把粮食卖给朝廷,卖给官府,这样一来农民的利益就受到很大的冲击。洛伊白居易也非常愤怒的上疏说这条法令是害民的,害老百姓的,应该要废除,应该要改革,他还提出具体的建议,建议就是不许这样子和籴,而改为常年设一个收粮机构,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来收粮,然后让农民自愿,你愿意交就交不愿意就不交,改成这样。当然,白居易提出的主张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出谋划策。白居易其人作为一个谏官他的这种举动,他的这些意见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我们传统的儒家的以民为本的那样一种思想,就是推行仁政,儒家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间最具有人民性的,最体现理性精神的一种思想,当时设计不出更好的思想来,这个就是最好。白居易是终生服膺儒家思想,他从幼年时候就开始,等到他做了谏官在朝廷里当官以后他就在具体的政治措施上面具体地实行这一点,应该说白居易在那几年中间的举动一个是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儒家那种杀身成仁的政治风范,儒家认为人要么不从政,从政的话应该有这种决心就是杀身成仁,就是为了你的仁政思想,为了你正义的政治主张你要不牺牲自己的生命。白居易好像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但是我们看他都得罪皇帝本人了,皇帝都在那里对他很生气了,他抨击了这些换归,节度使,这些宦官手里是操着生杀大权的,但是白居易不怕,他是具体实现儒家这种政治风范的一个人。

解说:正当白居易意气风发的履行自己政治抱负的时候,由于母亲病死,白居易不得不中断在京的管职回到家乡守孝三年,直到元和9年,即公元814年43岁的白居易才再次被召回长安,可是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他回到长安之后一场震惊朝野的大事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那么这会是一个什么事件呢?白居易与这一事件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这一年冬天把白居易召回长安,任命他做一个新的官叫做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个太子左赞善大夫是一个什么官呢?就是专门管太子的,在太子手下做官,唐朝人说是东宫官,因为太子居住在东宫里头,东宫的官,这个左赞善大夫具体的职务是什么呢?具体的职务是比较空洞的,具体职务就是当太子的举动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假如太子的举动违背古礼的,有不合规定的地方那么你要对他进行劝导,就是对太子进行日常的道德教导这样一个官。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这样的官就是一个冷官,是一个空的没有实际职务的一个官。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品位表面上比较高,已经是五品官了,白居易表面上升官了,但是这个职务没有了,没有原来谏官,原来翰林学士这样重要的职务没有了,所以实际上是被朝廷冷遇了,排挤了,表面上升你的官。所以白居易回到朝廷以后做了太子左赞善大夫,心里牢骚满腹,表面上看升官了,官位高了,俸禄也多了,但是白居易是一个有远大政治理想的人,他希望自己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现在教你管着太子,太子有什么道德不对你就提提意见,那反过来说假如太子道德很好,就没事做,没什么意见要提,就闲待着,所以他就做这样的官人,他就有牢骚。所以他曾经写过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李绅,李绅是跟他一起写新乐府诗而著名的人,李绅这个时候也是做冷官,做国子助教。国子助教就是国子监的一个教官,一个教学生的当然是一个冷官,他就说李绅我跟你都是做冷官,都是做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一个官职,但是不同的是我虽然是冷官,我天天还要上朝,因为太子左赞善大夫是一个落实叫常参官,常参官就是你天天要上朝的,但是你又没有具体的职务说你那是不要上朝的,所以是一种共君官职冷,就是我跟你一样都做了一个冷官,“不如犹得日高眠”,我还不如你,你的官比我小,但是你不用上朝,你天天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我天天一早就要上朝,实际上还没有事。所以白居易回长安以后就处于这样一个境地,然而,一个人假如他是关心国家的,假如他对于朝廷的政治是有责任感的,那么无论他做什么官,他在什么地位上,他总归会有机会表现他的政治主张的,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然机会来得比较突然,白居易回朝半年以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当时刚才说到很多节度使中唐很多节度使处于这种半武装状态,当时的淮西节度使就是这样的,淮西节度他的治所就是他的一个中心的地方就是现在河南的汝南,当时叫蔡州,本来淮西节度使是吴少阳,吴少阳在前一年死了,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吴元济,吴元以就匿丧就是不向朝廷报告我父亲死了,反而以他父亲的名义向朝廷上表假托这个吴少阳的名义向朝廷上表说希望朝廷把我这个节度使传给我的儿子,就是传给吴元济,那么当然朝廷不同意了,知道这个吴少阳已经死了,这个职位是朝廷任命的,怎么你父亲死了儿子自己要做,朝廷不同意。不同意好,这个吴元济就自己宣布我是淮西节度使,然后,他不但宣布割据在淮西,因为淮西的军队比较强,他派他的士兵到处去侵略,侵扰人家,四处去打,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藩镇叛乱的局面。所以这个时候朝廷里有的官员就主张要讨伐这个淮西,他居然公然叛乱,要讨伐他。朝廷里要讨伐的一派官员最主要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宰相武元衡,中唐经常有很多宰相,就是宰相中的一个叫武元衡,还有一个大臣不是宰相叫裴度,但是他也是坚决主张要讨伐淮西的。

那么这个时候朝廷正在那里商量,正在那里筹划准备要来攻打这个淮西,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自称的,吴元济还没有什么动作的时候,其他节度使有动作了,原来,这些半独立状态的节度使是互相呼应的,就是他们其他的节度使很怕朝廷现在发兵把淮西讨平以后,不久也会来收拾我们会各个击破,所以当时盘踞在山东的碰卢节度使李师道,还是盘踞在现在河北石家庄一带的镇州的节度使叫王承宗,这两个人就要想组织朝廷对淮西用兵,那么用什么办法呢?又不能公开地说反对朝廷,来讨伐淮西不能说。他们就暗中派了刺客到长安去行刺,派刺客去。所以,这一年的6月初3凌晨,当宰相武元衡,另外一个大臣裴度去上朝走到半路,埋伏在那里的刺客就突然冲出来行刺,当场就把武元衡杀死,把宰相武元衡杀掉了,而且居然还把他的头盖骨砍下来带走了,头盖骨都没有了,砍下来了。裴度也遇刺了,裴度遇刺没有被打死,受了重伤,很奇怪的6月初3,裴度那天不知道是为什么戴了一顶厚厚的毡帽,这个帽子很厚,刀砍下去没有砍透,裴度倒在沟里面没有死,受了重伤。好,就发生了一个这样的事情,在堂堂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一个宰相,另外一个大臣上朝的路上居然被刺客刺死了,刺伤了,而刺客居然逃之夭夭,也没有抓到,这简直是一个大唐帝国的奇耻大辱。所以白居易就非常愤怒,当天中午白居易就上疏朝廷要求朝廷赶快捉拿凶手,查清幕后的主使来予以严惩。

解说:发生在元和十年的这场刺杀事件震惊朝野,长安城里人心慌慌,朝廷上下分寸大乱,大臣们纷纷抱病不出,有时唐宪宗上朝要等两三个时辰朝臣们才勉强到齐,面对中唐政坛这场罕见的恶性事件,白居易做出了自己的正面回应,唐宪宗也没有被吓倒,最终还是坚持了原来确定的讨伐吴元济的计划。但问题是按照朝廷规制身为太子赞善大夫不得过问朝廷之事,那么白居易越制上疏的这种做法给他带来的究竟是福还是祸呢?白居易的人生之路是否会因此而发生重大转折呢?

白居易的这个奏疏上去以后一般人都非常重视,这道奏疏两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大家都在传说。但是朝廷里那些掌权的人他们不高兴,他们第一个不高兴就说你白居易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你又不是谏官,这个大事用不着你来说,而且你第一个说的,人家还没说,你先来上疏。但是他们又不好用这个罪名来打白居易,因此白居易是堂堂正正的,你朝廷发生了这样大的突发事件,我上疏要求打刺客有什么不对呢?他们不好这样说,所以他们就找了另外一个罪名来打击白居易。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狼要吃小羊总归会有名目的,所以这些政敌这些朝廷里的权贵就给白居易安了另外一个罪名,你不能说他不忠了得说他不孝了。说他怎么不孝呢?就是说白居易他的母亲是怎么死的呢?他的母亲我们以前说过,他母亲确实神经有点问题,他母亲是这样死的,她是在那里看花一不小心掉到一口井子淹死的,而他母亲死了以后又因为看花又掉到井里淹死的,白居易居然还写诗咏花,还写了咏井的诗,说这是不孝的,他母亲看花掉在井里死的,他居然还写诗说赏花,还说到井,所以他是不孝。

那么不孝在封建时代当然是一个骇人听闻的大罪名了,你一个人都不孝了你当然也就没有资格再做太子左赞善大夫,你怎么能来教导皇太子,教导我们皇太子的道德,你本人都道德不好,所以要把他贬出长安去。宰相韦贯之,另外一个宰相,宰相韦贯之提出来把白居易贬为江表刺史,另外一个官中书舍人王涯又上疏说白居易这样不孝的人做刺史也不行,刺史还是地方长官,要贬得更低,所以就把他贬为江州司马,贬到现在长江南岸的江西的九江那个地方,去做一个司马的闲官,不让他做地方的长官刺史。白居易这样就结束他他在朝的政治生涯,那我们稍微再讲几句这件事情本身,白居易的母亲说她是看花掉到井里淹死这个事情也许是有的,没有明确的记载,也许是有的。但是说白居易母亲死了以后还写了赏花诗,还写了咏井的诗这个完全是诬陷。当然我们现在在白居易的诗集中间也找不到这两首诗,白居易母亲死了以后,一直到他27个月以后,就是服丧已经期满以后,白居易是写过一首赏菊花的诗,写过一首。但问题是难道一个人的母亲由于某种原因死了,你就一辈子不能提这个东西了。你的母亲跟看花有关死的,你这一辈子再也不能说到花了,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这完全是一种政治诬陷,是为了打击他给他安罪名硬找出来的。但是在当时居然就奏效了,所以白居易就被贬到江洲区了。

那么,白居易贬到江州以后他的诗歌写作还有成就吗?当然有成就,因为他到江州以后写出了《琵琶行》,请听下一讲,谢谢大家。

 

标签: # 白居易 # 朝廷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