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能长时间专注

01-07 生活常识 投稿:何必去打扰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长时间专注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个时代独有的知识焦虑中。还在学校磨大刀的大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发现已是“核弹时代”。


学校里学的知识永远不够用,终身学习已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


然而,当自己踌躇满志、打算慢慢变成一个认真的学霸,现实的情况却往往是:


坐在桌前很久才进入状态,过了大半天猛然发现自己一直在刷朋友圈,有朋友突然打电话来约吃饭,一瞬间又激动又懊恼——任务只能堆积到明天。


拖延症晚期,制定了满满的学习计划,表格画了一张又一张,到最后一项都没完成。


迷迷糊糊地学了一整天,感觉什么也没学到,记忆中专注在学习上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


想要干掉心猿意马,长时间高效获取知识,我们需要先用科学知识了解自己,“对症下药”。


1


无法专注是天性

环境让改变现状愈发困难


高中时候背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比起蚯蚓,人类在“专注力”上有天生的劣势。


原始社会,为了求得生存,人类要对周围环境的新刺激、新动向保持高度敏锐,时刻准备应对紧急突发的危险情况:生活在危机四伏的丛林里,如果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对周遭风吹草动的“干扰信息”不敏感,他很有可能会随时丧命。


在现代信息科技社会和注意力经济时代,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干扰过多而无法专注导致人拖延;而昨天收藏的干货还没看,今天的推送已到位,“知识焦虑”就此加倍。


焦虑使我们难以气定神闲地长时间专注学习成系统体系的知识,只停留于碎片化阅读和零散知识点。


学者Neil Postman认为,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信息爆炸极大增加了人们“分心”的机会,人们专注时长在急剧下滑。


微软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人们的专注度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2013年的8秒以下,还不如一条金鱼高。


据调查,中国人每天平均花3小时对着手机屏幕,位居全球第二。


心理学家认为,按照某种指标来看,一般人做“白日梦”的时间至少占50%——心不在焉,不是脑子出了问题,而是大脑运作所需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Paul Seli曾做过对“故意心不在焉”和“意外的心不在焉”的区分,他发现,只有“意外的心不在焉”会对手头的任务产生负面的影响。相较之下,有意识地逃离甚至有放松大脑、让它恢复状态的好处。


注意力不受掌控是正常现象,但人和人效率的差距,也就在能否对其加以控制上展开。

 

2


能长时间高效学习

是一种竞争力


换句话说,长时间高效学习的重点,不是“长时间”,而是“高效”。


一大段时间内,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客观生理状态磨合的人,可以将学习效率提升到最高,有效的学习时间,也就相对更长。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企业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学习。”长时间地高效学习,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文化资本。


歌手李健在初一开始每天用午休时间练琴,寒暑假每天弹三四个小时。


“我初中毕业自学完了外研社英语教材的三册,高中英语基本就不用学了。”


虽然李健说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学习并不好,但是对于喜欢的和需要的知识,有针对性地高效获取,也为他对自己文化素养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


经历同样的时间,拥有超长的专注力和超强的学习能力的人,自然能积累更多的文化资本。


作家村上春树通过跑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专注力,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长年累月地坚持这种生活,久而久之,就技术或体力而言,我都能相当高效地寻到新的水源,在坚固的磐石上凿穴钻孔……而习惯仅仅依赖一处自然水源的人,冷不丁地这么做,只怕轻易做不来。”


花上十个小时“头悬梁锥刺股”,如果不够专心,学习的效果可能还不如只专注学上一个小时。


如此,人在有限的精力内完成了相对更多的任务,也就自然能省出更多时间,吸收新的能量,让自己变强。


从有效程度来看,这样的人,真正在“学习”的时间,反而更多。


在众人被碎片化的信息牵着鼻子走时,长时间的专注能力,就是一个人的竞争力。

3

“五步法”长时间专注

提升效率从今天开始


硅谷的一位叫Nela Canovic的女企业家分享了她的高效学习方法,有五种跳脱出原有状态的学习方式,解决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局限性。


一、建立模型,映射具体到学习的细节



用思维导图仔细地可视化你的24小时,运用批判性思维合理科学地分配学习任务。


在前一天晚上、当天早上起床之前、或是吃早餐的时候,正式开始学习前,给自己预留5-10分钟时间想象当天的学习流程,试着制作一个思维导图(mind map)。


教育学家、思维导图的创始人Tony Buzan说,它可以帮人组织自己的思维,发现关键词,发展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并且可以在同样的意念当中产生新的想法。


在开始行动前,做好准备让思绪不乱跑,即便它有转向,也会在你的掌控之中。这样就算调整了方向,也不至于影响全部计划。


Tony Buzan在世界记忆锦标赛竞标大会记录的24小时




明确可能出现的细枝末节的情况,包括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需要留意的概念清单和知识体系大纲、复习回顾重点内容等,把每一件事量化,明确要达到的效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消化的知识点的情况,往往就是促使我们用转移注意力来逃避困难的时候。


比起玩手机、吃个东西的短暂放松,不如用记录的方式缓和心理状态。而且这样的过程也便于自己事后进行反思。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把一天的学习过程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想象自己最后成功完成任务的样子。


“讲故事”相当于在给大脑彩排,并输入积极反馈的潜意识,预告有一个收获满满的精彩故事即将发生,帮助大脑振奋起来。


二、最难攻克的任务最先做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早上攻克困难任务是有科学依据的。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佳效率时刻发生在起床后的2-4个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大脑可以专注于需要消耗大量脑能量的脑力活动,包括阅读、写作、编程、分析、批判性思考和决策等。


这个时间段,大多数人还保持着较高的意志力,更有利于计划的实施,且越早实施,看到效果就越早,能激发人们持续进行的动力。


科学家绘制的人体生物钟里,正常作息下,早上十点是一个人最机敏的时候


三、分割学习任务,运用定时器化整为零


通常来说,持续集中几个小时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把任务切割成若干部分,并用定时器定好每个部分的完成时间,并在中途预留几分钟的休息时间。


可以尝试Francesco Cirillo发明的“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把大块的学习任务切割成若干小份,每段预计25分钟的完成时间,这25分钟不可分割,完成这段时间的任务后,就稍作休息如5分钟;每完成4个番茄任务,可休息较长时间,比如15分钟。


不过这个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实在无法抗拒的客观因素会破坏25分钟的计划,那么你可以尝试更灵活的下一种。


四、学习情绪到“高潮”时,就让自己暂停


大多数人对待学习任务都希望能一气呵成,然而心理学家认为,想要持续高效学习,这往往不是有效的方式;


在已经学到一定程度并达到最兴奋点的时候突然暂停,有助于我们记得更牢,并在下次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是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与其把自己最后一点学习热情都耗尽,不如让大脑对学习的记忆留在“愉快”的感觉上,而不是“累”。


心理学家米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心流理论 (Flow Theory)中提到,当我们高度专注于一件事时,内心会感到高度兴奋和充实。


而当挑战一旦降低,我们就会陷入“无聊”的境地;而当挑战再次提高,我们又会变得“焦虑”。


所以在最“嗨”的时候,保持警惕,先撤离,带着良好的感觉离开,让自己对下一次挑战也充满期待。


五、以身调心


大脑需要一个停机时间来处理它接受的信息,而最好的停机时间就是运动和睡眠。


很多人觉得,自己都学了一整天了,哪里还有力气去跑步、健身?其实,大量研究表明,由脑力活动造成的神经疲劳能通过体育运动得到有效缓解。


 

注意力经济时代,不要让“干扰信息”瓜分了你宝贵的注意力,也别忘了让大脑劳逸结合。


学会长时间专注的高效学习,有利于你更好地形成知识体系,取得真经,让你在知识焦虑的时代,不再焦虑。

标签: # 长时间 # 高效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