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笔记
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在《理想国》一书他通过对正义的探讨,由个人上升到城邦,在由城邦回归到个人,给我们讲述了他理想的政体,并对不同政体的更迭进行了探讨,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合乎正义的城邦与人的灵魂,并且展现了理念论等哲学思想。本文拟通过对《理想国》的分析以及对比其他著作,探讨自己对于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解。关键词:正义 政体 城邦 哲学 一、引言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他的生存时代处在希腊民主政治的衰弱期。早年他追随着苏格拉底进行学习,苏格拉底的悲剧让他认识到像苏格拉底这么完美的人也不能为现实政治所容忍,一定是民主政治出了问题,这让他决心改造现实政治。柏拉图的所有对话都涉及了正义的问题,而《理想国》可以算是他最重要的对话。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详细讨论了他对于正义、政治、哲学等问题的看法,他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他所认为的最完美的城邦,阐述了什么样的城邦才真正符合正义的标准。可以说《理想国》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正如在与他同时期的中国,孔子的《论语》在整个儒家文明的地位一般,而《理想国》与《论语》正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对于理想政治的不同见解。 二、什么是正义 书的第一卷,就是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苏格拉底的三个对话者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三个看法。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就是欠债还钱。由他的背景来看,他属于寡头行列,在幸福是有钱还是有德行这个问题上,他认为自己感到幸福是因为有德行。但我们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追求正义是害怕不正义带来的惩罚。欠债还钱是一个关于分配的问题,人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受到惩罚。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首先同意了他父亲的观点,又提出了人有敌友之分,东西有好坏之别,以善报友、以恶报敌是正义。在这里,朋友指的是城邦的公民,他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正义就是爱同胞而打击伤害同胞的人。最后诡辩家、修辞学家色拉叙马霍斯欲挑战苏格拉底,他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在他看来,没有人是发自本心地追求正义,强者都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而却说成是为了整个城邦的利益。[1] 对于这三个观点,苏格拉底并不认同,都进行了一定的反驳。但他也没有明确给出一个正义的定义。但他坚定地认为唯有正义者才是幸福的,但他并没有说服他的反对者们。从苏格拉底这三个对手的谈话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人民关于正义的发展过程。一开始人们相信神的存在,正是神的存在制约着不正义,接下来的人们不相信神的存在,但是仍有城邦的集体利益观念,而发展到最后,只剩下赤裸裸的个人利益了。 在这整个对话过程中,我们都没有得到一个清晰的苏格拉底关于正义的定义,而在争论过程中,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国家是大写的人,由此将个人的正义引向对城邦正义的讨论。 三、城邦的正义 对城邦正义问题的谈论首先要追溯到城邦或者政治是怎么形成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认为政治生活的来源就在于不能自足,人作为一个个体是非常脆弱地,城邦就是在个人无法自足的情况下形成的共同体。因此,农业、手工业发展起来,出于交换的需要国内贸易海外贸易也逐渐发展。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更加系统地指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城邦是一种社会团体,人总要过一种群体的生活。社会团体是为了完成某种共善。 但单靠这些柏拉图认为这样的城邦不过是“猪的城邦”,而人们会产生许多多余的需要,人们需要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人的奢侈之心也会开始膨胀,这就要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和生产,然而有限的资源与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是矛盾的,因此城邦就要扩张,不可避免地城邦之间会发生战争。这样的城邦是一个发烧的城邦。此时一个城邦如何使自己强大,在战争中生存下去呢?柏拉图开始构建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首先谈及的是护卫者的教育。因为有了战争,国家需要护卫者的保护,而护卫者不仅需要秉性刚烈、勇敢,还需爱好智慧,因此对于护卫者的教育就是通过体操来锻炼身体,通过音乐来陶冶心灵。并从故事的内容、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排除,对于曲调的形式、节奏等方面等进行了删选,目的就是要使音乐适于美德的培养。因此这里的音乐教育类似于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儒家文化中的礼乐有着相似之处,注重的是对于人精神的教化。而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使护卫者形成好的品格。通过这样的教育,城邦的护卫者被挑选出来,然后柏拉图又要求护卫者不能拥有私产,不能过家庭生活,因而护卫者属于整个城邦。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国家的四种性质: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是护国者的知识,勇敢是一种保持,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要保持在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2]而在最后提出了对于正义的看法,正义就是只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而不互相干扰。当国家里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国家便成为正义的。 同理,由国家推及个人,人的灵魂也包括三分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同城邦的正义一样,个人也需要通过音乐与体育的教育,使灵魂的三个部分相互协调,让理智起到领导作用,由此个人的正义也就达成了。不正义的出现则是由于三者相互干涉,激情与欲望争夺领导地位。 四、理想国 有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是将城邦与人的灵魂严格对应的,对于城邦正义的讨论也就是对个人正义的讨论。在构建一个合乎正义的城邦过程中,柏拉图描述了他理想的国家。可以说这样的国家是基于人性的考虑。 柏拉图的著名论断是国家是大写的人,但在我看了柏拉图所说的理想国应该是一个大的家庭。他不允许私人家庭的存在,共产共妻,接受公共教育,尤其是护卫者不能有私人观念,必须为整个城邦服务。我们可以看出,在家国的问题上,东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人自古以来国的观念就不是很强,更多的是一种宗族的意识。这与两地的地理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地理造成了东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早就了西方注重贸易的商品经济,由此产生的政治理念是大不相同的,但是,中国古代圣贤所追求的三代之治与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却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他们同样都主张人治,中国儒家文化追求的是万世太平的和谐。《礼记·礼运》中对于大同社会的描述可以说就是中国版的“理想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 特别地在统治者的选择上两者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理想国》中讲到的护卫者包括了统治者与辅助者。统治者的产生基于柏拉图“哲学家王”的逻辑,每个人的禀赋不同,有着不同的技艺,而治理国家是一种最高的技艺,需要最有智慧的人来担任,这样的人就是哲学家。在我看来,柏拉图关于哲学家王的要求,类似于《尚书》中提到的对于君主的要求,《尚书》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君主一定要做到敬天、明德、慎法、保民,天子本身就是至圣,这样的天子,就相当于柏拉图所言的哲学家王。而辅助者的任务就是保卫国家安全,可以简单地把其理解为军队,辅助者也要服从哲学家的统治,而其他的公民也就是被统治者他们的技艺与智慧不足以让他们成为统治者,应该绝对服从统治,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僭越自己的地位。这样一个理想的城邦才能建立。 柏拉图曾用来到奥林匹亚山参加运动会的三种人来比喻构成理想城邦的三种人。首先赶来的是商人,他们借助这样的盛事进行贸易,获得利益,他们为的是贸易,这些人就是平民,接着来到的是运动员,他们为了争夺荣誉而比赛,他们正是这个国家的辅助者,最后来到的人他们只是观看与思考,这样的人就是智者、哲学家,是统治阶级。三种人的划分也体现了柏拉图是认为人是有等级的。 这样的国家是完美的,但正是由于它的完美因此出现的概率很小。但我们不能因此说这就是一个乌托邦,理想国不是一种空想,他是从人性的现实出发所建立的最优政体。正如前文提到的,苏格拉底之死让他产生了对现存民主政治的不满,由此决定由真理改造现实世界。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八、九卷中也提到了各种政体败坏的原因,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在此基础上对民主政体败坏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总而言之民主政体追求的是自由但最终也败落在自由之上,正西塞罗所言“自由本身会使拥有自由的人民在很大程度上落入被奴役境地”[4],“过度的自由会变成一种极端的奴役”。[5]理想国所描述的整理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完全实现过,但是斯巴达城邦的治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思想。斯巴达的孩子们接受的就是一种公共教育,因此与自由但无纪律的雅典城邦相比,斯巴达表现出了另一种气质,注重荣誉,战斗力强,纪律严明。这种对于国家观念的注重影响了整个西方历史,在民族国家逐步建立后这种观念尤为明显的表现了出来,我认为近代历史上西方民族国家的强势扩张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 《理想国》中所体现的政治理念对于近代政治哲学各个流派的兴起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或许有人会认为理想国是对于自由的反动,但柏拉图在其中体现的一些理念,对于人性的深入洞察与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则奠定了自由主义的基石。尤其是其中对个人美德的追求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柏拉图并非拒绝自由,而是反对那种缺乏德性的过度地自由。而近代保守主义的出现,维护的政治理想国中所体现的政治理念。近代保守主义重视制度,强调一种秩序,这正是理想国所追求的正义,每个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在柏拉图关于城邦的正义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观念对于后来共和主义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强调了共同体这个概念以及人民的品格,共同体是高于个人的存在,公民离开共同体也就不能称之为公民,对于人民品格的培养,也是出于维护这个共同体得需要,这共和主义的基本信念是相契合的:共善、政治自由、公民德行、混合政体。 但符合柏拉图理想政体的统治者也就是哲学家是很难找到的,像至圣者一样可遇而不可求。我们从柏拉图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从《理想国》到《政治家篇》到《法篇》的变化,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他在《法篇》中提出了用法的形式确立的政体是次佳的。西塞罗在《国家篇》提到的君主制政体也正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体现。但他也承认了一旦君主不公正后这种政体也就结束了。民主制本身是有可取之处的,正如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尽管受到多数的保证迫害死于民主制,但他依然捍卫着民主制,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去完善这样一个制度,用法律去克服其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法治的观念在亚里士多德那表现得最为明显。另外,混合政体这个概念《法篇》中也有提及,而亚里斯多德与西塞罗都把它当作最好的政体形式,在我看来,混合政体正是在一定程度上用法治去保卫民主,实现权利的制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平衡政治。这在后来的民主实践中也体现出了它的作用。五、哲学观点[6] 柏拉图在第六、七、十卷中讲述了他关于两个领域的划分以及理念论的思想。 关于两个领域的划分他使用了三个比喻:线段喻、太阳喻与洞穴比喻。他划分了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两个领域,被Derrida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太阳喻中,柏拉图用太阳比喻善,他指出人之所以能够认识事物,是因为太阳照亮了我们的眼睛,又照亮了世界。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为影像,第二部分为第一部分中影像的实体;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把可见世界的实体作为影像,研究从假定出发,这里假定作为结论,第二部分完全用理念研究,从假定上升到高于假定的原理。相应于这四个部分有四种灵魂状态:相当于最高一部分的是理性,相当于第二部分的是理智,相当于第三部分的是信念,相当于最后一部分的是想象。 而洞穴比喻可以称得上是最精妙的一个比喻。那个挣脱的囚徒到上升到洞口的过程正是一个哲学教育的过程。而下降回去企图解救其他囚徒的过程则是一个政治教育的过程。很明显,柏拉图用解放囚徒失败的例子来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由此他推出为了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政治权利和哲学必须由同样的人来掌握。因此必须按照前述的方法培养出哲学家王。 而第十卷则是关于柏拉图理念论的阐释。他首先设有三种床,一种是神造的自然的床,即是床的理念,其次一种是木匠造的床,再一种是画家画的床。木匠造的床已经是对床地理念的一种摩仿,而画家画的床更是摩仿的摩仿。由此他提出了对诗人的批评。诗人除了摩仿技巧而外一无所知,像画家一样,作为摩仿者,诗人的创作是真实性很低的,他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的,但诗歌在摩仿这些情感让它们确立起了对我们的统治。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六、四种政体 柏拉图在其中阐述其它四种政体: 第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它建立的基础是荣誉,第二种被叫做寡头政制,少数人的统治,它建立的基础是财富,理性与激情被迫折节为奴,这是有害的。第三种被叫做民主政制,是接着寡头政制之后产生的,不加区别地把平等给予一切人,它的依据是自由,导致它崩溃的原因也是自由。最后一种,这是僭主政体,它由民主政体发展过来,正是因为极端的自由变成了极端的奴役。 接着他描述了包括理想政体在内的五种政体对应的五种人的幸福。因为人的心灵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个部分用来学习的,第二个部分用来发怒的,第三个部分为'欲望'部分或称为'爱钱'部分,所以人的基本类型有三: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 通过对这三种人的分析回答了开篇提出的问题:正义者比不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 。 柏拉图对于政体的分类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对于政体最早的分类。就政体类型的划分与转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有着更为详细的描述,可以说,他正是沿着老师的思路在柏拉图停止的地方起步,他完善了《理想国》中关于政体更迭的问题,他首先根据“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到统治者们利益的政体就是错误的政体或变态的政体”[7]这两个标准划分了两类六种政体,分别是正宗政体,其中包括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以及与这三种政体对应的变态政体,分别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并且他指出每种政体都对应着多种形式,但柏拉图在讨论的时候似乎认为都只有一种形式。在对待政体的态度上,亚里士多德较他的老师表现得更为现实,他没有一味去追求最好的政体,而且更倾向于实用性,探讨什么样的政体更适用于城邦。前文已经提及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一种混合政治,并且在法治的问题上也师承了柏拉图在《法篇》中的理念,毕竟优秀的人总是少数的,而法律可以压制人性中的恶。七、结语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在经历了雅典民主制的衰弱,对现实政治的改造,实践理想政体失败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政治哲学思想的宝贵财富。诚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观点有很多已经被后人所发展所超越,理想国的构想也未能真正实现,但其中对于人性、对制度的探讨依然引人深思,可以说是西方思想史上的奠基之作。很多观点对于今天的政治生活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并且运用到当今的政治实践中,而其中的哲学观点对于整个西方哲学的影响更是深远,甚至有人说西方哲学史就是对柏拉图的再解释。 在最后,他告诉我们:“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像竞赛胜利者取得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8]苏格拉底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我也是一个巨大的启迪与财富。 参考书目柏拉图:《理想国》 商务印书馆 1986年出版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商务印书馆 1983年出版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 商务印书馆 1999年出版赵敦华:《西方哲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 《理想国》第一卷[2] 《理想国》p148[3] 《礼记·礼运》[4] 《国家篇 法律篇》p68[5] 《国家篇 法律篇》p68[6] 这个部分参考了赵敦华老师编写的《西方哲学史》[7] 《政治学》p132[8] 《理想国》p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