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抱抱,是孩子安全感温床,请父母别吝啬抱孩子
当孩子总要“抱抱”时,你会拒绝吗?
最近有妈妈留言,说孩子总是要求爸妈抱,大人因此头痛不已。她的女儿已经3岁,会走路,但就是不爱走路。她举了一个例子:某天到公园玩,很多小朋友都在路上走,自己的女儿没走几步便转过身要爸妈抱抱。她鼓励女儿自己再走一会,女儿便不干了,还一转身坐到地上开始哭闹起来。似乎告诉爸妈说:“不抱便不走了……”这位妈妈认为女儿过于懒惰,一定要想办法“调教”一下,否则会宠坏孩子。
事实上,父母再多的拥抱也不会宠坏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未来身心更健康。2010年,美国杜克医学院曾经有过一项相关的研究结论。他们长期追踪500个小婴儿和孩子,观察父母拥抱孩子的频率,然后分为3个等级:
10%的父母很少拥抱他们的孩子;85%的父母有时拥抱孩子;而只有6%的父母经常拥抱孩子。30年后,研究人员重新评估那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发现那些被经常拥抱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最佳,成年后情绪稳定、较少出现焦虑,幸福感也较高。后来研究人员找到根源:被拥抱时,孩子大脑分泌“催产素”,孩子感觉到被信任和被支持;孩子经常被拥抱,内心的安全感系数也较高。所以,父母无需担忧过多的拥抱会宠坏孩子。
▷婴儿床上啼哭要“抱抱”
所有小婴儿天生便懂得这一能力。当小婴儿通过妈妈的分娩来到这个世上,就懂得了啼哭,他们声色俱厉地地“呜哇呜哇”哭个不停,他们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好让妈妈把他们抱在怀里安抚,抚慰他们对陌生世界的恐惧。随着一天天成长,他们需要不停地感受到爸妈的拥抱而汲取安全感,即使长大到3岁,孩子需要每隔15分钟便要从父母身上汲取安全感能量。所以婴儿时期很少被抱或长期被大人冷漠对待的宝宝,他们常常会存在安全感不足的问题。
在以坦普·葛兰汀为故事原型的电影中,一个孩子一旦发现外界改变而感到恐惧时,就钻进自己发明的一部挤压机器里,通过感受被紧紧拥抱的感觉而获得安全感。这说明,拥抱与安全感存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逛街时频繁要“抱抱”
为人父母经常会发现,每次带年幼的孩子出门逛街,孩子便难免要抱抱。一些父母以为孩子年龄过小,走路稍长时间会疲劳,的确存在这方面的原因。但有时大人即使推婴儿车出门,孩子却会拒绝坐而执意要大人抱抱。为什么?有两方面原因:
1)小人儿在“巨人国”行走,视野太狭隘。大人们只要在繁忙的大街上蹲下来,尝试跟孩子同样的视线高度走路,便会发现在“巨人国”走路一点儿也不愉快。到处都是大腿或下肢,狭窄的视野让人心情压抑。
2)街上人多,孩子容易被挤到,稍不留神还可能会被踩到……在危险四伏的环境下,孩子需要频繁被父母抱抱汲取安全感。
▷看到弟弟/妹妹被“抱抱”也要抱
记得有一次到医院探望一位刚得了二宝的朋友。出院当天,妈妈抱着新生弟弟,2,3岁的哥哥抱着妈妈的小腿不肯走,孩子的行为激怒了所有大人,小哥哥被气急败坏的爸爸打了一下小手掌。我赶紧阻止大人继续教训孩子。因为孩子看到弟弟出生,还被妈妈紧紧抱怀里而不是抱自己,他只是想知道大人还爱不爱自己。很多父母常常不明就里,视孩子“求抱抱”为无理取闹,甚至还要殴打孩子,结果只会让孩子的安全感更受伤害。
听到我的解释后,小哥哥的爸爸内疚地执意要抱着大儿子走路回家。小哥哥不时地回头看看被妈妈抱着的弟弟,笑容满面。在往后的日子里,朋友两夫妻都很重视大儿子的情绪和情感需求。现在朋友家的二宝已经2岁,两兄弟的感情也不错。父母保护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也能安全感满满地与世界相处。
别以为只有小婴儿才需要抱抱,孩子长大了,父母的拥抱也是父母对孩子爱的最真实的表现。拥抱,无论对什么年龄的孩子,都会促进大脑催产素的分泌,让孩子感觉到被信任和支持。有一次,儿子跟别的小朋友奔跑玩耍时,不小心被别人撞到,接着便摔倒在水泥道上面,儿子膝盖被擦伤,他委屈得立即哭了。敷完伤口后他还在哭,我说:“既然还那么伤心,让妈妈陪你哭吧……”我让他坐在我怀里,用手轻抚他的肩膀。没多久,他调皮地说:“妈妈,你的抱抱比药好用,我不疼了。”我哈哈大笑,小家伙真会哄人啊!
父母的抱抱,是孩子安全感的温床,无论多大的孩子,请父母都不要吝啬你们的抱抱哦!
本文关键字:抱抱拥抱、安全感、亲子关系、早期教育
幼儿说,一枚亲子心理咨询师,学习国外心理学家们知识,分享科学、有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