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01-06 生活常识 投稿:用情深至到无情
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折柳送别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折柳是人们寄托相思之苦的一种意象。



【习俗渊源】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


“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说的是离别在春光明媚、万物尚青之时,归来时,却是一副白雪皑皑的冬景。其实,这里作者是借物烘托离别的心情。



在这之后的很多乐府民歌中,开始陆续出现以杨柳表离别的诗句。


最早便出现在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亲人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愫就像随风飘荡的柳枝一样绵绵无期。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人们送别友人时折柳,又意在祝愿远行的亲人或朋友,能够如同折柳一样,到哪都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会因为背井离乡而不适。折柳在身,便如亲人在旁,随遇而安。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


据说,在古代的长安灞桥长堤上,每相隔几米的距离,便有一株如丝绦般的垂柳。此地是出入长安的必经之路,因而有很多人在此送别。微风吹拂着岸边的杨柳,更增添了人们的离别伤感。于是,人们折下柳枝送与离别之人,带着柳枝离开的人,便会如柳枝一样易于生存,并以柳枝遥寄相思无解之情。




“折柳”意象产生后,文人墨客对其加以拓展升华,使得送别感怀的场景,更显得意境缥缈,折柳惜别以表祝愿的情节也更加浓重了。


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乐曲】

古时“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与之相关的乐曲三首。


一、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

这首乐府诗歌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


二、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

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表达离别之意。刘禹锡就有《杨柳枝词》九首,其中一首的内容是:“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标签: # 杨柳 # 柳枝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