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义点燃人生
影片《燃烧》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和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该片无缘戛纳任何奖项,但所有的影评人都为之欢呼。甚至有网友评论:电影通常很难超越文学,但这次大概超过了。
在我看来,该影片的哲学意义渗透在女主角惠美说的一段话里,她说:在非洲,饥饿的人有两种Little Hunger和Great Hunger。 Little Hunger 是指一般肚子饿的人,Great Hunger是因生活的意义而饥饿的人。
哇,世界仿佛一下子便打开了。好很奇的两个词!就这样把生活中难以表述、理解的关于意义的阐述表达的几乎完美。我也被燃烧了,只不过把影片中“燃烧尽无用品”变为“点燃有意义人生”。
自然而然地想到沙滩上乞丐与富翁的故事。在富翁看来,要挣钱、买船、打鱼、卖钱、取媳妇、生孩子、抱孙子。然后再抱着孙子在沙滩上晒太阳。然而乞丐却认为这只是转了一个圈而已——他一直在沙滩上太阳。这个故事曾经引起过不少的争论,也让不少人陷入过迷茫:到底人生需要不需要奋斗?人生的意义何在?
“饥饿的两种人”说法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甚至可以用“Little Rich”和“Great Rich”这两个可能不太确切的词来表达其反面。
因此,乞丐和富翁,看似相同的终点,实则天地之别。
乞丐所拥有的不过是吃饱了打个嗝,咂摸着刚咽下去的残羹剩饭的余味,也许再无他!他不会主动回味被风雨追赶而无处躲藏的狼狈与不堪,不愿想象太阳下山后凄冷,不愿问问晚餐的着落,更不愿想象明天太阳升起前的倚身之地。
这里的富翁,应该不是纯粹金钱追逐者的代表,而是意义追求上的典范。他躺在沙滩上忆起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人生追逐道路上的挫折与鲜花;面对大海的潮起潮落,他想到的是大浪淘沙的惊险与战胜自我的无比惬意;他怀中抱的是希望和未来;是人生意义上一路前行与终将实现……
忆起那个被历史有意遗忘的大发明家尼克拉·特斯拉,这样一个一生贫困——甚至于“每个月的后29天,都是难熬的”——最后孤独死在小旅馆里的人,却放弃了亿万交流电专利税、拒绝了J.P.摩根女儿的示爱,。毫无疑问,和达芬奇并称科学界两大旷世奇才的特斯拉是金钱和生命意义上贫富差距最巨大的人。因为他很确定,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游戏人生,而是有使命的。这个使命,就是使人类可以享有无限的免费电力。他还预言,以后人类的机器可以在宇宙中任何一点获取能量从而驱动机器。只不过他实在是超越那个时代太远了,他走在别人前面不止100年,而是1000年(谢尔弗语),以至于他在十九世纪初已经确定确定会成功的伟大发明,一直在被学习,世界上却至今还无人能懂他的一些手稿。
其实我们生活中“贫富悬殊”的人也很多。一味追逐金钱、权势、色欲、荣誉、名气、地位,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过上了与自己意义不相称的物质生活。殊不知,他累积的Little越多,则Great越少。平衡的宇宙理论一旦被打破,沉重的代价也必将落在他的头上。
20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无数伟人眼中的圣人——辨喜,也许会给我们一些答案。世界上的苦难不能单靠物质力量来治疗,除非人性得以改变,否则,这种物质需要将会不断提高,苦难感也将会不断增强,因为不管有多大的物质帮助,也不能彻底地救治人们的苦难,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办法是要使人类变得纯洁。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