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交到知心朋友

01-06 生活常识 投稿:翻过的亲切
长大后,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交到知心朋友


你试过用投资的角度去看待交友吗?比如认识新朋友就像做出一次新的投资,比如老朋友维持长期和谐的友谊首先是平衡彼此的投资回报率,这些话听起来可能会有点不适。但麦子希望你不要先下结论,可以看看今天的文章,也许你会对交友这件事有新的理解。


文 | 肖璟

来源 | 解题者(ID:imjietizhe)



好友Z小姐这几个月被公司从国外借调回北京,于是我马上和她约了饭。


和Z小姐认识了 16 年,中学毕业后不在一个城市,但也时不时会有这种碰面的机会。虽然见的频次不高,但每次见到她都可以很快重拾那种连结感。


聊着聊着Z小姐忽然感慨:


还是和老朋友聊得开,感觉长大后越来越难交到知心朋友。


无独有偶,在我念中学时,我老妈有天估计是受了什么刺激,忽然感慨道:


「大学前交到的朋友才是最真心的,好好珍惜吧。」


虽然后来她的预言被证伪了——


我在大学也交到很多超级棒的朋友,毕业后这几年也陆续认识了一群特别 close 的小伙伴,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要交到知心朋友的难度提高了。


所以今天我打算聊聊:为什么长大后的我们,越来越难交到知心朋友?




用投资收益率

判断朋友关系


我们以前聊过很多次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两个人可以成为好朋友,前提是彼此可以满足对方需求,而且这种满足感带来的收入可以覆盖各自要付出的成本。」


我们也可以从投资的角度理解,两个人的好友关系可以维持的前提,就是双方的投资收益率都大于0。


你投入的,是时间、金钱等资源;你获得的回报则是多元的,除了世俗点的人情往来(比如礼物),陪伴、交换信息、精神支撑等等可能更宝贵。



两个人之所以能成为好朋友,往往是因为三观和性格相合,因为这样可以最大化这段关系带来的回报。


当然实际生活里你不会真的用计算器、Excel 在那里算一二三四,所有的权衡都是源于你大脑的自动计算(也就是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到的系统一,或是三脑理论里的蜥蜴脑),都是你潜意识的产物。


输出结果的判定也很简单——如果提到这个朋友,开心的感觉多于不开心,那你的投资收益率就是正的。


所以,认识新朋友的本质跟做出新的投资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决定要不要建立一段新关系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地帮我们判断投资收益率与风险,也就是赔率和概率。


我们决定要跟一个人交友,其实就是在潜意识里,我们觉得这段关系成功概率足够大,带给我们的潜在回报(赔率)足够高。



那为什么长大后的我们,越来越难交到知心朋友呢?


我们也可以从赔率和概率两个方面去看。




当你长大

投入变高回报减少


从赔率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潜在投资回报率确实在慢慢变少。


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很简单:回报率 = 回报 ÷ 投入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一方面,建立新关系对我们投入的要求在变高,另一方面,其带来的回报也在变低。所以整体的潜在投资回报率是在往下走的。


先说说投入。


建立新关系的投入要求之所以变高,是因为我们的机会成本变高了。



以前还在上学时,我们的时间一大把,随意挥霍也不会觉得可惜——


因为我们没有很多选择。


长大后,我们的选择足够多,机会成本水涨船高。


我们宁愿把交新朋友的时间用来陪家人小孩,或是跟现在的朋友逛街吃饭,或是看看书听听课做自我增值,甚至用来刷刷抖音快手获取愉悦感。


再说说回报。


潜在回报之所以变少,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欲望在增长。


有条简单的公式:回报 = 供给 - 需求


也就是只有当你的需求被满足时,你才会有得到回报的感觉。


不过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你对朋友也好爱人也好家人也好,需求都会不断膨胀。


一方面是因为边际效应递减。


就算你再喜欢吃烤鸭,每天都吃同一个口味的烤鸭,连续吃一周你也会吃腻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你自身成长带来的棘轮效应(Rachet effect),也就是「由奢入俭难」。



以前觉得好朋友可以陪自己上下学,课间可以聊聊明星八卦吐槽一下老师就很OK了。


但现在我对朋友的需求可能是希望他们可以跟我聊人生聊理想聊经济聊行业,这时候你如果只是跟我聊聊明星八卦,我自然会一脸嫌弃地看着你。


上面那道公式,更好理解的可能是:回报 = 现实 - 期待


需求变多了你对好朋友的期待也会变高,你的需求越来越难被满足,回报自然就高不了。



朋友变多

交到好朋友的概率降低


从概率的角度来看,我们找到跟自己聊得来的知心好友的概率在慢慢下降。


一方面是你的三观与性格慢慢被丰富、定型了,所以要找到跟你三观性格相似的朋友越来越少了。


儿时的老友有不少跟你的成长轨迹类似,所以他们跟你三观性格一致的概率会更高。


不过随着年龄被拉长,大家面对的分岔路口越来越多,三观和性格愈发多元,匹配度也在急剧下降。


所以遇到聊得来的朋友的概率也在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是因为朋友数量在变多,所以平均到每个朋友身上的投入会变少,成为知心朋友的成功率被拉低了。



投资时,我们会说「风险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当你研究得越多,越了解你的投资,确定性变高,你感知的风险就越小。


同样地,要成为知心朋友,你就必须花足够的时间精力在彼此了解、互动上,投入得越多成功率越高。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工作后,我们每天会认识不少新「朋友」。他们进入了你的社交距离,不过不见得都可以进入你的个人距离,成为你的「知心朋友」。


我的朋友圈删了又删,但还是有近4000个联系人(当然我是极端例子,大部分人的平均联系人数量不超过200个人)。


当你的时间分配到这么多人身上时,平均到每个朋友身上的投入会变少,自然你找到知心朋友的概率就变低了。


当然,虽然赔率概率都低了,不过不见得我们长大后就交不到真心好友。


我们逐一来看。




对于友情

要优先追求质量


先看看赔率里头的投入问题。


机会成本是无法改变的,你的时间就是值那么多钱。而且如果真的想交到好朋友,如我前面提到的,必要的时间付出是跑不掉的。


不过,机会成本也是在波动的。综合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机会成本处于低点时,其实是最容易交到好朋友的。



以我自己为例,在我两年前创业失败人生低谷时,那时的我还没重新站起来,闲暇时间特别多,所以会整天跟朋友们出去 hang out、喝酒。


有几个现在很亲密的好友都是那阵子熟悉起来的。某种程度也有「患难见真情」的感觉。不过我是不建议你主动地降低机会成本(刻意让自己处于低潮期)。


只是当你处于机会成本相对较低的时候,可以主动把握时机。


赔率的另一个问题是回报问题。


前面提到,我们之所以回报在变小,主要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期望在疯长。好友也有自己的生活,我对他们的需求自然不能是以侵占他们的生活为代价。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用二八法则来看管理自己对朋友的需求。


个人的建议是:


对于友情,我们不要追求量,只追求质。


前老板Autumn有次跟我谈心,说其实像我们这种人,很难跟好朋友有足够多的相处时间。


一是身边的朋友们(包括自己)都很忙,闲暇时间本来就少;


二是我们时不时就会换一个城市生活,朋友圈一直在流动。


所以她觉得好朋友不是需要每天出来 hang out,而是每次大家聚在一起时可以很快重拾那种信赖感,有高质量的交流,这已经很足够。




与其过高期待

不如先改变自己


最后来聊聊概率。


概率很难改变,但它往往也会影响我们的交友决策。我们在特定概率下,只有赔率超过了一定数值我们才会迈出建立新关系的那一步。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提高自己的风险偏好。换句话说,就是同等预期回报下,我们让自己接受更大的风险。


实际做法也很简单——先付出。


这里我想分享一下做餐饮的朋友赵老板提过的一个小技巧——


一般我们去高级餐厅时,都是别人服务得好再给小费。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在到餐厅后,先给服务你这桌的服务生私下塞 100 块钱,保证你会享受到超级好的服务。


餐厅服务生提供服务,本质也跟投资无异:


TA事前不知道服务的这一桌能带来多少收益,因为收益(小费)除了与自身的服务质量挂钩,更多的是取决于顾客的慷慨程度。


因而,出于风险管理,服务生会有保留地提供服务。而提前给小费相当于帮 TA锁定了收益,TA自然也没有风险管理的必要了。


同样的,我们在交友时,总会出于风险管理而不大愿意主动去付出,我们总希望对方是那个先付出的人。



但从对方的角度看,TA是否付出时间精力来经营这段关系,其实一样是在作投资决策。


两个人都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话这段关系是很难被破冰的。


但如果你主动迈出了一步,出于互惠原理(recipriocity),对方有很大概率会以同样程度对你好,一来二去,两个人自然就熟了。


毕竟,对方的付出与否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改变别人的决策很难,更容易的是改变自己。


最后,照例来个图表总结吧。



细想一层,如果老朋友本来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何必刻意去不断交新朋友呢?



我们之所以会想交新朋友,往往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自己有需求找好友时,却发现他们没法满足自己了。


比如你最近看了一堆财经新闻,想找朋友讨论,却发现他们压根就对这不感兴趣,那你可以拓宽朋友圈,这我觉得没啥问题。


另一个原因是,当你对好友提出需求时,却发现他们可能有自己更重视的事情,没法立马把时间腾出来给你。这个原因颇有找「备胎」的意味。


不过朋友毕竟不是恋人家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


出于这种原因的话,更好的方式可能是管理对朋友的期望,把需求分散到恋人、家人、甚至自己身上。


* 作者介绍:肖璟,一个很帅的投资客,畅销书作家,什么都懂一点星人,致力于传播投资思维的理财教育者,转载自公众号“解题者(ID:imjietizhe),配图来源网络




标签: # 朋友 # 你的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