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皇族,一生落魄,英年早逝,却被后世纪念了一千年
李贺
一、
大唐王朝的宗室有点混乱。
除了李渊、李世民等等皇帝的后代们,
还有李渊的爷爷李虎的后代们,
甚至有功的将领也被赐姓为李,加入宗室籍,
比如唐末的沙陀将领李国昌、李克用父子。
然而,宗室如此的庞大,不是当官就是将军,
还没出过一位惊采绝艳的诗人。
直到790年,
一个瘦弱的婴儿出生在河南福昌县昌谷。
这个婴儿出生时瘦骨嶙峋,
他的父亲却很爱他,希望他能够健康长大。
“我要用最吉利的字为他取名”。他的父亲李晋肃想。
他给他的儿子取名叫李贺,字长吉。
李贺的远祖是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
在宗室中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那种,
传到李晋肃这一代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
但是李贺却对他是李唐宗室这一身份特别的骄傲,
在他的诗中一再的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
“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
皇族血统再高贵,
也不能为自己的家庭带来半毛钱。
因为穷困,早年的李晋肃外出谋生,
被聘为“边上从事”,到了四川任职,
直到老年才被调回中原,担任陕县令。
李贺的母亲郑氏带着一个女儿、俩个儿子在昌谷,
依旧过着贫寒的日子。
李贺后来描述自己少年时的贫困,
“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
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
“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
多么凄惨,多么悲凉。
二、
寒门贵子,这个词放在李贺身上一点也不假。
虽然他长得“体形细瘦、通眉长爪”,但是极为聪明。
据说他读书能够过目不忘,
先生讲的课本,他下课后从来不用复习,
在7岁那年,他就学会了写诗这种高雅的艺术。
这么一个少年神童,想不惹人关注都不可能。
大文豪韩愈也听说了,他说:
“不可能,这种人在古代也就算了,现在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神童”。
吃瓜群众不嫌事大,皇甫湜在旁边撺掇:“去看看不就知道啦”。
于是两人联袂到访,小李贺对自己很有信心,
知道他们的要求后,提笔就写了一首诗——
李贺
《高轩过》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整首诗一气呵成,
先是夸奖韩愈、皇甫湜来时的气派,
接着赞赏二人的文采和名声,
最后说自己的理想抱负,
没有一丝停顿。
韩愈和皇甫湜看过之后,大吃一惊,
连忙说“有这样的天才,大唐有望,文坛也后继有人啦,哈哈哈哈”。
三、
经常有明星的粉丝说:“你造他有多努力吗”。
如果以此为标准,那李贺真是要飞出天际了。
他年纪稍微大了一些,就下定决定了——“我要写诗”。
写诗可不是闷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
好的句子就冒出来了,
写诗需要诗人对这个世界有所感悟,
才能书写到纸上。
为此李贺经常骑着一头小毛驴出门转悠,
看到狗打架,就写下来;
看到农夫劈柴锄地,也写下来;
日出日落、风雨雷电,
只要脑子里有所感悟,全部都写下来。
他把写下的零碎词句,放在随身携带的一个包里,
晚上回家之后,
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去整理白天的手稿,
十分的刻苦。
李商隐为其做的《小传》中说:
“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
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老太太说:“这孩子,是要把自己的心血全部呕来才罢休啊”。
这才是:你造他多努力吗?啊,你造吗?
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造就出的是一个名满京华的天才诗人。
四、
这几天,18岁这个梗很是热闹,
大家纷纷晒出自己18岁的照片。
如果唐朝有朋友圈,
李贺晒出的一定是自己和大V韩愈的自拍。
韩愈是当时文坛的巨匠,
能当官、能写诗、能作文,
这些都不够,还搞“古文运动”,
要在千百年后也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帮别人写一篇软文,开价就是几十万,
比现在的大号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面对这样一个曾经对自己恨欣赏大V,
李贺特别希望得到他的提携。
欣赏是欣赏,与提携压根不是一码事,
怎么办呢?
李贺想到了一个主意,
要想打动他,就要拿出自己最优秀的作品,
就像十年前一样,虎躯一震,让他激灵一抖。
他选定了自己的代表作——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果不其然,再大的V也经不起这样的虎躯,
韩愈只能败在小李贺的西装裤下。
在韩愈的推荐下,李贺的人气大涨,也成了大V。
五、
再那个年代,粉丝多对于考进士是有帮助的,
这也是李贺的目的所在。
在唐朝,想做官有三条路:恩荫、科举、从军,
这三条路都需要一个重要条件——家庭出身。
你要是出身于贵族世家、门阀大族,
那什么都不成问题。
可你要是出身在小门小户之家,
不好意思,走好吧您呐。
李贺虽说也是个宗室,
可毕竟已经在八竿子以外了,
得到了韩愈的推荐,
就可以试着走科举之路了,
因为那时的科举不封名字,
韩愈打个招呼,录取不是问题。
何况以他的才华,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可偏偏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
按礼制,他必须回家老老实实的守孝三年。
命运第一次玩弄了李贺,
他眼看着他的朋友们都考上了进士,
而自己只能在乡野间孤守。
韩愈并没有忘记他,时不常的就来信勉励他,
不就是三年嘛,咬咬牙就过去了。
810年,李贺重出江湖。
这年初冬,
他参加了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
他写下了《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管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毫无疑问的,李贺一举拿下乡贡秀才,
他意气奋发的前往长安,准备来年初春的进士科。
有人说:当你最开心的时候,悲伤也准备来临。
李贺才气过人、踌躇满志,
他并没有注意到背后的阴谋:
他的竞争者们要想办法黑掉他。
他们大费周折,终于找到了李贺的黑历史:
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
“晋肃”与“进士”谐音,他来长安考进士,
是对他父亲的大不敬。
你觉得,这是理由吗?
在那万恶的封建王朝,这确实是理由。
这样一来,
李贺的科举梦断,前途就被判了死刑。
梦想着一举中第,重振家门的李贺,
这个时候就死了。
李贺死了,韩愈怒了。
他写了一篇名叫《讳辨》的犀利文章,
“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
如果父亲的名字叫仁,那儿子就不做人了吗“?
批判的武器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六、
李贺意气奋发的从昌谷走向长安,
落寞的从长安回到昌谷。
他的心情,我不得而知,
但从离开长安时做的一首诗,可一窥究竟——
《出城》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二十年梦碎,此生还有什么希望?
此后的日子,
他几次出门奔前程,几次无功而返。
看着日渐衰败的家门,
出嫁的姐姐、外出谋生的弟弟,
家中只剩下自己和老母亲相依为命。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大概是欣赏他的才华,或者因为韩愈的推荐,
他得到了一个从九品的官职——”奉礼郎“,
这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了。
但他还是认真的去干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认认真真的干了三年,
最终因为升迁无望而难以为继。
再一次回来了,昌谷,落寞的回来。
他还是不甘于沉沦,
在26岁那年,他做了最后一次努力。
他取道洛阳、经河阳、入太平、过高平,
终于到达了潞州,
在张彻的举荐下,
担任了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幕僚,
他们”吟诗一夜东方白“,准备大展拳脚。
河朔三镇骄横跋扈,
七十年了都没能讨平,郗士美能奈何?
只得灰溜溜的返回长安,张彻也跑了,
李贺走投无路,
只得强撑着并不强壮的身体,返回昌谷老家,
他还想再接着奋斗,可惜没有时间了。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梦想的破碎、前途的渺茫,现实的打击,
无不在吞噬着他的健康。
多年的抑郁,他终于熬不住了。
七、
有人说,李贺的诗都是写鬼怪的,渗人的很。
他说对了一半,李贺以鬼怪、生死、寒坟入诗,
用词阴冷,写的却是自己的一颗红心,
看上去是怨、是恨,怨和恨里透着的却是忠和爱。
他写道:皇帝你别瞎折腾了,哪有什么神仙,吃金丹有个卵用——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他写道:秦王是真正的大英雄,平定了天下,我们要向他学习——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他又说:老百姓苦啊,被酷吏欺负的只能抱头痛苦——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看到贵族们奢华无度,却不愿拿钱出来资助国家,他还是写诗:
富贵震天下又怎么样,到头来还不是一柸黄土——
”三皇后,七贵人,五十校尉二将军。
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李贺只活了27岁,却留给了这个世界一千年。
他在猛人辈出的唐朝,
走出了自己的路,开创了”长吉体“诗,
为后世的李商隐、温庭筠、文天祥乃至汤显祖、曹雪芹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用冷僻的字眼写出晦涩的诗文,
把不屈的抱负、倔强的灵魂,留给了这个世界,
特意把最直白、最阳光的情怀留给了自己: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