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逃离德黑兰
今天是2018年1月31日
这是馒头说第 228 篇故事
【今日由头】
1981年1月31日
52名美国人质从伊朗回国
1
1981年1月31日这一天,整个美国上下都进入了一种激动的状态。
从华盛顿的波特马克河,到纽约的华尔街, 美国人用鲜花、掌声还有眼泪,欢迎52名美国人的回归。
时任美国副总统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这样评价:
“这是我所见的最大事件。”
为何布什会有这样的评价?
因为这52个美国人,在过去的444天里,一直被关在伊朗做人质。
2
故事,还是要从1979年的伊朗说起。
这一年的4月1日,在海外流亡长达15年之久的伊朗什叶派领袖霍梅尼,终结了伊朗的“君主立宪制”,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本人在不久之后成为了伊朗的“最高领袖”。
而霍梅尼推翻的,是巴列维政权。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他统治期间,伊朗被称为“伊朗帝国”
说起巴列维这个人,也是有点意思。这位哥们是伊朗的国王,在1941年登基。在英国和美国的帮助下,赶走了苏联的势力,随后彻底倒向了美国。
其实巴列维虽然是君主,但因为他年轻时一直在西方留学,所以在伊朗的统治还算开明,伊朗的经济也还算不错,妇女的社会地位也算不错。但问题在于,巴列维有两个大问题:
第一,他个人极度奢华腐败,而且搞得人尽皆知;第二,他把伊朗境内的石油权益都交给英国和美国操控,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1年,同样是伊朗贵族出身的议员摩萨台通过全民投票,成为了伊朗首相,掌握了大权,而巴列维则被软禁在皇宫。
摩萨台在伊朗历史上是一个广受好评的领导人。他上台后,解放佃农,提高社会福利,建立失业补偿金制度等等,这一系列渐进式的社会改革,让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
但是,摩萨台在任期间,铁了心要把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这大大触动了英国和美国的利益。
在几经谈判和阻挠不成的背景下,美国的情报局直接介入,在1953年策划了一场政变——将摩萨台推翻收监,让巴列维重新上台(2013年,美国解密文件显示,确实是CIA全程介入和策划)。
摩萨台也曾登上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他被政变搞下台后一直被监禁,直到逝世。
而巴列维上台后,又重新开始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至于石油国有化,自然是不会再提了。
这样的形势,一直维持到了1979年,霍梅尼将巴列维政权推翻。
3
1979年,确实是个多事之秋。
霍梅尼之所以能获得大家的拥戴而建立政权,一方面是因为巴列维统治下的伊朗,到了后来贪污腐败横行,通货膨胀严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巴列维对国家进行的世俗化引发了保守派的不满,他们认为西方势力各种腐朽的文化会玷污伊朗,而巴列维已经成为了非穆斯林西方势力的傀儡。
而伊朗人认为领衔“西方势力”的,正是美国。
霍梅尼政权一直认为,美国一直是伊朗政局动荡以及走向腐化的幕后黑手,所以从上至下,整个伊朗陷入了强烈的仇美情绪中。
霍梅尼。在国外的穆斯林世界里,他被描述为“西方大众文化对伊斯兰教的虚拟形象”。
而正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火上浇油的事:美国不顾伊朗当局的强烈抗议,允许之前已经流亡海外的巴列维,经墨西哥前往美国治病。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伊朗人。
11月1日,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他将美国称作“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伊朗人开始走上德黑兰的街头进行反美示威游行,而数千名德黑兰的学生将美国大使馆团团围住,每天高呼口号,要他们滚出伊朗。
整个仇恨的情绪一直酝酿到1979年的11月4日,终于迎来了一次大爆发。
那一天,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透过玻璃窗惊恐地发现:一直围聚在围墙外示威的伊朗学生,居然爬过了铁栏杆和围墙,直接往大使馆冲了过来。
大使馆的警卫稍作挣扎,就放弃了抵抗。大约400名愤怒的伊朗学生如潮水一般地冲进了美国大使馆——很多美国工作人员根本来不及完成机密文件的销毁工作,就成了学生们的“俘虏”。
挂在大使馆的美国国旗被伊朗学生撕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写着“真主伟大”的白旗。
在大使馆内来不及逃出的66名美国官员被扣押起来,学生们提出要求:
“拿巴列维来换这66个人!”
整个行动,霍梅尼没有做出任何干预。
4
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一个国家的大使馆公然被冲击,被占领,使馆的工作人员被扣押作为人质,用来作为交换条件的砝码。
这个大使馆,居然还是美国大使馆。
两名被扣押的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
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立刻做出了反应:
11月12日,美国宣布终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作为回应,伊朗也在当天宣布: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
11月14日,大约80亿美元的伊朗人在美资产被冻结,一些伊朗人被美国驱逐出境(其中包括不少和伊朗人质危机或伊朗新政权并没有关系的人)。
1979年华盛顿游行人们拿着的牌子上写着:“驱逐所有伊朗人” “滚出我们国家”“立刻释放所有人质”
而伊朗也毫无惧色。
虽然伊朗官方一开始坚决否认冲入大使馆的行动是官方指使的,但后来这种声明就再也看不到了。占领美国大使馆的革命者们宣称这样的行为是完全正当的,这是对美国之前干涉伊朗以及支持巴列维的一种报复。
他们声称:如果要赎回这些人质,美国就必须交回巴列维,以及对之前那些幕后策划政变的行为道歉。
在这期间,一些当时被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用碎纸机处理的秘密文件,被重新拼好后对外展示,证明美国对伊朗一直从事着各种幕后活动。而一些人质经常会被蒙着眼睛带到电视镜头前或游街,伊朗人警告美国:只要有任何营救行动,他们将立刻处决人质。
伊朗人带着一名美国人质游街。因为每天都要报道美国人质的情况,美国新闻开始出现了每日新闻追踪报道的形态。
1979年11月20日,大批伊朗人在被占领的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外游行抗议美国武力威胁伊朗。此前,美国总统卡特下令海军部队开往印度洋。
1979年12月,这场人质危机似乎出现了一丝缓和的迹象:
在霍梅尼的授意下,伊朗革命者释放了被扣押的13名妇女和非裔美国人,以及一名生病需要治疗的人员。
但是,剩余的52名人质,伊朗坚持不放。
1980年4月7日,卡特失去了耐心,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一天后,伊朗同样宣布和美国断交。
双方终于走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饱受国内舆论批评的卡特总统,决定武力营救。
5
1980年4月22日,卡特总统下令施行“蓝光计划”。
按照计划,美国派出声名显赫的90名“三角洲特种部队”成员,搭乘8架RH-53直升机前往距离德黑兰东南300公里处的一处沙漠,在那里,6架C-130载着另外90名突击队员已在等候。突击队员们将在那里等候到第二天深夜,随后乘坐卡车进入德黑兰市区,冲入美国大使馆,救出人质,再坐运输机离开。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4月24日,“蓝光计划”正式开始。8架RH-53直升机中的两架一开始就没有飞到沙漠地区——一架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后迫降,一架遭遇沙暴迷失方向,最终只能返航。
这次行动一共要有6架直升机参与,现在已经到了最低限度。
然而,就在夜间沙漠加油的时候,第三架直升机也发生了故障不能操控了。
突击队立刻向卡特总统汇报,建议终止行动。卡特只能无奈批准。
卡特总统在伊朗人质危机期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是,悲剧才刚刚开始。
正当美军准备撤离时,一辆伊朗公共汽车忽然进入了突击队的集结地点。美国人将50名乘客全部扣留后,又有一辆卡车和一辆轿车开了进来。卡车被扣下后,司机趁人不备,钻入小轿车中逃走了。
秘密行动彻底暴露,美军只能加速撤离。
但在慌乱中,一架直升机和一架C-130运输机却撞在了一起,猛烈爆炸中,8名运输机机组人员当场丧生,4人烧伤。
由于时间紧迫,4名伤员被抢救出后,8具尸体来不及撤出,就留在了熊熊燃烧的飞机上。
4月25日,卡特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营救行动失败。这次堪称拙劣的营救让美国上下一片哗然,卡特总统的支持率跌倒了谷底。
而另一方面,伊朗将事故的残骸现场曝光,并宣称这是“真主的保佑”。
6
那么,美国人到底有没有成功的营救?
也是有的,那就是2012年美国人拍摄的电影《逃离德黑兰》中描述的那个故事:
在1979年11月4日美国大使馆被占领时,6名美国工作人员趁乱躲进了加拿大使馆并一直被藏匿。美国情报局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策划了一个大胆的行动:派情报人员托尼·门德斯伪装成一个拍摄科幻片的导演,前往伊朗,以拍摄电影考察为名,将被困的6名美国人经过伪装身份后,堂而皇之地带回美国。
2012年拍摄的《逃离德黑兰》(Argo),获得了2013年第85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
虽然整个真实的过程并没有电影里表现得那么刺激或有戏剧性,但无论如何,整个营救行动确实是成功了。
只是,这6名美国人的回归只是带回来一时的宽慰,剩下的在伊朗的52名人质依旧生死未卜,而且伊朗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
无奈之下,卡特总统只能下令:开始筹备第二次营救行动。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原本看上去是死水一潭的僵局,突然发生了松动。
7
1980年7月27日,在美国避难的巴列维忽然去世了。
这个变故有些出乎伊朗人的意料:作为交还美国人质的首要条件,巴列维一直是伊朗扣押人质的最主要理由。
而现在,人死了,你拿这些美国人质去交换什么呢?
而巴列维的去世,还只是一系列意外中的第一环。
1980年9月22日,在强人萨达姆·侯赛因的指挥下,伊拉克出动大批轰炸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了空袭——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爆发了。
那时的萨达姆,雄姿英发,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势。
陷入战争局面的伊朗,发现自己已经没空再利用美国人质去做什么了,相反,面对被苏联武装的伊拉克,伊朗却没来由地得罪了美国。
而就在这一年的11月,第三个意外发生了:
在这个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异军突起,击败了试图连任的卡特,当选为美国总统。
在竞选期间就表现得相当强势的里根,一直严厉谴责伊朗扣押美国人质的行为。可以想见的是,里根一旦就职总统,对伊朗的政策只会更加强硬——这对已经陷入“两伊战争”中的伊朗,无疑将是灾难性的。
关于里根的故事,可参看文末的衍生阅读。
1981年1月19日,伊朗和美国经过多次秘密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
由阿尔及利亚出面派遣一架飞机,将52名美国人质统统接回美国。
伊朗不做出任何赔偿,一切到此为止。
在被关押了444天之后,52名美国人质,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馒头说】
整个“伊朗人质危机”从头到尾捋一遍,似乎有点有惊无险。
但其实还是有些味道可以品的,比如两个时间点。
先看一个大时间点。
伊朗占领美国大使馆是发生在1979年11月4日,但美国宣布和伊朗断交是发生在1980年的4月7日,之后才决定武力营救——按美国人一贯以来的暴脾气,居然会拖半年才翻脸?
这就要放到当时的世界大环境来看。
之所以说“1979年是个多事之秋”,是因为那一年的年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随后中国就兵发越南,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一年的年尾,苏联公然武装入侵阿富汗,引起了伊斯兰世界的的强烈反感。
简单点来说,就是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与伊斯兰世界交恶。在这个节骨眼上,伊朗爆发的反美浪潮就比较微妙——美国如果用力一狠,肯定逼得中东大国伊朗只能倒向苏联,原本的大好形势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整个过程中,美国一直没有采取非常强力的措施,总统卡特甚至因此备受诟病,但在背后,其实也有这样一层的考虑。
再看一个小时间点。
美国总统卡特其实非常希望能在自己的任内结束这场危机,画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但是,伊朗人虽然也早有归还人质之意,但总在各个环节上挑毛病,拖时间,最后在1981年的1月20日才让美国人质正式登上飞机。
1月20日是什么日子呢?是美国新任总统里根宣誓就职的日子。
伊朗人的潜台词其实也很明显:这个礼包,与其送给即将卸任的卡特,不如用来送给新任总统里根。毕竟,陷入“两伊战争”的伊朗,赢得战争胜利是最重要的,也急需美国解冻80亿美元的在美资产。至于反美,往后排吧。
所以你看,一旦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世界舞台上,一味的打打杀杀是没用的,而纯粹的狂热和膨胀也是不现实的,总有一样东西可以巧妙地平衡各种天大的矛盾,这样东西就是利益。
不要看有些人看上去不可理喻乃至丧失理智,在台面上挥舞拳头,甚至喊着要按下核武器按钮,其实在台下都拿着筹码等着和对手交换呢。
台上继续在叫,只是说明台下筹码还没换到位而已。
比如……你们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