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文化遗产之165 覃塘圩福寿寺遗址
民国《贵县志》记载:“福寿寺,在郭西里,县西北七十里,明代刱建,寺宇宏大,为一邑之冠,清咸丰间黄鼎凤曾加修葺,今毁。光绪间,里人龚振家重修。”
明代始建的覃塘圩福寿寺,是当时县境规模宏大的寺庙,“为一邑之冠”此说应该是指寺庙建筑面积,因为当时县城南山寺的正殿是一个天然的洞穴,而非人工建筑物。
1993年版《贵港市志》则有更为详尽的描述:“福寿寺,位于贵港市覃塘高中内,原是两进三开间砖木石结构的建筑,面向西南,建于清乾隆年间。目前仅存前座,后座及天井已拆毁改建学生宿舍,原状不详。寺前座宽16米,进深7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前门外有走廊,走廊宽2米。正门高2.5米,宽1.4米,门框是红条石,左右为对联:“鼎建百年神赫濯,重修四次寺巍峨”刻在红条石上,行书,字径10厘米。门额石刻宽2米,高80厘米,上刻“福寿寺”三字,字径40厘米,红底金字。横额对联四周有精雕细刻的图案。门外走廊外侧有石柱两条,高3.5米。还有鼓型柱敦,柱上有对联:“福寿重申一里家家沾帝德,寿龄永锡四民代代沐神恩”。行书,字径6厘米。两柱外侧各有横弓形石柱一条,交界下有挂落雕刻。屋顶为奴坡式,檐前有琉璃瓦档剪边状,青绿色。硬山型山墙,上筑灰砂护檐,门顶两面墙上,目前还有壁画12幅,有些已剥落不清。入门5米处有柱两条,柱是砖砌的有矮墙相间,墙上有枱梁式的木结构支撑,木质坚实。大门外是一块开阔地坪,左右50米处各有200年以上榕树一株,水井一眼。”
位于今天覃塘高中内的福寿寺遗址目前仅存前座门楼、古井、八块残石以及左右两棵树龄超百年的古榕树。结合地方志史料记载,福寿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修,到了咸丰年间覃塘人黄鼎凤领导的大成国余部控制整个贵县时又重修一次,最后到了光绪间年,由覃塘的名门望族——桐岭龚氏之龚振家进行最后一次重修。如此算来正是“重修四次寺巍峨”。
福寿寺的始建缘由,在门柱石上的对联“福寿重申一里家家沾帝德,寿龄永锡四民代代沐神恩”中可以捕获些许历史信息。“一里”或指清代郭西里,主体区域包括今天的覃塘镇、根竹乡(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覃塘镇析置分出)、蒙公乡南部乡屯(蒙公圩清代属于大“五山里”),“帝德”有说是指当地民众信奉北帝神,寺中供奉北帝神像;“四民”当是泛指郭西里民众共同捐资筹建,以期神佑地方。
清代咸丰皇帝坐上龙椅的头年,即咸丰元年(1851年),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金田村,落败的广东书生洪秀全也招兵买马称王,号太平天国元年。洪秀全率领客家子弟北上入湘后,当时包括贵港在内的桂东南地区留下的政治真空便被天地会势力所占据。
咸丰三年(1853年),覃塘人黄鼎凤领导的一支天地会附于广东人陈开领导的“大成国”名下,黄鼎凤被封为“隆国公”,贵县成为“大成国国都”所在地秀京(今桂平城区)的侧冀,当时黄鼎凤据守进出县城的登龙桥而占有全城,此外,还坐拥贵西地区成片“根据地”作为后盾,包括平天寨、岐山寨在内的军事据点,在贵西首埠覃塘圩则以福寿寺作为大本营中心,籍此为训练将勇,搜探军情之基地。
同治二年(1863年),作为大成国余部的壮族硬汉黄鼎凤最终兵败被杀,平天寨、岐山寨、福寿寺均被付之一炬。光绪年间才由乡绅龚振家捐资重修福寿寺。
到了民国,1934年编修县志时仅记载“今毁”两字,不知是毁损到什么程度,时距光绪年间最后一次重修不过三四十年时间,规模肯定不如之前,但作为覃埠地区信众朝拜的寺庙功能还是存在的,因为在此之前的民国十六年(1927年),贵港早期地下党人陈培仁返覃开展革命运动时,就是以福寿寺作为秘密联络点。
民国早期,全国农村地区兴起将庙宇祠堂改建为国民基础小学校,这个时候的福寿寺也不例外,民国十八年(1929年),福寿寺改建为覃西乡小学,后改为覃塘高级小学,解放后成为今天的覃塘高中校址。作为覃塘广大信众们朝拜的福寿寺则另选新址于覃塘镇龙凤村,延续着福寿古寺的香火。
古榕树荫下的福寿寺前座
有十二幅壁画遗存,已修缮一新。
古井,今已填高无水。
除了门前两棵百年古榕外,外围还有另外三棵大树。此图为香樟树。
残留的福寿寺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