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城市丨安福路201号满墙爬山虎身后,是中西合璧的小楼庭院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坐镇的安福路上,与其不过3分钟步行距离处,有一幢优秀历史建筑隐匿在各式沿街店铺之中,该建筑外立面上满是密密匝匝的爬山虎,透露着神秘的气息……
这里就是安福路201号
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曾是谁的宅邸呢?
安福路(旧称巨泼来斯路)201号,原为典型英式花园住宅,砖混结构,建造于1922年。房屋主体为砖木结构的假三层西式楼房,四坡顶屋面,红瓦盖顶,中间一座老虎天窗,立面为拉毛水泥墙,木质门窗。
据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字林西报行名录》记载,抗战前这幢宅邸内居住着一位名为姆索(F.P.Musso)的外国人,他也许是这里最早的主人。
后来,这座花园住宅被人称“小杜月笙”的潘三省买下,日本侵略军战败投降、大汉奸潘三省被判刑后,籍没其全部家产。
1946年6月,安福路201号改作市长官邸,当时的上海特别市市长吴国桢入住后,对房屋格局作了大幅度改建,形成了如今中西合璧折衷主义风格,外观为西式,入口用塔司干柱式门廊,西面花园设敞廊,花园入口和园内小品为中国传统式样。
吴国桢(1903-1984),湖北建始人。1914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1921年北京清华学校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在格林内尔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之后,192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
他11岁与义结金兰,从此后“惺惺相惜”却“同窗不同路”;23岁任汉口市土地局长、长;25岁任湖北省财政厅长;后历任汉口市市长、武汉市市长、上海市市长和台湾省省长。
桑麟康画笔下的吴国桢与安福路201号
安福路201号,该建筑入口门廊为一对多利安式柱子,廊前平台台阶左右竖着一对维纳斯塑像(现已不存),向来访者显示着原主人的审美。
蜡克地板、柳桉木门、墙贴护壁板
入内,蜡克地板、柳桉木门、墙身贴护壁板、平顶石膏雕花线脚、大理石卫生间等精致内装细节,至今保存完好。一排三开间的布局,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中国传统住宅里的客堂东西两厢房。
木质门窗外是青翠碧绿的爬山虎
预示一帆风顺的彩色玻璃
与家人在草坪上打槌球的吴国桢(左图)
牌楼
牌楼上的石刻花纹
庭院中设有形如仪门的牌楼,有些中西合璧的感觉。拱形的门洞形似迷你版凯旋门,门洞的拱形石壁上刻着五只硕大的蝙蝠,喻示着“五福临门”。
石刻蝙蝠
牌楼顶部为绿色琉璃瓦,屋脊两端各有一只龙首鱼身的祥兽,相传是鲤鱼喜得龙珠而变成的鱼化龙,既保留了传统建筑使用水族形象护佑住宅防止火灾的象征,又寄托了希望主人飞黄腾达事业有成的期许。
牌楼顶部
花园四周是一条曲折小径,供主人散步之用。
这条小径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人们常见的青砖路,也不是石子路,而是水泥路,小径两边砌起了“女儿墙”,在每个拐角处还安有汉白玉雕刻的云水纹石柱,乍一看犹如走在豫园“九曲桥”上,而实际它仅是条旱道。
花园南部有几棵香樟,树冠硕大,树身粗壮,现已列为保护植物。
茂密的树荫下,有一石桌,边上散放着几只石鼓凳。细看,石桌上还刻着棋盘呢。
在主楼东侧,建有音乐台与舞池,左右分列两尊希腊女神石雕,专供小乐队伴奏用,这又是典型的西洋花园风格。
楼房通向花园的平台台阶旁,蹲着一对石雕卧狮,据说石狮与外滩汇丰银行大厦门口的一模一样。
石雕卧狮
紧挨着主楼,通往正门的过道上还立有两根石柱,天圆地方,高高的水云图案尽显中式庭院雅致。
整个园子,从主楼到花园,从外立面到内装饰,虽然是中西合璧,却不显得突兀与生硬,充满了亦中亦西的装饰特点。
1949年4月14日,吴国桢举家搭机离沪,去往台湾。
1957年,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成立,团址设于安福路201号内。
1963年,此处改为上海青年话剧团。在这里培养出了一批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家,如祝希娟、焦晃、施锡来、娄际成、郑毓之、张先衡、卢时初、李家耀等,被誉为“话剧圣地”。
目前,安福路201号为一培训机构使用。
安福路201号南立面
阅读城市系列
《上海女子图鉴》里梧桐树下老公寓
永不拓宽的华亭路,熙攘清幽皆风情
福禄邨10号,电波在此永不消逝
复兴西路老洋房论名士听故事数风流
永嘉路383号,佐罗和简爱在这里“诞生”
罗密欧阳台之小小徐汇“分剧场”别具风情
这栋老公寓可能是个“另类收藏爱好者”
“衡复任意门”,准备好就一同穿越吧!
汾阳路45号,聆听“丁海关”的爱国故事
盖司康公寓,经典建筑不会过时
“音乐之路”上两枚见证历史的土木“音符”
复兴西路62号修道院公寓即将对外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