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奇效良方(上)
方:柴胡10,炒白芍15,陈皮6,半夏12,党参3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3,生姜10,红枣10。 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栀子10,海螵蛸12,牡蛎粉30。 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干姜10,川楝子10,元胡10。 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内金、砂仁。后下各10。2、和胃汤功效:治胃食管反流病,疏肝和胃、理气降逆、益气脾。方: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芋肉、白芍各10,3、黄芪建中汤功效:胃食管反流病,益气建中行气止痛。方:黄芪15,白芍30,桂枝9,炙甘草15,高良姜6,木香6,砂仁6,丹参9,海螵蛸30,生姜9,大枣4。 癔球病自拟和胃涤痰汤功效:治癔球病,和胃降逆行气化痰。方:半夏10,旋复花包10,白术10,浙贝母10,海浮石先煎15,夏枯草15,全瓜蒌20,白芥子6,厚朴10,茯苓15。 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 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 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远志10。 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广郁金10。 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红花6。 急性胃炎1、柴胡疏肝散加减功效:疏肝理气。方:柴胡15,白芍、香附、枳壳各10,陈皮15,川芎5,白术15,茯苓10,木香5,砂仁10,甘草5。 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 呕吐加竹茹15旋覆花10。 大便不畅加大黄10。 胃痛加元胡10。2、小柴胡汤加减功效:解郁和中辟秽去浊。方:柴胡8,半夏10,黄芩10,枳壳10,元胡10,川楝子10,藿香6,生姜10,生甘草3。 枳滞重者加大黄气虚者加党参10。3、清胃饮功效:清热燥湿理气止痛。方:黄连、黄芩、栀子各10,甘草8,石膏50,公英30,元胡、枳壳、青皮、香附各12。 胃阴虚加沙参麦冬。 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1、胃活通络散功效:化湿导滞,理气和中。方:黄芪20,元胡15,五灵脂10,白芍10,三七粉6,枳壳6,茯苓10,炙甘草6,乳香6,没药10,黄连6。 气滞血瘀者加柴胡木香香附。 胃火盛者加芦根。 胃寒者加高良姜吴茱芋肉。 湿盛者加半夏佩兰砂仁。 气虚血瘀者加党参白术山药。2、养胃清阴汤功效:疏肝和胃养阴清热。方:沙参15玉竹15丹皮10黄连5青皮10白芍15栀子10柴胡15公英30甘草5,3、胃痛要方功效:健脾疏肝行气止痛。方:泡参30,茯苓20,白术15,柴胡、木香、白芍、青皮、佛手、元胡、桃仁、防风各10,吴茱、芋肉6,黄连3,甘草5。 脾胃虚寒去黄连重用吴茱芋肉加黄芪30,高良姜10。 寒湿重去黄连加薏苡仁15,白豆蔻6,砂仁6。 胃热重用黄连加水红花子时0公英30。 胃阴虚去茯苓拍术加石斛15,玉竹15,山药25。 泛酸加海螵蛸15,瓦楞子30。 食滞纳呆加山楂10,建曲10。 便血者去桃仁加白及15,地榆炭15,三七5。4、香砂六君子汤功效:益气,健脾,养胃。方:木香、陈皮、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0,砂仁、甘草各6,半夏8,生姜、红枣。 肝胃不和胃脘胀痛者去参术加柴胡香附枳壳白芍12。 气虚甚者用党参30,加黄芪15。 脾胃湿热者去砂仁党加黄连佩兰白豆蔻各10,木通4。 阴虚加沙参12,麦冬10。 胃络瘀血加丹参15,红花10。 阳虚者加干姜8,桂枝10。 慢性萎缩性胃炎1、胃康功效:健脾益气,理气和中,化瘀散结,清热解毒。方:党参12,炒白术10,茯苓10,甘草6,陈皮10,半夏10,枳壳10,元胡20,莪术5,丹参15,山慈菇15,鸡内金10,白花蛇草30,半枝莲30。 腹胀甚加胃酸莱菔子。 嘈杂反酸加黄连吴茱芋肉。 纳差加木香砂仁。2、安胃汤功效:疏肝益气养阴活血。方:党参15,黄芪20,炒白术12,白花蛇草15,公英15,佛手10,柴胡9,莪术12,白术12,甘草9,枳壳9,丹参15,乌梅9,生地黄12。 胃酸少加木瓜9,生山楂15。 胆汁反流加川大黄5,竹茹12,郁金12,川黄连6。 不典型增生加穿山甲15,龙葵10,煅牡蛎20。 HP阳性加红藤20,败酱草15,黄芩12,川黄连6。 胃阴亏虚加石斛、麦冬各12。3、胃萎复健汤功效: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方:黄芪30,党参15,白芍15,丹参20,麦冬15,玉竹10,莪术10,白术10,血竭1,当归15,黄芩10,炒薏苡仁20,枳壳10,木香10,山楂15,甘草10。4、六君子汤功效:益气养阴和胃健脾。方:党参15,白术9,茯苓9,陈皮9,半夏12,山药12,生甘草6。 阴虚加石斛9,玉竹9,乌梅9。 血虚加当归、白芍。 呃逆嗳气可加青木香6,竹茹9。 食欲不振加谷芽内金。 便结加瓜蒌火麻9。 腹胀甚加佛手枳壳。 血瘀加瓜蒌红花。 胃阴不足加补骨质9,肉桂2。 胆汁反流性胃炎1、温胆汤功效:清胆和胃疏肝降逆。方:半夏10,陈皮12,茯苓15,枳壳6,竹茹10,黄连10,吴茱芋肉3,黄芩15,甘草6。 呕吐重加代赭石15,旋覆花9。 胀痛明显加川楝子10,元胡12 吐酸多加瓦楞子20,海螵蛸15。 差纳加焦三仙15。 便秘加熟大黄10。 腹泻加薏苡仁15。2、疏肝化瘀和胃汤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柴胡12,枳壳15,香附15,丹参15,川芎12,郁金15,白芍20,陈皮12,木香10,连翘15,半夏10,甘草6。 脾胃虚寒加党参白术干姜。 肝胆湿热加竹茹龙胆。 嗳气加代赭石旋覆花。 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石斛。 夹食滞加莱菔子槟榔。 灼热泛酸加黄连吴茱芋肉海螵蛸。 瘀血明显胃痛甚加延胡索三棱莪术。 便秘去枳壳加枳实大黄。 伴胆囊炎胆结石加金钱草鸡内金。3、清胆降胃汤功效:疏肝利胆,降逆止呕。方:黄连5,公英20,郁金、佩兰、茯苓、枳壳、半夏、陈皮、旋覆、花生、大黄各10,吴茱萸3。 纳差加豆蔻3,神曲10。 痛甚加没药8,元胡10。 腹胀加厚朴5,大腹皮10。 嘈杂泛酸加煅瓦楞子15。 嗳气加煅赭石20。 大便秘结加瓜蒌仁15。 黏膜糜烂加凤凰衣3,马勃10。4、半夏泻心汤加味功效:理气和胃,消痞散结。方:姜半夏黄连旋覆花包煎各10,党参海螵蛸代赭石各10,干姜6,吴茱萸4,煅瓦楞子20,大枣5个,炙甘草10,三七粉6,冲服。5、半夏泻必汤加味功效:治慢性胃炎,温胃降逆,止呕。方:半夏12,黄连、黄芩、炙甘草、人参各10,干姜15,大枣6。 胃寒脉迟者;去黄芩加吴茱萸6,荜拨12,陈皮15。 瘀血甚加郁金15,当归12。 食滞者加焦三仙各20,枳实、厚朴各12。 肝气犯胃者加柴胡、香附各12。 消化性溃疡1、胃溃疡汤功效:健脾和胃活血止痛。方:黄芪党参海螵蛸延胡索各15,白术浙贝母白及各9,三七粉、甘草各6。 气滞型吕柴胡枳壳。 郁热型加公英黄连。 阴虚型加沙参石斛。 虚寒型加良姜附子。2、愈溃疡汤功效:胃溃疡,十二指肠溃汤。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制酸止痛,化瘀生肌。方:柴胡10,香附子10,黄芪30,白术15,三七10,贝母10,白芍20,公英15,黄连6,海螵蛸15,白及10,甘草5。 胃痛1、英薏六君子汤功效:健脾温胃渗湿理气。方:公英40,枳壳25,砂仁20,党参30,白术25,金银花15,延胡索15,茯苓10,香附10,陈皮6,甘草6。 痛甚加川楝子15。 气虚加炙黄芪30。 泛吐清水加草豆蔻15,生姜9,半夏9。 干呕呃逆加旋花10,代赭石15。 肠鸣腹泻加藿香10,诃子10。 胃痛引及两肋嗳气加柴胡9,厚朴9,川芎9。 若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热痛减,或过食生冷寒积中焦加生姜10,吴茱萸6。 若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可加附子,肉桂。2、胃复康汤功效:理气健脾和胃止痛。方:紫苏梗10,香附10,陈皮10,荔枝核10,川楝子12,生白芍15,生甘草10,生麦芽15。 胃脘暴痛四肢厥冷舌淡白脉沉紧加良姜10。 胃寒肢冷面色白舌淡白脉沉弱加党参30,桂枝10。 便溏尿少加茯芩15,车前子15。 嘈杂吞酸呕恶不食舌红苔黄白而腻脉滑数加神曲10,山楂10,内金10,莱菔子10。 胃脘部灼热而痛面红目赤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数加生石膏30,大黄5。 胃灼热,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加沙参10,麦冬10,玉竹10,生地15。 刺痛不移日轻夜重舌边尖有紫黑斑或小点脉沉涩加丹参30,蒲黄10,五灵脂10。 有溃疡加乳香10,没药10,三七4冲。3、六[君子]四[逆散]汤功效:温补虚寒调和肝脾脏。方:人参15,茯芩12,炒白术10,陈皮10,柴胡10,炒白芍12,枳实12,干姜10,焦三仙各10,甘草6。 伴胸肋痛疼加川芎香附。 纳差加莱菔子。 胃中灼热去干姜加黄芩、黄连。 泛酸重加干姜增至15,加熟附子6。 口苦加茵陈蒿川楝子元胡。 有气郁证加百合汤。 胃溃疡伴出血加白及合云南白药2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半夏泻心汤功效:和胃降逆开结散痞。方:半夏10,干姜10,黄连6,炙甘草6,大枣5个,党参15,柴胡10,枳壳10,白术10。 胃痛重加元胡20。 泛酸瓦楞子10。 腹胀重加莱菔子10。 有呃逆加旋覆花10,代赭石30。 纳差加焦三仙各10。 病程日久加三七粉4冲。 食积证常用处方。1、保和丸功用:消食和胃。方:山楂180,神曲60,半夏90,茯苓90,陈皮30,连翘30,莱菔子30。水泛丸,每次6~9克;亦可做汤剂,比例酌减。主治:食积证。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气吞酸,厌食呕恶,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微黄,脉滑。辨证:保和丸为消导平剂,是治疗一切食积轻证的常用方。临证时以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吐泄,苔腻为辨证要点。常用:本方现代常用于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属食积内停者。加减: 如食积较重,胀满明显者,可加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等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 如食积化热较甚而见苔黄,脉数者,酌加黄芩,黄连等清热之品。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泻下通便; 兼脾虚者宜加白术,党参,甘草等健脾益气药物。2、枳实导滞丸。功用:消食导滞,清热利湿。方治:湿热食枳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方组:大黄30,枳实15,神曲15,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9,泽泻6。水泛丸,每次克日2次。应用:本方现代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细菌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等属于湿热食积者。3、健脾丸方:白术75,木香22,黄连22,甘草2,茯苓60,人参45,神曲30,陈皮30,砂仁30,麦芽30,山楂30,山药30,肉豆蔻30。水泛丸,每服6~9克,日2次。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舌苔腻而微黄,脉虚弱。应用:本方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恪地脾虚食积者。加减: 若证偏寒者,可加干姜或肉桂以温中散寒; 湿盛腹泻者,宜加薏苡仁,白扁豆,泽泻以渗湿止泻。 食管炎 方1:沙参10,麦冬10,桔梗10,金银花10,连翘10,甘草20,胖大海5。日一剂煎服。 方2:连翘12,栀子12,赤芍12,金银花12,桔梗12,山楂12,浙贝母10,大黄10,枳壳7,天花粉20,甘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