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隐蔽战线上曾有一群报人在战斗

01-06 生活常识 投稿:bones骨
当年的隐蔽战线上曾有一群报人在战斗

战争中,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是个文化单位,也是一个战斗单位,曾工作在大众日报的数百名记者编辑们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向根据地军民传达党的声音,流血牺牲亦自豪壮烈。隐蔽战线是一个特殊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又是我党不可或缺的战场。隐蔽战线与新闻记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战争时期,有一些大众报人就曾战斗在隐蔽战线,以他们的传奇经历谱写了新闻史上一曲别样的壮歌。

解放战争时期,匡亚明(左五)和恽逸群(左六)在大众日报社与同事们合影

匡亚明:

白天出去,不晓得晚上能不能回来

1996年12月26日,匡亚明同志与世长辞。次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匡亚明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原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同志撰写的纪念文章《深切缅怀隐蔽战线的老前辈匡亚明同志》,罗青长称匡亚明是"曾在、陈云等同志领导下工作过的我党隐蔽战线上的老前辈之一"。这时,大家才知道,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大众日报》创始人匡亚明同志,在他的革命生涯中还有如此令人惊心动魄的经历。

现在我们知道,匡亚明同志在隐蔽战线上的工作分为两段:一是1926年到1937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期,一是1942年到1945年在情报部工作时期。

1927年至1937年十年内战时期,国共之间隐蔽战线激烈较量,而此时的上海是白区工作和隐蔽战线工作的主战场之一。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在白区坚持斗争的共产党人既要面对反动派的搜捕,还要随时警惕和防止叛徒的告发与出卖;既要面对随时可能因遭到敌人破坏而陷于失去组织关系、孤军奋战的境地,还要忍受因此而来自于党内的怀疑和不信任。这些情况,匡亚明都曾遇到过。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期间,匡亚明曾四次被捕入狱,既遭受过酷刑,也曾被长期关押。匡亚明同志与那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一样,凭借忠贞的信仰和钢铁般的意志,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气节,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匡亚明曾回忆,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1928年1月,"当时处境很危险,白天出去,不晓得晚上能不能回来"。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滋长着一种左倾情绪,奉行以城市暴动为主的左倾盲动主义,位于上海的江苏省委便要求上海和南京等地举行工人暴动。时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和团闸北区委书记的匡亚明,在开会时表示反对无准备无群众基础的罢工和暴动,引起江苏团省委某些人的怀疑,认为匡亚明是"叛徒",于是派特科红队除掉他。红队队员的子弹正中匡亚明的门牙,但因距离较远,匡亚明幸免于难。此事惊动了上海巡捕房,特务闻讯寻到医院来,借机千方百计挑拨、离间,并诱使匡亚明投降。匡亚明嘴部受伤不能说话,但内心十分坚定:误伤也是我们共产党内部的事情,决不受敌人挑拨,决不向反革命投降。特务认定匡是共产党的大干部,在病房外派三班倒的特务看守他。匡亚明一直不能说话使敌人放松了警惕,伤未痊愈,匡亚明伺机逃出了医院。

标签: # 战线 # 同志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