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坚信是你拥有正确信念带来的成功,那你就越容易失去它
标题很绕口,但我们可以从故事开始讲起…
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公司,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年度“集思会”,没想到我的朋友第一个演讲,主题竟然是“我这一年干过的蠢事”。
洋洋洒洒,竟然有10条之多,从事情的想法开始,到落地执行,剖析得入木三分,我不知道下面的主管是否碰巧要讲述同一件事情的,否则估计会很难堪。
我佩服的不仅仅是他承认错误的勇气,更多是和人性抗争的决心和执行力。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性是懒惰的,能不能动脑的时候就不动脑。
反思是否存在问题,要比新增一些看起来很不错的想法要费力得多。
回顾了一下自己所经历的公司和组织,基本上都是天然不带有自我批评基因的,其实考察的是负责人的价值观。
我问这个朋友,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的。
他说一开始也不是马上想到要做这个,以前他在一家更大的公司负责几个产品,每年惯例是总结成功经验,然后规划明年新的布局,很少会花大量精力去反思去年错在了哪里,以至于那些被忽视的错误会一年又一年延续下去。
他说,很多时候,他们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已经很接近了,如果去掉logo,去掉风格设计,单纯从功能上,很难区分了。
他说很多时候,都是在等对方犯错,对方能想到的,只是先后问题,都能快速复制。
但每次规划,他都是和老板汇报明年有哪些新动作,可以领先对手几步。
但是忽略了在自己的短板上找问题。
我问他,现在自己做老板了,就顿悟了?
他说,狗屁!
只是因为突然发现没有老板可以汇报了,所以硬币的一面琢磨够了,就来琢磨另外一面。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
人们讨厌一个坏消息,会连同讨厌带来坏消息的人。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向上汇报时,总喜欢报喜不报忧。
那些破产的人的通病是无法正确地处理心理否认。
你们对某样东西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对它倾注了心血和金钱,你们投入的越多,一惯性原理就会促使你们想:“现在它必须成功,如果我再投入一点,它就会成功。”
——查理.芒果
查理.芒果在投资领域剖析的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另外一个经济上的代名词就是“沉没成本”。
但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人们选择性的遗忘犯过的错误,避免给自己带来伤害,这是人类基因决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人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明自己持有的观念,这在心理学叫“证实偏见”。
可是,大部分非科学领域的人无法知道,一个科学理论是否“科学“,不是看它有多少证据来“证实”,而是努力寻求“证伪”。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延伸一下,如何证明一个人是否在成长(我反对说成功,因为每个人无法统一定义),是否不应该用具体的“业绩”来证明,而是通过没有犯过的错误来“证伪”。
回到主题,17年我犯了哪些愚蠢的错误,我也剖析一下自己,避免再犯:
1、忽视对客观真实的理解,对自我观念,过分自信,特别是自认为无私的初衷2、对目标没有的清楚预见3、对自有观念持有强烈的执念,不愿意进行最大范围的压力测试4、忽略营销在广义上的影响力,特别是管理成果的营销5、误以为“知”和“行”是分开的,有先后顺序
我的老师曾经在一次公开课上讲过修行中的“所知障”,当时我从字面意思理解了,觉得自己好像理解了,就没再去进一步思考。
当我重新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后,我就知道没有真正理解“所知障”。
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个“所知障”是阻碍我们进步的一大拦路虎。
你所知道的一切,你所仰仗的一切,都会成为你进步的障碍!
真的是这样,拿企业来讲,新的增长曲线都是在新地方长出来的。
回顾一下现在公司的发展历程:
1、从调度机切入到视频监控领域,嵌入式DVR是新的增长点。
2、在存储设备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开辟前端市场,成为下一个新增长点。
3、在产品前后端同时发力的情况下,布局销售渠道的进一步下沉,拉动了新一轮增长。
如果我们被上一个阶段的增长”困住”,就不会有新的突破。
恰恰是你过去的成功,限制了你的进一步成长。
人们总是希望在保持原有增长的情况下,开辟新的领域,
但现实可能是,新的趋势必然会削弱原有的模式,
你有没有勇气面对这个现实,
你有没有勇气去革自己的命。
我们一再说,腾讯内部有好几个团队同时竞争开发微信,但所有人都知道,微信会削弱QQ的市场。
但必须得这么做,因为你不做,别人做了,就没有了未来。
回到个人层面,
当你拥有一个证据证明你过去的方法正确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寻找另外一个证据来支撑它,而不是对它持怀疑态度。
特别当它有一定的激励反馈形式的时候,因为改变,意味着挑战既有的利益模式。
这就是认知的边界,你所仰仗的东西,也恰恰组成了你的边界。
所以,打破认知的边界,就需要用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视我们的认知。
正确,只能是在自己能接触的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内的正确。
所以从这个角度,就能理解某些思想迭代超级快的人反复强调的那句话:
我说的一切都是错的。
题图摄影:JIM
拍摄地点: 杭州.先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