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闪电之耀亮
张伯简像。新华社发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句诗是年仅27岁去世的革命烈士高君宇的墓志铭,同样也适用于评价年仅28岁就去世的张伯简烈士。
张伯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者之一,是云南少数民族和知识分子投身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曾在欧洲与、赵世炎等共同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曾在上海与瞿秋白一起创办《热血日报》;毛泽东还专门推荐张伯简编写的《社会进化简史》。
“我们白族出这么杰出的人物不容易,我的叔叔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民族振兴,拼命工作,最后累病而死,我虽然没见过他,但他的事迹深深激励着我们全家!”张伯简80岁的侄子张宝营对记者说。1952年,才读初二的张宝营看到剑川县把张伯简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纪念证》送到父母手中。今年4月22日,从昆明电机厂退休的张宝营在家中把挂在墙上的纪念证小心地取下来给记者看,感慨万千地回忆着张伯简。
张伯简1898年出生在云南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一个白族家庭。在曾是清末秀才的父亲张鹤裳的督导下,张伯简以优异成绩考入大理省立第二中学。他的中学作品《鸡足山游记》显示出较强的文学功底。在大理中学学生与宪兵的一次斗争中,张伯简成为斗争组织领导者之一。1917年,中学毕业的张伯简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奔赴当时南方革命中心——广州。1919年12月又远渡重洋到了巴黎,成为云南出国勤工俭学第一人。
在法期间,张伯简加入了赵世炎、李立三等组织的“勤工俭学学会”。1921年冬,张伯简加入了共产党,成为旅欧学生中参加共产最早的成员之一,积极参加建立中国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1922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成立,、张伯简分别为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1922年秋,张伯简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