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画》艺术
中國《內 畫》藝術
內畫藝術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家們以玻璃、水晶料為壺坯,用特製的變形細筆,在口小如豆的瓶內反手內繪精妙入微的畫麵,作畫時,氣收於丹田之中,力發於手腕之上,精細之處非目力所能及,可謂鬼斧神工,創造了奇特瑰麗的藝術珍品。
內畫簡介: 中國內畫的產生源於內畫鼻煙壺,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四百年前鼻煙傳入中國後,鼻煙壺已經令人如癡如醉,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創製了內畫壺這一新的更令人喜愛的工藝品種。發展至今不斷發揚光大,使這一傳統內畫藝術品品種已有內畫鼻煙壺、內畫擺件、內畫佛珠、內畫酒具、肖像內畫壺、內畫打火機、內畫香水瓶、擺件等。
中國內畫鼻煙壺的有以下三個主要流派:
1)京派內畫鼻煙壺
京派畫大師一般都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內畫作品具有很強的“文人味“,內涵深遠,意境無窮,筆力嚴謹,畫風蒼勁有力。
2)魯派內畫鼻煙壺
魯派畫常選用的題材有水滸一百零八將、百駿、百獸等,其作品粗獷豪邁,風格潑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3)冀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色
冀派內畫的選題以人物肖像見長,特別是嬰戲圖和百子圖最能反映出冀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點。另外.在臨摹中國古代名畫也頗見功底。冀派內畫的主要特點是立意深遠,氣韻生動,布局巧妙,線描設色渾雅豐富。
在京、魯、冀三個流派中,各有其風格特點,對內畫鼻煙壺創作影響最大的,是冀派內畫鼻煙壺。
內畫鼻煙壺
(一)內畫鼻煙壺的由來
內畫鼻煙壺是鼻煙壺的-個品種,是鼻煙壺在中國興起並發展了二百餘年之後才脫穎而出的一種新工藝。但內畫鼻煙壺一經問世,便立即以其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在鼻煙壺藝術的天地裏獨占鼇頭,而且在清代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之後,封建的藝術正如同封建的王朝一樣日趨沒落、走向消亡的時候,異軍突起,為清代中後期死氣沉沉、呆板單調的藝術領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內畫鼻煙壺是鼻煙壺藝術中的一支奇芭,因此我們在這一章裏專門介紹一些內畫鼻煙壺的有關問題。
雖然在內畫鼻煙壺產生以前,鼻煙壺已經令人如癡如醉,十分迷戀,但人們對藝術欣賞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人們希望不斷地看到更精美、藝術欣賞價值更高的鼻煙壺,而內畫鼻煙壺正是這種藝術追求的結果。經過鼻煙壺匠師的不懈探索,終於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創製了內畫壺這一新的更令人喜愛的工藝品種。
關於內畫鼻煙壺的產生,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清代乾隆末年,北京有一位破落文人,居住在一所破廟裏,生活十分拮據。然而,他又吸鼻煙成癮,實在忍耐不住,便找出過去使用過的玻璃鼻煙壺。用煙匙找掏粘在煙壺內壁上的鼻煙,以滿足其欲望,久而久之,便在煙壺內壁上留下了道道紋理。這位破落文入的舉動,使廟裏的和尚受到啟發,他便於誦經打坐之餘,用一根彎勾竹簽蘸上彩色染料,伸入透明的素玻璃鼻煙壺內,於內壁上繪畫,從而發明了內畫鼻煙壺。
不過,據香港的鼻煙壺研究者梁知行先生考證,內畫鼻煙壺是在清代嘉慶年間,由中國南方的'位年輕畫家發明的(見梁知行《中國內畫鼻煙壺新貌》)。這位年輕畫家叫甘桓,他將小鋼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壺內,來回晃動,使壺的內壁磨出-"層細紋,以使水墨和顏料便於附著。然後再以彎曲的竹筆蘸上顏色在壺的;內壁反向作畫。又據許漠士先生考證,甘桓的真名叫甘桓文,他創作的內畫鼻煙壺題材很廣泛,敷色以墨色為主,以淡素的顏色為襯,早期作品是以甘桓署名的,後來也有的以甘桓文、-如居士、半山、雲峰、古開樵等署名的。據考證甘桓最早的作品作於1816年,1860年他不知什麼原因綴筆。
創造內畫鼻煙壺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其一是要選用質地透明、潔淨的原材料,例如水晶、玻璃、茶晶、琥66及淺色、透明度較好的瑪蹈等;其二要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背畫技術。關於原材料,嘉慶、道光以前,我國製造的大量鼻煙壺,已經使用了水晶、玻璃、茶晶、琥珀、瑪瑙等、並製作出不少使人一下便能看清壺內的鼻煙壺。至於背畫,也可在我國找到其曆史淵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便出現了印章,而印章正是在印材上刻寫反字.這樣鈴蓋出來的便是"正"著的文字了。也有人認為,內畫應該源於歐洲的背麵。十六世紀,歐洲興起了玻璃繪畫,這一繪畫形式所創作出的作品.成為當時宮廷教堂和大教堂裏最主要的裝飾作品,背畫是玻璃繪畫中的-個品種,是由意大利和英國的畫家發明的。背畫的技法不同於在帆布、木板上的繪畫,它必須在透明或半透明的質地上,在反麵進行相反地繪畫、這樣才能使人們在正麵看到正確的物象。據1950年在英國倫敦出版的《中國十八世紀出口藝術品》(作者朱爾丹M。Jourdain)…書中介紹、當時歐洲的背畫技法已經影響到清代宮廷以及廣州等地。這可能是由-些當時在中國的西洋傳教士傳播的。現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郎世寧等西洋畫家製作的玻璃畫,便是采取背麵技法繪成的。我國的鼻煙壺製作匠師們也許正是得益於背畫技術,才創造了內畫鼻煙壺藝術。
究競內畫鼻煙壺是如何產生的,目前仍無定論。不管怎樣。內畫鼻煙壺產生之日起,它便緊緊抓住了使用者的心,深深地影響了鼻煙壺在我國的發展,也使外國的鼻煙壺使用者及收藏、鑒賞者大為讚歎。
(二)寸天厘地乾坤大--內畫鼻煙壺鑒賞
鼻煙壺因其選材豐富、造型多樣、製作精致、玲瓏秀美使人愛不釋手。而內畫鼻煙壺除了具備上述優點以外,還有一些特殊優點,正是這些特殊優點,使內畫鼻煙壺能夠最充分地體現出藝術匠師們的靈巧、耐心、毅力和修養,使內畫鼻煙壺得以成為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發展史後期的一顆閃亮的明珠。
製作內畫鼻煙壺比其它鼻煙壺有著更高的技術上的要求:其一。為了保持鼻煙的氣味不外泄,鼻煙壺的口都比較小,而掌中之物,壺的內膛也容積有限,正所謂口小如豆粒,膛大不過寸,寸天厘地,用與壺蓋相連的煙匙挖取鼻煙尚需小心謹慎,而用筆在壺內壁繪畫,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其二,內畫鼻煙壺因是在壺內書寫繪畫、,為了讓使用或鑒賞者能看到正確的畫麵,製作者必須熟練地掌握背畫技術、在鼻煙壺內這個小小的天地裏,一切都必須"反著"進行,這更增加了內畫鼻煙壺的製作難度。
內畫鼻煙壺是書法、繪畫、選材和雕琢相結合的綜合藝術品、幾個方麵相得益彰,互相襯托,任何一方麵的欠缺都將使一件內畫鼻煙壺成為"殘次品"。如果說選材和雕刻在中國鼻煙壺發展的一、二百年時間裏已經能夠自如地掌握和運用,並取得了成功的話,那麼對於內畫鼻煙壺來說,書法和繪畫的好壞則是對內畫匠師們最艱巨且不可回避的考驗。對於-件內畫鼻煙壺,書法和繪畫是不可或缺的。但書法和繪畫又是中國文化精髓的重要合成部分,是中國的"國粹",自其產生之日起,便對中國的王室和丈人階層施加著深刻的影響。要用"背畫"技法,反筆在鼻煙攝內服成功地進行書法和繪畫創作,要求製作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書法、繪畫,甚至曆史、文學修養。
內畫裝飾不同於瓷、玻璃、銅等各種鼻煙壺的壺外裝飾。在內畫產生以前,鼻煙壺的裝飾主要是通過雕刻、砣磨、提前施加釉料再經烘燒呈色來實現的,內畫鼻煙壺則不然,它要求匠師們隻憑筆和顏料,而無須借助其它手段,直接對鼻煙壺進行創作。在內畫過程中,要銳意創新,正確選取素材,恰當地構圖和布局,同時又要注意書法、繪畫的內容與質地本身的統一。對於定向內畫作品,還要注意與使用者之間的潛在關聯。
內畫鼻煙壺的製作對質地、壺壁、筆、顏色的要求也是極為嚴格的。能夠用於製作內畫鼻煙壺的原材料,以玻璃為主,另外還有水晶、茶晶、琥珀以及淺色、透明度較好的瑪瑙等。為了使玩賞使用者能清楚地看清壺中書寫繪畫的內容,上述原材料必須透明潔淨,並且要合理地打磨,使內畫的內容在透過壺壁的折射過程中不至於變形損耗,影響觀賞效果。無論是什麼質地的原材料,壺的內壁都要進行磨砂處理,使其墨彩著落有一個類似宣紙的效果,這是因為內畫所采用的基本都是中國傳統的書法和繪畫技法。內畫用的筆也極為講究,在鼻煙壺內這一小小的天地裏,不可能如同其它書法繪畫創作一樣,盡情揮灑,所以它必須是一種特製的變形細筆,用它在那寸天厘地裏,精密細縷,反手內畫,精妙入微,稍有閃失,便可能前功盡棄,由此可見要內繪一幅清晰的畫麵,是多麼不容易。
內畫鼻煙壺比其它種類的鼻煙壺更強調"製作者"的作用,強調個人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的發揮。這在清代中後期內外交迫、社會腐敗、國不太平的環境裏,顯得更加重要。它就象書法、繪畫作品一樣,使人一看便知是誰創作的。而一件優秀的內畫鼻煙壺,往往是內畫者或使用者寄寓情誌的依托。清代中後期,畏於大清戒律和文字獄的嚴苛,憤於貪官汙吏的欺榨,人們一般不輕率地議論朝政,而是好發思古之幽情,多博覽古籍,考據金石,力集古人之大成。這時,體現著製作者或使用者意趣或情態的內畫作品,便格外被以文人士大夫為主要代表的社會各界人士所衷愛。
為了使自己製作的內畫鼻煙壺世上留名,內畫鼻煙壺匠師們不斷地刻苦磨煉,提高技藝,因此,創作出一批批優秀的作品,也湧現出不少的內畫名家,並在全國不同的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這為內畫鼻煙壺的鑒賞和收藏者們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不同的製作者、不同的流派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又促進了內畫鼻煙壺藝術的發展。
象其它任何一種工藝美術品的成熟過程一樣,內畫鼻煙壺也是在內畫匠師們克服重重困難,經曆過相當長的探索之後,才漸漸成熟起來的。概括來說,內畫鼻煙壺的成熟大致經曆了以下幾個階段:最初的內畫鼻煙壺因為沒有對壺的內壁進行必要的磨砂處理,光滑的內壁難以著墨施彩,再加上沒有發明出一種既細小又吸墨、便於內畫的筆,所以構圖粗糙簡單,零亂不清,裝飾效果很差。內畫匠師們在實踐過程中,利用鐵砂、金剛砂等摻水在壺內滾動,進行磨砂處理,使壺壁細而不滑,產生了如同在宣紙上書畫一般的效果。然後,再以彎曲成鉤狀的竹筆蘸上顏色在內壁反向作畫寫字。使玻璃、水晶等質地較硬的物質表麵宣紙化",不能不說這是鼻煙壺內畫匠師們的偉大發明。這一發明在內 畫鼻煙壺方麵,不僅利於書畫的成功,而且推動了中國古代傳統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國畫題材在鼻煙壺繪製上的運用,並為仿製曆史上著名書畫家的作品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內畫鼻煙壺從造型上說,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之所以引人入勝,主要體現在內畫的技藝和內容上。因此當人們品評一件內畫鼻煙壺時,除了質地,便是要看它是由誰書畫的,書畫的內容是什麼,采取的是什麼手法,這種手法運用得是否得當,繪畫內容有無意境,等等,就如同在品評一件書法或繪畫作品一樣,為了使一件內畫鼻煙壺作品獲得成功,製作匠師們總是利用手中那支小巧的筆,尋找著製作者與使用、鑒賞者之間的焦點,尋找共鳴。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內畫鼻煙壺的書法主要有仿某值著名書法家的風格進行創作和體現內畫者自己書法風格的創作兩種,其內容或是座右銘,或是向某人致意,或是紀念某件事,或者就是單純地創作了一幅書法作品。繪畫的內容很廣泛,大凡真正的繪畫作品可以體現的主題,在內畫鼻煙壺都可以找到,但從總的來說,內畫鼻煙壺的創作者們更偏重於山水風景、曆史故事、人物形象、花鳥蟲魚、神話傳說以及不少寓意吉祥的圖案。在創作每一件內畫鼻煙壺時,認真嚴肅的匠師們都要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使原本無生命的鼻煙壺富於生命,具有了深刻的內涵,強烈地吸引著它的使用和鑒賞者。
內畫鼻煙壺是-門精逾鬼斧、巧奪天工的技藝,高超的內畫大師們往往能在人們難以想象的鼻煙壺內,隨心所欲,筆下生花,流暢頓挫,運用自如。在那寸天匣地的小空間裏,巧筆書出川聞風流,畫出世上萬象。或許是由於史料所限,在其它種類的鼻煙壺中,我們很少知道某件鼻煙壺是哪位匠師製作的,有的也隻是諸如某某皇帝製造的款識,隻有那些達官貴人,才有資格和權利在自己使用的鼻煙壺上注明個人專用的堂款或其它標記。內畫鼻煙壺則不然,它是在民間發明並主要是在民間製作的,有著鮮明的創作者和使用(或所有)者的烙印。這主要表現在:其-,內畫鼻煙壺上一般都有內畫者的題跋、印跡;其二,除上述外,內畫鼻煙壺上-般還有使用(或所有)者的名姓及其他人的贈言。這樣,就使內畫鼻煙壺不僅能以內畫的精美取勝,還能以內畫者和內畫主題與使用者的內在關聯,更具意義,更具收藏和保存價值,提高了鼻煙壺的品位。
在清代內畫鼻煙壺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現了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孟子受、丁二仲、湯子川、閻玉田、陳仲三、畢榮九等著名的內畫大師,並因為內畫風格的不同,在全國形成了京、魯、冀三大內畫流派。關於內畫名家的情況,我們將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本節先簡單地介紹一下三大內畫流派的藝術特點。
京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點
京派內畫是內畫鼻煙壺領域極有勢力的一派,其內畫曆史比較長。有的研究者依據京劇中有四大名旦,提出京派內畫鼻甲有四大畫師,即登堂入室的馬少宣、雅俗共賞的葉仲三、陽春白 雪的周樂元。實際上,上述3人的創作風格不完全一致,例如周樂元好仿新羅山人筆意,馬少宣好書隨意,葉仲三好畫花鳥人物。如果說葉仲三曾刻意仿過周、馬之作,那麼他們之間確有--種風格上的聯係。不過,從總的來說,京派畫大師一般都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他們的內畫作品具有很強的"文人味",內涵深遠,意境無窮。京派內畫大師的最相通點是筆力嚴謹,畫風蒼勁有力。
魯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點
山東地區及其周圍有玻璃和水晶產地,是製作內畫鼻煙壺最常用的原材料,雖然山東博山的玻璃鼻煙壺曾經很有名望,但山的內畫鼻煙壺出現的卻比較晚。有的研究者認為,在清代光緒年間,博山人王鳳浩在北京的內畫鼻煙壺名家周樂元那裏獲得了畫鼻煙壺工具,回博山開始了內畫摸索。所以,王鳳浩可謂是魯派內畫鼻煙壺的創始人。山東有著源遠流長的齊魯文化、豪放粗獷的山左風情、黃河之濱的鄉土氣息和淳美質樸的審美觀念,這一切深深地影響了魯派內畫鼻煙壺的創作。魯派內畫鼻煙壺常選用的題材有水滸一百零八將、百駿、百獸等,其作品粗獷豪邁,風格潑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冀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色
在京、魯、冀三個流派中,對內畫鼻煙壺創作影響最大的,便是冀派內畫鼻煙壺了。冀派內畫鼻煙壺的選題以人物肖像見長,特別是嬰戲圖和百子圖最能反映出冀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點。另外.在臨摹中國古代名畫方畫,冀派內畫匠師們也頗見功底。冀派內畫的主要特點是立意深遠,氣韻生動,布局巧妙,線描設色渾雅豐富。
雖然中國內畫鼻煙壺的三個主要流派各有其風格特點,但又不是涇渭分明,互不相容的。內畫大師們經常互相交流,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所以,經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這一點,也正是內畫鼻煙壺得以在中國古代鼻煙壺發展史上異軍突起,並施放著輝煌光茫的重要因素。到今天,中國的內畫鼻煙壺仍然是國內外人士衷愛的收藏品。
內畫藝術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家們以玻璃、水晶料為壺坯,用特製的變形細筆,在口小如豆的瓶內反手內繪精妙入微的畫麵,作畫時,氣收於丹田之中,力發於手腕之上,精細之處非目力所能及,可謂鬼斧神工,創造了奇特瑰麗的藝術珍品。
內畫簡介: 中國內畫的產生源於內畫鼻煙壺,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四百年前鼻煙傳入中國後,鼻煙壺已經令人如癡如醉,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創製了內畫壺這一新的更令人喜愛的工藝品種。發展至今不斷發揚光大,使這一傳統內畫藝術品品種已有內畫鼻煙壺、內畫擺件、內畫佛珠、內畫酒具、肖像內畫壺、內畫打火機、內畫香水瓶、擺件等。
中國內畫鼻煙壺的有以下三個主要流派:
1)京派內畫鼻煙壺
京派畫大師一般都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內畫作品具有很強的“文人味“,內涵深遠,意境無窮,筆力嚴謹,畫風蒼勁有力。
2)魯派內畫鼻煙壺
魯派畫常選用的題材有水滸一百零八將、百駿、百獸等,其作品粗獷豪邁,風格潑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3)冀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色
冀派內畫的選題以人物肖像見長,特別是嬰戲圖和百子圖最能反映出冀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點。另外.在臨摹中國古代名畫也頗見功底。冀派內畫的主要特點是立意深遠,氣韻生動,布局巧妙,線描設色渾雅豐富。
在京、魯、冀三個流派中,各有其風格特點,對內畫鼻煙壺創作影響最大的,是冀派內畫鼻煙壺。
內畫鼻煙壺
(一)內畫鼻煙壺的由來
內畫鼻煙壺是鼻煙壺的-個品種,是鼻煙壺在中國興起並發展了二百餘年之後才脫穎而出的一種新工藝。但內畫鼻煙壺一經問世,便立即以其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在鼻煙壺藝術的天地裏獨占鼇頭,而且在清代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之後,封建的藝術正如同封建的王朝一樣日趨沒落、走向消亡的時候,異軍突起,為清代中後期死氣沉沉、呆板單調的藝術領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內畫鼻煙壺是鼻煙壺藝術中的一支奇芭,因此我們在這一章裏專門介紹一些內畫鼻煙壺的有關問題。
雖然在內畫鼻煙壺產生以前,鼻煙壺已經令人如癡如醉,十分迷戀,但人們對藝術欣賞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人們希望不斷地看到更精美、藝術欣賞價值更高的鼻煙壺,而內畫鼻煙壺正是這種藝術追求的結果。經過鼻煙壺匠師的不懈探索,終於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創製了內畫壺這一新的更令人喜愛的工藝品種。
關於內畫鼻煙壺的產生,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清代乾隆末年,北京有一位破落文人,居住在一所破廟裏,生活十分拮據。然而,他又吸鼻煙成癮,實在忍耐不住,便找出過去使用過的玻璃鼻煙壺。用煙匙找掏粘在煙壺內壁上的鼻煙,以滿足其欲望,久而久之,便在煙壺內壁上留下了道道紋理。這位破落文入的舉動,使廟裏的和尚受到啟發,他便於誦經打坐之餘,用一根彎勾竹簽蘸上彩色染料,伸入透明的素玻璃鼻煙壺內,於內壁上繪畫,從而發明了內畫鼻煙壺。
不過,據香港的鼻煙壺研究者梁知行先生考證,內畫鼻煙壺是在清代嘉慶年間,由中國南方的'位年輕畫家發明的(見梁知行《中國內畫鼻煙壺新貌》)。這位年輕畫家叫甘桓,他將小鋼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壺內,來回晃動,使壺的內壁磨出-"層細紋,以使水墨和顏料便於附著。然後再以彎曲的竹筆蘸上顏色在壺的;內壁反向作畫。又據許漠士先生考證,甘桓的真名叫甘桓文,他創作的內畫鼻煙壺題材很廣泛,敷色以墨色為主,以淡素的顏色為襯,早期作品是以甘桓署名的,後來也有的以甘桓文、-如居士、半山、雲峰、古開樵等署名的。據考證甘桓最早的作品作於1816年,1860年他不知什麼原因綴筆。
創造內畫鼻煙壺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其一是要選用質地透明、潔淨的原材料,例如水晶、玻璃、茶晶、琥66及淺色、透明度較好的瑪蹈等;其二要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背畫技術。關於原材料,嘉慶、道光以前,我國製造的大量鼻煙壺,已經使用了水晶、玻璃、茶晶、琥珀、瑪瑙等、並製作出不少使人一下便能看清壺內的鼻煙壺。至於背畫,也可在我國找到其曆史淵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便出現了印章,而印章正是在印材上刻寫反字.這樣鈴蓋出來的便是"正"著的文字了。也有人認為,內畫應該源於歐洲的背麵。十六世紀,歐洲興起了玻璃繪畫,這一繪畫形式所創作出的作品.成為當時宮廷教堂和大教堂裏最主要的裝飾作品,背畫是玻璃繪畫中的-個品種,是由意大利和英國的畫家發明的。背畫的技法不同於在帆布、木板上的繪畫,它必須在透明或半透明的質地上,在反麵進行相反地繪畫、這樣才能使人們在正麵看到正確的物象。據1950年在英國倫敦出版的《中國十八世紀出口藝術品》(作者朱爾丹M。Jourdain)…書中介紹、當時歐洲的背畫技法已經影響到清代宮廷以及廣州等地。這可能是由-些當時在中國的西洋傳教士傳播的。現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郎世寧等西洋畫家製作的玻璃畫,便是采取背麵技法繪成的。我國的鼻煙壺製作匠師們也許正是得益於背畫技術,才創造了內畫鼻煙壺藝術。
究競內畫鼻煙壺是如何產生的,目前仍無定論。不管怎樣。內畫鼻煙壺產生之日起,它便緊緊抓住了使用者的心,深深地影響了鼻煙壺在我國的發展,也使外國的鼻煙壺使用者及收藏、鑒賞者大為讚歎。
(二)寸天厘地乾坤大--內畫鼻煙壺鑒賞
鼻煙壺因其選材豐富、造型多樣、製作精致、玲瓏秀美使人愛不釋手。而內畫鼻煙壺除了具備上述優點以外,還有一些特殊優點,正是這些特殊優點,使內畫鼻煙壺能夠最充分地體現出藝術匠師們的靈巧、耐心、毅力和修養,使內畫鼻煙壺得以成為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發展史後期的一顆閃亮的明珠。
製作內畫鼻煙壺比其它鼻煙壺有著更高的技術上的要求:其一。為了保持鼻煙的氣味不外泄,鼻煙壺的口都比較小,而掌中之物,壺的內膛也容積有限,正所謂口小如豆粒,膛大不過寸,寸天厘地,用與壺蓋相連的煙匙挖取鼻煙尚需小心謹慎,而用筆在壺內壁繪畫,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其二,內畫鼻煙壺因是在壺內書寫繪畫、,為了讓使用或鑒賞者能看到正確的畫麵,製作者必須熟練地掌握背畫技術、在鼻煙壺內這個小小的天地裏,一切都必須"反著"進行,這更增加了內畫鼻煙壺的製作難度。
內畫鼻煙壺是書法、繪畫、選材和雕琢相結合的綜合藝術品、幾個方麵相得益彰,互相襯托,任何一方麵的欠缺都將使一件內畫鼻煙壺成為"殘次品"。如果說選材和雕刻在中國鼻煙壺發展的一、二百年時間裏已經能夠自如地掌握和運用,並取得了成功的話,那麼對於內畫鼻煙壺來說,書法和繪畫的好壞則是對內畫匠師們最艱巨且不可回避的考驗。對於-件內畫鼻煙壺,書法和繪畫是不可或缺的。但書法和繪畫又是中國文化精髓的重要合成部分,是中國的"國粹",自其產生之日起,便對中國的王室和丈人階層施加著深刻的影響。要用"背畫"技法,反筆在鼻煙攝內服成功地進行書法和繪畫創作,要求製作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書法、繪畫,甚至曆史、文學修養。
內畫裝飾不同於瓷、玻璃、銅等各種鼻煙壺的壺外裝飾。在內畫產生以前,鼻煙壺的裝飾主要是通過雕刻、砣磨、提前施加釉料再經烘燒呈色來實現的,內畫鼻煙壺則不然,它要求匠師們隻憑筆和顏料,而無須借助其它手段,直接對鼻煙壺進行創作。在內畫過程中,要銳意創新,正確選取素材,恰當地構圖和布局,同時又要注意書法、繪畫的內容與質地本身的統一。對於定向內畫作品,還要注意與使用者之間的潛在關聯。
內畫鼻煙壺的製作對質地、壺壁、筆、顏色的要求也是極為嚴格的。能夠用於製作內畫鼻煙壺的原材料,以玻璃為主,另外還有水晶、茶晶、琥珀以及淺色、透明度較好的瑪瑙等。為了使玩賞使用者能清楚地看清壺中書寫繪畫的內容,上述原材料必須透明潔淨,並且要合理地打磨,使內畫的內容在透過壺壁的折射過程中不至於變形損耗,影響觀賞效果。無論是什麼質地的原材料,壺的內壁都要進行磨砂處理,使其墨彩著落有一個類似宣紙的效果,這是因為內畫所采用的基本都是中國傳統的書法和繪畫技法。內畫用的筆也極為講究,在鼻煙壺內這一小小的天地裏,不可能如同其它書法繪畫創作一樣,盡情揮灑,所以它必須是一種特製的變形細筆,用它在那寸天厘地裏,精密細縷,反手內畫,精妙入微,稍有閃失,便可能前功盡棄,由此可見要內繪一幅清晰的畫麵,是多麼不容易。
內畫鼻煙壺比其它種類的鼻煙壺更強調"製作者"的作用,強調個人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的發揮。這在清代中後期內外交迫、社會腐敗、國不太平的環境裏,顯得更加重要。它就象書法、繪畫作品一樣,使人一看便知是誰創作的。而一件優秀的內畫鼻煙壺,往往是內畫者或使用者寄寓情誌的依托。清代中後期,畏於大清戒律和文字獄的嚴苛,憤於貪官汙吏的欺榨,人們一般不輕率地議論朝政,而是好發思古之幽情,多博覽古籍,考據金石,力集古人之大成。這時,體現著製作者或使用者意趣或情態的內畫作品,便格外被以文人士大夫為主要代表的社會各界人士所衷愛。
為了使自己製作的內畫鼻煙壺世上留名,內畫鼻煙壺匠師們不斷地刻苦磨煉,提高技藝,因此,創作出一批批優秀的作品,也湧現出不少的內畫名家,並在全國不同的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這為內畫鼻煙壺的鑒賞和收藏者們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不同的製作者、不同的流派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又促進了內畫鼻煙壺藝術的發展。
象其它任何一種工藝美術品的成熟過程一樣,內畫鼻煙壺也是在內畫匠師們克服重重困難,經曆過相當長的探索之後,才漸漸成熟起來的。概括來說,內畫鼻煙壺的成熟大致經曆了以下幾個階段:最初的內畫鼻煙壺因為沒有對壺的內壁進行必要的磨砂處理,光滑的內壁難以著墨施彩,再加上沒有發明出一種既細小又吸墨、便於內畫的筆,所以構圖粗糙簡單,零亂不清,裝飾效果很差。內畫匠師們在實踐過程中,利用鐵砂、金剛砂等摻水在壺內滾動,進行磨砂處理,使壺壁細而不滑,產生了如同在宣紙上書畫一般的效果。然後,再以彎曲成鉤狀的竹筆蘸上顏色在內壁反向作畫寫字。使玻璃、水晶等質地較硬的物質表麵宣紙化",不能不說這是鼻煙壺內畫匠師們的偉大發明。這一發明在內 畫鼻煙壺方麵,不僅利於書畫的成功,而且推動了中國古代傳統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國畫題材在鼻煙壺繪製上的運用,並為仿製曆史上著名書畫家的作品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內畫鼻煙壺從造型上說,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之所以引人入勝,主要體現在內畫的技藝和內容上。因此當人們品評一件內畫鼻煙壺時,除了質地,便是要看它是由誰書畫的,書畫的內容是什麼,采取的是什麼手法,這種手法運用得是否得當,繪畫內容有無意境,等等,就如同在品評一件書法或繪畫作品一樣,為了使一件內畫鼻煙壺作品獲得成功,製作匠師們總是利用手中那支小巧的筆,尋找著製作者與使用、鑒賞者之間的焦點,尋找共鳴。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內畫鼻煙壺的書法主要有仿某值著名書法家的風格進行創作和體現內畫者自己書法風格的創作兩種,其內容或是座右銘,或是向某人致意,或是紀念某件事,或者就是單純地創作了一幅書法作品。繪畫的內容很廣泛,大凡真正的繪畫作品可以體現的主題,在內畫鼻煙壺都可以找到,但從總的來說,內畫鼻煙壺的創作者們更偏重於山水風景、曆史故事、人物形象、花鳥蟲魚、神話傳說以及不少寓意吉祥的圖案。在創作每一件內畫鼻煙壺時,認真嚴肅的匠師們都要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使原本無生命的鼻煙壺富於生命,具有了深刻的內涵,強烈地吸引著它的使用和鑒賞者。
內畫鼻煙壺是-門精逾鬼斧、巧奪天工的技藝,高超的內畫大師們往往能在人們難以想象的鼻煙壺內,隨心所欲,筆下生花,流暢頓挫,運用自如。在那寸天匣地的小空間裏,巧筆書出川聞風流,畫出世上萬象。或許是由於史料所限,在其它種類的鼻煙壺中,我們很少知道某件鼻煙壺是哪位匠師製作的,有的也隻是諸如某某皇帝製造的款識,隻有那些達官貴人,才有資格和權利在自己使用的鼻煙壺上注明個人專用的堂款或其它標記。內畫鼻煙壺則不然,它是在民間發明並主要是在民間製作的,有著鮮明的創作者和使用(或所有)者的烙印。這主要表現在:其-,內畫鼻煙壺上一般都有內畫者的題跋、印跡;其二,除上述外,內畫鼻煙壺上-般還有使用(或所有)者的名姓及其他人的贈言。這樣,就使內畫鼻煙壺不僅能以內畫的精美取勝,還能以內畫者和內畫主題與使用者的內在關聯,更具意義,更具收藏和保存價值,提高了鼻煙壺的品位。
在清代內畫鼻煙壺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現了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孟子受、丁二仲、湯子川、閻玉田、陳仲三、畢榮九等著名的內畫大師,並因為內畫風格的不同,在全國形成了京、魯、冀三大內畫流派。關於內畫名家的情況,我們將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本節先簡單地介紹一下三大內畫流派的藝術特點。
京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點
京派內畫是內畫鼻煙壺領域極有勢力的一派,其內畫曆史比較長。有的研究者依據京劇中有四大名旦,提出京派內畫鼻甲有四大畫師,即登堂入室的馬少宣、雅俗共賞的葉仲三、陽春白 雪的周樂元。實際上,上述3人的創作風格不完全一致,例如周樂元好仿新羅山人筆意,馬少宣好書隨意,葉仲三好畫花鳥人物。如果說葉仲三曾刻意仿過周、馬之作,那麼他們之間確有--種風格上的聯係。不過,從總的來說,京派畫大師一般都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他們的內畫作品具有很強的"文人味",內涵深遠,意境無窮。京派內畫大師的最相通點是筆力嚴謹,畫風蒼勁有力。
魯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點
山東地區及其周圍有玻璃和水晶產地,是製作內畫鼻煙壺最常用的原材料,雖然山東博山的玻璃鼻煙壺曾經很有名望,但山的內畫鼻煙壺出現的卻比較晚。有的研究者認為,在清代光緒年間,博山人王鳳浩在北京的內畫鼻煙壺名家周樂元那裏獲得了畫鼻煙壺工具,回博山開始了內畫摸索。所以,王鳳浩可謂是魯派內畫鼻煙壺的創始人。山東有著源遠流長的齊魯文化、豪放粗獷的山左風情、黃河之濱的鄉土氣息和淳美質樸的審美觀念,這一切深深地影響了魯派內畫鼻煙壺的創作。魯派內畫鼻煙壺常選用的題材有水滸一百零八將、百駿、百獸等,其作品粗獷豪邁,風格潑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冀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色
在京、魯、冀三個流派中,對內畫鼻煙壺創作影響最大的,便是冀派內畫鼻煙壺了。冀派內畫鼻煙壺的選題以人物肖像見長,特別是嬰戲圖和百子圖最能反映出冀派內畫鼻煙壺的藝術特點。另外.在臨摹中國古代名畫方畫,冀派內畫匠師們也頗見功底。冀派內畫的主要特點是立意深遠,氣韻生動,布局巧妙,線描設色渾雅豐富。
雖然中國內畫鼻煙壺的三個主要流派各有其風格特點,但又不是涇渭分明,互不相容的。內畫大師們經常互相交流,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所以,經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這一點,也正是內畫鼻煙壺得以在中國古代鼻煙壺發展史上異軍突起,並施放著輝煌光茫的重要因素。到今天,中國的內畫鼻煙壺仍然是國內外人士衷愛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