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迥异《红楼梦》,一些祭祖小知识
炎炎夏日,端午节来临,恐怕国人对这个节日印象最深的就是放假、吃粽子、赛龙舟了,不过在古时,端午节也是一个祭祖的节日,说到祭祖,《红楼梦》中关于祭祖的故事非常的多,最详细的莫过于五十三回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章的描述,关于宁国府祭宗祠的种种礼仪已经有不少专业学者为大家解读,不再赘述了。而笔者今天要谈的,就是对比不同影视版本的《红楼梦》拍摄的祭祖场景的不同,并据此聊聊和古代祭祖有关的一些小知识。
不知大家读宁国府祭宗祠这段原文时,可曾发现祭祖的场地是进行过转换的,且祭祀的主位放置的代表祖先的灵物是不同的。第一次祭祀,是在贾府宗祠的“正殿”里祭祖,祭奠的对象是“神主”,主祭人是贾敬,祭奠过程是“奏乐”“三献爵”“拜兴”“焚帛”“奠酒”等。第一次祭祀完成后众人退出,又开始第二次祭祖,这次祭祀转换地点到了“正堂”,祭奠的对象是“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祭祀用品更换为“菜饭汤点酒菜”,主祭的人也换成了贾母。
2010版《红楼梦》电视剧,祭祖的场景是在25集,87版《红楼梦》祭祖的场景是在20集,在拍摄这集祭祖剧情时,两版《红楼梦》在此处的剧情处理略微有些不同。87版红楼梦,第一次祭祀,祠堂正殿里仅仅是祖宗牌位,并未有画像,并列的牌位是某某先祖和某某先祖之妻。10版红楼梦拍摄祭祖时,第一次祭祖,正殿里有祖先的牌位和画像,但是未曾见到女像,贾敬叩拜的是并排而列的两位男性官服画像和牌位。这两版影视剧剧情哪个更贴近原著和习俗呢?下面一一分析:
中国人的祭祖模式是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的。最初的先秦时,祭祀祖先是用卜筮选一个活人来代替祖先接受祭祀、享用祭品的,这个活人叫“尸”,这种“尸”的角色一般是孙辈承担,男尸的候选人要符合男性、同姓、嫡出,父亲已经去世等条件,女尸一般是孙媳妇担当(尸餐素位这个成语虽然不是由此而来,但是和这种尸的角色的cosplay也有一定的渊源)。到了秦朝之后,慢慢的中原地区祭祀开始用木制的牌位来代替“尸”的角色扮演,这种木制的牌位叫“神主”,神主一般被供奉于各级官员的家庙里。但是没有能力建家庙的人,只能“祭于寝”。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些寺庙道观中祭祀先祖的方式传播开来,这些寺庙道观因为供奉佛祖等影像被称为“影堂”,再之后从士大夫到庶人,会化繁为简的专门选择一间厅堂当做影堂,在这些正厅中悬挂祖先遗像,并且在需要祭祀的日子就到遗像前举行祭祀仪式。
综上所叙,古代祭祖常见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悬影,拜影,这种方式是在父母年事渐高时就请人画像,以供亡后祭拜。二,木主,祠堂中供祖先牌位祭拜。有些家庭祭拜是画像、神主都有,有些是只有其中一样。按照原文所写,贾府祭祀,在正殿祭拜的是木主,而在正堂祭拜的是悬影。为何略微有不同呢?笔者个人推测,大概是因为贾府正殿放置的祖先灵位不止宁荣二公,更远一些的祖先未必都有影像可供祭奠,而且祖先牌位多,墙壁挂放影像未必能放置完,所以统一以神主祭拜。而正堂祭拜,以宁荣二公为始,已有条件进行画像,且祭拜的悬影不多,所以拜影祭祖更能表达哀思。
虽然《红楼梦》这回题目叫《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事实上贾府宗祠正殿的设计可以称为“家庙”了。家庙和宗祠有何异同呢?严格来说,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皆称宗祠。《清史稿·卷六十二》云:“一至三品庙五楹,三为堂,左右各一墙限之。北为夹室,南为房。庭两庑,东藏衣物,西藏祭器。庭缭以垣。……”,贾府宗祠符合一到三品官员家庙五间的规定,刚好和书中宝琴眼中“五间正殿”相合,而贾府家庙祭祀的祖先也应包括一些女性先祖的。具体来说,清礼制大致规定是这样的“箧藏衣物、祭器,陈东西序。堂后四室,奉高、曾、祖,祢,左昭、右穆。妣以嫡配,南乡。高祖以上,亲尽则祧。由昭祧者,藏主东夹室;由穆祧者,藏主西夹室。迁室、祔庙,并依昭穆世次,东西序为祔位,伯叔祖父兄弟子姓成人无后者、殇者,以版按行辈墨书,男东女西,东西乡。定牲器之数”。
在家庙祭祀中,不仅有男性参与“诣神位前跪。宗子先至始祖考妣高祖考妣神位前跪,祭酒,奠酒,俯伏,兴,平身。次诣曾祖考妣神位前跪,祭酒,奠酒,俯伏,兴,平身。三诣祖考妣神位前跪,祭酒,奠酒,俯伏,兴,平身。四诣考妣神位前跪,祭酒,奠酒,俯伏,兴,平身。”……等等。”按照古代礼制也有女性的参与“祀日五鼓,主人朝服,众盛服,入庙。主人俟东阶下,族姓俟庭东西,顺昭穆世次。主妇率诸妇盛服入,诣爨所视烹饪。羹定,入东房治笾、豆,陈鉶、登、匕、箸、醯、酱以俟。……每献,主妇率诸妇致荐,一叩兴。初献匕箸醯酱,亚献羹饭肉胾,三献饼饵果蔬。卒献,主人跪香案前,祝代祖考致嘏於主人,主人啐酒尝食,反器於祝,一叩兴,复位,送神,一跪三拜”。
在祭祀了家庙的祖先后,按照原文,贾府第二次祭祖是在位于正堂的“影堂”内,这次祭祖主要的对象是“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这次祭祖主要祭奠的是以宁荣二公为主了,祭奠的祖先数量减少,主祭祀的人也由贾敬转变为贾母,祭祀仪式也简化了,从“奏乐”“ 三献爵” “拜兴”“焚帛”“奠酒”等等直接转为供放菜饭汤点酒菜和叩拜了。为何贾府要有第二次献祭呢?看一些地方史记载,比如安徽黟县西递村胡氏就祠堂众多,每个祠堂各有不同的祭祀对象。西递村胡氏奉唐昭宗李晔之子昌翼公为始祖,昌翼公的第五代后人胡仕良率族人迁到西递村,胡氏祠堂最高一级的叫本始堂,是宗族全体族人祭祀始迁祖的祠堂,也是西递胡氏等级最高的总祠堂。后因宗族人口繁衍众多,又出现从宗族分出来的、祭祀各本支族先祖的支祠,祭祀各本家族先祖的家祠等等。笔者以此推测,大概贾府正殿祭祀的,是类似于本始堂的祭祀,而贾府正堂祭祀的,是为宁荣二公以及特意建立的支祠或者家祠。
87版电视剧的拍摄的剧情,贾敬主祭时,后面跟随的是一溜的贾府男人,没有见到任何贾府女性。但是笔者查到的一些祭祀仪式,是有女性参与祭祀并且致荐的,这大概也是原文所写的贾母等人早早在暖阁下轿,然后被引入祠堂的原因。虽然是贾珍献爵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但是前面有一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后面还有一句“礼毕,乐止,退出。众人围随贾母至正堂上”,显然贾母等女眷也参与了祭祀。只不过作者没有一一描写。
10版更改的地方非常多,首先,它把原文贾府男性祭祖时贾母已经早入宗祠改为贾府男性祭祀完成后才入宗祠,这样拍摄就把按照礼制主妇也应参与祭祀之处更改了;其次,它把两次祭祀用的正殿和正堂(影堂)混淆了,出现了贾府男性祖先牌位和先祖遗像一起放置,但是又缺女性先祖的牌位和悬影陈列的场景,这显然又背离原文和礼制规定了;最后,贾敬主祭的那场祭祀,居上正中的画像是蟒袍玉带的官服,祝文是“时序岁末,缅追先祖,勋垂奕世,泽备子孙”,如果不是贾府远祖也出过国公之类的大官,那么一般推理这里祭祀的大概就是宁荣二公了。笔者推测,大概是因为原文写的贾府祠堂有先皇御笔所书的一幅称赞宁荣二公的对联,所以拍摄时导演以为祭祖应该以宁荣二公为始,不过此处的疑问是,贾府祠堂虽然是因为宁荣二公封国公而建立,先皇也进行表彰题字,但是不代表贾府祠堂供奉的祖先是以宁荣二公始,相反的例子是可见创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的林氏宗祠,其对联和门楣歌颂的就是林家早期一些杰出人物,但受祭祀林家祖上并非从这些人始。按照清朝礼制,以在正殿主祭祀的贾敬辈分论,贾府祠堂主位供奉的祖先至少应该是从贾敬的高祖论,贾敬的高祖不是宁国公贾演,而应该是贾演的爷爷,而且要是往大的范围说,贾府这脉要是属于“百世不迁”之宗,宁国府的正殿祭祀恐怕还要算上始祖考妣或者始迁祖考妣了,显然10版摄制组是弄错了宁府祭祀正殿里先祖的辈分,误以为正殿和正堂祭祀的对象是一样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在贾府祠堂正殿和正堂这两处举行的祭祀,其祭祀的对象还有祭祀的仪式是有一些区别的。两版影视剧对比一下,显然87版拍摄的场景更向原著和民俗靠拢。虽然这处数百字原文拍摄下来,大概只有几分钟的镜头,也只是长篇影视剧创作中的某个细枝末节,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特别是对于有据可考的原文和习俗,影视剧拍摄对于基本的常识问题不应该戏说或糊弄,如果能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来拍摄,大概就不会有很多剧组,在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拍剧之后饱受抨击了。对于观众来说,大家可以休闲时对比一下不同版本的影视《红楼梦》,在娱乐的同时探究一下同一剧情不同拍摄手法的孰优孰劣,同时趁机了解一些古代的小常识,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处的小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