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沙原隐泉》赏析
余秋雨《沙原隐泉》赏析
原文:
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
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蛮劲,还能飞奔峰巅。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要腾腾腾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这儿来。有的是栈道,有的是石阶,千万人走过了的,还会有千万人走。只是,那儿不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来了,那就认了罢,为沙漠行走者的公规,为这些美丽的脚印。
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已经担心今晚的栖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罢,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它总在的,不看也在。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干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还十分灿烂。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凤,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 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
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干脆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荫下。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这里可曾出没过强盗的足迹,借它的甘泉赖以为生?这里可曾蜂聚过匪帮的马队,在它身边留下一片污浊?
我胡乱想着,随即又愁云满面。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了,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不前摔,也不后仰,一时变作了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再稍用力,如入慢镜头,跨步着舞蹈,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那么艰难地爬了几个时辰,下来只是几步!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所说的滑稽,正恰是这种情景。
来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树后有一陋屋,正迟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悬项佛珠,满脸皱纹布得细密而宁静。她告诉我,这儿本来有寺,毁于20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来源,讷讷动问,她指了指屋后一路,淡淡说:会有人送来。我想问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为何孤身一人,长守此地?什么年岁,初来这里?终于觉得对于佛家,这种追问过于钝拙,掩口作罢。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明晨,即可借明静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粲然的沙壁。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赏析一:
天籁的回声
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游记散文。主要是写作者在敦煌县境内的鸣沙山、月牙泉的游历过程,从而感悟出“人生、世界、历史的境界,也如那奇景一般,那么曲折变化,跌宕起伏,那么令人感到艰难而又令人欣喜”的哲理。
全文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沙漠中的脚印。作者没有去着力描写沙漠中的脚印,而是主要写自己对于脚印的思考:“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透过这种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思考:人不能走别人已走过的路应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要有一种独创精神。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爬沙山。先总括地说爬沙山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接着具体写这“苦役”,“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但爬沙山又自有乐趣,它能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第五自然段写爬到了山顶,当作者对沙山的美景作全景描写后,便又进入了文化、历史和哲学的思考:“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作者在这里没有明说他所懂的是什么,但从上下文来看,显然是指那些僧人、俗民、艺术家所追求的沙漠沙山的圣洁和崇高。
第六到第十一自然段为全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写游历月牙泉。第六、第七自然段是写作者在山脊上发现了一湾清泉横卧山底。此时,作者的惊喜表情是不言而喻的,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句式来尽情地赞美它,赞美它的圣洁与品貌,并对它的奇特存在作了多方面的思考。第八自然段写下坡前的孤独和惶恐,当发现月牙泉并试图亲近它时,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洽谈室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而到了第九、第十自然段写作者终于到达了月牙泉。下坡是轻声松的,而眼前的月牙泉又是那样的可人,以致老尼能长守此地。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月牙泉的热情赞颂。
第十二自然段至文章结尾为文章的第四部分。作者先是对这次游历中的奇境作形象的概括,然后写由这奇境所感悟到的哲理,进而联想到人生、世界、历史莫不曲折变化,起伏跌宕,相反相成。
综观全文,作者写本文,无意要为鸣沙山、月牙泉作一幅风景画,而是力求向文化、历史的纵深处开掘,以求提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不管是一湾一静,抑或是一景一跌,作者都一一作了深悟。因此作者从不独立地写景,而是融情、景、理于一炉,力求形成一种深邃高远的艺术境界。他不断地启发我们,要以独持的眼光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去思考人生、历史、世界,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
赏析二:
《沙原隐泉》以旅行的心情为线索来表现“我”爬沙原观隐泉的旅途感受,写得如诗如画。我行走在敦煌境内,当足迹到达鸣沙山月牙泉的时候,为沙山之壮美泉水之静谧吸引,发出了对人生的感慨。要全面理解、把握作者对人生世相的哲理式领悟,我们必须首先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我”的心情随着前往之地的不同,发生着一定的变化:攀爬鸣沙山时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用力之大小与前进的距离之间并不是完全的正比,“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此时的你必定会恼怒。可是你的恼怒会被细沙的温柔给慢慢抹去,它们温柔得可恨之极,攀爬的你“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直到你的心气平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爬,只管爬”,为自己所留下的那段脚印感叹那“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登上山顶时获得的是一种欣赏天乐般的愉悦,作者与山完全融合一起,“物我为一”,“满眼皆是畅快”,为夕阳下的绵绵沙山那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呼喊,“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远观月牙泉时,这一山顶所发现的“异相”,是一弯横卧山底的清泉,显得安安静静,是清澈和宁谧的,是纤瘦和婉约的,先前的畅快霎时“全化作了悲哀”“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觉得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近观月牙泉时,作者“急急向泉水奔去”,眼中的泉水成了一个“可人的世界”。我们可以循着足迹,上沙山下沙山远望清泉近观清泉,寻觅作者旅行的心情,领略旅行的风景,品味旅行的收获,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行文清晰脉络,去观照沙山的壮美,去领略泉水的静美。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像一条巨龙,山体由流沙堆积而成,绵延40多公里,南北广布20多公里,峰峦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丽。流沙像金子一样灿黄,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凤凰一样美丽。作者写壮美的鸣沙山,不浓墨张彩的写山的总体风貌,而是侧重于对登山艰难情状的细致刻画,对行走轨迹的描写,对沙丘顶端光与影的介入。文章前五段为第一部分,突出描绘的是鸣沙山的壮美。写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既让人恼又让人爱;写攀爬所留下的脚印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既让人感叹又让人震惊,居然还能走这么远;写攀爬所达到的至高点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是圣洁的——“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气韵是崇高的——“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在作者笔下,攀爬沙原所见到温柔的细沙、波动的曲线、大方明净的意境,化成了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光”、“影”和“线条”,描写完全契合了作者心灵。行走的是与其他散文家写景状物不同的方法,力求从身边写起,从细小的事物写起,从自身的个人体验写起来表现鸣沙山的壮美。六至十自然段为文章第二部分,侧重展示的是月牙泉的静美。现实中的月牙泉,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碧波荡漾、水声潺潺,是当之无愧的沙漠第一泉。先生写月牙泉,分为两个层次,先是沙原顶端远望,觉得是“异相”,后是急急走近,觉得是一个“可人的世界”。写“异相”,认为动用任何的藻饰词汇,都是对清泉的亵渎,流露的是既怜又爱,张扬的是月牙泉永不干涸的生命力,彰显的是月牙泉未受玷污、纯洁无瑕的品节;写月牙泉是“可人的世界”,正面描写了泉的面积,描写了水草、水色、水鸭、水边的苍苍老树,一切是质朴而自然的。远观下的月牙泉既是旅游者圣洁婉约的“女儿”,近观下的月牙泉是敢闯大漠的“独行侠”,在纤瘦的外表下,包蕴着勇敢、坚韧的品质。十一自然段为文章第三部分,先生运用“留空艺术”铺写与陋屋一老尼的对话。从对话中,我们可以想象20年前寺庙的情形,可以想见她们手持佛珠诵读经文的情形,可以想见她们的生活来源,可以想见她们的孤寂和执着。然而,作者知道,所有的答案都包含在老尼那“细密而宁静”满脸皱纹上,包含在老尼淡淡的话语中,包含在那清澈婉约的月牙泉边。总之,静与淡,是老尼孤寂生活中的集中体现,她的孤守能隔除外界风沙惊心动魄的呼啸,能借助月牙泉的静美水色涤荡外界的喧嚣,能在沙壁与泉水中寻求内心的最大平和。文章第四部分之十二自然段,作者阐发的是在亲自欣赏了沙原壮美领略清泉静美感受老尼淡美后对人生、世界、历史的总体观照。人生的灵动、世界的精致、历史的风韵,来源于宁静与浮嚣、清冽与躁急、平实与高蹈、明丽与粗犷的互补,一切美就在互补中,就在多彩之中,任何单向的选择和夸张,其存在都不足以展示事物本身的美,也不能真正“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反而是大受其累,自然如此,难道人生、世界、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文章最后一段,交代了鸣沙山月牙泉的地理位置。看似简单的交代,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用意。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山既是鸣沙山又不是鸣沙山,是“我”眼中的山,是“我”主观情思中的山;水既是月牙泉又不是月牙泉,是“我”心中的水,已经幻化成“我”主观世界中的水。山与水既是“我”眼中心中的山与水,又不是“我”眼中心中的山与水,而是幻化成老尼眼中心中的山与水,是山与水的完美组合。“我”无论是在攀爬鸣沙山的时候还是在观赏月牙泉的时候,感情或悲或喜,或烦躁或冲动,正是缺少老尼、隐泉的那份坦然与恬然。至此,山与水被赋予了一定的高度,已经完全融合为客体与主体的精致结合,从而也成就了《沙原隐泉》的哲理意蕴。先生正是通过鸣沙山壮美画面、月牙泉静美画面、陋屋老尼淡美三个画面的展示来表达对人生、世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的,在整体结构的安排上可谓精巧有致。
在《自序》中,先生曾明确告诉我们,“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沙原隐泉》中山、水、人,人生、世界、历史,自然浑浊地交融在一起了,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人文世界,在艺术手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具体表现如下:
脉络清晰,构思精巧。《沙原隐泉》以旅行的心情为线索来表现爬沙原观隐泉的旅途感受,紧紧围绕沙原隐泉来写鸣沙山的壮美和月牙泉的静美,又特意描绘了寺庙老尼的淡然的生活,为最后大谈对人生世相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个结构的安排上,各层次之间起承转合自然而无斧凿之痕迹,铺垫蓄势有力而无矫揉之虚情;收尾一段,看似多余,实则神来之笔,一笔导出三世界,境界全出。
写景状物,大气磅礴。作者写夕阳下的绵绵沙山,其壮美是无与伦比的,整个天地在光与影的分割下在金黄和黛赭的筛洗下,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真正意义是个“沙的世界”,留有的只有圣洁和崇高,比喻神奇想象奇特。写沙原之巅的感受仿佛是“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是山与人的完美融合,是一种强烈的原始的征服欲望,并流溢出强烈的发问“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进一步强化了沙原壮美的圣洁和崇高。写远观的月牙泉,它的清澈和宁谧远非一道黄浊的激流可以抵挡的,它的纤瘦和婉约绝非一个湖泊可以媲美的,它的品貌应流荡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然而它却在漫天的飞沙中在夜半的飓风下、在强盗的骚扰下在匪帮马队的践踏下,永葆生命力和纯洁无瑕的品节。写身边的月牙泉,笔墨深入水形、水色、水纹、水树各层面,水形之大如同中等河道,水色绿得浓重,水波是长长两翼之宽,水树是数百高龄、虬根曲绕,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总之,月牙泉在作者笔下,既有少女的温婉又有独行侠的大气。即使是对陋屋老尼的简笔勾勒,但细密而宁静的皱纹下,淡然而平实的语言下,隐寓着老尼巨大的情感波澜,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大气也是无处不在的。
表情道理,意境高远。先生写鸣沙山的壮美、月牙泉的静美,并不单纯的是为了写景,而是意在表达自己在游历鸣沙山、月牙泉时,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更主要的是要揭示出人文维度上的深邃寓意。《沙原隐泉》隐含的哲理和感悟大体有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美在身边,美在平实,美在多样化互补。《沙原隐泉》既有沙原峰巅的壮美,又有月牙泉的静美,也有老尼的淡然之美;既有远观月牙泉的奇异之状又有近观月牙泉的可人之象。先生把各式各样的美多元展示在对沙泉的描绘中,其实真正的美就在月牙泉那些水草水波水色之中,就在陋室老尼的一言一语中,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视线中。美在山巅吗?在,但又不在,因为“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美在大地美在深谷吗?在,但又不在。月牙泉如果只有近观时的可人,没有远观时的奇异之相,也并不能真正体现她的秀美,它的美是远观与近观的结合。那么,美在什么地方?美就在陋室老尼的孤守中,“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明晨,即可借明静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粲然的沙壁”。因此,只有两者结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只有“一湾、一静、一景、一跃”的多姿多彩的美融合互补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美。
其二,人生的真谛,在于永不停歇的攀登。作者从沙原的一角,从沙原的一湾清泉里挖掘出了丰富的人生内涵。在爬上了沙原之巅的那一刻,作者感叹“人生真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下坡上坡”。人生之旅正如同沙原,看上去广漠平坦实际上是暗涌横流,表面上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实际上是阴霾密布、死气沉沉,表面上是鸟语花香、诗情画意,实际上是暴风骤雨、山雨欲来。可是,不管人生之路如何的复杂、曲折,路就在脚下,我们不可能驻足观望只能一往直前;不管我们所走过的路是曲折不断,我们依然要坦然面对,把脚底放轻,前进前进再前进,攀登攀登再攀登。只有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作者以文人特有的眼光感受到了人生是如此,又由此推衍开去,世间的一切又何尝不是这样:民族要发展,历史要推进,国家要强盛,世界要和谐又怎能离得开攀登呢?
其三,认识人生必须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沙原隐泉》所包蕴的美是多层次的,所隐喻的人生也是多层面的。文章末段“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寓含了一定的禅机: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是山,水是水。作者认为,人生的灵动、世界的精致、历史的风韵必须在“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之后,必须“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只有真正参悟了禅机内核的人才会达到这个境界。然而,日常的生活并不理想,更多的充满了“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让人世间大受其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呢?那就想见一下老尼的生活吧。老尼的年华可能也灿烂过,人生事业可能也轰轰烈烈过,爱情也可能惊心动魄过……可岁月流逝,与她孤守相伴的只有那惊心动魄的风沙,只有那湛绿的泉水,只有那粲然的沙壁,原本的惊心动魄、湛绿、粲然都付诸淡然和平实中。我们的人生正需要的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要因为过多的名利过多的欲望迷蒙了双眼迷失了自己。
原文:
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
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蛮劲,还能飞奔峰巅。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要腾腾腾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这儿来。有的是栈道,有的是石阶,千万人走过了的,还会有千万人走。只是,那儿不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来了,那就认了罢,为沙漠行走者的公规,为这些美丽的脚印。
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已经担心今晚的栖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罢,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它总在的,不看也在。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干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还十分灿烂。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凤,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 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
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干脆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荫下。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这里可曾出没过强盗的足迹,借它的甘泉赖以为生?这里可曾蜂聚过匪帮的马队,在它身边留下一片污浊?
我胡乱想着,随即又愁云满面。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了,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不前摔,也不后仰,一时变作了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再稍用力,如入慢镜头,跨步着舞蹈,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那么艰难地爬了几个时辰,下来只是几步!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所说的滑稽,正恰是这种情景。
来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树后有一陋屋,正迟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悬项佛珠,满脸皱纹布得细密而宁静。她告诉我,这儿本来有寺,毁于20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来源,讷讷动问,她指了指屋后一路,淡淡说:会有人送来。我想问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为何孤身一人,长守此地?什么年岁,初来这里?终于觉得对于佛家,这种追问过于钝拙,掩口作罢。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明晨,即可借明静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粲然的沙壁。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赏析一:
天籁的回声
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游记散文。主要是写作者在敦煌县境内的鸣沙山、月牙泉的游历过程,从而感悟出“人生、世界、历史的境界,也如那奇景一般,那么曲折变化,跌宕起伏,那么令人感到艰难而又令人欣喜”的哲理。
全文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沙漠中的脚印。作者没有去着力描写沙漠中的脚印,而是主要写自己对于脚印的思考:“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透过这种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思考:人不能走别人已走过的路应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要有一种独创精神。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爬沙山。先总括地说爬沙山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接着具体写这“苦役”,“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但爬沙山又自有乐趣,它能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第五自然段写爬到了山顶,当作者对沙山的美景作全景描写后,便又进入了文化、历史和哲学的思考:“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作者在这里没有明说他所懂的是什么,但从上下文来看,显然是指那些僧人、俗民、艺术家所追求的沙漠沙山的圣洁和崇高。
第六到第十一自然段为全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写游历月牙泉。第六、第七自然段是写作者在山脊上发现了一湾清泉横卧山底。此时,作者的惊喜表情是不言而喻的,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句式来尽情地赞美它,赞美它的圣洁与品貌,并对它的奇特存在作了多方面的思考。第八自然段写下坡前的孤独和惶恐,当发现月牙泉并试图亲近它时,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洽谈室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而到了第九、第十自然段写作者终于到达了月牙泉。下坡是轻声松的,而眼前的月牙泉又是那样的可人,以致老尼能长守此地。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月牙泉的热情赞颂。
第十二自然段至文章结尾为文章的第四部分。作者先是对这次游历中的奇境作形象的概括,然后写由这奇境所感悟到的哲理,进而联想到人生、世界、历史莫不曲折变化,起伏跌宕,相反相成。
综观全文,作者写本文,无意要为鸣沙山、月牙泉作一幅风景画,而是力求向文化、历史的纵深处开掘,以求提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不管是一湾一静,抑或是一景一跌,作者都一一作了深悟。因此作者从不独立地写景,而是融情、景、理于一炉,力求形成一种深邃高远的艺术境界。他不断地启发我们,要以独持的眼光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去思考人生、历史、世界,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
赏析二:
《沙原隐泉》以旅行的心情为线索来表现“我”爬沙原观隐泉的旅途感受,写得如诗如画。我行走在敦煌境内,当足迹到达鸣沙山月牙泉的时候,为沙山之壮美泉水之静谧吸引,发出了对人生的感慨。要全面理解、把握作者对人生世相的哲理式领悟,我们必须首先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我”的心情随着前往之地的不同,发生着一定的变化:攀爬鸣沙山时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用力之大小与前进的距离之间并不是完全的正比,“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此时的你必定会恼怒。可是你的恼怒会被细沙的温柔给慢慢抹去,它们温柔得可恨之极,攀爬的你“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直到你的心气平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爬,只管爬”,为自己所留下的那段脚印感叹那“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登上山顶时获得的是一种欣赏天乐般的愉悦,作者与山完全融合一起,“物我为一”,“满眼皆是畅快”,为夕阳下的绵绵沙山那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呼喊,“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远观月牙泉时,这一山顶所发现的“异相”,是一弯横卧山底的清泉,显得安安静静,是清澈和宁谧的,是纤瘦和婉约的,先前的畅快霎时“全化作了悲哀”“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觉得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近观月牙泉时,作者“急急向泉水奔去”,眼中的泉水成了一个“可人的世界”。我们可以循着足迹,上沙山下沙山远望清泉近观清泉,寻觅作者旅行的心情,领略旅行的风景,品味旅行的收获,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行文清晰脉络,去观照沙山的壮美,去领略泉水的静美。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像一条巨龙,山体由流沙堆积而成,绵延40多公里,南北广布20多公里,峰峦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丽。流沙像金子一样灿黄,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凤凰一样美丽。作者写壮美的鸣沙山,不浓墨张彩的写山的总体风貌,而是侧重于对登山艰难情状的细致刻画,对行走轨迹的描写,对沙丘顶端光与影的介入。文章前五段为第一部分,突出描绘的是鸣沙山的壮美。写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既让人恼又让人爱;写攀爬所留下的脚印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既让人感叹又让人震惊,居然还能走这么远;写攀爬所达到的至高点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是圣洁的——“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气韵是崇高的——“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在作者笔下,攀爬沙原所见到温柔的细沙、波动的曲线、大方明净的意境,化成了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光”、“影”和“线条”,描写完全契合了作者心灵。行走的是与其他散文家写景状物不同的方法,力求从身边写起,从细小的事物写起,从自身的个人体验写起来表现鸣沙山的壮美。六至十自然段为文章第二部分,侧重展示的是月牙泉的静美。现实中的月牙泉,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碧波荡漾、水声潺潺,是当之无愧的沙漠第一泉。先生写月牙泉,分为两个层次,先是沙原顶端远望,觉得是“异相”,后是急急走近,觉得是一个“可人的世界”。写“异相”,认为动用任何的藻饰词汇,都是对清泉的亵渎,流露的是既怜又爱,张扬的是月牙泉永不干涸的生命力,彰显的是月牙泉未受玷污、纯洁无瑕的品节;写月牙泉是“可人的世界”,正面描写了泉的面积,描写了水草、水色、水鸭、水边的苍苍老树,一切是质朴而自然的。远观下的月牙泉既是旅游者圣洁婉约的“女儿”,近观下的月牙泉是敢闯大漠的“独行侠”,在纤瘦的外表下,包蕴着勇敢、坚韧的品质。十一自然段为文章第三部分,先生运用“留空艺术”铺写与陋屋一老尼的对话。从对话中,我们可以想象20年前寺庙的情形,可以想见她们手持佛珠诵读经文的情形,可以想见她们的生活来源,可以想见她们的孤寂和执着。然而,作者知道,所有的答案都包含在老尼那“细密而宁静”满脸皱纹上,包含在老尼淡淡的话语中,包含在那清澈婉约的月牙泉边。总之,静与淡,是老尼孤寂生活中的集中体现,她的孤守能隔除外界风沙惊心动魄的呼啸,能借助月牙泉的静美水色涤荡外界的喧嚣,能在沙壁与泉水中寻求内心的最大平和。文章第四部分之十二自然段,作者阐发的是在亲自欣赏了沙原壮美领略清泉静美感受老尼淡美后对人生、世界、历史的总体观照。人生的灵动、世界的精致、历史的风韵,来源于宁静与浮嚣、清冽与躁急、平实与高蹈、明丽与粗犷的互补,一切美就在互补中,就在多彩之中,任何单向的选择和夸张,其存在都不足以展示事物本身的美,也不能真正“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反而是大受其累,自然如此,难道人生、世界、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文章最后一段,交代了鸣沙山月牙泉的地理位置。看似简单的交代,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用意。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山既是鸣沙山又不是鸣沙山,是“我”眼中的山,是“我”主观情思中的山;水既是月牙泉又不是月牙泉,是“我”心中的水,已经幻化成“我”主观世界中的水。山与水既是“我”眼中心中的山与水,又不是“我”眼中心中的山与水,而是幻化成老尼眼中心中的山与水,是山与水的完美组合。“我”无论是在攀爬鸣沙山的时候还是在观赏月牙泉的时候,感情或悲或喜,或烦躁或冲动,正是缺少老尼、隐泉的那份坦然与恬然。至此,山与水被赋予了一定的高度,已经完全融合为客体与主体的精致结合,从而也成就了《沙原隐泉》的哲理意蕴。先生正是通过鸣沙山壮美画面、月牙泉静美画面、陋屋老尼淡美三个画面的展示来表达对人生、世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的,在整体结构的安排上可谓精巧有致。
在《自序》中,先生曾明确告诉我们,“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沙原隐泉》中山、水、人,人生、世界、历史,自然浑浊地交融在一起了,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人文世界,在艺术手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具体表现如下:
脉络清晰,构思精巧。《沙原隐泉》以旅行的心情为线索来表现爬沙原观隐泉的旅途感受,紧紧围绕沙原隐泉来写鸣沙山的壮美和月牙泉的静美,又特意描绘了寺庙老尼的淡然的生活,为最后大谈对人生世相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个结构的安排上,各层次之间起承转合自然而无斧凿之痕迹,铺垫蓄势有力而无矫揉之虚情;收尾一段,看似多余,实则神来之笔,一笔导出三世界,境界全出。
写景状物,大气磅礴。作者写夕阳下的绵绵沙山,其壮美是无与伦比的,整个天地在光与影的分割下在金黄和黛赭的筛洗下,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真正意义是个“沙的世界”,留有的只有圣洁和崇高,比喻神奇想象奇特。写沙原之巅的感受仿佛是“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是山与人的完美融合,是一种强烈的原始的征服欲望,并流溢出强烈的发问“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进一步强化了沙原壮美的圣洁和崇高。写远观的月牙泉,它的清澈和宁谧远非一道黄浊的激流可以抵挡的,它的纤瘦和婉约绝非一个湖泊可以媲美的,它的品貌应流荡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然而它却在漫天的飞沙中在夜半的飓风下、在强盗的骚扰下在匪帮马队的践踏下,永葆生命力和纯洁无瑕的品节。写身边的月牙泉,笔墨深入水形、水色、水纹、水树各层面,水形之大如同中等河道,水色绿得浓重,水波是长长两翼之宽,水树是数百高龄、虬根曲绕,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总之,月牙泉在作者笔下,既有少女的温婉又有独行侠的大气。即使是对陋屋老尼的简笔勾勒,但细密而宁静的皱纹下,淡然而平实的语言下,隐寓着老尼巨大的情感波澜,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大气也是无处不在的。
表情道理,意境高远。先生写鸣沙山的壮美、月牙泉的静美,并不单纯的是为了写景,而是意在表达自己在游历鸣沙山、月牙泉时,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更主要的是要揭示出人文维度上的深邃寓意。《沙原隐泉》隐含的哲理和感悟大体有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美在身边,美在平实,美在多样化互补。《沙原隐泉》既有沙原峰巅的壮美,又有月牙泉的静美,也有老尼的淡然之美;既有远观月牙泉的奇异之状又有近观月牙泉的可人之象。先生把各式各样的美多元展示在对沙泉的描绘中,其实真正的美就在月牙泉那些水草水波水色之中,就在陋室老尼的一言一语中,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视线中。美在山巅吗?在,但又不在,因为“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美在大地美在深谷吗?在,但又不在。月牙泉如果只有近观时的可人,没有远观时的奇异之相,也并不能真正体现她的秀美,它的美是远观与近观的结合。那么,美在什么地方?美就在陋室老尼的孤守中,“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明晨,即可借明静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粲然的沙壁”。因此,只有两者结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只有“一湾、一静、一景、一跃”的多姿多彩的美融合互补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美。
其二,人生的真谛,在于永不停歇的攀登。作者从沙原的一角,从沙原的一湾清泉里挖掘出了丰富的人生内涵。在爬上了沙原之巅的那一刻,作者感叹“人生真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下坡上坡”。人生之旅正如同沙原,看上去广漠平坦实际上是暗涌横流,表面上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实际上是阴霾密布、死气沉沉,表面上是鸟语花香、诗情画意,实际上是暴风骤雨、山雨欲来。可是,不管人生之路如何的复杂、曲折,路就在脚下,我们不可能驻足观望只能一往直前;不管我们所走过的路是曲折不断,我们依然要坦然面对,把脚底放轻,前进前进再前进,攀登攀登再攀登。只有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作者以文人特有的眼光感受到了人生是如此,又由此推衍开去,世间的一切又何尝不是这样:民族要发展,历史要推进,国家要强盛,世界要和谐又怎能离得开攀登呢?
其三,认识人生必须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沙原隐泉》所包蕴的美是多层次的,所隐喻的人生也是多层面的。文章末段“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寓含了一定的禅机: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是山,水是水。作者认为,人生的灵动、世界的精致、历史的风韵必须在“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之后,必须“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只有真正参悟了禅机内核的人才会达到这个境界。然而,日常的生活并不理想,更多的充满了“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让人世间大受其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呢?那就想见一下老尼的生活吧。老尼的年华可能也灿烂过,人生事业可能也轰轰烈烈过,爱情也可能惊心动魄过……可岁月流逝,与她孤守相伴的只有那惊心动魄的风沙,只有那湛绿的泉水,只有那粲然的沙壁,原本的惊心动魄、湛绿、粲然都付诸淡然和平实中。我们的人生正需要的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要因为过多的名利过多的欲望迷蒙了双眼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