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人要问“五根汤”
儿科奇方五根汤
其实小编猜到了,郭老的这位粉丝应该是想起了郭老书中的“五根汤”,而又记不起来,想看看能不能看到一篇有关的文章。
不过先说句题外话,因为现阶段文章比较少,现在公众内还不支持直接回复关键字检索,大家想看往期文章直接看历史消息就可以啦。
儿科奇方“五根汤”
这方子到底多神奇,郭老在书中有着前因后果详细的描写,原来的内容很多,小编来简单概括一下。
那上个世纪70年代末,傅××,郭老的外甥,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扁桃腺化脓,高烧39℃,郭老的姐姐心急如焚,带着孩子直奔内蒙古某大医院。经诊断后决定让孩子住院,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当时因为走得急,身上没带住院费,家长急忙回家去取钱。没想到还未走出医院大门口,迎面碰上该院中医科主任李凤林。李大夫问明了情况说:“不用住院了,叫孩子喝‘五根汤’吧!”
于是他开了两包“五根汤”,在当时还不到1毛钱,服了这两包药,旋即烧退,化脓之扁桃腺体亦愈。
后来被治愈的孩子家人提起此事仍是十分感谢李凤林大夫:“要不是碰上这样的好中医,孩子的扁桃体就被割掉了。”
五根汤组成:
葛根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白茅根6克芦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
水煎服2次,每次煎成70毫升,一日分2~3次服。
李凤林大夫绰号“李拐子”,是内蒙古民间相当有名的儿科中医,这副五根汤就是他在50年代研究的儿科发热方,郭老曾为了寻找这个方子费尽心思,获此良方时欣喜不已,同时在大量的临床经验里,郭老也给出了自己对于方子的理解:
“盖葛根辛凉,轻扬发散,最善解肌退热,是解湿热时疫第一要药。
凡发热之病,退热当为首务,热不退,余症何解?发热而致咽喉肿痛,则热重而毒亦成矣。
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为治咽喉肿痛的第一专药,可谓直取咽喉要地;辅以板蓝根,因其甘寒,既能清热,又能解毒,尤长于凉血利咽消肿,血不凉则肿何以消?此三根可为作战主力,又加两根者,以其热必伤津。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又其生于水底直出水面,性凉而又善升,古方治大头瘟(痄腮)常用其为引经药,所谓行军作战不能无向导也。再用白茅根,以其甘寒,既能清热生津,又能凉血利尿,使热从小便而出也。由是“五根汤”成矣!
又虑及此症多发生于春夏流行性感冒之际,故加藿香芳香化浊、发散表邪,使外感之邪从皮毛而去;加大黄攻下肠胃壅滞,使内热之邪自大便而出。
凡肿痛又必有瘀血,故加少许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敌营自内部瓦解,以利攻战速成。
此“五根汤”药虽仅8味,然表里内外,面面俱到,紧扣扁桃体炎之中医病机。故外甥服后其效如响,真乃好方也。非但治小儿发热,治大人外感发热,吾亦常变通应用之,剂量则大出数倍,而风寒感冒无内热者则不宜。”
所以别看这方子小,治疗儿科外感内热的感冒发热,可以说有奇效。但遗憾的是,李凤林老先生因为没有学历职称,没有留下很多的资料,只是在民间有名气。其实这样的中医人还有很多,效方肯定还有很多可以挖掘,只不过散落民间。“千方容易得,一效最难求”,儿科奇方五根汤就是这种民间验方的典型。
不过方子虽好,还是那句话,不要盲目的吃药,一病有一方,今天的五根汤,大家可以参考,一旦要到孩子真的高热生病,一定要抓紧就医哦( · ̀ω·́ )✧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