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01-05 生活常识 投稿:永远 forever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前面讲了改进读书方法有助于我们掌握临界知识。

然而,学习效率的小幅提升,可能只需要掌握或改进一个新方法、新技巧就可以;如果想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或质变,一定会涉及对自己底层认知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就触及一些更本质的问题:比如,你相信什么,你如何看待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因此,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是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让我们先从学习的底层心态谈起吧。

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

春节回老家过年,酒席间一位年长我几岁的亲戚大哥和我聊到学习这个话题。这位大哥说:“我们家的人就是没有读书的基因。我当年读书就不行,我家儿子现在也不行,还是你们这种有读书天赋的人厉害。”

我刚说到读书学习这种事情跟天赋基因关系不是很大的时候,大哥放下举起的酒杯,立刻反驳道:“你看,那电视上《最强大脑》里面的那些人,看一遍就记住那么多,问人家天南海北的事情都知道,人家看一遍就全记在脑子里。我们这种人,看了电视剧过几天就忘了演的啥了。”

我对这段对话一直印象深刻。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

我和大哥的这次对话,对我们理解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有一个重要启示是:更高效的学习,来自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

关于学习方法,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提出,人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将学习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比如我大哥认为,自己天生不擅长读书,儿子也不擅长,而电视里《最强大脑》的人恰恰相反。他把自己的综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所以,决定学习效能的因素,主要就是天赋了。而渐进理论则不同,它更倾向于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如果我大哥在此之前了解到这两种关于学习的不同理论,可能会有助于他做出新的选择。不过,如果在春节的酒席上我拿出这套理论告诉他“你这个观点不对,学习是一个通过训练提升能力的过程”,你觉得他会欣然接受,改变观点,从此发奋图强吗?我想,这种情况多半不会发生,更可能的情况是,他拿出更多的例证来反驳我,说明为什么人是天生有差别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涉及影响学习效能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什么是习惯性防卫?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还拿我和大哥的对话为例。即使我告诉他一个可能更合理的理论假设,他此时考虑的也不是我的观点是否合理,而是他的尊严是否受到了挑战!如果他承认了我提出的观点,那么就意味着,他过去一直对外宣称的理由“自己学习不好是因为基因问题”站不住脚了,这会让他的处境更难堪。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窘境,他的大脑会开始说:警报,警报,准备战斗!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我大哥身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这样的挑战。我曾经在公司开会时留心观察过,当同事之间观点不同的时候,有些人还没听完对方的意见,就急着反驳。说来说去,无非是证明自己当初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有道理的,而对方更合理的解决意见反而没怎么花时间讨论。有时候,大家争执了半天才发现,讨论的都不是一个问题,只不过是因为在讨论中觉得自己受到威胁了,就赶紧开始反驳了。

在我看来,如果自己一直陷入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你学习再多的新方法、新观点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要提升学习效能,第一步就要打破习惯性防卫。

不过,要打破习惯性防卫,就要先弄明白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习惯性防卫?

我们为什么会有习惯性防卫呢?

假设你和客户约定开会,第一天客户迟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客户又迟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会想,这个客户怎么这么不守时、老迟到啊?但假设约定的三天时间都是你迟到了,你会说第一天路上堵车了,第二天家里有急事,第三天早上闹钟没有响。

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当别人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走狗屎运了;而当我们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说我走狗屎运的,你们都是诽谤!

明白了我们有这样一些心理基础,就比较好理解我们为什么会习惯性地进行防卫了,因为当我们自己遭受挑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向外部找原因。当我们把外部原因当真之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得更不合理了。

当年互联网第一波热潮的时候,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如日中天。老板膨胀得很,开会的时候,但凡下面有不同的意见,就会一顿狠批。结果后来很多能干的人都走了,留下来一帮察言观色的能人。所以,习惯性防卫的问题人人都有,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其实,习惯性防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地阻碍我们成长。

关于这一点,《第五项修炼》曾引用行为科学的奠基人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观点: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

……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

如果把进步的过程比喻成往杯子里倒水的话,习惯性防卫就是盖在杯口的盖子,阻挡我们进步。其实有习惯性防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那就会陷入无法自我提升的境地。

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

那怎样才能打破这种防卫呢?答案是:建立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让我们先看看和绿灯思维相对的概念: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你不了解情况。”“你先听我说!”这是我们在红灯思维下大脑所处的状态。比如,一个习惯了粗暴沟通的老板,听到了咨询顾问给的建议:你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要先倾听,理解员工意见之后再发表你的观点。不要没听完就做判断……这时候,老板多数情况下的第一反应是:“你懂啥?你根本不了解我们公司的情况!”“我时间很紧张,哪有那么多时间听?”“你根本不知道,如果你不强硬,这帮人就不动,根本无法推动工作!”“去去去,别拿书本上的东西说教,不接地气。”

类似的场景你见到过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红灯思维: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比如,同样是这个老板,他听完咨询顾问的意见后,可以这么想:“嗯,这个观点虽然和我过去的做法不一样,但是仔细想想,一定有有用的地方。比如,如果我能够先倾听再沟通,就能让员工充分表达意见,可能产生新的创意;而且,充分沟通,也能避免我们讨论了半天才发现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儿;还有,理解和倾听,也是和员工建立信任的过程,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如果领导能多考虑新观点的优点和用途,那么他就拥有了绿灯思维。他可以在理解新观点的用途和价值之后,再去分析这个观点可能的不足,想办法完善它。这样,他的进步速度是不是会快很多?

这件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绿灯思维却不容易,我们还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比如,别人同我开会讨论时说:“成甲,你上次项目做得太烂了。”此时,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思考我的项目是不是很烂,他说得对不对;相反,我觉得他是在针对我、指责我,我就会回击:“胡说,你做的项目才烂!”这样,我把别人对自己观点/行为的质疑理解为别人对我这个人的质疑,从而激发起自己的习惯性防卫。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明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李敖曾在一期节目中说:我不仅骂你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你是王八蛋。我们可以看到李敖非常清晰地区分了人和人的行为。只不过他的论断是,如果你做了王八蛋的行为,就证明你本人是王八蛋。

如果你参加《奇葩说》去辩论这个题目,你就可以告诉李敖:有王八蛋行为,只能说明他过去有不恰当的行为,并不能说明他本人一直是王八蛋;只有那些做了王八蛋行为而不愧疚、不改进的人才是王八蛋。你看,区分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哪怕做了王八蛋的事情,也有能力坦诚面对。

乔布斯在生前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难道聪明人没有尊严?不是,是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结一下:想要通过接触新的观点和知识快速成长,就要面对与自己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激起自我防卫。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第一个底层心态——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这样下次我们再面对挑战时,就可以从容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

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

我们遇到新观点时能够用绿灯思维来积极面对,就为快速成长打下了第一个心态基础。可是,想要快速成长,仅仅有积极的态度还不够,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具体执行中的心态。

我们之所以想要快速成长,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变化得越来越快,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建立竞争优势,学习和成长的速度就很重要。所以,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口号都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啊!你看Facebook从无到有,再到红遍全球才几天时间;“滴滴打车”从无到有,再到成为帝国也才几天……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身边昨天还是一个普通人的创业者,今天就拿到几个亿投资,摇身一变成了首席执行官。我们能不焦虑吗?能不想让自己再快点吗?再不快点,黄花菜都凉了!我认识一个北大的好朋友,他特别优秀。他的一个观点就是:必须每步都足够快。一步慢,步步慢啊!

是啊,在这个时代,太慢你是要被淘汰的。可问题是你怎样能快起来?更快地读书?报名上“十分钟讲透创业原理”“21天打造无敌团队”这样的课程?你看,在朋友圈里,各种短期集训训练营特别多。借着内容创业的风口,个人成长、读书、创业等学习社群一夜之间风起云涌。每个人都告诉你:加入我们,快速掌握新技能!我们想要什么,商人就能卖什么。你想要长生不老,就有人会卖给你人参果。可是,追求快是这么个方式吗?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这一点,可能是大多数追求快速成长的学习者都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我讲的就是这个层面的心态: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

什么是以慢为快?首先,你得有一个心理准备。快速学习的前提是要能够做到: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这六个字是曾国藩带领湘军打败数倍于己的太平天国军的要领。所谓“结硬寨”,是指湘军到了一个新地方以后马上要扎营。选好关键要地后,无论寒暑,要立即修墙挖壕,且限一个时辰完成。而且在战争中,不论敌人看起来有什么漏洞,有什么可以追击的诱惑,曾国藩都不为所动,一定会让部队死死守住关键要地。“打呆仗”是指湘军每到一个城市边上,并不与太平军开打,而是就地挖壕,而且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把整个城市外围全都用壕沟隔断联通,断粮断水,生生把敌人拖死。结果,湘军与太平军纠斗13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3000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胜利。

为什么我认为学习,首先要有“结硬寨,打呆仗”的心态呢?那是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然而,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阻碍我们融会贯通的原因,恰恰是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阻塞”,没有“结硬寨,打呆仗”地把它攻克,导致我们一直有“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知识阻塞”,也就没办法实现融会贯通的效果。

所以,我们想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而不是追求看起来很花哨的新方法、新技巧。底层堵住了,新方法和新技巧学得再多,也都是表面上的花拳绣腿。这就好比我们想要快速学会骑自行车,要把精力放在掌握平衡上,反复寻找平衡的感觉。可是,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却是在追求两分钟学会21种踩脚蹬子的技巧……

我们求快,渴望能够四两拨千斤,能够找到捷径,可惜,却忘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真正捷径:书山有路勤为径。以读书为例,好学的人,总是想要读得快一点,也就不由自主地希望多读些。我以前也有这个心态:读书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阅读量很大。2009年、2010年的时候,我基本上一年要读150~200本书。这样高强度的读书,不能说没有帮助——我确实收获很多。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还是有些后悔和遗憾:我在应该慢的地方没慢下来。读书快,感觉都成为我的惯性了——我是为了快而快。结果,很多知识的阻塞留了下来,这给我后来的学习带来很多麻烦。结果几年以后,我还要重新回头补课,浪费了不少时间。

现在的我,学习的心态和以前不一样,方法也就大不相同。我现在读书,一个月也大概要购入10~20本新书。算下来,一年买的书也有200多本吧。很多书都是大部头。要把这些书读完,恐怕一年什么都不干,时间也很紧张。

可是,我现在不追求读完书了。为什么要读完?

我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

最近我在看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有近500页,主要讲述影视制作和讲故事的方法。如果要你来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

每天给自己订一个计划:比如读50页,10天读完,然后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吗?这基本上是我以前的读书方法。

我现在的方法是:结硬寨,打呆仗。

首先,我要找到这本书对我而言的紧要之处。比如,我看目录之后对作者提出的“结构图谱”觉得困惑——四个字都认识,加起来啥意思就不知道了。于是,我翻开相关章节略读,研究分析“结构图谱”这个概念的意义和作用。我发现,我必须把这一章20多页的小标题连起来看,才能理解结构图谱的意思。而其中第一部分“结构”是什么,短短300字的部分,便让我看了两个多小时,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

你可能觉得,读300字,要两个小时时间?这也太慢了吧!学了速读法,可能10秒钟都用不了。而我,单单是要弄明白“结构图谱”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就断断续续花了五六天的时间。

可是,在这期间我打通了很多阻塞:为什么一些诗歌很短而有冲击力?艺术表现的隐喻是如何实现的?我下次的演讲可以如何优化节奏?在写作中关注哪个要素就能让冲突意义放大?在最短的时间内构思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应该从哪里入手?

不懂得“结硬寨,打呆仗”的奥妙,你要花多少时间学习技巧,才能在这么多领域间建立联系呢?

我现在有自己的咨询公司,业务很繁忙,还要保持在罗辑思维“得到”上每周一期的《成甲说书》节目,以及写书、更新我的公众号文章。不要说这些事情加在一起,单单是每周读完一本书,理解并讲出来,制作成音频节目,要坚持下去就很难了。

有人问我:你怎么读书这么快啊?我想说:不是我读书快,而是我读书慢。

所谓厚积薄发,你只有在此前花真功夫死磕了很多基本的道理,打通了那些知识阻塞,才能在之后的书籍中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在哪些观点上,作者比前人有突破?哪些理念其实是换了一个样子的包装?哪些问题,其实别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感觉。而这,也是《成甲说书》存在的意义:借助我此前积累的基础,帮助其他人从更多的角度理解一本书。否则,别人为什么要听你说书?

所以,在学习的执行过程中,要有以慢为快的认识,第一个心态便是要能够“结硬寨,打呆仗”。

那照这么说,是不是我读书只要一页一页慢慢来就好了?那也不是。如果这么学,到最后就真的黄花菜都凉了。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这就涉及对以慢为快的第二个认识: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其实还是二八原理。我们要以慢为快,其实是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如果把我们的时间平均地、慢慢地花在每一页上,那才是真的效率很低,赶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比如前面我提到的例子,在阅读《故事》这本书的时候,找自己不明白但重要的问题阅读,就是一种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的例子。

同样,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都是非常值得的。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在读塔勒布的《反脆弱》,其中有一个很核心的概念:非线性。对于这个概念,我总觉得理解有一点模模糊糊的,有点说不透。有天晚上有时间,我就把书拿出来,仔细琢磨这个问题。结果我在反复查阅推敲的时候豁然开朗,立刻明白了查理·芒格说的“寻找错误定价的机会”和巴菲特说的“投资的20个孔”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这种突然理解通透的激动、兴奋和成就感真的难以言表,就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我再赶紧拿出芒格的演讲和巴菲特的相关章节看,果然前后理顺了,而且立刻对《反脆弱》整本书的理论体系和推演逻辑有了新的认识。

这就是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的收获。可能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无法理解我的喜悦。但是,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一定能体会到这种喜悦而激动的感受。

其实,这种以慢为快、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的方法,不限于读书,在学习的各个领域中都是相通的。前一段我在罗辑思维录节目的时候,看到他们公司书架上放着一本书:《六个月学会任何外语》。我很好奇作者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很短的时间,学会通常认为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的技能。当时我没时间看,便顺手下单买了一本。买回来一看,这本书里面的核心方法基本也就是: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在他计划的6个月时间里,不会一上来就学习什么语法、修辞之类的,反而要在开始花大量的时间去训练那些你真正会用到的语言内容,并把所有不重要的“假问题”全都抛开。比如,作者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应该花不成比例多的时间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什么在影响你的沟通?然后在这个环节下硬功夫死磕。一旦这么做,你很快就会发现,把最基本的环节打通之后,再有新知识就能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只要把新知识中的阻塞打通,就能够和原来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经过6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完成绝大多数的日常外语交流了。

所以,想要真正学习得快,反而要让自己慢下来。这个道理讲透了,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常识。但是,可能即使我讲了这么多道理,很多人践行起来还是很难。为什么?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知道、明白一个道理,和相信、践行一个道理是两码事。

真正阻碍我们的是我们的不确定和恐惧。我们担心,我这样放慢了学习,真的就能够学得快吗?还有那么多东西要学,能来得及吗?万一我的慢功夫用错了地方怎么办?

你在有这些担心的同时,又在想:我之前的方法也挺有效的,而且大家都是这样学习的,应该也比较保险。你的以慢为快虽然好,但是身边人貌似很少用啊,可能不一定有用。

好吧,其实你这么想也挺好,因为这样想的人越多,这个方法的优势就越明显。有一幅漫画,非常深刻地描述了这种现象:

赶着快的人,选择的是同一条路;有勇气慢下来的人,很少,反而在快速成长的路上不拥挤。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李叫兽在组织他的第二期14天改变计划。这个活动一天卖了200万元。小马宋发朋友圈评论说:

现在,能够好好读书并吃透理论本质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那些能做到的人就有机会赚钱。比如李叫兽的活动一天售罄,掘金200万。别说读书无用,是你不认真,没读好。

总结一下: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说完了影响掌握临界知识的心态之后,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具体的方法层面。

标签: # 我的 # 观点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