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主要作品及绘画风格
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梵高(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53年生于荷兰,是个牧师的儿子,梵高曾做过画商、书店伙计、传教士等,但都失败了。大约在1880年,梵高决心成为一名画家,自此到他短暂的生命结束前的十年里,梵高以无比的热情,极为紧张地为绘画工作着。1888年,这位热情的荷兰青年离开巴黎,到法国南部去找寻强烈的光线和色彩。一月份,梵高来到了阿尔,打那以后,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梵高和他色彩丰富的作品。关于油画《文森特的卧室》,有梵高留下的三封书信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理解。1888年10月,当梵高完成《文森特的卧室》后,他给在巴黎的弟弟提奥和友人高更写了两封信。一年后,当梵高自己复制这幅油画时又给在哈格的妹妹菲尔写了一封信,并把复制品送给了她。在给高更的信中梵高还添上了画的草图,他写道:“……另外,为了装饰我的房间,我画了一幅描绘自己寝室的30号的油画。它与你也知道的本色木家具一样是修拉式的。描绘这样一间空空的房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色块是用大笔触平涂的,墙是淡紫色的,地板是褪了色的赭石,椅子和床是铬黄,枕头以及床单是用含绿的柠檬黄,毛毯用血一般的红色,梳妆台是橙黄色,洗面具为蓝色,还有窗框是绿色。我通过这些色彩想表现出绝对的休息之感。只有黑框中的镜子是白色的。你如果来的话,我想请你看看这幅画和许多其他作品。我们还可以讨论这些画,因为我完全像梦游症者一样在作画,有时自己也不知道在画什么……”
油画:文森特的卧室,画家: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的卧室》中梵高描绘这间卧室采用的手法非常简单、易懂。首先是轮廓线——占去画面右边大部分面积的床,以及椅子、桌子、镜子、天顶、门等所有的物体,都有明确的轮廓线框着。再看梵高《文森特的卧室》中画面的透视,整个房间及其摆放的家具都符合透视规律,显示出屋内的深度与空间感。家具之间的位置关系也非常明确,看上去它们确实存在于屋子中。这样的透视关系起到了延伸构图的作用,观者无疑正站在房间的这一端,随着视线可以自由进入卧室内,向窗外眺望。不过,如果我们用近乎冷漠的理性眼光来判断房间的大小、床的尺寸,两扇门的具体位置以及物体之间的关系,却不会有满意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整个画面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房间,那些极为平凡的描绘手法也魅力无穷的原因:整个房间如同白日梦一样充满着不可思议的气氛。
从梵高寄给提奥的信中我们了解到,他非常想让他的画具有他欣赏的日本彩色版画那种直接而强烈的效果。梵高渴望创造一种淳真的艺术,不仅要吸引富有的鉴赏家,还要能给予所有的人快乐和安慰。为此,梵高从印象主义方法和修拉的点彩法中吸取了教益。通过描绘阿尔附近吉普赛营地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淳真的艺术。梵高所使用的一道一道的笔触,使色彩化整为零,同时传达出了自己的激情,也能就此告诉我们他的一些心理状态。梵高始终如一地使用这种画法,这对他来说最能帮助表现艺术家的振奋心情。《吉普赛营地》为这个新手段提供了充分的天地,在涂色、勾线之中,梵高使我们发现了乡间小路上车乏马倦的行旅之美。
油画:向日葵,画家:文森特·梵高
梵高在巴黎时就已画过一批向日葵,那时画面上的向日葵只是分开散放在桌子上,没有在构图上做过多的讲究。梵高来到阿尔之后,为了装饰房间又构思了一系列的向日葵组画,并把它们悬挂在涂成黄、蓝色背景的墙面上。这些令人振奋的金色的花放射出了一种耀目的光辉,在梵高眼里,它们不是那种传统模式中做装饰房间之用的静物花卉,而是太阳的一部分,是对阳光及紧张的生命力的一首颂诗。
今天的大多数人都知道梵高的“向日葵”,我们得多少了解一下他的绘画技法,尤其是用纯色点画的笔触。当梵高的灵感涌动时,他的笔画接续联贯而来,好像一段话或一封信中的词语一样滔滔不绝,这种笔触是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之下完成的。在梵高之前,还没有任何艺术家曾那样始终如一,那样卓有成效地使用这种手段。与丁托列托、哈尔斯、马奈这些也曾使用大胆、粗放笔法的大师不同的是,梵高的笔触传达的是心情,而以往大师的笔触表现的是绝妙的技艺和呈现景象的魔力。
油画:盛开的果园和白杨,画家:文森特·梵高
梵高曾写道:“我常想,要是我能够多花些时间来画真正的风景画,那该多好!我经常看到各种奇景,使我不由自主地说:我在画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风景。”渴望描绘风景,是梵高内心经常涌动的想法,他认为许多风景画家并没有真正认识自然,从而画出的东西不能让人满意。因为,只有认识了自然,画出来的东西才是新鲜的和真实的。《盛开的果园和白杨》这幅油画不仅效果强烈,而且非常微妙,同时又是深思熟虑的,它给了我们一片纯朴的田野。我们由此相信,在自然界中,处处都有感情和灵魂。
我们说,梵高作品的重点不是关心正确的表现方法。梵高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出自己对所画东西的感受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梵高不大注意所谓的“立体的真实”,即大自然的照相式的精确的图画。只要符合梵高的目标,他就夸张、甚至改变事物的外形。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梵高那不受羁縻的性情,然而内心炽热的情感又使梵高经常陷入一种焦困的境地。
油画:自画像,画家:文森特·梵高
1889年5月,梵高进入精神病院,在清醒时继续作画。这幅油画《自画像》,是梵高在最后的、痛苦挣扎的岁月里完成的。如果我们能意识到,面前的这位画家,并非我们头脑中那位享受盛誉的梵高的话,或许我们更能体会到画面描绘的是一位怎样的人:一生中,梵高大部分日子孑然独处,周围既无朋友也无伙伴。对梵高来说,几乎没有人可以让他吐露心曲,没有人可以让他与之讲述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没有人可以分享他的抱负和梦想。重温其艺术作品的魅力,也许是对这位已逝去的孤独者的最大慰藉。
画家文森特·梵高作品欣赏通往塔拉斯康之路夕阳下的村庄埃滕花园的记忆老农人埃斯卡里耶老磨坊赛因斯到玛里耶途中的三间小屋花园花开公园小径精神病院与花园一只仰翻蟹切加特医生的花园柏树与麦田哀悼基督精神病院一角的花园绿葡萄园阿尔勒城外果树开花阿尔勒城朗格卢瓦桥瓶中剑兰拉撒路复活橄榄园柏树和星空乌鸦群飞的麦田(有乌鸦的麦田)鸢尾花吃土豆的人十五朵向日葵一双旧鞋星夜自画像夜间咖啡馆—室外奥维尔教堂杏花盛开梵高母亲的肖像田野中的麦堆麦田加塞医生自画像夜间咖啡馆—室内三本书奥维尔的房子三双鞋花园花开播种者十二朵向日葵十四朵向日葵两株柏树向日葵麦田红罂粟与雏菊自画像星夜收获收割者亚尔的朗格洛瓦桥及洗衣妇沙滩上的渔船自画像麦田花园花开自画像粉玫瑰三朵向日葵粉玫瑰春日杯中杏花开黄色布景的紫罗兰与鸢尾叶白果园自画像阿里斯康墓园,亚耳街道海上的渔船十二朵向日葵吉普赛人大篷车露营农场大门与干草堆舞厅公园小径精神病院门口的树柏树环绕的果树汀奎特尔桥马约里卡瓷瓶中的夹竹桃花园里的玛格丽特·切加特文森特的居所秋景烧杂草的农人飞蛾(死亡之头)梅花盛开去往塔拉斯孔的画家奥维尔的瓦兹河岸文森特的卧室丰收,蓝色手推车果园盛放的梅树戴草帽的自画像莱斯海滩上的渔船码头上工人装载沙船煎饼磨坊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约瑟夫·卢兰坐在藤椅上,四分之三身长白杨小径塞纳河畔蒙特马花园的恋人群山艳阳下的橄榄园新月之下,在山中橄榄树间散步的夫妻扛煤的女矿工运河边的洗衣妇雨中桥蝴蝶栖罂粟蒙马特尔:采石场与风车红葡萄园亚尔附近的花田阿尔勒,绞缆车与麦田阿里斯康墓园夜中咖啡馆露台群山中的橄榄树街道,台阶及五个人蒙马特尔:煎饼磨坊小树梨花开麦田,背景包含绞缆车和阿尔勒城自画像文森特的椅子和烟斗医院庭院赛因斯到玛里耶途中的街道瓶中剑兰和翠菊文森特的居所掘地的农妇采石场入口灌木开花普罗旺斯的农舍柏树下的两个女人石头与树沙滩上的渔船小桌上的紫罗兰奥维尔的房子精神病院墙边的松树栗树花开盘中两条红鲱采石场入口紫丁香画架前自画像路尽头的风景从画室看木匠工作间林间小径,路边坐有一人诗人公园中一对夫妻及一株蓝色冷杉赛因特景观盛开的果园和白杨农场边干草堆奥维的风光碧绿麦田与柏树,圣雷米佩洛莱斯溪谷林中女孩橄榄园里采摘的男女田野与罂粟田中农夫夕阳下的耕者果树与橙顶小屋沼泽中的两个女人掩面的老人日落风败劲松圣保罗精神病院的教堂阿尔勒城朗格卢瓦桥与洗衣妇戴草帽叼烟斗自画像林中白衣女孩夕阳下两位农妇开掘积雪覆盖的田地人生第一步(临摹米勒作品)精神病院花园里的石阶约瑟夫·卢兰的肖像青青麦田向日葵花园盛有洋葱的盘子麦田与收割者一位农民的画像田野围墙塔拉斯孔的驿马车蒙马特尔:磨坊与蔬菜园煎饼磨坊夜咖啡厅五朵向日葵花园花开榅桲,柠檬,梨和葡萄蓝翼风车树干与藤蔓医院庭院麦田里的农舍修路者一双鞋农舍与掘地的妇人朝阳下的田野藤蔓绕树布列塔尼的女人和孩子开花盆栽卡米尔·卢兰的肖像尤金·博赫的肖像公园里读报纸的男人道比尼的花园汀克泰勒桥俯瞰阿尔勒犁过的田地老庄园与农妇奥古斯汀·卢兰的肖像粉色果树犁与耙麦田里的女孩传令官的肖像蒙特玛耶附近的火车女孩肖像河流,码头与桥阿尔勒,果树花开洛林夫人的画像隆河上的汀克泰勒桥一位病人的肖像有采石场的蒙马特尔山丘未名看书的吉努夫人朗格卢瓦桥铃鼓咖啡馆中的阿格斯蒂娜·塞加托里教堂与农场特拉比克夫人的画像婴儿玛赛尔·卢兰喝酒的男人柠檬篮子坦圭先生戴帽子的男孩米列中尉阿古斯蒂娜·塞加托里纺织的女人坐在藤椅上的莫斯梅,半身像菲利克斯·雷伊医生半身像奥古斯汀·卢兰阿曼德·卢兰的肖像钢琴旁的玛格丽特·切加特医院宿舍老农人埃斯卡里耶未名吉努夫人轻步兵,半身像高更的椅子悲伤粉红色的桃树马车与远处的火车梵高的麦田煎饼磨坊莱斯附近的海景路上散步的人们橄榄林夜咖啡厅丰收景象文森特的卧室蒙马特尔:采石场与风车柏树与麦田橄榄园夕阳下修剪过的柳树橄榄园有苦艾酒的餐桌约瑟夫·鲁林肖像绷带裹耳嘴含烟斗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