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应有“与人方便”同理心

01-05 生活常识 投稿:阡陌之绿
清明祭扫应有“与人方便”同理心

据预测分析,3月31日和4月1、5、6、7、8日为祭扫高峰日,预计今年清明节期间北京市祭扫人数将突破450万人,全市扫墓点由去年的215处增至221处。在祭扫高峰日,每天上午8时至11时为高峰时段,集中祭扫会导致人流和车流量剧增,造成交通拥堵,建议市民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时节,文明、安全、秩序与理性,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关键词。随着公众对传统节日的高度认可,以及“以扫代游”的新民俗的兴起,集中祭扫越来越显示出其难以克服的弊端。在公共管理压力指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和谐、温情、友善的祭扫,应当尊重公序良俗,应有“与人方便”的同理心。

近年来,清明节祭品“赶时髦”、集中祭扫导致交通严重拥堵、公墓内沿路垃圾成堆、周边环境脏乱差、焚烧纸钱引发火灾等乱象,在一些地方频频上演。文明理念和文明规则被抛在脑后,祭扫成了添乱添堵之旅,甚至酿成安全事故或公共事件,这些都与一些祭扫者只图自己方便、不与他人方便的自私心理有关,与祭扫活动缺乏完备的文明引导和有力的管理处置有关。

文明祭扫是当下最大的倡导,也是最大的共识,但从思想认识落实到行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清明祭寄托对先人的哀思,此传统习俗应当得到沿袭,但在祭扫和缅怀的方式上,则应当弘扬新风、摈弃陋习,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旧习惯、旧方式向新文明、新生态转变。“今天我们如何过清明”,从形式到内容都值得深思。

对方式的认可,最终决定着行动的取向,以及对公序良俗的遵循,这要求每个参与者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指数。清明祭扫的活动,表面上是个体的自由选择,实际上却关涉公共利益,因而必须恪守一定的边界。要保持“与人方便”的同理心,一是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别人和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而不是仅仅从自利的角度去权衡,不能“只扫门前雪,不管瓦上霜”,人人都图自己方便,结果谁都方便不了。

二是要符合公共倡议和诉求,更加注重形式简化,而不是相反。除了为先人扫墓、献花,还可以用文字、音乐、书画等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让扫墓活动成为一次内涵的滋养和精神的升华。三是注重内容而非一味强调形式,真思念则形式只是次选,假祭扫则形式沦为虚饰,更何况最好的价值追求是孝在当下,“常回家看看”,在双亲、长辈健在时虔心有待奉养。

“今天我们如何过清明”,既是对个体素养的要求,也是对社会文明的考验。清明祭扫时“与人方便”的同体心,体现在每个人都遵守公德,注重文明,恪守秩序,善待生态,简单来说就是“不添堵”“不添乱”。比如,可坐公交车出行的,就不驾车前往,能够在网上祭扫的,就少点现场祭扫,能用鲜花等祭扫的,就不必焚烧纸币,能够一切从简的,就不必攀比奢华。祭扫是与先人的一种交流,是一次哀思的表达,也是一次价值的强化和灵魂的净化。

灵魂的交流需要安静的环境,就像两个人相处在一起静静地诉说。从祭扫的本意看,安静、文明、生态的祭扫方式,是对先人最好的祭奠,也表达着最高的敬意。远离喧嚣才能让灵魂平和淡定,才能让先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温情。如果不能善待当下,不能遵守秩序和提升文明,一切祭扫的形式都会失去意义。(张扬清)


在生活烟火中聆听文化的召唤 今天,我们谈论传统节日,是精神寻根,也是文化传承。如何过春节,不仅关系着个人的生活选择,还体现着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 1个月前
将传统文化记忆和精神融入现代生活 要有与时俱进的文化转化和发展意识。文化申遗、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最终目的是要让文化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和继承。 1个月前
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3个月前
标签: # 也是 # 清明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